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

| 泽慧

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勋章,能把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挂在胸前的可谓寥寥无几。这既是属于孙家栋的荣耀,也是国人的荣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1】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8日出生,辽宁瓦房店人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 ,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被新华社誉为中国的航天“大总师”、“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29年,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1951年,孙家栋在校入选了第一批留苏空军学员名单,进入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深造。1958年,孙家栋从苏联回到国内。组织安排他参加导弹研制计划,这原本和他所学的专业并没有特别强的关联性,可孙家栋没有怨言,立刻参加了导弹研制计划。东风系列导弹便是在他的参与下设计出来的。

1959年7月16日,11月5日,中国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制造的导弹,增补了尖端武器的空白。虽然说“东风一号”是我国的第一枚导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实际上,“东风二号”才是真正意义上,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并且正式装备以及实战部署的,第一款弹道导弹,意义同样十分重大。但同样也是这款导弹,给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次不小的打击。

1962年3月21日,我国首次独立自行研制的弹道导弹“东风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没想到起飞后导弹很快失控,最后坠毁在距离发射塔架仅300米的戈壁中,炸出一个直径30米的大坑。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2】

他几十年心无旁骛,潜心于航天事业,女儿出生都不知道;结婚多年后,妻子才从电视里知道他具体是干什么的;能把卫星送上天,却点不着做饭的火炉子......翻开科学家孙家栋的“家风篇章”,平实简单又趣味盎然、深含韵味。

深夜,孙家栋家里的电话铃响了。这个时间来电话,他知道多半是工作当中的紧急情况。孙家栋直接从床上跳下,来到外屋接电话。这电话一接起来就像开会似的没完没了。妻子魏素萍看他接电话时间长了,怕他着凉,拿着一件衣服过来给他披上。或许是电话内容涉及工作机密,或许是怕妻子在身边打扰他研究工作,孙家栋用眼睛瞪着爱人,示意她离开。就在魏素萍默默转身离开时,孙家栋一手拿着电话,一边斜着身子伸长了腿用脚尖把门关上。

这下惹急了魏素萍:“这家里就我俩,你工作上的事也不至于这样防备我吧,真是职业病!”

虽然说了这样的气话,但魏素萍深知孙家栋的工作是高度保密的。所以,每次在家里遇到孙家栋与同事电话讨论工作,她都是悄悄离开,默默地支持着他。

这只是孙家栋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剪影。几十年如一日,他都是这样一丝不苟地要求自己、要求家人。

孙家栋与魏素萍是通过照片认识的。1959年4月,拿到战友介绍的魏素萍的照片,孙家栋提笔给远在哈尔滨的她写了一封信。20天后,两人在哈尔滨秋林百货的大门口相见。又过了三个多月,魏素萍从哈尔滨来到北京找孙家栋。领导和同志们为他俩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两个青年从看照片“认识”到结婚,也就用了四个月。大龄青年的婚姻大事,完美解决。多少年后,孙家栋提起此事就说:“姻缘其实就是一种缘分,这点我信。”

魏素萍调到北京工作后,当起了贤内助。此时,魏素萍还不知道孙家栋具体是做什么的。他不是加班就是开会,出差一去就是几个月,和家人联络全靠书信,而收件地址只是一个模糊的“x号信箱”。有时候,魏素萍憋闷了,只能对着墙说话。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3】

孙家栋,男,1929年4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老爷庙村,中国共产党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航天工程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他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领导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

他担任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3个我国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负责3个工程大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主持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问题,3个卫星航天工程均取得圆满成功。

他担任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代和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作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北斗导航一代系统实现了三颗卫星组网应用。目前,北斗导航二代系统正在部署中。

他是我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工程研制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主持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在一年工作寿命内实现了全部工程目标与科学目标,并实现可控撞月。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获得圆满成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4】

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启动建设。

北斗三号系统将建成拥有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在第一次大系统协调会上,孙家栋明确提出:“我支持工程大总体提出的所有星载产品必须百分之百国产化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北斗星、中国芯”。他的态度充满坚决。

这是一位老科学家集大半生科研经历的亲身感受,包括曾经有过的深刻教训。核心技术引进不来,买不到,唯有自主创新,大胆突破。作为北斗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孙家栋除了要为这项巨大的工程进行科学设计,还必须为整个工程划定一条底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便是这条底线,同时也是北斗系统的“生命线”。

孙家栋带领中国北斗人,坚守着这条“生命线”。

2014年12月,时任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杨长风接任北斗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被聘任为高级顾问。

北斗三号系统最大的亮点是星间链路。这是我国北斗由区域迈向全球的关键,也是一个少有经验可借鉴的新难题。

杨长风有些犹豫,星间链路万一失败,将严重影响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进度。

杨长风与孙家栋谈了自己的担忧。孙家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长风啊,你认识咱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任司令员孙继先中将吧?听说过他在长征中的故事吗?”

“听说过呀!”

“长征中,孙司令员是红一军一营营长。那年5月,部队到达大渡河,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情况十分危急。刘伯承、聂荣臻首长亲临前线指挥,孙继先从二连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组成突击队,硬是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

听到这里,杨长风心领神会。

孙家栋接着说:“我们经历过多少次被‘逼’的境况啊?但我们不都靠着自己的智慧,每次都绝路逢生了吗?”

浩瀚银河遥相望,星间链路搭桥梁。国防科大、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分别组织队伍攻关。

2015年3月,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搭载星间链路的卫星发射成功,正式开启星间链路验证工作。

同年8月,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两颗北斗三号试验卫星成功在轨建立星间链路,标志着我国成功验证了全球导航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核心技术,为建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迈进一大步。北斗团队再一次交出了令世界震惊、令国人满意的答卷!

那天,孙家栋到一线了解星间链路的验证情况。

听了杨长风和谢军的介绍,孙家栋非常高兴。他说:“此前,我们面前也遇到了‘大渡河’,别无选择,我们只能选择强渡。今天,我高兴地看到,我们已经渡过了‘大渡河’。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自主创新的蓬勃生命力。”

忽然,孙家栋发现站在眼前的都是面生的年轻人,两眼一亮,问其中一名技术骨干:“小伙子,今年多大了?”

“孙老,我29岁。”

“29岁,多年轻啊!我29岁那年,刚刚留学回国。你参加工作几年了?”

“两年。”

孙家栋说:“参加工作两年,便参与这么重大的工程,真是后生可畏。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的国力强大了,我们的航天发展了!”

将要离去时,孙家栋又收住脚步,对身旁的年轻人说:“我今天很高兴,星间链路验证取得关键性突破。但让我更欣慰的是,有你们这支年轻的队伍,这说明我们的北斗事业永远年轻,中国的航天事业永远朝气蓬勃!”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上天。

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立项伊始,30万人接力奋斗了26年,梦想终于实现,北斗星耀全球。

从“区域服务”到“全球组网”,从追赶到并跑,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中国北斗一步步走向卓越。北斗三号系统具有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亿分之一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

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天气预报、通信报时、救灾减灾……北斗系统正深深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北斗高精度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新技术的结合,北斗应用从卫星导航定位延伸到了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5】

孙家栋对现北斗三号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时任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说:“我们再也不能对进口产品存在依赖性了。星载原子钟必须下决心自己搞,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在工程办公室组织下,孙家栋带领有关机关、谢军等专家去几家科研单位调研。当时参与原子钟研发的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航天科工集团203所等。孙家栋的态度非常明确:“原子钟技术不过关,卫星绝对不能上天。”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星载铷钟首席专家贺玉玲,回顾近10年艰难曲折的研发之路,感慨地说:“家人经常会抱怨我,你们是做‘钟’的,怎么这样不守时?有时候为了获得一个更稳定的数据,可能需要反复测试。连白天黑夜都忘了,更顾不上节假日。”

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梅刚华的办公室,至今还珍藏着几抽屉的试验品,这些试验品见证了课题组20年来的艰难求索。梅刚华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出的原子钟的精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两个数量级。原子钟的核心部件微波腔只有一个胶卷大小,要在里面特定位置打几个槽,测量宽度和深度,当时没有计算机模拟仿真,只能靠人工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打磨。”仅这一项技术,他们就进行了上百次试验。最终,具有全新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开槽管式微波腔研制成功。

终于,有3家科研单位分别研制成功各有特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北斗系统工程要求的星载原子钟——中国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原子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6】

1967年,孙家栋的女儿出生,当时他正有任务在身。到孩子要出生时,魏素萍独自叫了辆板车请人拉着去了医院。因为都在一个系统,医院实在看不下去了,给孙家栋打电话:“孙主任,你爱人给你生了个大胖姑娘,你不过来看看?”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随着“点火"口令发出,载有“东方红一号” 卫星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东方红》乐曲环绕太空。发射成功那一刻,41岁的孙家栋眼里满是泪花。

这一年的“五一”,与孙家栋一起研制人造卫星的人都提前坐车走了。他难得有一天的清闲,忙惯了的人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于是,他乘公交车来到天安门广场。久违了的天安门广场,让他感慨万千。当走到前门时,看到商场门口有人排队购买当时比较紧俏的毛衣,他也排到队伍里,给爱人买了一件大红毛衣。拿着毛衣,他心里有压制不住的喜悦:算是给夫人多年来劳累付出的一点补偿。

直到1985年10月,中国航天部宣布中国运载火箭走向世界,与孙家栋生活了近30年的魏素萍才从电视中知道丈夫是干什么的。

魏素萍说:“自打与孙家栋在一起就没见他闲过,一方面知道他的工作重要,另一方面他也经常不在家,不是加班就是开会,否则就是出差,到发射基地执行试验任务一去就是几个月,家里的事情别说压根儿没想靠他,就是想靠也靠不上。我们年轻时上有老、下有小,几十年都这样也成自然了。现在孩子都长大了,家里没有负担,我们也老了。”

平实言语之中,透着几十年的相濡以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7】

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

他经常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如今,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仍然在呕心沥血、奋斗不息。

为共和国做过卓越贡献的,会被历史所永远铭记。在一次次成就面前,孙家栋也收获了无数的荣誉。

2016年,孙家栋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词为:“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今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获奖者中有多位国企人的身影,孙家栋就是其中之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8】

1994年12月,孙家栋被任命为北斗一号系统工程总设计师。重任在肩的孙家栋满腔热血、满怀激情。

北斗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范本尧曾说:“北斗一号卫星最初的研制规划中,计划在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双自旋卫星平台基础上研制一种导航卫星专用平台。但这类卫星平台没有太阳翼,功率比较小。为这个平台我们做了很多次试验,但都没有成功,耗费了大量精力。”

后来有一天,范本尧碰到了孙家栋。见他皱着眉头,孙家栋问,找到好平台了吗?范本尧说,做了很多试验还是不行。孙家栋说,看来不能一条路走到底,得换思路、换平台啦。

换平台,关系到改变研制规划。范本尧问:“换哪种平台?”孙家栋说:“东方红三号平台怎么样?”“东三”平台比“东二”平台强多了,但因为前不久第一颗东方红三号卫星发射失败,所以那时候人们不敢提用“东三”平台取代“东二”平台。孙家栋像是看出了其中缘由:“老范,你是‘东三’的总设计师,你说说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东三’失败是卫星的质量问题,一些关键部件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不是设计问题。”孙家栋说:“既然不是设计问题,把质量问题解决了,完全可以用‘东三’平台取代‘东二’平台。我们再仔细论证一下,此事不能再拖了。”

孙家栋果断拍板,北斗一号卫星平台转而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的三轴稳定平台。路子顺了,大大加快了卫星的研制进度。

北斗初建,遇到一个瓶颈问题——信号快速捕获。能否实现对信号的“快速精跟”,成为决定北斗一号系统整体性能,甚至左右整个工程进展的关键。

1995年,国防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王飞雪和同学雍少为、欧钢,获知这一信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用4万元从北京买回一台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台式计算机。把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仓库,简单地收拾一下当作试验室。没有仪器,就东凑西借。那些日子,他们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饿了就泡袋方便面,累得眼皮都撑不开时,就冲杯浓咖啡提神,直到实在困得不行,才打开行军床小憩。

一次次论证,一次次推翻重来。孙家栋对这个年轻的团队给予全力支持,他说:“攻关,最重要的是要创新。”

王飞雪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他们通过测试得到的第一批“快捕精跟”数据,效果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期望值。3年后,星地对接现场,显示器上脉冲“闪耀”,信号捕捉成功。

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将第一、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

双星组成的北斗一号系统能全天候、全天时地提供卫星导航信息,还具备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9】

曾经有人问孙家栋,如果我们实现了载人登月,可以把一件自己的东西带到月球上留念,你会带什么?孙家栋的回答是:“我是这样看的,假设将来真正实现了我们中国人登上月球的那一天,带上月球的每一克载荷都是非常宝贵的, 我相信我不会带自己的东西,肯定要根据我们国家整个事业要求来带更重要的东西。你可以看一看我们的‘嫦娥一号’卫星, 它本身的重量是2350千克,所携带的推进剂就占到1200千克,所以要把这颗飞行器送到月球,它的代价相当大。你可以想一想,载人登月每一克载荷的价值是多少。我们绝对会精打细算,让每一克都用得非常有意义。你问我自己想带什么上去,这个我绝对不敢设想。”

“我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一辈子很清醒。”孙中亮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只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

孙家栋有一儿一女,他们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没有依靠孙家栋的名望和地位,而是自食其力,有着自己的事业。年轻时他们对父亲的记忆就是忙碌,经常见不到父亲,甚至连他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理解了父亲和他的事业,在理解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敬佩。

孙中亮快人快语,传承了父亲教给他的低调朴实家风,同样也是一个工作上闲不住的人。他曾从事过不同行业,可能是命运的安排,现在也从事卫星导航领域研究与应用。他创立的公司专注导航定位芯片、算法及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等,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10】

有一次, 新型火箭装置在发射场装配时出现问题,怎么也装不上。孙家栋向钱学森报告后,钱学森亲自来到现场查看问题。孙家栋和工人师傅从下午一点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把问题解决,钱学森就这样一直陪着。这种无声的身教,让人感到像山海一样厚重辽阔,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孙家栋把这种工作作风带到了航天事业中。

孙家栋经常说:“我从苏联回来搞导弹,得益于当时许多开创我国导弹事业的师长,他们对新中国导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人师表的刻苦攻关精神,不仅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而且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钱学森更是我尊敬的领导和良师益友。”

孙家栋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1984 年,“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正当卫星向预定工作位置漂移时,地面测控站发现,卫星上镉镍电池温度超标,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刚刚发射成功的卫星就要报废了。

这可是大事。孙家栋根据多年的经验和自己的“心算”水平,沉思了几分钟,下达指令,“立即调整倾角5度”。但这是孙家栋的“心算”,大家心里没底,走审批程序已然来不及,现场工作人员拿出一张写有“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纸样请他签字,孙家栋毫不犹豫地签了字。最终问题顺利解决,卫星化险为夷。

事后他说:“当时下达命令时手心冒汗了,但压力再大也得作决策,做总师就是干这个事的。”对此,孙中亮充满了敬意,一方面是敬佩父亲敢于担当的精神,一方面是叹服父亲的“心算”功夫。

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