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由来习俗2023

| 跃瀚

三伏天的由来习俗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例如: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三伏天什么时候最热一览

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是第三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因为有闰月的关系,夏至到立秋之间有的年份出现4个庚日,有的年份出现5个庚日,所以,中伏的天数不确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天数是20天。

中伏20天的年份那基本上三伏哪一伏最热这个问题就不用说了,就是中伏最热了。

有的年份中伏出现台风的天数比较多,特别是沿海省份,如果中伏只有10天出现数次台风,那么中伏就一点都不热了。

如果,一年中三伏都没有出现台风,下雨的天数也差不多,那么三伏哪一天最热,根据历史气象记录,最热通常是中伏。

三伏天的由来

关于三伏天的说法,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的时间有区别。按照民间的说法,三伏天起源于夏朝,距今已经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了,当时三伏天属于祭祀的日子,在入伏的第一天,大家会一起参与祭祀,俗称为“伏祭”。

而据资料能查到的历史,三伏天最早始于秦朝,距今已经2200多年了,经查询资料,《史记秦纪六》中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经过了上千年的时间,如今的三伏天,虽然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习俗,比如“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吃鸡蛋”,入伏的时候要吃饺子,进入中伏的时候要吃面,进入末伏的时候要烙饼,还要吃鸡蛋。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最好

1、西瓜很多人说到夏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瓜,夏天也确实是最适合吃西瓜的季节,尤其是在三伏天,来一块西瓜,不但可解暑热、发汗多,还可以补充水分,号称夏季瓜果之王。

2、香瓜香瓜又称甜瓜,肉质脆或绵软,味香而甜。香瓜中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香瓜中的转化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能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

3、梨子梨子是一种最佳的补水护肤品,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

4、无花果炎热的夏季,正式无花果疯狂生长的时候,无花果味道甘美,药食两用,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本草纲目》载:“无花果味甘平,无毒,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5、圣女果圣女果,学名樱桃番茄,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营养食品,含糖度很高,约7~8度,口味香甜鲜美,风味独特,它既是蔬菜又是水果,除了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之外,其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8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

6、草莓中医认为草莓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适合夏季多食。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等。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什么时节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

1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