阅读的心得和体会活着

| 新华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我的整个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因为我厌恶于华,厌恶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自我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理解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自我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仅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以往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唯一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可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本事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无怨无悔。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自我。其实我比余华更残忍,我亲手在伤害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造成的,可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自我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我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阅读的心得和体会活着篇2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这句话出自余华的短篇小说《活着》的自序。

在我读过的所有作品中,如果要选出一部在我阅读过程中带给我最大的震撼,并且在读完之后给我深刻的思索,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作品,那无疑是余华先生的小说《活着》。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叹息。《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家庭的富裕到衰落,经历了身边一个个亲人相继死去。福贵是一个富家少爷,先是把家产赌光沦为一无所有的穷人,父亲因他气恨而亡;母亲又因病去世;儿子有庆被抽血至死,女儿凤霞产后败血症而亡,挚爱他的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女婿二喜意外工伤而亡,外孙子苦根吃豆子却被撑死了。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一个个离去。福贵几乎时时身陷生与死的边缘,痛苦的挣扎,忍受着至亲们一个个的离去,在一次次希望的破灭中坚忍不屈的依旧活着。他失去了金钱,一个又一个亲人的死亡,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与他为伴。

第一遍读完《活着》,感到特别沉重,内心的压抑久久不能散去,作者似乎在故意考验我们读者的忍耐力,感到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再读第二遍,我却被被他的坚强所打动,面对诸多苦难和不幸,他依然坚强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生命是一个过程,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福贵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多么辛苦。作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从福贵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活着”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忍受,是一种接纳,是一种责任。

读完《活着》,与福贵相比,工作、生活中我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原来都不算什么。

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生活从来都不容易。我们要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好好活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好好活着,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好好活着,认真面对每一天!!!

阅读的心得和体会活着篇3

余华的《活着》无疑是众多文学作品中闪亮的一颗星。一读:朴实、白话易懂;再读:发人深省、感触至深…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富贵,一个地主家的儿子,娶了漂亮的城里女子家珍为妻,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却整日沉醉于赌博之中,无法自拔。最后败光了家产,过上了一贫如洗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的赌,也将自己父亲的生命作为了赌博的牺牲品。赔光了所有财产的富贵开始逐渐醒悟,从此不再涉赌。后与母亲、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靠种地为生。虽然生活贫苦没有之前的显贵,但一家人却团团圆圆,这段日子应该是余华笔下富贵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天有不测风云,万事总不随人意。好日子在富贵的身上总是不长久。母亲重病,在去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抓去当壮丁,这段时期的富贵经历了太多的烟火炮弹,太多的生生死死。他畏惧死亡,更加坚定了要好好活着的信念。等他回到家时母亲已仙逝,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老天对富贵最痛苦的惩罚。但这只是对富贵惩罚的开始:女儿发烧至哑、儿子在校优秀却被抽血致死,丧子之痛于父母而言最大的哀莫过于此。对于富贵而言远不止于此:女儿嫁于良婿却难产而死,继而女婿工伤致死,妻子因病而死,给富贵最大的眷顾便是留下外孙相依为命;但是对于富贵上天却是如此不公,连唯一的亲人都不给他留下—外孙因吃毛豆过多而死。亲人的一一远去,只留下富贵一人在这世间同老牛相依相靠。

富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但却没有因此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消沉,而是奇迹般的选择好好的活着。对于富贵而言,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他只知道活着就是为了经历这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百态百味。很多人认为活着是为了金钱、名誉、富贵、爱情…一旦这些没了,活着便无意义,一旦为之奋斗的目标失去了,很多人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活着只是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追求而活。究竟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余华曾在作品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是啊,活着真好,只要活着就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希望。人生再悲也悲不过失财失亲的富贵,人生再富也不过为地主时的富贵。大起大落也不过如此。此时的富贵仍能以一个讲述者的身份向问者娓娓道来他的一生,就像在诉说着别人的经历一样淡然处之,我们会发现人是要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痛处之后才能如此。活着或许只是一种状态,或好、或坏;或喜、或悲。活着,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多少的情感,多少的喜喜悲悲,多少的悲欢离合。不论经历了什么,只要活着,你的人生便是现在进行时,便会充满无限的可能,活着真好。

读《活着》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给自己的生活一个崭新的规划。"人终究要踏上死亡的道路,因此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将临的节日".因此在这个所谓的"节日"来临之前,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活着的每一天,不要去怀疑、不要迷茫、更不要放弃自己,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天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但却无法实现而奢求的明天。活着就要经历人间的酸甜苦辣,各种的辛酸苦痛,面对这些,我们仍要坚强的活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一草一木都在为活着而坚强的茁壮生长,我们更应该如此。因为坚强才应该是活着最好的证据,才应该是活着大写的最好模样。

阅读的心得和体会活着篇4

《活着》这本书,余华写得平静,没有刻意渲染,我看得也平静,面对书中老人的一生经历,心里并没有波涛翻滚,这是那个社会中再平常不过的生命。

少年去游荡。老人叫福贵,年轻时嫖赌败家,仗着几代家业,不听长辈教诲,辜负对他百般忍让,如故跟着他的妻子,最终赌光了几代人的积蓄,所有的风光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从富家少爷到下层百姓,如同一个晴天霹雳,将这个把灵魂都置于嫖赌中的少爷劈醒,才开始珍惜身边的亲人,打算重新开始。

中年想掘藏。命运似乎因为福贵犯的错而要刻意惩罚他,破产后接连着丧父,为母抓药是被抓去当壮丁,九死一生回了家,母亲早已亡故,女儿凤霞也因一次生病成为聋哑人。后来人民公社成立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归了人民公社。妻子在这期间得了软骨病,而且日渐严重。福贵一家祸不单行,儿子有庆死于采血事故,为救县长夫人被一个无情的医生夺去生命。女儿凤霞死于生产,只留下了儿子苦根,四年后,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就剩富贵和外孙相依为命了。死神连这仅有的幸福都不肯给福贵,又夺去了苦根的生命。

老年做和尚。福贵亲手埋葬了所有至亲至爱的人,老来却是无牵无挂,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他似乎看透了一切,也不去抱怨,也不去哀悔。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管是对是错。他说:“这就是命。”他唱响了“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用一句自嘲归结了自己的一生。

福贵的一生就像一叶小船,游荡在社会这个海洋里,小船的力量又如何反抗海洋呢?福贵只有受着命运的摆布,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切“稻草”不放手,忍者,活着,就像小船只有随着波涛时起时伏,唯一能做的是不让自己陷下去一样。

福贵的一生是平常的,却有一种力量让人在合上书后为他感叹。是他强忍着亲人生老病死的天灾,社会灰暗的人祸的力量,一种“忍”的力量;是他无论多苦多难,仍然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跌跌撞撞地活着的力量,一种生命的力量。

我常抱怨生活过于乏味,读初三的时候,日日夜夜想着盼着毕业,以为过了中考这一关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只要熬过初三,接下来就是轻松愉悦的日子了,好不容易盼着初中毕业了,可这却是高中的起点,还来不及畅快的舒口气,又得咬紧牙,开始高中的马拉松了。我曾问自己,这么苦是为了什么?却总也找不到结果。福贵的一生似乎让我有些明白。这就是生活。

耕牛活着,就得拖起耕犁,忍受风吹日晒,一步一步往前迈;骆驼活着,就得踏上沙漠的征途,忍受风沙和饥渴,一步一步向前走;人活着,就得忍受现实,现实不尽人意,你若无力改变,就必须得受着。福贵被拉去当壮丁时,想着远方的那个家,死里逃生活着回来了,我们在不尽人意的生活中也要牢记着心中的信念,为着信念忍着,看淡物喜几悲,忍住现实的坎坷,活着,好好活着。

身为一个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我经历的磨难是少之又少,与大人比,与福贵比,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初中坚韧是为了中考,那么高中坚韧便是为了高考。我们应该少抱怨,脚踏实地的前进才是正道。

阅读的心得和体会活着篇5

《活着》是我读过的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本小说,朴实无华的词藻,让人读起来丝毫不费脑力。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富贵家里四代人的生死,向我们阐述了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近日,我重拾《活着》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对生命、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主人公富贵一生可谓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家道没落,死里逃生,亲人相继离世,最后只剩自己孤苦伶仃和老黄牛相伴,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富贵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鞭笞着他一次又一次成长,从一个放荡不羁的公子哥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一位看透人生的哲学家。

余华笔下的富贵所经历的一切灾难,在现实生活中来说发生的几率很小,却偏偏都在富贵身上发生了。一次次亲人离世的沉重打击,让他痛不欲生,也让他更加珍惜与活着的人的相处。无论是面对物质上的匮乏还是精神上的打击,他从未真正的倒下,从未被生活打败。面对命运无情的捉弄,他告诉自己这是命运在和他开玩笑,擦汗眼泪,继续前行。他那可叹可赞不屈不饶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也许,有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身边亲人都离他而去,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富贵就用他的一生告诉了我们活着的意义: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生是一件及其寻常的事,死又何尝不是呢?面对发生的一切不幸,我们要做的是永不言弃,永不向命运低头,要努力活着,因为活着才会有希望和生机。每一天都会有生与死在这个世界上不断重演。对我们自己来说,每一天也是新生的一天。或许某一天你的生命中发生了一件对你来说是惊天动地的事,可对这个世界来说却是及其寻常的一件事,甚至又好似什么都没发生,太阳依旧东升西落,昼夜照旧交替往复,四季依然轮流交替,人们照旧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只有自己感受得到命运侵入骨髓的这份改变,只能自己去承受这份孤独。但,生命里有些孤独就是要自己去承受的,承受了你也就成长了。这是富贵告诉我的。

从我们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富贵的一生充满了辛酸和苦难,可在他的眼中,他的经历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有贤惠的妻子,有孝顺的儿女,有如意的女婿和可爱的外孙,在他的眼中这些美好让他的生活更有意义。是的,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这也是富贵告诉我的!

三毛曾在自己的书中写道: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走来这么一遭啊!是啊,死是人生唯一的终点,而怎样活着才是人生磨难,也是对生命的一种丰富,我们要学会品尝生命中的每一道菜,无论他是酸甜苦辣咸。也许,我真的明白了为什么活着,就是单纯为了活着,为了活着的过程,为了体验什么是生命!

15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