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家的故事7篇

| 吴泽

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篇1)

巴尔扎克小时候很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

一天,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爸爸,您知道,我对法律是毫无兴趣的.”巴尔扎克非常亲切地对父亲说。

“毫无兴趣!”父亲暴怒地快要跳起来,”你有兴趣的是什么?是文学!搞文学谈何容易,我看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

“那不一定!”巴尔扎克摇摇头,非常自信地说,”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於他的信心和努力。”

“信心和努力?那好,从今天起,给你两年的期限,搞不成,就得学习法律,你敢答应吗?”

“敢!”巴尔扎克斩钉截铁地回答。

从此,巴尔扎克被父亲关在房子里,整天埋头写作。这期间,他写了一个历史剧,由於自己的阅历有限,对剧本的特点了解不够,没有成功.但巴尔扎克并没有丧失信心,他坚信,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一定能在文学上取得成绩。

一段时间的写作实践,使巴尔扎克感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都很浅薄.於是,他拼命阅读世界文学名著,广泛地接触社会和了解人生.他天天出入於图书馆和书店,总是来得最早,离开最晚.有一次,他在图书馆里翻阅资料,边看边记,忘记了时间的早晚.图书馆的人员下班了,也忘记招呼巴尔扎克一声.第二天早晨,图书馆的人员来上班了,发现巴尔扎克还在边看边记.为了读书,巴尔扎克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巴尔扎克在一部小说中需一打架斗殴的情节,就到街上去观察.好容易遇到两个青年人争执,他就故意从中煽风点火,想让两个人打起来.谁知两人看穿了他的“诡计”,合起来把他轰走了.

巴尔扎克写起文章来就闭门谢客,甚至家里人也不让进他的书房。有一次他把屋门锁了,从窗户跳进屋里,再的把窗紧闭上.来访的人见门上落了锁就自动回去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巴尔扎克出版了小说《朱安党》,赢得了法国文学界的一致赞扬.以后他又陆续完成了《人间喜剧》等97部小说,确立了他在法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篇2)

1819午,巴尔扎克中学毕业,进入大学学法律。在此期间,他先后两次在一家律师事务所里当助手,这里面的黑暗与腐化令他触目惊心,后来巴尔扎克称这些事务所为“巴黎最可怕的魔窟”。

在当时的法国,围绕财产问题的纠纷日益增多。因此,诉讼业务十分繁忙,律师、诉讼代理人等职业被看作是“铁饭碗”。巴尔扎克的父亲为孩子能够走上这条正道而十分高兴。

但巴尔扎克却决定放弃这一切,他要当作家,这令家人非常不解。然而,20岁的巴尔扎克作出这样的决定,并非一时的冲动。早在少年时代,他就爱上了阅读和写作。他一直保持着对哲学和文学的浓厚兴趣。到巴黎后,他又经常到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并在巴黎大学旁听文学课。顽强的性格使他立下百折不回的决心。拗不过这个倔强的小伙子,巴尔扎克的父母最后只好作出一个妥协性的决议:给巴尔扎克为期两年的试验期,如果在这期间他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才能,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他就必须抛弃这个莫名其妙的邪念,立即回到事务所。

1819年夏天,巴尔扎克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活”,然而,孕育这位后来名扬四海的大作家的“摇篮”却不是敞亮舒适的房屋,而是巴黎贫困的圣安东郊区莱特居耶尔街9号人5层楼上的一间狭小的阁楼,穷陋寒酸,就像一座囚室。

生活是极端困苦的,父母在试验期供给他的费用十分有限,他不得不对每个苏(法币的一个单位)的用途都作出周密的安排。即便如此,他还常常挨饿。他曾在给妹妹洛尔的信中诙谐地写道:“你那注定会拥有伟大荣誉的哥哥,饮食起居也像一个伟人一样,那就是说他快饿死了。”

然而,这时使巴尔扎克最苦恼的并不是他的赤贫,而是迟迟找不到写作的方向。最后,他为自己选定了一个目标--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克伦威尔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领袖人物,胜利后在英国实行独裁统治。在复辟王朝时期,巴尔扎克却选中这样一个题材,表明了这个年轻人的政治倾向,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幕之情。

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篇3)

巴尔扎克迷恋食物。1836年,《高老头》出版之后,巴尔扎克因为拒绝去国民警卫队服役,坐了一个星期的牢。在坐牢期间,他从巴黎最昂贵的餐厅预订美食,邀请他的出版商和他一起用餐。他们在监狱里举行宴会,出版商惊讶地发现:巴尔扎克的工作台上、床上、惟一的椅子上、整个房间的地板上,高高低低地堆满了食物,有各种馅饼和各色家禽肉,多种果酱和几篮子葡萄酒。在牢房内,巴尔扎克和几个亲密的朋友宾主尽欢,所使用的餐桌、椅子、桌布和酒杯碗碟全部由监狱长提供。作为酬劳,监狱里的工作人员把剩菜、剩饭一扫而光。

写作时,巴尔扎克仅仅靠咖啡支撑,一旦小说出版了,他就要坐下来大吃特吃了。据说他一顿饭能吃上百个牡蛎、12块羊排,喝4瓶葡萄酒,还可以把鸭子、鹧鸪、鲽鱼和几乎一打梨子一扫而光。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罗丹的那尊裸体巴尔扎克雕像,有着木星环的腰围、突出的啤酒肚。巴尔扎克去世40年后,罗丹找到了为他做衣服的老裁缝,所以,这尊雕像刻画的是巴尔扎克的真实身材。

巴尔扎克对食物如此热爱,是因为他曾经是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他8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寄宿学校住了6年,在此期间从未被允许回家,他的父母只到学校看过他两次。在寄宿学校里孩子们没有什么好吃的,一般情况下,家里会寄送食物包裹。但巴尔扎克从未收到过任何包裹,也没有零花钱。14岁的巴尔扎克回到家里的时候,是一个单薄、瘦弱的可怜男孩,据他的`姐姐回忆,他还“迷迷瞪瞪的”。

虽然巴尔扎克很贪吃,但在巴尔扎克生活的时代,最时髦的巴黎女人都在节食。巴尔扎克在1850年去世,享年51岁。由于严格的行业法规和错综复杂的国家法律,如今我们所熟悉的餐馆是在巴尔扎克生活的时代才开始出现的。当时的巴黎成为欧洲的美食中心,有数以千计的餐馆,面对用之不竭的源泉,巴尔扎克几乎吃遍了巴黎所有的餐馆,并且急切地想把这种新的生活体验加入到他的小说创作中。

巴尔扎克之前的作家都忽略了角色的饮食习惯,但见证了法国餐厅的兴起和美食家群体形成的巴尔扎克,把食物当作社会的温度计来使用。正如通过人物的声音、行为和服饰来刻画角色一样,他还通过人物选择的咖啡馆、经常去的食堂或餐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巴尔扎克通过食物来描写人物。他说,诱人的农村少女像火腿,一个苍白的满脸皱纹的女人看起来像牛杂碎。放债人对欠款人就像牡蛎紧紧吸附着壳。对他来说美食也是诗歌的一部分,他把一个女孩的纯真比作牛奶,可能会因为“天热,甚至由于呼出的一口气”而变质。

巴尔扎克对食物的描写影响了他之后的一代法国作家。因此,福楼拜才沉浸于描写包法利夫人长达16个小时的婚宴,而左拉的《巴黎的肚子》完全是一部描写食物的小说。

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篇4)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篇5)

鲁迅(188l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深为灾难深重的祖国命运担忧。1902年,二十一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的真理。在日本,他最初在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此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思想十分活跃,并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和当时以反清为目的、在东京组成的革命团体"光复会"的一些成员发生联系。1904年9月,鲁迅按照其通过医学救国的理想,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他学习极为刻苦认真,深受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赞许。

但是,鲁迅没有想到,他学习成绩优异,竟会引起一些日本学生的嫉妒。在这些日本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是"低能儿",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他们甚至认为,鲁迅所以每回考试都是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把考题透露给了他。--他们看不起中国留学生,这使鲁迅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刺激。

1905年学校里发生的另一件事,给鲁迅的刺激更大:一次上细菌课后放映纪录片,内容是宣传日本军国主义所谓战绩的。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枪杀,而周围观看叫好的竟是一群中国人。当时,看这部影片舶只有鲁迅一个是中国人。看完影片之后,大家拍手欢呼。这影片、这掌声都深深地刺痛了鲁迅,他在数月内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为此曾一个人走进深山里放声悲歌。他翻来覆去的苦苦思索:为什么有人对自己的同胞被杀害而无动于衷?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此,他毅然弃医从文(尽管他在医学上的学业已有成就),走上了用笔唤起中国人觉醒的道路。

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挚的热爱,促使鲁迅做出了弃医从文的抉择,这一抉择使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更增添了若许光辉。

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篇6)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巨匠。他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趣事。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破旧的作业本问巴尔扎克:“大作家,你给我瞧瞧,这小子有没有天分,将来是不是块当作家的料?”

巴尔扎克接过作业本后,认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说:“嗯,这小子天赋不高,灵气不多,凭这很难当作家。”

老太太听后,发自内心地笑道:“好小子,我以为你们当作家的什么都懂,没想到,你连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学作文都看不出来!”

巴尔扎克也禁不住笑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老太太竟是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学老师。

巴尔扎克的判断显然是错了,因为他只看到了孩子的基础,却忽视了孩子将来的努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巴尔扎克在成名之前,他写的那些文稿不断地被退了回来,他陷入困境,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是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便在桌上画上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正是在这段最为失意的日子里,巴尔扎克破费了700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鞭策自己的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正是这句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座右铭,支持他度过了难关。后来,柳暗花明,他果然成功了,成为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巴尔扎克的作业和手杖,又一次证明了无数成功人士坚信的箴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就是一直在努力。

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篇7)

都快8岁了,他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算得一塌糊涂。父亲把墙根下玩打石头的他拽起来,给了他一个书包说,上学去吧。

父母一天到晚想着他能有一个正经营生。有一年秋天,他蘸着黑墨水,在自己家的围墙上画了一个四角的亭子,几棵高树,还有一些波光粼粼的水。邻居说,这孩子画得不赖,将来当个画匠吧。他以为,他将来能当走村串户的画匠了,就有意无意地留心看画匠干活。那年,有一个人给他大舅家画墙围子,也画了一处山水,还题了“桂林山水贾天下”的字,他明知道那个“贾”字错了,但没敢讲出来。

就在他还不能确定是否能当画匠的时候,父母又发现了他的另一个“长处”。有一次他和隔壁春四家的小子,剪下许多猫猫狗狗的纸样,拿着手电钻进鸡窝里“放电影”。在浪费了好几节电池之后,父亲去公社找放映队的人,看能不能给他找下一个营生,哪怕打打杂,抱抱片子什么的都可以。后来公社倒是给了他们村一个名额,不过,不是给了他,而是村支书的儿子。

眼看当画匠无望,又当不成放电影的,父母盘算着该让他回家种地了,并预谋着要为他订下邻村的一个女孩。就在这时候,他竟然又稀里糊涂地考上了县里的高中。父亲一下子发了愁。上吧,非但会误了田地的活,而且还会误了邻村的女孩,更要紧的是,村里边从来没有谁考上过大学,于是坚信自己家的祖坟也不会有这根草,父亲说,别上了。母亲见他支支吾吾的,说,上吧,走一步算一步。

上完高中,他考上了一所三流的专科学校。他的人生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毕业了,回老家教教书,或许一辈子就这样没有波澜地过完。然而,大二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来。那时,学校办着一份自己的报刊,有一个副刊,一个月要出一两期的,他常常见有同学的文章在上面发表。他想,在毕业之前,自己要完成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一定要在校报的副刊上发表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他开始疯狂地写东西,写完后,就拿去让教写作的老师看,稍有得到赞许的,就投给校报编辑部。到后来,老师也不愿给看了,他就埋下头来自己琢磨。他为此看了许多的书,也浏览了不少的报刊。然而,投给校报的许多稿件,都如泥牛入海。

他不想把这些凝着自己心血的文稿扔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向本市的日报社投去几篇,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文字竟然出现在了本市的日报上。再后来,他的名字相继出现在了省内外的报刊上。从此以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更加勤奋了,因为他发现,他还有着一项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才能。

这个人就是贾平凹。这是他在一次笔会上讲出来的。讲完后,他颇有感慨地说,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是被别人安排着过完一生的,被安排着学哪门技术,被安排着进哪个学校,被安排着在哪个单位上班……却从来没有真正自己为自己安排一件事情去做。人在这时候,最需要有一只凳子,你站上去,才会发现,你还有着许多没有挖掘出来的才能和智慧。而这只凳子,就是突然闯进你心中的一个想法,一个念头。

最后,他笑着说,没有这个凳子,你永远看不到梦想,更别说拥有它。

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