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英雄事迹范文10篇

| 郑诗2

在我们的心中,总有几颗永不熄灭的星星在闪烁,在这些星星中,鲁迅爷爷这颗星星最明亮、最耀眼。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有关鲁迅的英雄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鲁迅英雄事迹范文10篇

鲁迅英雄事迹篇1

一张国字脸,一双明亮深邃的眼睛,一字胡。这就是鲁迅留在大众心目中的比较“官方”的形象了,那一双深邃的眼睛,让人感觉和鲁迅的犀利文风大相径庭,没有一星半点的气势逼人。给人一种朴实内敛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这是鲁迅对大众的照片,所以显得比较“俯首甘为孺子牛”吧,但对与敌人,鲁迅就会“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在小时候家境非常好,是一个地主家庭。可是后来因为祖父的入狱,使鲁迅家境贫穷。父亲母亲的病情使得年幼的鲁迅不得不为家庭操劳,奔波于当铺和药铺之间,看遍了人间疾苦,也为鲁迅回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小说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如果鲁迅没有源于生活的疾苦,那么,他怎么能写出高于生活的小说呢?如果没有幼年的历练,说不定鲁迅也会成为一个“富二代”整日沉迷与花天酒地之中了。

鲁迅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他也不是生下来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他在幼年时也只是个贪玩的孩子,也会去摘覆盆子,摘木莲;也会因为草堆里的赤练蛇而害怕;也会因为去上学而不能玩耍而烦恼……

鲁迅也常常遇到地位的烦恼,因为他是少爷,所以很多和他小时候玩的朋友,长大了见到他,都会毕恭毕敬叫上一声:“少爷,……。”鲁迅肯定是因此感到烦恼的,这种烦恼,朱自清也是遇到过的吧,这一点在他们两人的文章中都有体现,朱自清写的是记事,有朋友来找他,一口一个先生,最后朱自清干脆不理他了。而鲁迅则是用虚拟的人物写出,鲁迅的文章都是以这种方式出现的。在《风波》中,七斤和七斤嫂,都是靠赵太爷来判断皇上坐不坐龙庭。

为什么我们抗日用了十年才成功,还是依靠美国和苏联的帮助,我们中国的人口少吗?不少。军队战斗力差吗?可以说很差。我看过一个战斗的伤亡,我们中国的军队伤亡比例是3:1,就是3个中国人才能打过一个日本人。那么为什么军队的战斗力差呢?就是民族的凝聚力不行,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被杀害?还不是奸细在捣鬼。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被偷钱包,你会去揭发他吗?也许你会,但你回家问问你的家长,他们是肯定不会。这个问题,就是民族凝聚力,我们中国人口世界第一,但就是无法拧成一股绳。那么,鲁迅的文章,无意揭露了当时的个人主义,为我们团结他人有了更好的基础。

鲁迅英雄事迹篇2

鲁迅于1909年回国后,一直在痛苦地思索,沉默了将近十年,直到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提笔写出了《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这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小说通过一个“狂人”之口,对几千年的旧传统提出了大胆的质问:“从来如此,便对么?”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震动,鲁迅一发不可收,连续写了多篇小说,后来编为《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支投枪,一把匕首,形式不拘一格,冷峻尖刻之中蕴藏真诚和热情。17本杂文集,每本都是一桶火药,看下去会炸翻你的灵魂。鲁迅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

鲁迅一生都在战斗,怀着“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民族的奴役、阶级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老人对少年的摧残、强者对弱者的侵犯等等)。他说他这样做,并不是个人的意气,而是为了中国与人类的“将来”,因此他的一切批评“实为公仇,绝非私怨”。鲁迅的杂文集,就是从五四前后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忠实记录,就是一部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而作为一个作家,鲁迅更为关注的是在历史事变背后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反应与变动。鲁迅曾充满自信地说:“‘中国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杂文就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

1936年10月19日,这位中国与世界的文学大师,放下了手中的笔;这位思想的巨人,停止了思想。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自发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三个字:“民族魂”。

鲁迅为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鲁迅,这位身材瘦小,仅生存了56年的作家,以雷霆般的力量震撼了中国乃至世界。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他获得的颂扬多,受到的攻击也多。时至今日,关于他的纷争依然沸沸扬扬。这在中国成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

穿越了漫漫时光的隧道,穿过重重历史的变迁,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回望鲁迅:他为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鲁迅英雄事迹篇3

在我幼年时代,我记得只有三个姓鲁的,一个是鲁智深,一个是鲁班,还有一个便是鲁迅。鲁迅是勤奋的,鲁迅是以笔为剑的,鲁迅又是以文章插入国民党心腹的,我们的鲁迅有一颗真真正正的爱国心。

鲁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写白话文小说的人,也是第一个以文章与反动派、国民党作斗争的人。他以他自己的文章不屈不挠的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于种种敌人抗争着……

鲁迅小的时候,有一次给父亲抓药而忘了时间,到学校时受老师批评,于是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在没有迟到过;他看见别的同学出去玩时,写下了一句话:“君子自重”。正是他的勤奋铸造了他日后的丰功伟业。

鲁迅的种种作品,像一把犀利的剑,直接插入国民党反动派的心腹,并受广大人民喜爱。《狂人日记》这篇文章说明了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们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地位,只想着怎样升官发财,而正是他们,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与改善。

在众多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人们也许在读鲁迅的小说时会有这样的疑问,仅仅鲁迅的小说,何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光彩?是的,他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确实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的清醒和敏锐。他嫉恶如仇,使那些御用的反动文人们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心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虽然早已不在人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我们发扬鲁迅精神,在人人心中包含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吧!

鲁迅英雄事迹篇4

说到英雄,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是英雄;为寻求真理献出生命的人是英雄;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人也是英雄。而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他是英雄。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笔来战斗的英雄!

他是我国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没错,他就是鲁迅我心目中的英雄。

他一个决心拯救人民的英雄!

1902年,20多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去学医,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因为没钱而耽误了救治的时间才去世的。他要学好医术救治中国人民.但是在一次学习的时候看到:中国人给俄国人当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而围观的,那些所谓的清国留学生却鼓掌喊万岁!从那以后,鲁迅有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他意识到治病不如救民心,所以他便弃医从文,没想到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他是英雄。

他一个用笔来战斗的英雄!

一支笔,它能成为武器吗?答案是能。鲁迅先生正是用他的笔同黑暗作斗争。他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写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在国家面临危机时,鲁迅曾用一篇篇装满人们的愤怒与伤心的文章,激起一位又一位人民与志士的觉醒,不断的与敌人作战,誓死保卫祖国.这多少会令人十分感动:身为茫茫人海中的一员,虽然不能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就保卫好祖国,但他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用自己的文笔将大家召唤到一起并肩作战.这样,即使不是自己拿着刀枪用肉身与敌奋战,但也已是战场上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他不仅保卫了祖国,也激起了大家浓浓的爱国之情。他是英雄。

他一个替别人想得多的英雄!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因为鲁迅先生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日日夜夜为民族而忙碌着。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他是英雄。

他一个永远活着的英雄!

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了,但是正如大诗人臧克家在诗中写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永远的活在了我们的心中!他是永远活着的英雄!

俄国人自豪地说,他们的民族产生了列夫托尔斯泰;英国人自豪地说,他们的民族产生了莎士比亚;我们更要自豪地说,我们的民族产生了鲁迅!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

鲁迅英雄事迹篇5

这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六,我和妈妈去鲁迅公园。

一走进公园,我就看见许多玩的,我一下子就很兴奋,可妈妈告诉我先带我去认识一个人。我问妈妈:“是谁啊?”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到了鲁迅公园,当然是去认识鲁迅啊。”于是,我们就沿着标记去找鲁迅纪念馆。一路上,鲁迅公园里可真热闹: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吹口琴、还有的甚至拿着粉笔在路上练书法……看得我真是眼花缭乱。可妈妈一直在催我快点快点,我真是有点舍不得。

终于到了一幢白房子前,妈妈说这就是鲁迅纪念馆。我心想这么大的房子呀!进入房子参观时,我们还要被检查我们带的东西,妈妈说这是因为这座房子里珍藏着有关鲁迅的许多物品,是十分珍贵的。我看到这些认真的保安阿姨们,都不敢大声说话了,整个大厅都是十分安静。我和妈妈来到二楼,妈妈边看边给我讲解,我越看越佩服鲁迅先生,他原来是这么了不起的人啊,怪不得人们要建这么一幢大房子来纪念他。参观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日本友人给死去的鲁迅做的石膏面膜,上面有他的二十根胡须和几根眉毛。我看着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那个日本人要这么做呢?妈妈说大概是朋友们舍不得鲁迅的离开,想要留住他的身影,我觉得妈妈说的很有道理。

这个星期六的下午,我认识了鲁迅,看到和学到了不少知识。妈妈问我有没有收获?我说当然有啦。

鲁迅英雄事迹篇6

照片中先生的眼睛总是分别向上看。上眼窝弯成一个向下的弧形,仿佛是一个装满弦的弓,随时准备出发,眼睛不断被抬起来,带着一种英雄精神。这样的人,别人说他不懂生活。从陆匡唐雪到仙台学医,从遭受歧视的中国人到与并肩作战的士兵,他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走出了一条世界上没有人走过的新路。事实证明,他不能容忍太多,他不满意,所以他试图改变,所以他总是抬起头来,也许只有一片深邃广阔的天空可以与之交谈。这便是鲁迅先生。

被别人践踏的国家没有脊梁骨和灵魂,却麻木地生活在一个凶残丑陋的社会里!鲁迅勃然大怒!他的笔直直地指向这个黑暗的社会,用他的笔的力量,他宣告了中国骄傲的叮当声!他终于走上意识形态舞台,向旧中国开火。他不怕死,也不会在文学界倒下。他挥动他的钢笔。敌人被鲁迅用灵魂打败了。然而,鲁迅仍然用他的笔战斗,思考着如何用庄严的身影和震耳欲聋的话语,从而振兴中华民族!再鼓舞每个公民的心!

我仍然记得鲁迅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忘记我,好好管自己的生活。”他死也是为了人民,为了群众,这难道不能让人们更加钦佩他吗?鲁迅憎恨黑暗就像憎恨魔鬼一样。他把他的一生献给了我们的国家。他是一个用笔战斗的斗士!

在我眼里,鲁迅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院学习时,解剖课得了60分,受到日本人的质疑,认为这是因为老师揭露了问题。作为一个弱国的人民,这让他深感悲愤。还有一次,他在幻灯片上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军斩首的片段,当时一群中国人正在观看热闹,他意识到精神麻木比身体虚弱更可怕。他放弃了医学,用文字揭露中国人民丑陋的灵魂,讨伐封建专制。“五四”运动爆发,80多年过去了,丑陋的事情已不在中国上演。我们都热爱祖国,但关键是要学会鲁迅坚持正义、勇于牺牲的行为。

在我看来,鲁迅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一个关心人民的人。有一次,一个马车夫的脚被玻璃碎片弄伤了。鲁迅侄女的父亲看到了,告诉了鲁迅,不久之后,他和鲁迅一起拿了绷带和硼酸水给马车夫治疗。侄女的父亲首先取出碎片。鲁迅用硼酸洗了它们,敷了药,包了绷带。之后,他把剩下的药和绷带给了司机,并给了他一些钱。鲁迅告诉他在家多休息几天,把脚养好再说。

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

鲁迅英雄事迹篇7

小时候,曾学过很长时间的简笔画,画过的物品各式各样,头像只画过两个:一个是大眼睛的小姑娘,另一个是嘴上有着“一”字胡的瘦削的中年人。

那时候并不知道这个中年人的侧面像画的是鲁迅,只知道他的胡子很像一个隶书的“一”,如果把“一”字画得直一些,圆满一些.老师就会用红笔在下边批一个挺高的分数。于是便整天练着画中年人的胡子,精雕细刻地描画着一个个“一”。

后来读了《一面》,就在每次画画的时候,将中年人的嘴角画得翘起来,很夸张的样子。因为我猜他是喜欢孩子的,会对我笑。每每有人看了这样的画,都不相信画的是鲁迅,信了的就怪怪地看着我,然后一言不发地走掉。“他经常骂人的,很严肃。”另一些人笑嘻嘻地说,纠正我的错误。于是我就抱起画册,一言不发地走掉。

至今没有成功地画出鲁迅的样子。面部线条的逼真被直直的胡子和夸张的嘴角掩盖了。感觉到鲁迅的锐利和其背后的悲悯,我却只能用有些造作的胡子和虚伪的嘴角来表达,笨拙地希望别人能理解他,说不上崇拜,而是一种升华了的尊敬。因为记得一句话:“没有见到过星空的民族不会想到要探索宇宙。”所以一直固执地认为鲁迅是他那个时代少数仰望过星空的人之一,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更远,才有别人体会不到的深刻和悲凉。总觉得他对待祖国如同对待自己一个走上歧路的至亲,即使狠狠地鞭笞对方,仍然饱含着深沉的爱。或者,正因为有爱,所以才有尖锐的目光和评判吧。

很多文人“活着”,靠着鲁迅死后人们转托在他们身上的尊敬,这股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养活这许许多多的“文人”。鲁迅的嘴角依然微微地上扬,“一”字胡仍旧直直的,夸张地微笑,夸张地严肃,用瘦削的手点一枝烟,用锐利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笑到咳嗽”,笑人们的愚蠢和冷漠,躲在严肃的外表后面,慈爱地笑,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怜爱。

鲁迅英雄事迹篇8

说起鲁迅这个大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吧!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巨匠、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近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描述鲁迅:"鲁迅的骨头最坚硬。他没有奴隶的魅力。这是殖民者比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素质。鲁迅是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就连伟大的国家主席毛泽东也对鲁迅有这样高的评价,这足以证明鲁迅的伟大之处。是的,鲁迅先生用笔奋斗了一辈子。他跟全中国、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人民站在一起!鲁迅先生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1893年,鲁迅的祖父被监禁。这时,鲁迅的父亲病得很重,两年后,他的父亲去世了。鲁迅的家庭遭受重创,他的家庭变得非常困难。鲁迅的叔叔欺负鲁迅,给了他一个狭小的房间。鲁迅觉得他的家人实际上对他并不好,但这并不重要,鲁迅从此便成为一个坚强的人。他开始刻苦学习,并于1904年被仙台医学院录取。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从从小便有努力、刻苦的特点。

在我的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平易近人、关心人民的作家。有一次,一个车夫的脚被碎玻璃弄伤了。鲁迅知道之后,便用绷带和硼酸水帮车夫包扎伤口。他还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交给了司机,并给了他一些钱。鲁迅告诉他在必须在家里休息几天,再工作。

在我的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作家。这位伟大的文学大师一生都在努力工作,极少休息。即使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仍在记日记,为了工作他几乎忘记吃饭和睡觉,有时甚至整夜地工作。他经常在别人工作时工作、在别人吃饭时工作、在别人做梦时工作。有时他太困了,无法坚持。他便闭上眼睛,斜眼看了一会儿,然后喝了一杯浓茶,继续写作。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由此也就足可见一斑了。

这是我眼中的大文豪鲁迅先生,他刻苦、坚强、平易近人、关心百姓、珍惜时间……。鲁迅先生去世已经好多年了,但是他永远活在读者的心中,更活在人民百姓的心中,人们永远怀念他!

鲁迅英雄事迹篇9

鲁迅先生,当你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等一系列作品问世以后,便不停地让我们笑着,又让我们深思着。

的确,我很认同你的说的“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句话在《阿Q正传》中表现的特别的淋漓尽致,把一个近乎无赖却又令人同情的阿Q刻画的即令人生厌又令人深思,真正的做到了撕破阿Q的麻木不仁并表现出中国当时人性的麻木。让我们不但看到了阿Q的愚昧又看出了国人的懦弱。

老实说鲁迅先生,虽然您是中国的文化巨匠,可在我初读你的小说时,却感到您写的那些东西既没有什么价值又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修养,让人觉得你好象在写没有意义的逗人发笑的材料,这种想法直到明白你的写作意图以及看到您的“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之时才改变,才明白您所写的小说的真正韵味。

或许,在您看到我对您的小说又如此评价时,会不失风度的说一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在于揭出病因,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想,这大概就是你当初的“启蒙主义”吧!

鲁迅先生对于您的文章,我不敢说深得其精髓,却也知其几分真意,从文章中,我读懂了您,我想,大概在写这些小说的时候,您拿的不是笔,而是一柄刺入敌人心脏得尖刀;是一座惊醒麻木国民的警钟,是自己的一腔热情。而你写出的,不仅仅是小说,还是一面镜子,一面能照出人本性得镜子;更是一根鞭子,一根激励、鞭策国民时时向上的鞭子。

或许,此时你会说:“不要人夸文章好,只想留言警国人。”但我却要说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你说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说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鲁迅先生,我了解了你的“凡是愚弱得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是毫无意义得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英雄事迹篇10

一踏进公园大门,便觉有一股夹杂着花香的凉气迎面扑来,沁人心脾。往里走,只见一排排高大的香樟树巍然屹立,茂密的树叶把强烈的阳光遮住了,行走在浓密的树阴下,啊,好凉快!怪不得这儿的游人这么多!也许因为公园是开放式的缘故,加上是周末,来这儿的人特别多。无论走到哪,随处可见悠闲的人们:有自带音响放声高歌的,有伴随音乐翩翩起舞的,有自发组团弹奏各种乐器的,也有惬意地坐在长椅上谈天说地的,还有独自一人在那静思默想的……听爸爸说,即便不是周末,每天也有很多市民或是游客来此。看来这座公园确实已成为都市人放松身心的理想去处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雕像,我和表妹迫不急待地上前合影留念,然后我们径直来到了二楼,这里陈列着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就连四面墙壁上也都挨挨挤挤挂满了。我和表妹仔细地看着各种书的名称、内容简介,一旁的妈妈不停地为我们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经典作品。

在陈列室,我们逗留了很长时间,通过对文字图片资料的阅览,我明白了鲁迅先生之所以被伟人毛泽东尊称为“民族魂”的缘由,他的作品的的确确就是一部部民族启示录啊!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之情,我们又来到了先生的墓园。

墓前是一尊鲁迅先生的塑像,塑像上的他面色凝重,双眼直视前方……这让我立刻想起了他 《自嘲》里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的内心不禁又升腾起一股崇敬之情……

绕着墓地走了一圈,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鲁迅墓园。一路上,凉风习习,很快我们又信步来到了一处荷塘边。只见那清澈见底的湖里,美丽的荷花正跳着欢快的舞蹈,它们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动身姿,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尽情地嬉戏…… 欣赏着眼前的这番美景,我们原本沉重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我们已到了出口。时间过得真快啊!就这样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鲁迅公园。

自那以后,每当我读到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他那慈祥而又凝重的模样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