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感人典型事迹材料

| 广辉2

焦裕禄,革命烈士,干部楷模。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焦裕禄感人典型事迹材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焦裕禄感人典型事迹材料1

焦裕禄,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今山东淄博源泉镇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当上民兵后,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焦裕禄于1946年1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曾担任组长。

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分配到尉氏县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而后又先后调到青年团陈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团郑州地委工作,担任过团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副书记等职。

1953年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他在这个工厂担任过车间主任、科长。在此期间,焦裕禄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

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1964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同志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领导干部要学焦裕禄》的社论,在神州大地再掀焦裕禄的热潮。焦裕禄同志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感人典型事迹材料2

焦裕禄为社会所知,是他在河南省兰考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范事迹,以及所形成的“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焦裕禄精神”。可是,焦裕禄参加革命前的坎坷经历,多数人未必清楚,河南省档案馆馆藏的部分焦裕禄档案揭示了他参加革命前的曲折遭遇。

1.早年经历

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尽了苦难的煎熬。7岁上学, 学习刻苦认真,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1932年,家乡遭遇灾荒,家境十分贫困,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运煤卖煤。

1938年,日军侵占了博山县城(今山东淄博博山区),国民党军队一枪不打就跑了。日军侵占县城以后,经常到焦裕禄家乡一带扫荡。

在焦裕禄16岁到18岁(1939年-1941年)期间,汉奸伪军在南古山村建立了据点,并很快在他家附近的沅泉村、郭庄村也修建了据点,他家所在的北崮村一带成了敌人的中心地区。汉奸经常到北崮村要粮要钱,老百姓说不定何时便被抓去,受罪还得花钱才能出来。这3年中,他除了在家种地外,农闲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主要是卖菜卖油,在古山桥卖锅饼,还到煤窑做工。

1941秋天,焦裕禄的父亲因生活所迫自杀。对这件事焦裕禄在“情况介绍”中说:“1941年因生活困难,还要给汉奸纳粮交款,明年我还要结婚,父亲终日愁闷,秋天上吊自杀了。”父亲死了过后,家里生活更困难了,还欠下了不少债,他与哥哥分了家,与母亲一起过。

1942年6月,天气很热,有一天刚吃过早饭,焦裕禄走到门口,发现日军和汉奸正在看他家的门牌。他来不及逃跑,被两个汉奸抓住。随后他被汉奸带到村外,和临近3个村的老百姓被拉到博山县城西冶街赵家后门的宪兵队。焦裕禄在“情况介绍”中这样写道:“在第二天晚上,我被提审了,受了鬼子脚踢棍打灌凉水,直到灌过凉水后醒过来承认了和共产党有联系才被投入牢中。过了六七天,因人抓得太多了,又将我们拉到李家庙,这时被抓去的男女老少已有2000多人,在此家庙内坐牢到旧历十一月底还都穿着单衣,日寇各种各样的刑罚和杀人办法都见到了,自己也受了无数遍的审问拷打,每天吃半斤煎饼喝两半碗凉水。十二月(四三年元月)又用汽车拉到张店宪兵队,一个月后又送到伪救国训练所,住半月检查了身体,发给了棉衣送到抚顺大山坑煤窑。”

1943年6月,焦裕禄趁机从煤窑逃跑。关于当劳工的具体情况和逃跑的过程,“情况介绍”中并没有涉及。在从抚顺逃回老家的情况,他在“情况介绍”中说:“四三年六月从煤窑跑出到一老乡(姓郑,名字忘记了)处,他在抚顺干消防队,他介绍我到市卫生队做扫马路工作,到八月,挣下了回家的路费,但没有劳工证不能坐火车,又通过郑老乡坐汽车到沈阳买火车票到家。”

1943年8月,焦裕禄逃回家没多久,本村的汉奸又以他没有“良民证”为名,把他抓到汉奸队。家中托伪镇长到汉奸队保释,焦裕禄的母亲卖了半亩地,买了大烟送到汉奸队,焦裕禄才被放出来。这时正值伪军招兵,焦裕禄没办法,只好听从伪镇长的话去“卖兵”(就是替别人当兵)。可是,在“卖兵”的路上又被日军抓去,所幸关了3天后被放了回来。

从抚顺逃跑回家又受了两次迫害,地也卖了,兵又没卖成,这一年又是灾害之年,庄家绝收,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卖光了。焦裕禄在“情况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回家后没啥吃,将以前爱人的嫁妆衣服等全卖光了,曾两天吃了半斤豆腐。没有伪军良民证不敢出大门,见到穿黄军装的就浑身发抖,夜里听见狗叫就害怕,实在走投无路。”

1943年9月,焦裕禄逃荒到江苏宿迁县,在宿迁县东的双茶棚,经茶棚掌柜介绍,焦裕禄到宿迁县第二区园上村一个胡姓地主家当长工,干了两年。1945年,新四军解放了宿迁,建立了人民政府,焦裕禄亲眼目睹了老百姓当家做主的过程,这才真正彻底认识了共产党的部队。当焦裕禄得知他的家乡也解放了,便迫不及待地返回了家乡,并很快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并于1946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革命道路

焦裕禄进了党组织,参加了民兵队伍。

焦裕禄很快担任了村里的民兵班长,他经常带领民兵打土豪、除汉奸,配合部队消灭敌人。在斗争中,他总是冲锋在前,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在党的教育、培养下,焦裕禄同志于1946年元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道: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救星,没有共产党,革命就不能胜利,穷人就不能翻身。我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焦裕禄入党不久,领导上就把他调到八陡区武装部任干事。在武装部工作期间,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一个时期,民兵缺乏弹药,他就根据上级指示,带领大家积级学习自制地雷、布地雷阵。焦裕禄对学习造地雷和埋地雷干得非常出色。他经常带领民兵摸黑到敌人据点旁边埋地雷,埋好地雷后,就放冷枪、骂阵,故意刺激敌军。敌军一出来,就被炸得血肉横飞。

1947年春,盘踞在淄川、博山、章丘三个县的还乡团纠合一起,准备扫荡崮山根据地。当时,敌众我寡,力量悬殊,要主力部队增援,时间又不许可。在研究对策时,焦裕禄提出了一个智退敌人的办法。派出6名同志在黑山、岳庄一带。在民房门上用粉笔写上“八陡x团x营驻”、“x团x营x连驻”等字样。当敌人经过这里,见到民房上的粉笔字时,大吃一惊,认为八路军主力部队马上就要开来,慌忙下令后撤。等到敌人弄清虚实,再转回头来时,我增援部队已赶到,粉碎了还乡团的阴谋,保护了崮山根据地。

3.随军南下开辟新区

1947年7月,为了帮助新解放区人民翻身求解放,焦裕禄被调到渤海地区南下工作队,集训后分配到淮河大队一中队任班长。在南下途中,他经常替女同志和身体差的队员扛背包、背干粮袋。最多时,他一个人竟背了四个人的背包。为了在沿途做好对新解放区群众的宣传工作,大队党委要求一中队在较短的时间里,排演一曲反映河南农民在国民党统治下悲惨生活的大型歌剧《血泪仇》。焦裕禄主动报名扮演剧中的主角王东才。没有排练时间,他就边行军边背台词。休息和宿营时,他就抓紧时间集中排练,常常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20多天后,《血泪仇》在阳谷县首场演出。当晚,方圆十几里的群众,扶老携幼,赶来观看,场上人山人海。焦裕禄同志激昂悲愤的唱腔,严肃逼真的表演,深深地感染了全场观众。台上在哭泣,台下在流泪,全场到处是哭声和痛骂国民党反动派的怒吼声。群众异口同声的高呼,“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演出结束后,当场有很多青年报名参军。

1948年2月13日,南下工作队到达河南境内。焦裕禄同志被分配到尉氏县彭店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他坚持依靠贫雇农,广泛发动群众,经常在彭店古会上作政治宣传。在彭店区委的领导下,群众很快就发动起来了。接着建立了农会和民兵组织,没收了地主的财产,分了地主的土地。对彭店出现的新局面,盘踞在彭店边缘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怕得要死,恨得要命。

1948年3月的一天,鄢陵县保安团长、大土匪头子洪启龙亲自带领四百多匪兵,杀气腾腾地向彭店村扑来。当时,村里干部、民兵总共只有十五人,三支短枪,十来支长枪。焦裕禄同志镇定自若,把干部、民兵分三个组,一面组织群众转移,一面指挥民兵掩护。当敌人离村子只有几十米时,焦裕禄鸣枪发令,十多支枪一齐射击,埋伏的群众蜂拥而起,齐声高喊:“冲啊!冲啊!”贪生怕死的匪兵一看这声势,以为遇到解放军主力部队,吓得惊慌失措,仓皇逃跑。

1949年春,焦裕禄同志完成支前任务后,由淮海前线返回尉氏县,被任命为大营区副区长,负责剿匪反霸工作。根据大营区的实际情况,区委决定的对敌策略是分化敌人,教育多数,孤立少数,打击顽固分子。党的政策和策略发挥了巨大威力,把恶贯满盈的地主黄老三抓了回来,判处了死刑。“毙了黄老三,大营晴了天”。从此,群众消除了顾虑,大营区的剿匪反霸斗争,一个接一个地取得了巨大胜利。1950年夏,焦裕禄同志被提升为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1952年春,焦裕禄同志调陈留团地委任宣传部长时,参加地委工作组到杞县搞土地复查。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触青年,调查青年思想实际,趁着各种间隙找团干部谈话,了解青年工作状况,常常是通宵达旦。一位团干部说:“团的工作就比人家事多,熬眼多”。焦裕禄笑着说:“年青力壮的时候不为党多做点事,将来老了,只怕想干也干不成了!”

1953年夏,焦裕禄同志任青年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一位在尉氏县工作过的团干来看他,老战友相逢,格外亲热。焦裕禄问:“这次到哪里去?”他说:“转业了,到省里待分配工作。”焦裕禄说:“是啊,团干部总要转业改行的。可咱们做过团的工作的人不能忘了青年,要永远把教育青年的任务担在肩上。”

4.兰考县委书记

1962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当时,正是中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很严重,农业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苦,......焦裕禄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对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教育、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起县委领导班子和人民群众抗灾自救的斗志,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高潮。

在除“三害”斗争和各项工作中,焦裕禄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后来,因积劳成疾,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不幸去世。年仅42岁。

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焦裕禄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他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把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摸索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从而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途径。在兰考的除“三害”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焦裕禄感人典型事迹材料3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病逝了.焦裕禄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在追悼会上,一位农民泣不成声地说出了兰考人民的心里话:“俺的好书记,你是为俺兰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这就是兰考人民最重要的誓言,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大的干劲,更多的汗水,努力改造着焦裕禄同志生前战斗过的兰考大地。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忘我奉献的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党的领导和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决心彻底改变兰考面貌,在这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焦裕禄同志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遗愿,正在兰考人民的继续奋斗中逐步变为现实。

1966年9月15日,毛主席亲切接见焦裕禄的三女儿焦守云,并合影留念。同年10月1日,毛主席又接见了焦裕禄的大儿子焦国庆。周恩来也接见了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风。董必武代主席亲自写五言长诗,歌颂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

焦裕禄感人典型事迹材料4

一提到兰考县,在人们的脑海中会自动的浮现出焦裕禄,这就好比外国人一提到中国,就联想到万里长城,就想到长江黄河,焦裕禄已成为了兰考县的一个文化符号。在当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此番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县,有着别样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来到兰考县,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回忆自己学习焦裕禄的往事,这一切都在透露出一个信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焦裕禄式好干部的期待。广大的干部既然要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就应该读懂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访兰考县的意义和目的,而不是围观看热闹。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访兰考时,还特别的强调广大的干部要对照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见贤思齐,学习他的精神,在这样的精神感召下,积极主动的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做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选择重访兰考县,看重的就是焦裕禄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他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等精神火花,应该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兰考行,我们的广大干部应该抓住关注的重点,自觉将当一名好干部,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仆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的兰考行,值得关注的点很多,但是,对于广大的干部而言,作风建设才是应该引起自己思考的问题。焦裕禄是好干部的一座丰碑,是干部们学习的榜样,也是干部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面镜子,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就是希望焦裕禄的精神再次进入广大干部的视野,再次点燃学习焦裕禄的火把,让焦裕禄的精神薪火相传。

当前的“走基层”活动和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其目的之一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干部和群众的互动往来中,扭转干部队伍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县,其重访背后的潜在台词就是干部的作风的改变,这是和中央的努力打造一支“为民清廉务实”的干部队伍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们的干部要找准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县的关注重点,自觉的对照焦裕禄找差距,查不足,以焦裕禄同志为镜,不断的自我革新,转变作风,争做中国好干部。

焦裕禄感人典型事迹材料5

今年是人民的好公仆、党员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逝世__周年。_年来,焦裕禄同志的光辉形象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回放,焦裕禄同志的至理名言始终是我前进的座右铭,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在激励着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奋发进取并迸发出铿锵的足音。

45年前,我还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书竟然让我爱不释手。45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楚记得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那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还清楚记得焦裕禄同志“我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了以后就把我埋在沙丘上,我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感人话语,他鞠躬尽瘁为人民,两脚踏遍黄沙地,“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的好品格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里。

参加工作后,自己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逐步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好愿望。从那时起,在我心中就把共产党员与焦裕禄同志划上了等号,做人就做这样的人。焦裕禄同志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焦裕禄同志就是共产党的化身,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焦裕禄同志任兰考县委书记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400多天,但是他顶着风沙,抗着疾病,奔走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扎根在兰考人民群众这块土壤上,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人们忘不掉焦裕禄同志安葬的那一刻,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地为他送葬,恋恋不舍地告别自己的好书记,那是人民群众对他短暂一生的最高褒奖,那是平民百姓对一个人民好公仆的眷恋之情。

当上领导干部之后,我时常问自己:“焦裕禄你还记得吗?”在国家和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焦裕禄同志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在上任兰考县委书记的时候曾坚定地向党组织表示:“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正是焦裕禄同志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激励着我从东北到西北边疆,从北京到青藏高原,与同志们一道战天斗地,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攻克一道道难关,建起一座座捍卫伟大祖国神圣尊严的空中屏障——广播电视发射台站;与无线局的战友们一道为祖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从不敢懈怠片刻。当红色电波划破云空,把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把中国的声音传遍全世界的时候,我们为此感到无比的欢欣和自豪。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处处闪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如今我们的国家已今非昔比,我们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_年来所取得成就令全世界刮目相看。条件好了,可困难犹在,风险尚存,我们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更需要我们像当年焦裕禄同志那样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_年过去了,很多年轻人对焦裕禄的事迹不是很了解,甚至不知道焦裕禄是谁,但焦裕禄的名字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是一座永远不倒的丰碑。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焦裕禄精神永远与时代同在,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后勤岗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做不出轰轰烈烈的成绩,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却无时无刻不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后勤工作,为干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真正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儿子,当作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必须有焦裕禄一样的胸襟,必须有焦裕禄一样的情怀。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人民群众,为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后勤部门最直接、最现实、最贴切的作用。

新的时代,同样需要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这是人民的期盼、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的精神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驱动力和感召力,焦裕禄精神将化作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永远在人民群众这块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

1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