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

| 徐球

志愿军英烈在战火中埋骨他乡,烈士事迹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巍然矗立起一座座丰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9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1

欧阳立安,1914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他的父亲欧阳梅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母亲陶承也长期为党和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欧阳梅生积劳成疾不幸逝世。

1929 年,欧阳立安进入上海申新五厂做工,跟随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何孟雄从事工人运动,担任区委交通员。同年冬,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沪东区委委员。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上海各界工人举行的抗议罢工、游行,在斗争中,勇往直前,毫不畏怯,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1930年,经何孟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6月,欧阳立安作为中国青年工人代表,赴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少共国际的有关会议,还参加了苏联十月革命13周年的`纪念活动。这使他开阔了视野,更加坚定了政治信念。回国后,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和上海总工会青工部部长。

1931 年1月17日,欧阳立安在参加中共江苏省委的一次会议后,与沪中区委书记等被反动军警逮捕。面对凶残的敌人和酷刑审讯,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义正词严地说: “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我是共产党员,就是筋骨变成灰,也还是百分之百的共产主义者,我为主义,为人民而死,死而无怨!”2月7日晚,欧阳立安与何孟雄等 20多人在龙华监狱英勇就义,欧阳立安年仅17岁。

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母亲陶承撰写了长篇革命回忆录《我的一家》,成为广大青少年喜爱的革命传统教育读物。欧阳立安一家的英勇事迹和献身精神,成为激励人们奋斗的精神力量。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2

66年前,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

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对抗外敌侵略取得的第一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

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拼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战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强国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正义,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是他们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他们浴血奋战于抗战的最前线,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伟大奉献。

太行山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指反法西斯,壮烈牺牲;狼牙山顶,五壮士舍身跳崖;晋察冀边区,雨来智取鬼子……

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曾蒙受巨大的'耻辱,给予人民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抬头望望血红的国旗,那井冈山上染红的杜鹃,长征路上烈火烧红的天空;我们的、刘少奇同志当年南征北战、重振中华的往事;红军时期宁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挥战争不怕牺牲的杨成武,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坚信着“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的英雄烈士们……就是他们,用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日子,立志勤奋学习,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好准备吧!

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通过重温那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记忆,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此,我要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开展,为建设泰安:“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做好全面准备。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3

这个家庭与大多数家庭一样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夫妻二人善良纯朴、脚踏实地、勤苦工作。风雨中,两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为自己的“小港湾”撑起一把爱的小伞。

小初,南京市消防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队新港中队战士。服役十四年来,一直工作在灭火救援的第一线。曾获得过5次嘉奖,4次“优秀士兵”,2次“优秀党员”,1次三等功,在__年因训练表现突出被评为“南京市执勤训练标兵”。十四年来,小初任职过多个岗位,是中队的“多面手”。曾因中队工作需要,他毅然地从队长助理的岗位上转成炊事员。当初一头雾水的小初在自己不断钻研下早已转变为如今中队的“黄大厨”。对待任何工作,小初总是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去最好地完成。

灿烂的笑容一直伴随着那张纯朴的面孔,笑容里充满了一丝暖阳的感觉,让人心安。作为一名消防员,小初对工作用自己十四年的光阴诠释了“责任”二字,但对自己家庭的责任,也亏欠了十四年。

__,一位普通农村女子。却是那位默默在背后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承担起小初对家庭未担当的责任的坚强女性。今年国庆期间,为保障国家的安全稳定,小初无法回家照顾重病在身的父母以及年幼却不幸患上过敏性紫癜的儿子黄涵宇。而这一切重任却只能压在正处于孕期的妻子身上。当充满愧疚的小初在拨通电话无法向妻子开口表达愧疚时,电话的另一端却传来“这次又回不来了,是吧!”一阵沉默后,又传出“没事,家里有我,你放心。在那里好好干,别因为家里的事不专心工作。记得别给领导们添麻烦。在那要注意好自己安全。”……小初默默地放下早已被挂断的电话。

一个普通的消防员,一个平凡的笑容:一个普通的女子,一段平凡的言语,一幅平凡人生中最美的画面。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4

1947年1月2日,关起义一行来到哈叭嘎区,大家分头在头道营子、二道营子、三道营子、二架子、南台、北台等哈叭嘎区北部村庄工作,摧毁了从哈叭嘎区撤退后国民党在当地建立的伪政权,重新建立起革命政权。6日拂晓,关起义一行来到哈叭嘎区其门地沟村宋家营子开展工作。吃过早饭,苏剑啸主任和方星五处长一行到河沿李名显营子(今民胜村二组)建政去了。关起义在宋家营子召集武工队干部开会,布置分头到附近村庄发动贫苦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时,派出侦察敌情的战士回来向关起义报告说:在正南方向,离宋家营子约三十里远的舍布纳尔西沙窝子(今上都镇巴音吉呼楞嘎查一带),发现有20多名国民党兵正在抢夺牧民牛羊。关起义随即命令武工队前去拦截敌人,夺回牲畜交给牧民。谁知,这次进犯的国民党军队不只是这20多个人,而是一个骑兵团。武工队出发后不久,关起义和警卫员李贵,通讯员二刘,干部股长乌云斯钦便被其中的200多名国民党的部队包围。后来了解到,这是一个反动富农分子暗中给敌人送去情报,说有共产党的大官在这个营子里。当时,听到哨兵鸣枪报警的关起义本可立即突围,但他发现存放文件的马褥子不见后,毅然放弃最好的突围时机,当他找到被富农分子藏起来的马褥子并销毁了文件时,敌人已开始第一次进攻。关起义带人还未冲出宋家大院,一发炮弹落在院内,一名战士当即身负重伤,他的乘马受惊挣脱缰绳,关起义命令工作人员乌云斯钦突围报信。警卫员和通讯员相继牺牲后,碾房被敌人团团围住。关起义一人独守在大院门口的碾房,不让敌人跨进一步。恼羞成怒的敌人抱来柴草,倾刻之间,熊熊烈火吞噬了碾房,关起义壮烈牺牲,时年43岁。

1947年2月27日,锡察工委、锡察行政委员会在贝子庙举行关起义等诸烈士追悼大会。全国解放后,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关起义颁发了“革命烈士光荣纪念证书”。1981年1月7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在呼市大青山烈士陵园举行关起义烈士骨灰安放仪式。同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烈士牺牲地哈毕日嘎乡其门地村东的207国道西侧建立了纪念碑,碑高7米,碑基座为正方形,边长5.1米,碑底座为正方形,边长2.4米。1987年,盟委、行署对纪念碑进行了修缮,10月6日,正蓝旗委、政府举行关起义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时任盟长、旗委书记分别讲话并敬献花圈。2008年9月,在正蓝旗烈士陵园再为关起义烈士修建了铜像。关起义烈士纪念碑塑身铜像长和宽各7米、高2.5米,底座为汉白玉,硬化广场面积225平方米,被旗委、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11月,《关起义纪念文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7月25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关起义烈士的侄子关鹏云,带领亲属一行11人专程从呼市、深圳来到正蓝旗祭奠关起义烈士。2021年3月22日,内蒙古文物局对全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进行了核定,公布内蒙古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39处,其中关起义烈士纪念碑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2020年12月,旗人民政府得到盟行署批复,同意搬迁工作。经与关起义后代子孙协商,并与旗文物部门共同努力,经自治区文物局请示国家文物局,获得一致同意后,2022年8月底将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关起义烈士纪念碑迁移至正蓝旗烈士陵园。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5

德力格尔苏荣同志1932年出生于镶黄旗巴音塔拉镇昆都仑嘎查阿日乌素浩特,是贫苦牧民森格家长子。14岁那年,因战乱和当地牧主的压迫,带领两名老乡乘骏马两匹,投奔到原文贡淖尔苏木查干额日格一带的地方武装。1948年12月,当获悉巴音塔拉镇哈尼乌拉嘎查哈尼阿日浩特一带有革命队伍征兵的消息后,即刻到那里报名参军,成为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五师十四团一连的一名战士。他从此开始了军人生涯,多次参加清剿国民党残余势力的革命斗争。

经过几年的艰苦锻炼,他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并于1952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相继任副排长、排长、副连长等职。1959年奉命随军前往青海省,参加平息西藏叛乱的战役。1961年8月1日,他带领一个班战士执行任务时,突然与三十多人的西藏叛军遭遇。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在掩护战友突围时壮烈牺牲,享年28岁,时任骑兵第五师十四团一连副连长,地点是青海省6300高地。当时9名战士中仅1人突围成功。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6

陈舜仪(1912~1946),原名陈国凤,1912 年2月出生于天长县城南门街。1933年,陈舜仪因家境窘迫,辍学回家,先后在仁和、张铺、铜城小学任教师,秘密阅读了不少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书籍,受到了革命理论的熏陶。他于1935年春创办了“今天学社”,陈舜仪被推选为理事。1937年春夏之际,他又参加了“行知学社”,组织成立了“青光学社”。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陈舜仪组织民练,保家抗日。发起组织天长青年救国会,同时举办天长青年战时训练班。同年夏,天长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成立,陈舜仪任总干事,积极发展群众武装,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使杨村成为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基地。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7

“攀枝花支队攀枝花大队中队长__获得中队干部个人综合第一名,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7月27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在攀枝花举行的训练尖子比武表彰大会,包括小周在内的300余名新消防员参加视频会议,看着比武立功获奖队员胸前挂着的功勋章,新消防员小周心里热血沸腾,暗暗向他们靠拢看齐,决心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在今后总队组织的大比武中崭露头角。

小周拼尽全力拿下最后一分。

十天后,伴随裁判员一声“小周,单杠引体向上26次”,他拿下了此次新消防员训练尖子比武竞赛第一枚奖牌,后续比赛中,他陆续取得灭火综合演练单科第二名、全科目综合排名第一名的好成绩。

收获的喜悦

8月6日至7日,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新训大队40名新入职消防员在成都进行训练尖子比武竞赛。7日晚20时许,以18分49秒完成最后一个课目5000米跑的小周瘫坐在地上,两手撑在身后,尽管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也掩盖不住他嘴角踏实而满足的微笑。

小周的父母

小周出生在四川阿坝州的一个小康家庭,前些年父亲做生意,家里每年都有十几二十万的收入,但好景不长,父亲在2014年查出脑淤血,不久便半身不遂,需要母亲常年照顾,家里也从“高”收入几乎变成了“零”收入。

小周入队时

家里的变故并没有带给他多少消极情绪,性格坚强的他一直怀揣着一个军旅梦,想在今年9月份参军入伍的他,在网上看到招录新消防员的信息时心动了,但这受到了家人的反对,母亲觉得森林消防这个职业太危险,小周作为家里独子不适合做消防员,为此,他反复给家人做工作。终于,今年四月他成为了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的一员,他和队友这样说:“在这里虽然没有枪,却和在部队里一样,一样规律的生活,一样可以帮助老百姓、保护老百姓,一样有意义。”

骨子里,他就是一个不怕苦、不服输的人。小周在入队前是一名拳击手,从他口中得知,当时的拳击训练强度很大,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中途放弃了。无论天晴下雨,晨跑5000米是必备科目,直拳、摆拳、勾拳练到呕吐,一周一次的实战对拳打到整个人虚脱,付出总会有回报,小周先后在2017年和2018年获得四川省青少年拳击比赛的第三名和第五名。入队后他不怕苦、不言累,各项训练课目都以第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小周进行灭火心理行为训练

正是由于骨子里这种不服输的劲,让他从阿坝州的大山里一步步走出来,从300多名新入职消防员中脱颖而出,走向充满着鲜花和掌声的领奖台,挂上闪闪发光的奖章。其实,他也一样彷徨过、徘徊过,刚入队时的小周有些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总觉得管理很严格,时间也安排的很紧凑,让他感觉几乎喘不过气来,一两个周后他渐渐适应,到后来开始慢慢喜欢上森林消防这支队伍,自己从一个离不开手机的“低头族”变身早睡早起勤学习的“奋青”,从一名“王者峡谷”的游戏党变身训练场上的“尖刀铁拳”,他感到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8

在中国历史上,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陷入重重包围的军队转危为安的人,屈指算来,仅有几个。而西晋时的刘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琨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将领、音乐家和文学家,也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西晋末年,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騷扰中原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刘琨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和好友祖逖一起,闻鸡起舞,发愤图强,希望能收复失地,还老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公元307年,刘琨带领部下一千余人离开洛陽,历经艰难险阻来到晋陽(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陽由于战乱频仍,已是一座空城。刘琨到了那里,安抚流民,加强城防,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很快,晋陽城恢复了活力,到处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匈奴骑兵再次兴兵南下,围攻晋陽城。一夜之间,五万匈奴兵把晋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刘琨一看,大事不妙,一面赶紧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出城去,请求救援;一面在城内严防死守,各个要塞都增加了兵力,以抵御匈奴人的进攻。

刘琨深知晋陽城的士兵根本不是匈奴大军的对手,便守城不出。虽然匈奴人数次骂阵,刘琨都置若罔闻。他希望以拖延时间的方式来等待援军。恼羞成怒的匈奴人却等不了,他们数次攻城,但都被刘琨带领的守军顽强地击退。匈奴人见久攻不下,索性就驻扎在晋陽城外,坐等刘琨弹尽粮绝,那时再攻城就不费吹灰之力。

刘琨在煎熬中又过了几天,援军还是未到。已是深夜,刘琨还在四处巡查。此时的他千钧重担在身,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登上城楼,看着一队队的巡逻士兵走过,心里稍感安心。但凭楼远望,不远处就是匈奴骑兵的营地,虽然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显然,匈奴人已经睡去。

刘琨深知:现在晋陽城内,粮草仅能维持半月;原本守军才不过两千,匈奴人几次攻城,又损兵折将不少;援军迟迟未到……想到这里,刘琨忍不住一声长叹,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情。

突然,远处的匈奴营地里传来一阵騷乱,似乎被刘琨的长叹声惊醒。看到这,刘琨灵机一动,想起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四面楚歌所慑,不战自败的故事。他赶紧命人拿来胡笳——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站在城楼上吹奏起来。

刘琨忘情地一遍又一遍地吹着匈奴人最熟悉的曲子。忧伤的胡笳一路呜咽着传到了匈奴营地,好似慈祥的母亲在呼唤久别的`游子,又似温婉的妻子在思念离家远征的丈夫。渐渐地,匈奴营地里騷动起来,许多士兵走出营地,急切地寻求声音的来源。有的情不自禁地低声吟唱,有的则黯然泪下。连年背井离乡的征战,久攻不下的城池,已经让匈奴士兵备感疲惫。在这异域他乡,突然听到熟悉的乡音,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士兵中间蔓延开来。

刘琨吹了一夜的胡笳,吹得自己泪流满面,吹得匈奴士兵归乡心切。

第二天一大早,探马来报,匈奴已经撤兵北归。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昨夜刘琨的胡笳曲,让匈奴人军心大乱,士气低落,许多士兵结伙乘夜逃亡回家。匈奴首领见状,不得不下令连夜拔营起寨,退回老家。

就这样,刘琨不费一兵一卒,解了晋城之围。从此,“一曲胡笳救孤城”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刘琨以他面对强敌时的勇敢和智慧,留名青史,被后世称道。

“铸魂清明祭英烈”烈士事迹介绍精选篇9

孟起安,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进私塾读书。

1939年冬结婚后,在蒋垛处馆教书。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领导人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

1943年夏,任姜南区区委书记,组织“二五”减租,开展惩奸运动。1945年8月,调任蒋垛区委书记,组织发动了对地主的清算斗争。

1946年秋主力北撤,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由于关节炎发作,行动不便,组织上让他暂时离职休养。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通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起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共产党万岁!万岁!”倒在血泊中。

20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