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外名人事迹素材

| 泳潼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要航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当代中外名人事迹素材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当代中外名人事迹素材1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学习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真正会学习的人,要善于取舍,要选择正确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必需的。同时,学习需要思考。有些人虽勤于学习,但不过只是泛泛的阅读,任何理论观点都只在脑海里一晃而过,是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三到”是鲁迅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地总结学习方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攻读,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当代中外名人事迹素材2

毛泽东十六岁时,父亲要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指望儿子继承家业,发家致富。但是,此时的毛泽东的志向并不在于刚地和金钱,他的眼界也不仅局限于小小的韶山冲了。他要继续深造,将来去干大事业。恰在这时,毛泽东从表兄嘴里得知,湘乡县有一所新式学校,叫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在那里可以学到新的知识。毛泽东十分高兴,决心前去求学。为了说服父亲,毛泽东求助母亲,最后他和母亲邀请舅舅、表兄和同族长辈以及私塾老师来家劝说,终于使父亲改变了主意。1910年秋,十六岁的毛泽东自己背着行李,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徒步跋涉,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临行前,毛泽东心潮翻滚,思绪万千,挥笔写了一首言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气魄宏大;意蕴深刻,抒发了这个有志少年发愤图强的远大抱负和四海为家的广阔胸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韶山的美好感情和对父老乡亲们的一片赤诚。毛泽东把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就挑着担子上路了。

掌灯时分,毛泽东挑着行李担子来到学校的大门口。他放下行李,轻轻叩响了大门上的铜环。看门人是一位老者。他斯斯文文地走出来,问明了毛泽东来意之后,非常遗憾地叹了口气,摇摇头摊开两手说:“孩子,你来晚了,入学考试已在两天前结束了。”

毛泽东急忙说:“老先生,请你帮个忙想个办法,我是湘潭的,为了投考,走了五十多里路,请你无论如何给想个办法。”

老先生答应回去禀报校长。过了一会儿,他又出,把把毛泽东领进了门房,说:“刚才给校长说了,答应让你补考。”说着又拿出文房四宝和试题,说:“你先看看,考虑考虑,我给你端个灯来。”说着,老先生就扭头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先生端着一盏灯回来,对毛泽东说:“灯端来了,你开始作题吧。”只见毛泽东拱了拱手,很有礼貌地说:“谢谢您!老先生,试题我已作完了。”

老先生一听惊呆了,连忙拿起毛泽东的试卷,不住地赞汉:“奇才,奇才!”转身就直奔校长室去了。校长李元甫接过毛泽东的试卷,只见毛泽东在试题《言志》答作中,以宏伟的气魄和豪迈的语言,阐明了自己求学救国的志愿。李校长阅后,大加赞赏,高兴地说:“我们学校里录取了一名建国人才!”在学堂里,毛泽东学习刻苦认真,进步很快,学到不少中外文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毛泽东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博得了教员们的器重和赏识。

当代中外名人事迹素材3

1940年11月27日,他出生在美国三藩市,英文名字叫布鲁斯·李。因为父亲是演员,他从小就有了跑龙套的机会,于是产生了想当一名演员的梦想。可由于身体虚弱,父亲便让他拜师习武来强身。1961年,他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后来,他像所有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但在他内心深处,一刻也不曾放弃当一名演员的梦想。

一天,他与一位朋友谈到梦想时,随手在一张便笺上写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布鲁斯·李,将会成为全美国薪酬的超级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出最激动人心、震撼力的演出。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及家人将会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写下这张便笺的时候,他的生活正穷困潦倒,不难想象,如果这张便笺被别人看到,会引起什么样的嘲笑。

然而,他却把这些话深深铭刻在心底。为实现梦想,他克服了无数次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他曾因脊背神经受伤,在床上躺了4个月,但后来他却奇迹般地站了起来。1971年,命运女神终于向他露出了微笑。他主演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均刷新香港票房纪录。1972年,他主演了香港嘉禾公司与美国华纳公司合作的《龙争虎斗》,这部电影使他成为一名国际巨星——被誉为“功夫”。

199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其评为“20世纪英雄偶像”之一,他是入选的华人。他就是李小龙——一个“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一个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享誉的华人明星。1973年7月,事业刚步入巅峰的他因病身亡。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李小龙遗物拍卖会”上,这张便笺被一位收藏家以2.9万美元的高价买走,同时,2000份获准合法复印的副本也当即被抢购一空,以致拍卖会的主持人大叫:“这就是你以后有必要把想到的事情马上写下来的原因所在。”写下你的梦想,哪怕是在一张不起眼儿的便笺上。

当代中外名人事迹素材4

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渴望过自己的成功,或是某一特长,或是某一领域。虽然每个人对成功的诠释不尽相同,但成功的梦想都曾经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出现过。也许随着岁月的流失,我们似乎离我们设定的成功越来越远,以致于我们不再想去触碰那曾经让我们兴奋的成功梦想,不过成功依然是每个人所渴慕的。

最近NBA的新秀林书豪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励志榜样。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职业篮球赛场上,林书豪以自己的坚持、勤奋,不放弃,终于实现了NBA历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美国媒体,还是中国的媒体,都在刮着“林旋风”。美国人因为经济的不景气,从林书豪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中国人因为华人终于在NBA赛场上的卓越表现,也似乎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当然,林书豪也成为追求成功人的榜样。林书豪无疑是成功的,特别是当人们知道他在追逐他的NBA职业篮球梦的路上所经历的一切,几次被开除,几乎是绝望的时候,他依然持守自己的梦想,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机会,一举成功。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崇拜更是加之。

我很欣赏林书豪,以及他的成功故事。原因不只是他在追求成功路上所拥有的不放弃、坚忍和执着,让我感到敬佩。更是因为当我看到林书豪获得成功以后,面对鲜花、掌声和那些疯狂的追逐者时,他所表现和展现的淡然、谦卑的态度。在美国的体育界,不乏有很多也曾经向林书豪一样经过勤奋、努力,加上天赋,最终成功的故事,例如老虎伍兹。但是他们的生命是可以承载默默无闻,却无法承载那真正的荣耀,因为他们的生命太轻。所以性丑闻、吸毒等等也伴随着簇拥着他们的鲜花、掌声同时临到了他们。即便是再有天赋,再成功,他们在赞扬面前却成为一个失败者。

圣经中有句话,“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其实很多人可以忍受艰辛、忍受被人的漠视,忍受失败,却无法迎接和面对所谓的成功。真正成功者的试金石就是来自人的赞扬。人对赞扬时的态度和反应,才是他生命中真正的力量。林书豪成功的真正力量来自于他的内心,他可以无视鲜花、掌声和球迷的尖叫,因为他不是为此而活,不是为此而打球,因为他知道自己生命中高过这一切的呼召,他正是为此而来。我相信即便今天林书豪淡出NBA的赛场,他内心的力量依然可以让他在其他从事的领域获得成功。

同样,今天在中国追求成功的人,你是否已经在你的心中具备这样一种力量?让你可以处各样的处境,依然知道自己是谁呢?不要被鲜花和掌声所迷惑,那些东西可以成为你的荣耀,更可以成为你的滑铁卢。

当代中外名人事迹素材5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今天,他却管理着一家拥有二十余万名员工的庞大快递王国,这个创业大军中的杰出代表,就是顺丰快递总裁王卫。

在1993年的时候,王卫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时常骑着一辆摩托车穿行在广东深圳的大街小巷,后座上绑着鼓鼓囊囊的包裹,那是王卫受朋友所托,从香港将包裹运到深圳指定的人手中的,同时也将一些信件捎到香港去。久而久之,托王卫送包裹的朋友越来越多,他们又不好意思每次免费,于是常常塞些红包给王卫。原本只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义之举,王卫却从中看到了商机。他想:既然许多人都有这样的需求,能不能成立一家小公司,专门做运送业务呢?当王卫将这个想法跟父亲交流时,得到了父亲的肯定和支持。于是,王卫租了一间仅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面,与几个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专送快件的小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王卫和伙伴们一样,肩背大旅行包,手里拖着行李箱,一趟趟来往于深港两地。由于他们起步早,又采取了低价策略,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公司迅速壮大,王卫也因此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然而,商场如战场。就在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之际,危机也接踵而来。由于当时国内快递市场门槛较低,导致快递业异军突起,一时之间大量快递公司纷纷出现。此时,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就要迅速在国内布点,占领市场,因此需要大量资金。王卫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一次次将公司的商铺或物业抵押给银行,向银行贷款。

2005年,王卫再次以公司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数百万元,用于开拓国内业务。一次次“豪赌”终于换来了累累硕果,这一年,国内所有的城市基本上都有了顺丰的快递网点。站稳了脚跟的王卫,此时终于舒了一口气。然而,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随着公司业务的成倍增长,一个大胆的念头在王卫脑海中诞生了。在一次公司会议上,王卫提出用飞机送快递的设想。此语一出,众人哗然,因为在当时的国内快递市场,还没有一家快递公司敢用飞机作运输工具。于是王卫用一番前瞻性的研究和缜密的分析,探讨了这个设想的可行性,最终消除了所有人的顾虑。

2009年,由于获得民航总局批准,顺丰航空公司开始运营,为顺丰速运的航空快递运输业务服务。此后,顺丰快递的速度成为当时快递市场的第一名。然而,此时也正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最困难的时期,大量快递企业因资金链条断裂而破产关门,顺丰也一度濒临倒闭的边缘,公司上下人心惶惶,都不知何去何从。此时,王卫临危不乱,他激励员工们坚持下去,还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给员工发工资。他对大家说:“如果一定要倒,也要在最后一个倒下。人可以输,但不能输得没有尊严!”终于,顺丰艰难地渡过了市场萧条期。随着经济形势的复苏,公司再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时至今日,顺丰已成为中国速递行业中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

面对顺丰今天所取得的成功,有的人把它归结于王卫抓住了好机遇。但是,如果王卫没有一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眼睛,没有破釜沉舟的胆识,没有锲而不舍的坚持和斗志,能成就今天的顺丰吗?正如王卫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说过的一句话:“市场根本不相信成功的偶然性,一切的成功都来自于必然。”

是的,任何真正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那些看上去比较幸运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努力!

当代中外名人事迹素材相关文章:

古今中外名人事迹素材700字

当代名人事迹五篇600字

中国名人事迹800五篇精选

关于名人事迹素材600字

历史伟人事迹素材五篇1000字左右

爱国名人的事迹素材700字

作文素材名人事迹700字

中国梦名人事迹素材1000字

名人事迹鲁迅素材900字

近代名人励志事迹材料

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