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

| 李金

她们的先进事迹勾勒新时代奋斗女性的最美剪影,召唤广大妇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收获美丽人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1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1)

2016年,李桓英荣获了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麻风病肆虐,一度成为世界难题。当时麻风病也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青海等部分地区。1978年,拥有丰富公共卫生防治经验的李桓英担负起我国麻风病防治的重任。她来到云南省勐腊县南醒村,建立短程联合化疗试点,为消除病人顾虑,李桓英经常与病人近距离接触。

经过27个月的治疗,服药的47名病人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李桓英实施的短程联合化疗经过十年监测,复发率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推广了李桓英的联合化疗经验。70多年间,在几代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下,麻风病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基本消灭。

2016年12月27日,已经95岁高龄的李桓英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说她希望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2)

“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秉持这样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扎根陕西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一干就是50多年。

为了让山沟沟里的老乡们及时看上病,她白天接诊、晚上点着油灯自学,迅速成长为全科医生;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儿科;她给患者开几毛几分钱的小药,巡诊走遍小镇乡村;她自愿“超期服役”,退休后拒绝高薪聘请,义务接诊患者超15万人次;面对疫情,年逾古稀的她写下请战书,递交1万元特殊党费……

路生梅说,毕生坚守只为兑现誓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群众心中,感念着她们的无私奉献;脱贫路上,活跃着她们的奋斗身影。

杨宁,这个“85后”大学生村官,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

作为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的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从未被困难挡住脚步——悄悄卖掉婚房垫付种子肥料资金,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建设扶贫加工车间,成立“苗村倌”电商服务中心……依托原生态资源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江门村旧貌换新颜。

“发展产业关键要‘接地气’。”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从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到成立田间学校,帮助农户变身技术能手;从带动开展规模化养殖、种植,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第六产业园”……精准对接,深耕基层,她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我们会以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尹建敏说。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3)

麻风病,在人们眼中,比死神还可怕、比魔鬼还狰狞,刀建新别无选择,为了不让可怕的疾病传染给其他人,他选择了离开工作岗位和与妻子离婚,尔后住在偏僻荒凉的麻风寨——一个由麻风病人及其家属过河开荒,在原始森林的脚下自我隔离组成的村寨。

离开工作岗位之前,刀建新没忘交纳党费。他心里清楚,这很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交纳党费了,却发现,自己无比虔诚伸出去的手始终没人接应。他猛然醒悟了:自己现在已是“魔鬼”附体的人了,同事们虽然非常同情自己却不能不防范。

刀建新在麻风寨一待就是30多年。直到1983年初,李桓英带着最好的春节礼物,治疗麻风病的特效药物(联合化疗)来到麻风寨,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刀建新和全寨所有麻风病患者均被治愈。1990年泼水节这天,麻风寨摘“帽”后被州委更名为“曼南醒”,刀建新为第一任村长。曼南醒,在傣语中是“新生”的意思。

这一年,随着李桓英防治麻风病经验的不断推广,中国的防治麻风病事业终于揭开了历史性的新篇章。李桓英就这样给中国医学界留下了最初一抹记忆!

李桓英1921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一年后远渡重洋留学美国名校霍普金斯大学。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她被推荐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一批官员。由于工作出色,1958年世卫组织又对她提出续签5年合同的聘请。

然而就在这时候,李桓英毅然选择了回国:“我的祖国现在仍然是一穷二白、百废待举,医疗事业更是急需发展,我身为她的儿女理应尽微薄之力……”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4)

__,53岁,__公司总经理,市人大代表、市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

__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郑大化工系毕业生,酷爱化工研究。她不顾家人的阻拦,放弃了舒适优越的机关干部工作,毅然到企业从事化工技术研究。1995年临危受命,到已停产几年的乡化工厂当厂长。她充分发挥科研优势,走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逐步带领企业走出了困境。她从北京燕山石化大厂的废弃物中找到了垃圾“无规物”,研制成功“无规聚丙稀填充母料的改性”,降低了塑米的成本,仅此一项,当年给企业创产值1000多万元,获利150多万元。1990年又开发了“邻对硝基甲苯”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并通过省级鉴定获乡镇企业成果一等奖。1999年主持研究开发的'新产品“间硝基苯甲酸”获河南省星火奖、乡镇企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第五届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

她的公司年利税109万元,先后安排35名下岗职工、5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带动了运输、化工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先进企业、安阳市科技创新先进企业,跻身安阳市非公经济前50强行列。

她本人先后获得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创业带头人”、省“百名科技女杰”等荣誉称号。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5)

李桓英1921年8月出生于北京。童年时候,她曾跟随父母在德国柏林一起生活,看到了西方医学的迅猛发展。1957年,她婉言谢绝了世界卫生组织“续签5年合同”的邀请,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这一年她37岁。从此,在6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祖国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她都无悔当初的选择,无数次的亲情召唤都没能改变她报效祖国的决心。

2021年8月20日,中国医师节之际,中宣部将“时代楷模”称号,授予这位百岁的世纪老人、“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麻风病防治专家”、“年轻的”共产党员。

“当时的新中国还在成立初期,一切都百废待兴,正是急缺人才之际。我曾在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看到过我国导弹专家钱学森,当知道他毅然回国的消息时,内心有着很深的触动。那时的我已经30多岁,时不我待,作为中国人,我很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想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李桓英回忆道。

1978年,李桓英接到国家交给她的任务,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在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和麻风病防治研究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项工作于她而言虽是崭新的研究领域,但麻风病却是人类所面临的古老疾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因病致残的麻风病人也一直备受歧视。过去世界上很多麻风病人被隔离就算是好的,不隔离可能就面临着被活埋、被烧死、沦落到无家可归等情形。“因此,说起麻风病,人们往往谈之色变,深入工作中,我也深感麻风病人遭受的疾苦。”

记得1979年到云南省的麻风村做实地考察时,李桓英见到了好几个年轻的麻风病姑娘和她们深受病痛折磨的家庭。她们本能够拥有青春的年华和幸福的生活,但每天身心都遭受着痛苦与折磨,眼神里也透着绝望。“当时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还只注重实验室研究,研究成果往往不适用于实际,而根据前期积累的大量调研数据,李桓英深知只有深入到病人身边,进行非隔离治疗现场研究,才有可能解病人之疾苦、消社会之歧视。”

当时,李桓英已年近花甲之年,但她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缺乏临床试验。为了争取到世卫组织免费的药品支持和实验项目,李桓英开始在全国进行走访调查。

在李桓英的办公室有一张云贵川交通图,上面插了20多面三角旗,那是她的足迹所到之处。根据中国麻风治疗标准,她和基层麻风防治工作者一道,前5年按每月观察1次,之后每年调查1次的频率坚持调研,前后达15年之久。

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麻风寨的麻风病防治研究工作开始了。“我们皮防站的两位同志在全县范围内历经三个月的艰苦考察,探访到的都是秃手秃脚、老鼠咬了手脚都察觉不到、生产生活不能自理的晚期病人。这不仅使我们工作人员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同时大家也决心要治好这里的病人。”随之,李桓英把有关中国麻风病情况的详细报告递交给世界卫生组织,最终得以实施麻风短程联合化疗项目,并收到了世卫组织援助的联合化疗药品及车辆等物资。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6)

她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是何等的境界,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柔弱女子的担当;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优良品质,极大鼓舞了我们每一个人。她虽然没尽到对女儿应尽的责任,但他换来了验收的顺利通过,这就是奉献,这就是主人翁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亲人亲情与集体利益的抉择中,她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间真情。

中心试验室助理工程师修泰鹏,一直负责试验室细集料原材监控,另外还负责内业资料的整理指导。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管理资料方面谢粉的经验较为缺乏,每次谢粉要是有什么疑难问题,她都很耐心的去指导她。后来听说她怀孕了,因为做砂石料的检测项目如轻物质、有机物含量等,都需要使用化学试剂,而这一些化学试剂中有些是有害身体的。同样身为母亲的陶洪英考虑到了宝宝的健康,为了让修泰鹏能够安全的孕育着新生命,主动向领导提出了接替修泰鹏的工作决定。

马志华是一名技术员,她主要负责对原材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的检测控制。有一次,她为了将减水剂的掺量从1.26调到1.0,她从早上七点就开始做试验,从1.26到1.23……一遍、两遍、三遍……时间一分一秒都的过去了,可是还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她就这样执着的调试着,观察着…下午,等同事们都来上班的时候却发现她还没有吃午饭。对于这样的事情,仿佛是家常便饭了,往往为了等一个水泥或者外加剂的终凝时间,她时常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在工作中,她坚持做到以检测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以规范要求为准绳,没有一丝马虎,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绝不拖拖拉拉,按时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及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她深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工程的重要性,所以她对各种试验的.反复性,试验结果的精确性进行多次检测,特别是在配合比选料时,对原材料的各项检测更为精确,尤其是外加剂和水泥的相溶性等等检测,为了使混凝土达到最佳效果,她对选定配合比时的外加剂、粉煤灰、水泥的每一项检测步骤都达到了300次以上,为求数据的公平性、公正性,每一项原材料她都抱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去进行检测,

“巾帼不让须眉”在她们身上,真的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在工区领导的倡导下,她们积极的参与了土木公司组织的qc小组研究,以《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为研究课题,在工作中积极的去探索有关研究课题中的各项原材料质量对混凝土耐久性所产生的的影响,制订出措施,并把各自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跟同事们讨论。

在工作的一年里她们协作完成了粗集料试验356组、细集料试验312组、水泥试验298组、粉煤灰试验200组、外加剂试验35组、协助试验技术主管和质量负责人共同完成混凝土配合比71组、砂浆配合比15组、混凝土试块2950组、现场坍落度试验上万次。在此期间,她们以她们工作的热情,紧紧围绕工程建设,扎根一线,克服苦、脏、累等艰苦的施工环境,为建设精品工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工作中以“质量高于一切、质量重于泰山”为座右铭来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的每个人,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尽忠尽职。她们身上那种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坚强、勇敢的形象充分的发扬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她们通过学习“创建文明岗位”,“塑巾帼形象”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业务素质,为工程试验工作奉献自己一点光和热,树立了21世纪女职工的光辉形象。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7)

李桓英一生孑然一身,却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对麻风病患的关爱中去。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李桓英教授的助手袁联潮跟随了李桓英教授20多年,她回忆,李桓英教授每到现场工作,接触麻风患者,从来不穿防护服,也不戴口罩,总是主动去和病人握手、拍肩膀,甚至拥抱,她说,这样患者就会信任我们医生,也能坚定战胜病魔的决心。

2007年3月,北京热研所麻风室接诊了一位来自河南的麻风病患者,随着对他家中接触者的检查,医生们发现这家竟有5名新麻风患者。他们因害怕在当地被暴露,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北京租住平房,以捡拾垃圾为生。一天,患病母子来麻风室复查,李桓英看到患者的脚已有溃疡感染,得知一家人生活艰难窘迫后,又着急又心疼,当即拿出随身携带的1000元钱,作为患者在京的生活补助。同时要求科室要严格按照规则把患者治疗好、监测好。

2009年5月,这家人来到热研所复诊,其中有一位年仅24岁的男性患者,手已溃烂感染,发生了隐匿骨髓炎,需要手术。李桓英说:“患者这么年轻,一定要为他的将来着想。”为此,她联系友谊医院骨科主任会诊。由于患者有绿脓杆菌,不能在友谊医院手术,为了及时救治患者,李桓英亲自写信、电话联系全国麻风病控制中心,找到能做手术的专业机构和手术医生,还派医生专程陪同患者和家属前往湖南手术。5月10日,患者接受了扩创及死骨摘除术,获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李桓英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2015年,已是94岁高龄的李桓英,不顾膝关节术后的行走不便,再次来到曼喃醒村麻风寨。一进寨子,那些当年经她治愈的麻风病康复者就像见到了亲人,眼含激动的泪水,扑上来就喊:“李妈妈,您回来了!”

“自从1979年李教授第一次来我们村,李教授共到过我们村20多次,她不仅治好了我们的病,而且她对待我们就像亲人一般,经常与我们一起吃饭,手拉手跳傣族集体舞,她用自己无私的爱,唤起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帮助我们。”刀建新的儿子岩糯回忆起村民和父亲曾经患病的经历,至今仍颇为感慨。“那时候父亲一个人默默卷起铺盖,离开了亲人,放弃了工作,搬进了麻风寨。渐渐地父亲被人们遗忘了,连交党费都没人敢收。是李教授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让我树立了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那时我虽然才七八岁,是在李教授的帮助下治好了病,群众接受了我们,整个社会也认可了我们。”

“昔日麻风寨的村民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由衷为他们感到欣喜,同时也为从事麻风防治工作的人们感到自豪,是大家用坚持和奋斗给予了麻风病人新的希望。”李桓英说,爱国有道,行为有范,艳阳与阴雨,平坦与坎坷,都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奖赏。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8)

我是一位工作在农村小学最最普通的女教师。教书育人就是我生命的根,学生的心田就是我耕耘的土壤,三尺讲台、两袖清风,我无怨无悔!我热爱教育这一行。为此11年来,我一直执着地追求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以顽强的信念,超人的毅力守护着这方纯洁而又贫瘠的圣地。在这平凡的讲台上,我把感情化作温暖,把知识化作乳汁,把心血化作春雨,培育着一粒粒种子,滋润着一棵棵幼苗。以踏实肯干、一腔热忱的作风在师生的心目中树立着自己的形象。

一、志坚如铁,安心从教

有人说女人难,做个事业有成的女人更难。我和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务不敢浪费一分钟,良师、贤妻、慈母我不肯放弃任何人生角色。2014年以前,我的家庭是幸福的,虽然公爹、婆母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但他们能承担起家庭的重任,照顾好孩子。由于丈夫从事服务行业,假期很少。虽说收入微薄,日子过得苦,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我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觉得很快乐。2014年我公公不幸确诊为肾功能不全,前后住院治疗数月,定期还需去南京检查,丈夫要东奔西跑陪公公看病,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到了我的肩头。当时孩子才3岁,我要做好工作,又要孝敬公爹、照顾孩子。那时我蒙了,以前家里的事从不用操心,这一下老的、小的都需要我来照顾。有人担心地说:“你还能教学吗?”了解我的人心理明白:我离不开学校,离不开所热爱的`事业。确实,我爱家庭,但我更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每天早晨为了7点前到校,无论春夏秋冬,5点前必须起床,生火做饭,侍候老小吃饭喝药,然后匆匆赶往学校,上好每天的早自习。每天晚上,总和学生、同事一起回家,从未早退过。我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钻教材、备课、设计课堂环节、辅导、批改作业……当时就像一只上足发条的表,不停地转动,硬是把那段艰苦的日子挺了过来。

我是一个勇于挑战的女性,喜欢自我施加压力,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严要求、高标准。2014年8月,我家正忙着翻盖房顶。备料、施工、管饭、雇工,丈夫一手忙不过来,要我请几天假,我坚决不肯。修缮完整整用了个把月,我从未请过一天假。我既要忙好家务,又要教好学生,只好起早贪黑。由于过度劳累,年轻的我也免不了疲乏。一次,她正忙家务,突然感到头晕,身体支持不住,一下子滑倒在地,膝骨脱臼,经医生诊治,骨头合位,可韧带拉伤,膝盖淤血,肿了起来,腿不能伸直,脚不能着地,三天没能下床。我惦着学生,心急如火。经打针、吃药、输液,病情稍稍有些好转,我硬要丈夫搀扶去上班,丈夫早上送,晚上接,中午还要送药、送饭,不耐烦地说:“像你这样请几天假总可以的吧!你图个啥?”我只是对丈夫微微一笑,照样我行我素。亲戚、朋友、邻居多次劝我:“家里条件好了,快1

别受这份苦,家里真需要你挣那两钱?”我说:“我不需要钱,但我要让自己活得充实而有意义。”

是的,人生可以平庸,也可以燃烧、发光。怎样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我总是这样想:“教师是平凡的,平凡的事业需要一颗淡薄名利的心。”我站在学生面前,看着学生眼巴巴地渴求知识,我不忍心耽误一天,不忍心耽误一时,更不忍心耽误一秒。我拄着拐杖艰难地站着讲课,疼得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学生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老师,您就休息几天吧!我们会好好自学的。”听着孩子们深情的话语,一向坚强的我一下子心软了,眼泪不由地流了出来。丈夫的支持,亲戚、朋友的关心,学生的安慰,成了我一心从教的力量,我带病坚持工作了多少日出与日落。由于没有充分的休养,膝骨韧带没有恢复好,现在走路一不小心膝骨就脱臼,不敢跑步、不敢蹦跳,但我无怨无悔。

二、爱生如子,润物无声

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要当好一个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学生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牵动着我的心,哪个学生生病了,我给买药、端水;哪个学生衣服开线了,她总是马上给缝上。我要从心底去关爱学生,家长过于关爱会让孩子,会让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不知所措,有时学生可能是在半山腰的登山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重在“情”字和“理”字。

我刚刚调到范公小学便接下了毕业年级一个后进班,我一个一个地找学生进行座谈,了解班里每一个学生的状况。王龙是班里一名大龄后进学生,16岁了还读六年级,周围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如此,打架、骂人,真可谓家长恨、老师怕。面对这样的“调皮蛋”我一没嫌弃、二没挖苦、讽刺。而是利用他劳动突出的优点进行诱导,教育他树立自尊心,克服缺点,完善自我。

今年我教六年级,班里有个痴儿,虽说上六年级了,可连一年级的水平都没有,急得我几夜没合眼,但我从不歧视、挖苦,并且处处靠近这个学生。上课找最简单的问题让这个学生回答,下课向这个学生问寒问暖。开始,这个学生对我的举动不加理睬,我并没有灰心,我想,这样的学生靠严格要求是不够的,必须与其沟通心理。我从她身上找闪光点,在班会上表扬。一天她对我说:“老师,您从零开始教我吧!”我趁机给这个学生补课,并且跟家长取得联系,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爱心付出,得到的是真情的回报,一次她在作文中写到:“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妈,您爱我、关心我胜过我的妈妈。”我流泪了,世上有什么东西能抵得上来自孩子内心的亲情呢?

人和人之间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才能达到情与情的交融。其实,我爱每一个学生爱得极有分寸,始终有股严格劲儿。我常对学生说:“不求你们人人成才,但愿你们个个成人。”每接一个新班,第一次班会总要求学生做诚实、正直、正派的人,做有远大理想的人,做有丰富感情的人。可这些要求怎样才能浇到孩子们的心上呢?我信奉的只有一条——以身作则。我坚持每天和同学生们一起值日,学校大扫除,脏活、累活我抢着干,我的率先垂范深

深地教育着每个学生,我班的学生没有一个怕脏、怕累,叫苦的,所带班级常常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三、求索耕耘,不断进取

她深深地懂得:“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为此,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天都坚持业务学习一小时,不是看看读读就算了,而要作大量的学习笔记。同事为了充实一下休闲时光,织织毛衣、打打手套,而我的手里总是轮换着那几本自学考试课本,2014年我顺利取得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文凭。其实教师的喜,莫过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的哀,莫过于误人子弟,我不能贪图一时的安逸而误人子弟。

在教学中我一丝不苟,我常对同事说:“上课就像打仗,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每节课都要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每一节课都有常学常新之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11年来,我无论教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每节课都以学生活动为主,而我只是一个启发引导者。我经常写课后札记,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等。

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豪言壮语,我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耕耘,向人民展示了一个普通农村教师的风采。不管我担任哪个年级的班主任,教学成绩都是可喜的,曾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面对成绩和荣誉,我并没有满足,感受到的只有鼓励和鞭策、期待和召唤。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将构建着我无怨无悔的选择。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9)

从57岁至今,李桓英的人生都给了麻风病研究。是她,让麻风病变成可治疗的普通疾病;也是她,让麻风病人从“鬼”变回了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98岁高龄的李桓英还在继续前进。

1958年,留学美国的李桓英只身辗转回到中国。“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还百废待举,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回来。”她婉拒了世界卫生组织续约邀请,甚至还瞒着定居美国的父母。

1978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麻风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惧。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

李桓英不怕,她大胆创新,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短短几年,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魔成了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国麻风病人从11万人降至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小于1%的标准。

1994年李桓英的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1996年,她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以前人们对麻风病怕得要命,我就不信那个邪,就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李桓英用自己做试验:病人家的水她仰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拉着就长时间不松;遇见病人,她总是拍拍肩膀,摸摸鞋里有没有沙粒……麻风病患者说:“麻风病把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们从鬼变回了人”。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10)

看庄镇卫生院内科护士站共有8名同志,是地地道道的“娘子军”。正是这样一支“娘子军”的特色队伍,在市卫生局、镇妇联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进步。在全市卫生行业“巾帼建功”活动中,用女性特有的品质、用辛勤的耕耘,弘扬行业新风、促进行业发展、提升女性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推行规范化服务,在临床护理这一天地里谱写了华美的乐章,展示着新时期妇女的新形象。

一、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抓好创建“巾帼文明岗”工作,医院领导非常重视,结合临床护理,制定了2011年“巾帼文明岗”创建规划,同时根据内科护理行业特点,拟定了创建目标,并将该项工作明确在目标责任制内,以确保创建活动有制、有序、有效地开展。巾帼文明岗领导小组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从各项基础活动的开展抓起,将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融于医院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中,提出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服务宗旨,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扩大看庄医院在附近乡镇的知名度:一是充分利用好LED显示屏,为群众提供便捷的信息和服务;二是制作科室分布图和各项就诊、报销、查体流程,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方便;三是印制服务卡、宣传画、提供服务热线,方便群众咨询。

二、明确思想,措施得力

内科护士站以党的'__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__,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开展“两好、两满意”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的争创活动,立足岗位,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按“巾帼文明岗”的标准开展各项活动。从硬件,软件各方面落实规范化的目标管理,优化服务措施和环境,以促进工作质量效率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强化服务,树巾帼新形象

内科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尊重、理解、关心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温馨、周到的人性化服务。造就了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护理队伍,充分体现新时代女性的特色,内科护士们一直在“深、实、细”上下功夫。工作中以女性的细心与温情,为住院患者带来片片温馨和欣慰,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待人似待已,热情周到。尤其在抢救一位有机磷中毒,不怕脏、不怕累,通过全体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精心护理、病人转为安、给患者喂水喂饭,清洗大小便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平凡与祟高。当得知一位百岁老人将要在病房度过百岁生日时,她们冒着刺骨的寒风买来蛋糕、鲜花、蜡烛,在病房布置了庆祝场面,唱响了生日的祝歌,体现了对病人的耐心、细心、真心、诚心。并多次谢绝了患者及家属感谢的宴请。

四、深化学习、内强素质

为了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制定了谁外出参观学习,谁回来培训院里护理人员的学习制度。通过与济宁市、兖矿总院的联系,我院采取派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的方法,发挥护理专家传、帮、带的作用,全面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全院护理人员形成了浓厚的学习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技术领域氛围。为不断促进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实现了“窗口不缺岗,工作无差错,办事讲原则,服务讲热情”的文明服务承诺;实行“三声服务”,对住院患者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对待每项业务做到“三清服务”,“受理一手清,答复一口清,告知一次清”。以质量为核心,把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作为工作的重点,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加强环节与终未质量控制,确保护理质量与医疗安全。注重沟通技巧、礼仪规范,自觉将自己的一切工作行为都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干部职工建议和批评。在多年的工作中没有出现冷、硬、顶撞患者造成的护理纠纷及投诉她们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点点滴滴抓起,着装仪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卫生习惯及室内物品摆放等日常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都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常抓不懈,严格要求。努力培养专业护理人员文明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她们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营造良好的护理服务环境。在历年的5·12国际护士节的技能竞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

五、诚实守信,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活动

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医院积极组织人员开展“四自”精神的学习教育,树立妇女职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意识。每年老人节,内科护士站由护士长带领大家带着礼物到敬老院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他们有的与老人相拥而坐聊聊天,有的帮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让老人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内科护士站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派出人员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免费健康查体活动。她们把查体表、查体须知送到需要查体人员手中并细心讲解注意事项,对发现的异常人员告知身体状况、注意事项。目前内科护士站全体人员都自愿加入“巾帼志愿者”的行列,开展业务服务、爱心服务、便民服务,坚持“外树形象、内抓业务”,以“展巾帼英姿,树公仆形象”为目标,全心全意打造独具特色的“巾帼文明岗”。

在创建巾帼文明岗过程中,巾帼姐妹们立足岗位,团结合作、精益求精,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争创出一流业绩。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的每一步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党的__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__,以更好的服务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为建设和谐邹城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11)

成功之路从来都是布满荆棘的。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李桓英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到上百万美元防治经费,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个地州、59个县镇,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深入麻风病区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险、道路崎岖,李桓英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1989年李桓英去四川西昌,汽车翻越雪山时突然打着滚掉进了十几米深的山沟里,等她苏醒过来,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红鲜血,她的两侧锁骨和3根肋骨骨折,头部外伤缝了7针。

伤成这样,大家都劝她好好休养,她却缠着厚厚的绷带、打着石膏继续投入了工作。她不是没有在心里叫过苦,只是她始终觉得,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无比坚定地走下去。

李桓英在麻风病防治领域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可她仍然精神矍铄地奋斗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第一线,为的就是早日实现彻底消灭麻风病的理想。

她带领麻风病研究课题组的同志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麻风病早期诊断、耐药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旨在通过对麻风病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在麻风病的传播方式、发病机理、检测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突破,在麻风病传播链的研究、麻风病高发区预防措施的研究以及麻风病基因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新的成果,为彻底消灭麻风病而不懈努力……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12)

教育是一种美丽的工作,秀中女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用真心、细心、爱心、责任心,成功创建四个省市级“巾帼文明岗”,并在日前顺利通过了市教育局工会、市教育局妇委会的复查。

在__校长和沈志光书记的陪同下,市教育局工会副主席、妇委会主任沈小平,市教育局妇委会副主任俞敏娟巡视了我校“巾帼文明岗”的创建工作。王学勤副校长代表我校女教职工委员会汇报了工作,领导们认为我校多年来团结带领全体女教职工争先创优,岗位建功,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女教职工的积极作用。市教育局工会副主席沈小平希望老师们能持之以恒地为社会奉献爱心和热情,发挥优势,各尽所能,为创建和谐妇委会、和谐工会、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不懈努力。

我校有高二年级组这个省级“巾帼文明岗”,还有语文组、英语组两个市级“巾帼文明岗”,今年又新增了“天山岗”。担任“岗长”的分别是樊燕琦、杨婷、曹文华、孙佳珠,她们为创建“巾帼文明岗”并保持其活力做了大量工作。“天山岗”是新疆内高部老师为民族教育建功立业的平台,分管内高部管理的党总支副书记郭俊秀,自己也是“天山岗”的一员。天山岗有33名女教师,占内高部教师的73.3%,由于学生一年只在暑假回家一次,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远比这里的学生多,教师的工作也更艰苦,我们以天山岗的争创为抓手,积极引导内高女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无比的爱心和扎实的工作能力积极落实中央确立的“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发展战略,为加快新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在由于工作扎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天山岗的.争创工作得到了上级妇委会的高度赞扬,给天山岗全体的全体女教师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妇委会的工作既要服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局,又能成为全体女教职工心灵的家园,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秀中以“做一个有德的女性、做一个有才的女性、做一个有情的女性”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老师们在女教职工委员会的统筹下,开展多种学习活动,经常放弃休息,进行家访、电访,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目标,指导学生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沟通了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徐君荣老师被嘉兴市教育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和教育局妇委会评为 “事业家庭兼顾型” 巾帼先锋,王霞敏老师被评为嘉兴市市属“教坛立功、岗位成才”巾帼先锋,我校妇委会成为嘉兴市市属 “巾帼先锋号”,王学勤副校长还做了专题发言,介绍了经验。美丽的工作,认真地生活,秀中女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携手迈向灿烂的明天。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13)

正是由于对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肯定,第15届国际麻风会议1998年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具有纪念现代麻风防治100周年特别意义的大会期间,李桓英被推选担任本次大会的轮值执行主席。

会上,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第七届麻风病专家委员会8位专家之一的李桓英,做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博得与会1000多名中外专家长久热烈掌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紧紧握着李桓英的手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的最好的。”

多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消除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出了重大贡献。她在麻风防治研究上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

2005年,以李桓英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成立,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到国外访问学习。目前,已经选送200余人赴国外进修学习,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2016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这样写道:“在多年的社会生活和医疗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也正是在党的培养、支持和帮助下,我为广大麻风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又给了我很多荣誉和鼓励。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事业终生奋斗!”

2016年12月,李桓英与医院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李桓英还在继续前进。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14)

__,现年36岁。现任东城中心校副校长,在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负责中心校的教学、安全、东城小学的日常管理等工作。他能积极主动协助校长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任劳任怨、勤奋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__。创新思想,积极进取,不计个人得失,时刻坚持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__,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 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边优秀的`党员、群众为榜样,努力学习荣辱观理论,深刻理解荣辱观内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向先进典型人物和优秀党员学习,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各级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坚持教育创新,能把办学思想转化为全校教职工自觉的行动,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驱动力。

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教学反思为抓手,以课堂教改为重点,组织指导各教研组和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积极推进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中层干部,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特别是分管学校安全工作,工作任务繁杂、繁重。每天都要处理各种事物,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责任重大。学校的安全工作重于一切,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

学校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落实保卫和门卫管理制度、落实学校领导带班制度,建立24小时巡查值班制度,同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严明奖惩。学校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每天都有1位领导带班,全校男教工轮流值班,门卫一天24小时不断人。20__年以来学校开始有了住校生。因此,学校每天最少1名领导带班管理学生,做到对学生管理24小时不间断,检查学生的安全情况。夜间安排有巡夜人员,对校园重点部位严密盯防,值班人员按时到岗,每晚都认真填写值班记录、晚自习点名记录、学生就寝记录。

工作生活中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也是个开朗乐观的人,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以助人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和肯定,无论谁找到他做什么事,都会投入满腔热情,以最快的速度出色的及时完成,帮助他人的热情常胜过给自己做事。他快乐地工作也在工作中快乐着。胸怀大局,心系群众,做群众满意的好党员是奋斗的宗旨;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学生,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他的追求!

关于最美巾帼奋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15)

如果用一个字来解析李桓英为何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冲在麻防第一线,拿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拼”!

“困难和阻力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甚至国家的,看你怎么去克服它。不拼就没动力,不拼也很难有所作为。人的一生很短暂,只有拼搏,才是生命的最好延长,而再长的生命只为自己也将毫无意义。”

的确,李桓英正是在不断的拼搏中超越自我。“以前人们对麻风病怕得要命,我就不信那个邪,就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李桓英采取的办法不是别的,而是拿自己做试验:病人家的水她仰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拉着就长时间不松;遇见病人,她总是拍拍肩膀,摸摸鞋里有没有沙粒……记者好奇,“你就不怕被感染上?”李桓英哈哈大笑:“我还巴不得呢,正好做个范本,证明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实际上,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非常小。”正是在李桓英的带动下,当地的医务人员、地方官员也都开始与病人“亲密接触”。

李桓英敢顶。工作上,只要她认为是正确的,她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就连中国麻防事业奠基人马海德博士,她也曾和他争个面红耳赤。“在学术上、工作上,没有权威,只有真理。对的,我一定坚持;错了,我马上修正。”李桓英戏称这叫“真理越辩越明”。也多亏了这种性格,要不就很难有她率先试行的两年期“短程联合疗法”以及后来的“三级防保网”。

了解她的人都说,李桓英工作起来不要命,十足一个“狂人”。她曾四次遇险,身上伤痕累累。人们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可她倒好,翻车了,她说:“按乘车的概率也该轮到自己了”;船翻了,她说:“我胖得像个皮球,沉不了”。一侧锁骨、三根肋骨骨折,依然拼在麻防一线——这就是李桓英。

苦心人,天不负。李桓英的实绩得到了国际麻防界的高度赞誉。在西南麻防基地,经她治愈的病人已达1万多人,复发率仅为0.03%,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的标准。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上,该组织麻防科主任诺丁博士紧紧握住李桓英的手说:“全球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您是做的最好的;您是除马海德博士外对中国麻防事业贡献最大的人。”

如今,老人年纪大了,去西南的时间较以往少了,但那里的凤尾竹牵挂她,那里的红土地思念她,那里的麻风病人更是忘不了她……1400多个日日夜夜,哪一刻不倾注着李桓英的滴滴心血?四十余载韶华光阴,哪一天不激荡着李桓英的锵锵心语?她用心织就了一幅幅绚烂的人生彩图,她用爱谱写出一首首华丽的人生赞歌。

2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