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事迹及故事

| 福萍

编号3763钱学森星钱学森事迹及故事

两弹一星功臣,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对我国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两弹一星”元勋

美国人曾说他抵得上五个师

宁可枪毙也不让回国

他在香烟纸上写下求助信

辗转寄回国内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坚信“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能搞”

他就是钱学森

1949年

钱学森希望早日赶回祖国

然而美国却以各种方式

阻挠他回国

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放狠话

“宁可把这个家伙给枪毙了

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

面对美国人的威胁

钱学森毫不犹豫回答

“我效忠中国人民”

他因此遭到了无理拘禁

15天的非人折磨使他体重暴跌

一度失去了语言能力

直到1955年6月的一天

在一张香烟纸上写下了求助信

这封信辗转寄回祖国

在信中他说

“无一日、一时、一刻

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1955年10月8日

钱学森阔别祖国20年后

终于回到祖国

钱学森回国后

陈赓大将曾问他

“中国人自己搞导弹行不行”

钱学森霸气回应

“怎么不行?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陈赓大将听了以后非常高兴

“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

1956年10月

由钱学森受命组建的

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55岁的他作为试验总技术负责人

亲眼见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

从此,中国的核导弹

终于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

由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

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

至少向前推进20年

晚年的钱学森

始终密切关注着载人航天最新动态

在他心中

把中国人送上太空

也是自己的所愿所盼

钱学森曾说

“人民说我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

就是最高奖赏”

小行星国际编号3763

以他的名字命名

钱学森星

编号8117袁隆平星袁隆平

事迹及故事

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奠基人,他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高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多次获得国际大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上世纪9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

“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

在此背景下

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

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

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

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

对这一世纪问题

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

袁隆平曾多次畅谈他的两个梦想

一个“禾下乘凉梦”

一个“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为了这两个梦想

袁老一生扎根田野

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

研究、应用与推广

把一生浸在稻田里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在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

袁老这样说道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

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

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

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小行星国际编号8117

以他的名字命名

袁隆平星

编号8919欧阳自远星欧阳自远

事迹及故事

欧阳自远对中国月球探测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宣告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到来

1958年苏联和美国开始探测月球

1960年又开始探测火星

这些消息使当时还在矿洞里

观察矿脉和岩石的欧阳自远为之一振

“中国如果在这个崭新领域落后于人

必将成为民族最大的憾事”

于是,他把精力放到了

陨石、月球和行星地质研究上

要为中国空间时代的

早日到来做准备

欧阳自远利用一切机会

开始自学天文学、月球科学和

行星科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建立相关的实验室

着手梳理中国开展月球和火星探测的

战略目标、发展步骤和规划

历经35年的不懈努力

1993年,欧阳自远正式请求

国家组织专家对开展

月球探测进行评审论证

2004年1月

“嫦娥一号”探月计划正式获批

已近古稀之年的欧阳自远

成为这项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肩负起制定中国首次

月球探测科学目标设计的重任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新华社发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他和孙家栋院士、栾恩杰院士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三位老人喜极而泣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

欧阳自远见证了

中国探月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1978年

美国赠送给中国1克月球土壤

欧阳自远协同相关实验室

只用其中0.5克进行研究就发表了14篇论文

加深了对月球演化历史的理解

40多年后

我们自主采回了1731克

月球土壤和月岩碎块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

“嫦娥五号”成功“挖土”归来

让中国未来更有底气

去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探测

并采样返回

更有信心去探索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小行星国际编号8919

以他的名字命名

欧阳自远星

编号17606吴孟超星吴孟超

事迹及故事

肝外科专家和开拓者,建立了我国独特的肝外科学体系,引领了国际肝外科学的发展。

这位“中国肝胆之父”

在从医78年里

用一把柳叶刀

挽救和延长了

16000多位病人的生命

他创造了肝胆外科领域的

无数个世界第一

将中国肝脏外科推动

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他的带领下

我国肝癌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

已达到60%

其中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

达到79.8%

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吴孟超90岁高龄

还坚持每周出门诊、为病人做手术

一年能做二百多台手术

他曾这样回顾自己的一生“选择回国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

选择从医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

选择跟党走

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

选择参军

我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

小行星国际编号17606

以他的名字命名

吴孟超星

编号25240钱三强星钱三强事迹及故事

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罗布泊深处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心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伴随冲天巨响缓缓升起在戈壁滩上空宣告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之后

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一举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中国人民从此将国家安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钱三强被委以重任负责制定原子能发展规划

1951年近代物理研究所全体人员。前排左起:胡文琦、肖振熹、邓稼先、彭桓武、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肖健、王素铭

1960年中国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每天,他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孜孜不倦地工作

钱三强和妻子何泽慧在一起研究有关学术问题

四年后就在他51岁生日当天那颗凝聚着一代人心血庇护着世代人和平的“大炮仗”在罗布泊炸响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原子弹

仅仅过了2年零8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

钱三强的名字再一次随着东方巨龙的长啸震撼世界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后场区集体照,前排左起:王汝芝、张蕴钰、程开甲、郭永怀、彭桓武、王淦昌、朱光亚、张爱萍、刘西尧、李觉、吴际霖、陈能宽、邓稼先

小行星国际编号25240

以他的名字命名

钱三强星

编号31230屠呦呦星屠呦呦事迹及故事

屠呦呦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青蒿草,拳拳报国”

1969年,屠呦呦临危受命

接到了国家研究疟疾防治药物的重任

她带领团队整理典籍、走访名医

对200多种中草药

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

反复摸索

20世纪50年代,屠呦呦与老师楼之岑一起研究中药

寻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上百个日夜里毫无进展的努力

令人绝望

而屠呦呦却依然

每天早出晚归

甚至亲身试药

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获得成功

制出了青蒿素

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

青蒿素在全世界

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20年

我国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

2021年6月30日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耄耋之年

屠呦呦依然矢志

研究青蒿素的深层机制

使古老的中医药历久弥新

小行星国际编号31230

以她的名字命名

屠呦呦星

编号347336张弥曼星张弥曼事迹及故事

张弥曼作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工作为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张弥曼长期从事

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生代晚期及

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及

生物进化论的研究

2018年,在法国巴黎,中国科学家张弥曼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后致辞。新华社记者张曼摄

上世纪50年代初

国内的地质学科几乎一片空白

张弥曼积极响应国家

“地质报国”的伟大号召

选择报考北京地质学院

她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

“我愿意为了党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不仅是生命

并尽最大努力

使用出所有的潜在力量

多做些工作!”

1980年张弥曼

踏上赴瑞典攻读博士学位的道路

在博士论文中明确给出

“杨氏鱼没有内鼻孔”的结论

直接动摇了总鳍鱼类是

陆地四足动物起源的传统判定

这项颠覆教科书级别的研究结论

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世界声誉

使中国跻身成为

国际古生物研究的焦点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中国石油长期需要进口

自行开采石油迫在眉睫

张弥曼凭借着小小的古鱼化石

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顺利开发

提供了科学依据

帮助中国找到了石油

张弥曼入选多国学会的

名誉会员和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曾当选为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1992-1996)

并获得古生物界最高荣誉

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等

众多重量级奖项

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始终践行着科技托起强国梦

小行星国际编号347336

以她的名字命名

张弥曼星

编号381323樊锦诗星樊锦诗事迹及故事

樊锦诗为中国石窟考古与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构建了“数字敦煌”和综合保护体系,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范例。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解读这个编号说

“1938年出生的江南女子

1辈子用心守护敦煌石窟

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担任

敦煌研究院第3任院长

横跨自然与人文科学2大领域

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

3个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敦煌莫高窟

85岁的樊锦诗已工作整整60年

樊锦诗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保护事业

不仅在敦煌石窟考古和

文化遗产管理方面

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

而且率领莫高窟人

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

有效管理利用方面

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促使敦煌石窟保护

从抢救性阶段

迈向科学保护新阶段

敦煌学研究从奋起直追

到如今的硕果累累

1999年9月18日,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工作

20世纪90年代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成立

她始终关心基金会发展

仅四处奔走为基金会筹措资金

还每年拿出自己的部分收入捐给基金会

并持续把她获得各种荣誉的奖金

也都捐给基金会

2011年8月16日,甘肃敦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检查莫高窟北区洞窟加固后的情况

在她看来

这些荣誉不仅属于个人

也属于敦煌研究院全体同仁

今年,樊锦诗又把所获

“吕志和奖—正能量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奖金并多年积蓄2000万元

悉数捐出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樊锦诗基金”成立

这是樊锦诗今年

继向母校捐出1000万元

设立北京大学教育基金

用于推动敦煌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之后

再次倾囊捐资1000万元

用于推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

事业发展以及急需人才的培养

小行星国际编号381323

以她的名字命名

樊锦诗星

编号79694南仁东星南仁东事迹及故事

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一时间,全网轰动。

有人说,比起他的成就,世人的关注来得太晚了。

南仁东压根不会在乎。他早就说过:“我特别不希望别人记住我。”

可是南仁东失算了。世人不仅记住了他,还将一颗闪烁的星,命名为“南仁东星”。

那个从小仰望星空,希望摘下星星的男孩,终于活出了浪漫的一生。

1968年11月,通化市无线电厂来了一个大学生。

这个大学生不同寻常,穿着很另类。他穿立领夹克和黄色紧身裤,脚蹬皮鞋。除此以外,他长发齐颈,蓄着八字胡。

这样的打扮和造型,令厂里人目瞪口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是接受再教育的。

这打扮,还不得好好改造改造!

把头发得剪短了,灰色工装穿起来……

“改头换面”后,大家认识了这个大学生,他就是南仁东。

虽说被改造了一番,南仁东那一身打扮,还是让很多工友羡慕不已。

人家问他:“你那衣服裤子都在哪儿买的?”

“我自己做的!”他自豪无比。这可不是吹牛,他真会做衣服。以前,家里有个旧窗帘,他拿着做了一套衣服。样式别致,惹得同学妈妈都来照样做。

上世纪90年代,他在日本客座研究。

回国时已年近五十,穿着打扮依然十分潮流。小碎花衬衫和牛仔裤,这是他的标配。

后来他忙于“天眼”工程,越来越没时间打理自己。为“天眼”选址的时候,要去中科院遥感所寻求帮助。他穿着拖鞋短裤,胡子拉碴地就去了。

人家心想:“这是哪儿来的民工啊!”

他倒坦然:“天文台副台长南仁东。”

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无法放弃对时尚的“自负”。

71岁的时候,他穿着汗衫短裤,还向人炫耀:“瞧我这一身名牌!”

南仁东可不只会做衣服,他的爱好非常广泛。夏天游泳,冬天滑冰,会做手工,还会谱曲。

建筑和绘画,对他的一生影响最大。在他心里,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高考的时候,他报的是清华建筑系。当时国家亟需发展高科技,他分数太高,被调到了无线电系。后来,他出国访学,还特地留意各国的建筑。

绘画,更是他坚持了一生的爱好。大学时代和友人写信,他常在信尾随手画一个建筑物。

有一次,他在信封上画了一个长着翅膀的小信封,旁边配了一段文字:“此信飞如燕,飞去快飞回。”

才子们的浪漫诗意,南仁东一样玩得转。大学毕业,他去了偏远的无线电厂,生活枯燥,他就经常画画。刚开始他画漫画,画着画着觉得不对劲了。因为,驻厂军代表天天盯着他。于是,他就改画__像。

在日本客座研究的日子里,画画成了他排解寂寞与思念的方法。他画的《富士山》,至今仍悬挂在日本国立天文台。

筹建“天眼”期间,他时常亲手绘图。“天眼”的徽标,就是他亲手设计的。如果没有成为天文学家,做一名艺术家,他应该也是很出色的。

用艺术的眼光与世界交流,是南仁东一生的坚持。他也像许多艺术工作者一样,有孩童一样的纯真。

他常常说话不着调,让人摸不着头脑。

女儿爱吃他做的肉。他问女儿想吃什么肉。女儿说,想吃猪肉。他故意说:“好,今晚给你做牛肉。”女儿强调:“是猪肉,我想吃猪肉。”“我知道你想吃牛肉。”“是猪肉。”“是牛肉。”

结果,他真做了牛肉。到下一次,他故伎重演,又做了牛肉。如此多次,终于把女儿弄哭了。

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他也会时不时流露出孩子气。

索网工程阶段,“天眼”遇到难题,无法克服索疲劳问题。那段时间,他在办公室坐立难安,头发也不打理了。总是走来走去,口里念叨:“哎呀,我怎么办呀!”

姜鹏当时负责索网工程,经常找他汇报工作,南仁东每次都拉着他,讨论个不停。等索疲劳问题解决,姜鹏说,“我再去,他就不太爱理我了。”

也是因为这种纯真,他一生率性而为,不拘小节。

南仁东在无线电厂工作十年,做过很多工种,他脑子活,技术好,成了无线电厂的技术骨干。

但也因为脑子太活,让领导很头疼。

那时计算机没有普及,国家经济也不好。全厂大会上,领导提出取消计算机的生产。南仁东当即站出来反对:

“计算机可以减产,但绝不能停产。”

他的“谏言”,让领导很下不来台。

他甚至要自立门户,带人“出走”单干。“我真是受够了南仁东,但我们厂离开他还真不行。”领导说。

“天眼”工程前期缺钱,他四处“拉赞助”,在会上直接就找领导要钱。

在贵州,当地人都说他是“比农民更不像农民的科学家”。工作间隙,工人们蹲一排,抽烟谈笑。他也混在人堆里,蹲在那儿和人谈天说地。

那场景,竟一点也不违和。

姜鹏笑言:“科学家嘛,感觉总得有点距离感,他身上没有。”

他常常和工人一起吃饭。有工人拿没洗的饭碗接自来水给他,他接过就喝,浑不在意。

有时候工作回来晚,食堂没饭了,他就刮着塑料盆里的剩菜对付一口。岁数大了,他腿脚不好,在工地上还要爬上爬下。有人想扶他一把,他毫不犹豫地让人“滚一边去”。

这样一个率性纯真的老头儿,其实打小就很“浪漫”。南仁东出生在吉林辽源,那里四面环山。东面有座龙首山,南仁东小时候喜欢爬上山顶看星星。

别人看星星,他在想:“南半球的星星跟我们看到的一样吗?”他总是沉默地望着星空,若有所思。

弟弟南仁刚问他:“你相信总有一天你能数清它们,对吗?”

“我只是在想,要是能摘一颗下来就好了。”小小的南仁东,已经把目光探入了星空的背后。

南仁东生前曾说:“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有一种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这么看来,他的探索,从年少就开始了。

从幼时到壮年,南仁东始终未改对星空的热爱。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南仁东考上中科院天体物理学研究生。

1981年,又继续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爱看星星的少年,多年后真的成了那个关注天空的人。

在中科院的求学,为南仁东彻底打开了天空之门。一种浪漫的冒险精神藏于他心底,现在又苏醒了。

放眼中国历史,若说浪漫,李白绝对是独树一帜。公元725年,24岁的李白离开四川,踏上远游之路。

顺长江而下的诗仙,浪漫恣意,留下许多诗篇。仗剑江湖这种事,南仁东也干过。

1966年,21岁的南仁东正在清华大学读书,中国开始了最特殊的10年。大学生们都在进行全国串联,成群结队地各地跑。

南仁东偏不。他单枪匹马从北京出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人到中年,南仁东开始了世界游,踏入新的冒险之旅。

只不过,这时他心里装的不是名山大川,而是满天星辰。

1985年到1992年,南仁东去了很多国家,或访学,或客座研究。国外先进的天文技术,深深刺激了南仁东。

在乌克兰,他收到荷兰射电天文研究所的邀请。当时他面临两个问题:没钱、没签证。

犹豫中,南仁东心头浮起了点点星辰。于是,他从乌克兰坐火车,穿过东欧去了荷兰。一路上,海关层层盘剥,囊中越发羞涩。他用最后一点钱买了纸和笔,在异国街头给人画素描人像。一幅画卖二三十美元,赚够旅费他就走。

40岁的南仁东,纸上画的是陌生面孔,心里装的是星辰大海。

建造“天眼”,是南仁东一生最浪漫的冒险。上世纪60年代,人类在天文领域有四大发现。这四大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中国没有。直到20世纪末,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也只有25米。

中国没有,那就自己建一个。这一建,就是22年。

“天眼”坐落在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找到这个地方,南仁东花了12年。

1994年,他一头扎进贵州的大山里。白天赶路,观测。

夜里仰望星空,他跟同事们聊宇宙,聊外星人。

2007年,“天眼”正式立项,南仁东已经62岁了。

2008年12月26日,“天眼”工程举办了奠基典礼。南仁东在奠基石上刻了一副对联:

北筑鸟巢迎圣火,南修窝凼落星辰。

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的任务繁重异常。

“天眼”有五大系统,每个都是千头万绪。他会审核每一张图纸,也会亲自体验施工现场。

“天眼”反射面单元吊装前,要进行载人试验,用简易装置把人吊到6米高的地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摔下来。

南仁东坚持第一个上。“天眼”的六个馈源塔坐落在高高的山岗之上,最高的173米,最低的112米。每个塔建好时,南仁东总是第一个爬上去。

2013年,“天眼”圈梁合龙,这是工程的第一个里程碑。68岁的南仁东在高高的圈梁上奔跑起来,开心得像个孩子。

福楼拜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天眼”使科学与艺术在山顶汇聚,成了南仁东最浪漫的作品。

设计阶段,南仁东专门去看过北京的一批大型建筑。他反复看,但都看不上。他希望:“‘天眼’在青山绿水中,能成为一道美丽的、科学的风景。”

“天眼”有多美呢?

在葱茏的群山间,“天眼”宛若从天而降,银光闪闪,壮丽无比。六个馈源塔,隔着重山,等均距矗立在不同山岗上。

南仁东曾说,如果间距不一,“那就不美观了”。

“天眼”的垂直高度是138米,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的顶高也是138米。

这个教堂,南仁东在国外时专门去看过。

2017年,“脉冲星之母”乔瑟琳·贝尔来中国考察。看到“天眼”的瞬间,她惊呼:

“太美了!这是一个画家设计的吗?”

“天眼”若只是美,还不足以让南仁东开心。它还很强大。“天眼”有多强呢?

它的直径有500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8个鸟巢体育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宇宙中遥远的信号像雷声中的蝉鸣,“天眼”就是分辨蝉鸣的“耳朵”。

它能听到百亿光年以外的声音,相当于可探测到已知宇宙的边缘。

这个探测能力是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是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的2.25倍,后者曾让美国引以为傲长达半个多世纪。

“天眼”落成,让中国的天文成就领先世界至少20年。

“天眼”的冒险之旅,燃尽了南仁东的生命。

他积劳成疾,又怕真查出毛病,影响工程进度,能不去医院就不去。

好几次,都是难受得受不了才去医院。可是一缓过来,还没等到看病,就走了。

2015年春天,南仁东确诊肺癌晚期。连医生都不敢相信,病成这样,到底是怎么坚持工作的。生病后,他对同事说:“如果有一天我不行了,我就躲得远远的,不让你们看见我。”

他确实这样做了。

病情恶化后,他悄悄去了美国。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南仁东病逝,享年72岁。

南仁东出生于1945年2月19日,这一天,是哥白尼的诞辰。他的一生,似乎从一开始就与星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将“天眼”留给了世界,却没有看到“天眼”睁开。

2017年10月10日,南仁东离世25天了。

这天,“天眼”公布了第一个天文发现:

一颗周期为1.9秒的脉冲星,距离地球有1.6万光年。

2020年12月1日,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突然坍塌。

“天眼”成了全球唯一的超大型射电望远镜,担负起探索宇宙和生命起源的重任。

2021年3月31日,“天眼”面向全球开放,这是一个大国对世界的承诺。

2020年10月,南仁东已经去世三年了。有人路过他生前的办公室,看到门边放着一束鲜花。这束花,就像《觉醒年代》里,陈延年踏过血水赴死时,那上面漂浮着的花。又像袁隆平去世后,长沙全城送给他的花。

中国人是何其浪漫。浪漫如南仁东,给“天眼”留下一首诗,他说:

“感官安宁万籁无声

美丽的宇宙,太空

以它的神秘和绚丽

召唤我们踏过平庸

进入它无垠的广袤”

带着一生的浪漫,他走入了那无垠的广袤。

2018年10月15日,国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在群星之间,也许南老还会像71岁那年一样,穿着汗衫短裤,向群星炫耀:“瞧我这一身名牌!”然后哈哈大笑。

1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