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

| 吴泽

白求恩来到中国至以身殉职仅22个月,却给八路军官兵和晋察冀边区人民留下深刻印象,也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篇1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白求恩烈士是加拿大共产党人,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1938年,他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因白求恩在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逝世。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38年白求恩受派遣来到中国,转送到晋察冀边区,担任军区卫生部部长。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为我国民族的解放事业创造光辉的贡献。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

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主席就接见了他。白求恩提出到晋察翼边区的最前线,并组织医疗队在战地附近进行初步疗伤,以大量减少伤亡。在延安等待医疗设备到来的三个星期里,他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医院里为病人施行了来华后的第一例手术。他的精神,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无论多久仍然对他印象深刻。后来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被我们广泛学习。

白求恩同志66年前发表的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也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白求恩是名医生,他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医疗实践中。他对病人高度负责、满腔热情,“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每一位病人”;他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在医疗工作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是集精湛技术与崇高医德为一身的伟大的白衣天使。

白求恩又是一名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义无反顾地告别了在自己国家中优裕而舒适的生活,心甘情愿地在中国这块艰苦贫瘠的土地上,在充满了艰难危险的战场上,体味人生的意义。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篇2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得知白求恩去世以后,内心无比悲痛因此特意为其所作的一篇文章,以鼓励人民能够学习他的无私奋献、他的责任心以及他对于工作的热情与投入,这些都是无比可贵的精神宝藏。这篇文章原本名为学习白求恩,新中国成立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也更名为纪念白求恩,表达了对白求恩精神的高度赞扬。

白求恩是在一次给伤员做手术时由于自己受到感染,而最终于1939年11月病逝于河北,伟大的白求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旧怀着崇敬的心情。12月份,在白求恩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悲伤不已,亲笔写下一副挽联,给他的举止以及精神赋予极高的肯定,号召全体党员都能够学习这种伟大的品德。

白求恩坚守在前线时,曾经给毛泽东写过多封信以汇报自己的工作兵队中国现有的医疗情况提出宝贵的建议,而毛泽东也对白求恩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关心,曾经指示司令员务必每月付给白求恩一百工资,对他的建议和能力百分百信任,因此也深得白求恩的感恩。两人之间仅仅只见过一次面,但二人之间的情义却在战争中连成一线。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篇3

众所周知,白求恩深爱他的妻子弗朗西斯,但是由于自己染上肺结核后为了不传染给妻子,于是强行与之离婚,之后因为身体康复了便再次复合,后来由于白求恩过于将全身精力投入于工作,于是二人再次离婚,直到白求恩来到中国没有再结婚,当时他年龄已打,一生没有养育子女。

白求恩离世距今已有很长时间了,而与他见过面的亲人基本上也已都作古,当时《电影传奇》剧组在做白求恩专题的时候曾找到过他的侄孙。此外,据爆料,华人女歌手曲婉婷与温哥华市长恋爱,两人年龄差18岁,而这位被称为温哥华之光的市长自称是白求恩后代。

这位市长名为罗品信,他觉得白求恩是联系加拿大与中国之间一条重要的纽带,在博文上强调自己与白求恩的关系,并发布游览长城的照片,表示了自己对中国的极度喜爱。那么这位市长与白求恩之间究竟是什么亲戚关系呢?在采访中,据其自己介绍,他的祖母与白求恩是表兄妹关系,如此说来,白求恩就是他的表叔公了。尽管白求恩在他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了,他没有见过这位伟大的战士,但是相信白求恩对于其赢得华人的好感具有极大的意义。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篇4

经历按西方模式创建八路军“模范医院”被日寇焚毁的教训后,白求恩对中国抗日游击战有了深刻认识。于是,他积极探索,进行医疗技术和战救模式的创新。一方面,他紧贴我军抗日游击战的实践,撰写了《消毒十三步法》、《战地外科组织治疗方法草案》等教材,还因地制宜,研制了治疗战伤感染化脓的“毕普”药膏,发明牵引器、剥离器、卢沟桥药驮子、白求恩勒骨剪等20多种医疗器械;创新战救模式,包括把红十字汽车换成骡子、分散建医院、组建医疗队和“志愿输血队”到前线,制定一整套开展火线救治的原则和方式。白求恩在冀中时,从老百姓粪驮子得到启发,巧妙设计出一个打开可以当手术台、收起骡马可背即走的新“药驮子”,里面抽屉方格里可携带简易手术室和药房的全部必需品。同志们称赞说:“我们真变成马背上的医院了!”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追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学习:“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篇5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不愿撤离救治一名交朱德士的战士,他的手指被刺破,紧接着,白求恩同志伤口感染了,炎症开始一天天加重。

11月1日,他又救治了伤员吴明,接着连续做了11台手术,自此,白求恩同志的炎症开始迅速恶化。11月10日部队到达唐县黄石村,白求恩同志已高烧不退,作为一名敬业医者,他还仍想着战地伤员,想去看看战士们的情况。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同志与世长辞。在临终之前,他很遗憾,他说他看不到新中国的诞生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国际主义战士,作为一名医者,白求恩同志他做到了一切。很感谢有他的日子,因为有他,抗战时期受伤的伤员得以救治,因为有他,我们后辈子孙有了更和平的生活。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篇6

1939年11月12日,诺尔曼·白求恩因医治伤员中毒,逝世于河北的唐县。白求恩(Henry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49岁)),全名亨利·诺曼·白求恩,医学博士,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他的祖先是苏格兰人。他的祖父是医生,父亲是牧师,母亲是传教士。他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16年加入加拿大皇家海军。他往返于欧洲、加拿大之间。

白求恩是一个胸外科医生,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工作任教。很可能由于他见到了富人得了病可以治,穷人只有等死的情况,而信仰共产主义。白求恩曾经发表《从医疗事业中清除私利》一文,明确提出:“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白求恩在1935年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1943年8月改为加拿大劳工进步党),曾经访问苏联,看到了那里医疗健康福利的优点,回国后大力推动全民健保,并曾身体力行为穷人免费医疗。

1936年至1937年他到西班牙作为支持国际反法西斯志愿者投身西班牙内战。在此期间他创办了一个移动的伤员急救系统,成了日后被广泛采用的移动军事外科医院的雏形。为了输血以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运输血液的方法。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

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就接见了他。白求恩当面向毛泽东提出到晋察翼边区的最前线,并组织医疗队在战地附近进行初步疗伤,以大量减少伤亡。毛泽东对他这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切合实际的医疗设想,大加赞扬,并同意了他的行动计划。但他未能立刻成行,因为他的医疗器械和大批药品还没有从西安运来。他在延安足足等了3个星期,此期间他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医院里为病人施行了来华后的第一例手术。

白求恩病逝后的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和驻地群众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1月21日,晋察冀边区又举行了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中共中央致电大会表示哀悼。并在得知白求恩牺牲的信讯后,立即成立由延安各界以滕代远、饶正锡、马海德等8人组成追悼白求恩大夫筹备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八集团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都于11月23日向白求恩在加拿大的家属发了慰问电。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篇7

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

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他们大部分是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的。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

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里地的村中小庙里,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咆哮着,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震得小庙上的瓦片格格地响。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地动着手术。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O型血。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他们贪婪地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

一次,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戴橡皮手套。切开头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取出放在盘里,旋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他总是得意地说:“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铁片取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好的啊!”但是却不知,病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

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战地外科医生。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他曾经在幽静的丛林中,给三百多学生上大课。他的讲台上放一个扩音机,身后挂着三大幅人体解剖图。他一边讲,一边指着图表。学生的海洋,鸦雀无声,埋头做笔记,静静地听着。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计划”,建立模范医院,作为示范来推动整个根据地的`医务工作。他说:“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几下子把木板锯断、刨平,做成靠背架,让手术后的伤员靠在上面使呼吸畅通。他一有空闲,就指挥木匠做大腿骨折牵引架、病人木床,铁匠做妥马式夹板和洋铁桶盆,锡匠打探针、镊子、钳子,分配裁缝做床单、褥子、枕头……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大夫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以此为己任,以此为快乐。

1939年7月间,连续十几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泛滥成灾的洪水着河北完县神北村。这里驻扎着军区卫生学校。正在撰写《师野战医院组织与技术》一书的白求恩就住在学校隔壁。

肆虐的洪水冲走了房屋、树木、秩序和庄稼。白求恩心痛极了。他站在河边脱下衣服,想下河捞取水中的农具,几名老乡死死地把他们住说:"我们不让你冒险。"白求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1939年10月28,"冬季扫荡"的日寇疯狂抗日根据地。在涞源泉孙家庄,哨兵催促正在做手术的白求恩大夫赶快撤离。白求恩却说:"加快手术速度。"当时躺在手术床上的战士叫朱德士,大腿粉碎性骨折。白求恩为了与敌人抢时间,不慎刺破手指。他将手指伸进消 毒液中,浸泡了一下,坚持缝完最后一针才转移。10分钟后,敌人冲进村庄。

白求恩的手指发炎了,炎症一天天加重。11月1日,又抢救一名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吴明。这是外科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炎的手指第二次受到细菌致命的感染。后来,在手指疼痛的折磨中,他又连续做了13台手术,并写下了治疗疟疾病的讲课提纲。

11月7日,白求恩病情迅速恶化,左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脓疡,领导强迫白求恩向后方医院转移。当到达南太平地时,白求恩听到前言有枪声,便叫担架停下来,想到阵地看一看伤员。但此时他高烧已达40摄氏度,浑身瘫软。10日到达唐县黄石村,白求恩的病情已十分危险。大家很着急,白求恩却平静地说:"我得了脓败血症,没有办法了……请转告毛泽东,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11月12日清晨5点,白求恩大夫与世长辞,灵柩被秘密掩埋在村南青山秀水的狼山沟。

3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