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国先进事迹简介五篇

| 刘慧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杜富国先进事迹简介五篇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杜富国先进事迹简介五篇

杜富国先进事迹篇1

去年10月以来,有一位忠诚担当、敢于牺牲、自强不息的英雄战士感动着亿万国人。

杜富国,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四队五班战士,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扫雷作业时突遇爆炸,他将战友护在身后,用血肉之躯挡住危险,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任何英雄的成长都离不开他生长的环境。杜富国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父亲杜俊为他起名“富国”,想法很质朴,“我没为国家出多少力,希望孩子这一代要为国家多做贡献。”

红色土地孕育崇高精神,信仰家庭塑造坚强战士。2010年12月,杜富国入伍,2015年,杜富国志愿加入扫雷大队。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雷场看似寂静无声,实则凶险残酷。一次,杜俊在新闻图片中,看到儿子扛着炸药箱,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另一张图片则展示成千上万枚爆炸物,令人毛骨悚然。杜俊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图片,自豪地写道:“边境扫雷,背炸药的是我儿子,这是他们的战果!”

“你退后,让我来”

杜富国把听党指挥的信仰信念铸入灵魂。有人告诉他扫雷非常危险,他说:“怕死就不来当兵了,现在人民有需要、国家有号召,我们决不能后退半步。”

英雄也是历练出来的,杜富国刚到扫雷大队时,由于文化基础薄弱,首次理论摸底考试没有及格。一向不服输的他把排雷理论知识点制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背,几本扫雷教材都被他翻得卷了边,里面满是圈圈点点的红笔标注。

排雷理论别人学一个小时,他就学两个小时。查看杜富国的理论考试成绩表,从不及格到90分,他用了45天;临战训练综合性考核所有课目被评为全优。

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对于扫雷兵来说就是要钻研排雷技术,握紧探雷器这杆“手中枪”。为把探雷器练成“第三只手”,杜富国将铁钉、石块、弹片等混合埋设,并使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难度,他缠着老班长和技术骨干反复练习技巧,很快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成为了全队公认的“排雷尖兵”。

战士们每天排了多少雷,常在本子上用“正”字计数。对杜富国这样的排雷老兵来说,早已不在意也不统计自己排了多少雷。战友们都说,杜富国是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因为他技术好,又总是抢着上”。

杜富国给自己的微信起名为“雷神”,在马嘿雷场作业时,他发现一枚性能不稳定、杀伤力大、装有诡计装置的59式反坦克地雷,主动请战,拉下面罩“抢位”作业,成功排除了全队首枚反坦克地雷。

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后,没等班长命令,杜富国边说“班长,这种小事,让我来就行了”,边匍匐到地雷前开始作业……

三年来,他1000余次进出生死雷场,排除了2400多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们按计划进入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不久,身为组长的杜富国发现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手榴弹,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下面可能还埋着一个雷窝。

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张波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对同组战友艾岩大声说:“你退后,让我来!”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手榴弹突然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

巨大的冲击波夹杂着烧黑的砂石砸了过来,一团火焰腾空而起。艾岩感觉面部和耳部一阵剧痛,等他转过头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杜富国躺在地上,满脸是血,胸前的扫雷服被炸成棉絮状,头盔护镜被炸裂,两个手掌当场被炸飞……

正是这句“你退后”和轰然巨响时杜富国下意识的一挡,让两三米之外的艾岩逃脱了厄运。杜富国回忆受伤情景时说:“那个时候不容人有任何犹豫和思考,我是下意识的。”

杜富国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为边境安宁挥洒热血,他把平安留给了战友,自己准备好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荣光。

“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负伤后的杜富国,始终以坚韧乐观的品格保持着奋斗冲锋的姿态,直面挫折困难,不断地战胜自己。手术后一个半月,杜富国就在病床上开始支起双肘做平板支撑;3个月后,就尝试着在跑步机上练习跑步,如今13分多钟就能跑完3公里。“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和战友并肩战斗,但军人的标准不能降。”杜富国说。

杜富国有自己新的人生规划,现在他每天除了进行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还会坚持收听广播、练习写字、学唱歌曲、练习播音技能。他说:“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

2018年11月16日,在杜富国受伤后第36天,他的战友们手拉着手,唱着军歌蹚过雷场,向当地政府移交中越边境大规模扫雷云南段最后一块雷场,用扫雷军人特有的方式,将一片安全的土地归还边疆人民。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听党指挥的政治忠诚,敢于牺牲的使命担当,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杜富国先进事迹篇2

2015年6月,上级决定抽组人员赴云南执行扫雷任务。听到这一消息,杜富国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南疆雷患迟滞沿边经济发展长达30多年,有的村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冒险趟雷区,有个村寨87人被炸得只剩78条腿。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杜富国的心里都久久难以平静,恨不得马上把雷魔彻底铲除,还人民安宁,促边境发展。

当杜富国把请战书交给连队后,有的战友劝他:“地雷可不认人,何必去冒这个险?”但他却认为,作为人民子弟兵,人民有危难,国家有需要,理应冲锋在前。不少战友见杜富国如此坚定,也纷纷报名。杜富国将微信名取作“雷神”、QQ昵称标为“征服死亡地带”,以此激励自己建功雷场。就这样,杜富国和来自不同单位的400余名战友,踏上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新征程。

“跟死神打交道,没有两把刷子不行”,这是排雷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干工兵,杜富国是半路出家,第一次摸底考核,排雷理论只得32分,技能课目也是一塌糊涂。杜富国告诫自己,想担当就要有硬本领,想干事就要有真本事。为掌握排雷理论,他把知识要点制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背一背;为训练探雷针手感,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将营房前的草皮翻了个遍;为娴熟操作探雷器,将铁钉、弹片等混合埋设,采取斜放、覆盖等方式增加难度,把笨拙的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3个月临战训练结束,杜富国所有科目考核全优,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爆炸物排除方法,实现了从“门外汉”到“专业通”的成功转变,拿到了走向扫雷战场的“入场券”。

排雷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军事任务之一,排雷兵走的是“阴阳道”,拔的是“虎口牙”,过的是“鬼门关”,每上一次雷场,就是一次生死考验。有一次,杜富国和班长许猛搜排作业时,发现一枚性能不稳定、杀伤威力大、装有诡计装置的反坦克地雷,这是他们首次遇到这种情况,手里都捏了一把汗。许班长命令杜富国退后、他来处置。可杜富国知道,人工搜排是生死相依的团体战,谁多排一次就多担一分风险,也能多给战友一分保护,回想一年来每次遇险许班长总是冲在前面,杜富国强烈地意识到,危难关头自己也应该挺身而出。杜富国立即拉下面罩抢先站到地雷前说,“班长,让我来!”他小心翼翼清除浮土、去除伪装层、拆除诡计装置,那一刻杜富国虽然全身被汗水浸透,但特别激动,他为成功排除首枚反坦克地雷而骄傲,为人民群众消除一处雷患、送去一份平安而自豪。

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这是排雷兵的真实写照。记得和队友唐世杰排雷作业时,发现一枚引信朝下的40火箭全备弹,清除表面浮土后,又连续发现4枚,并且引信裸露在外,处置不当就会引爆“雷窝”,这是排雷最危险的情况之一。唐世杰主动请缨,杜富国以组长的身份命令他撤到安全区域,自己上前排除了一触即爆的雷患。其实当时杜富国也很发怵,但作为一名党员骨干,危急关头就应该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雷场就是战场,随时面临伤亡。去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在作业时突遇一枚加重手榴弹爆炸身负重伤。从此,他再也不能拥抱亲爱的妈妈,再也不能看见心爱的妻子,再也不能和战友们并肩征战雷场,但他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让杜富国高兴的是,在他负伤一个多月后,56名战友手拉手、唱着歌,趟过当初血染的雷场,将其圆满移交当地政府;让杜富国欣慰的是,扫雷任务部署后,大队官兵人人再次递交请战书,继续战斗在一线,履行着他未完成的使命,杜富国等着他的战友们胜利归来!

杜富国虽然对排雷中的伤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知道自己失去双手双眼后,他也是心乱如麻。有过担心,担心自己还这么年轻,本该尽孝的年纪却因伤残让父母以泪洗面;有过彷徨,彷徨将来面对新的生活时是否能撑得下去;有过无助,无助自己连最简单的吃饭如厕都显得这么艰难。

前段时间,参加过边境作战的5位战斗英雄来到杜富国的身边给他加油打气,双目失明的安忠文英雄教杜富国如何使用盲人手机学习娱乐,双腿截肢的王曙光英雄讲述他如何考研读博、成家立业的收获体会,这些都让杜富国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杜富国知道今后的路还很长,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必须勇敢走向新的战场,迎接新的挑战。

洗脸,对正常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可对于杜富国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妻子搀扶着他去洗漱间时,杜富国悄悄记下了下床后的步骤,但当自己尝试时,用残臂开门是最大难题。一次不行,再来一次,臂弯磨出血痕后也不放弃,坚持训练了4天才拧开门。为了圆播音主持梦,他每天跟着手机软件学普通话,跟着妻子的朗读背记内容,当花一周时间把500多字的排雷故事完整播出后,杜富国仿佛又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他深知:想要活得更有价值,就必须经受伤残的考验,不断接受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让伤后余生更加出彩。

杜富国先进事迹篇3

当主持人问道:“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的话,你还会选择扫雷大队吗?”杜富国坚定地回答:“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相信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去选择扫雷。因为我也是一名军人,我做了一名扫雷兵,做了一名战士应尽的职责。”

面对生死攸关的雷场,杜富国说:“怕死就不来当兵了,和平年代,雷场就是战场,人民战士决不能后退半步。”他将自己的微信名改为“雷神”,QQ名改为“征服死亡地带”。受伤后,杜富国说:“我会为自己加油,努力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天努力进行康复训练,向命运发起挑战。

“我的父亲是一名党员,我跟随父亲的脚步,现在也是一名党员。参军入伍、边境扫雷、保卫人民、报效国家,这是一个很光荣的任务,我从不后悔,家人也从未后悔。”英雄的内心世界里,永远是担当使命的家国情怀。

他来自拥军情怀浓厚的家庭

5月22日,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正坐在老家院坝里休息。初夏的阳光普照大地,空气中飘散着饲料发酵的气味,一切平静如常。杜俊站在院坝里,不时地望一望杜富国的房间。

1991年,杜富国出生在这个有着浓厚拥军爱国情怀的家庭。杜俊讲了一个杜家人人都知道的故事:琊川镇开展剿匪斗争时,有两名解放军战士走散了,被恶霸抓住关了起来,命令杜富国的太爷爷看守好。一天夜里,太爷爷想办法放走了两名解放军战士,并制造了自行逃走的假现场。从那时起,一份军人情结开始在杜家生根发芽……

杜俊年轻的时候曾渴望成为一名军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杜俊有四个子女,分别叫富国、富佳、富民、富强,浓浓的家国情怀。杜俊说,他希望四个子女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人,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要有责任心。”“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要用心去做,而不只是用手和脚。”从小,杜富国就听着父亲讲做人的道理。

杜俊是这么教育子女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太平村村监委主任夏世国说,杜俊一家人勤劳智慧、善于经营,不仅让自己家的经济条件好起来,还经常出钱出物帮助村里的贫困群众,义务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从打车塘到牛南丘的通组路是杜俊出资修建的,村里的人畜饮水工程也是杜俊垫钱修的。”夏世国感慨地说,“富国走上参军路,和他父辈的影响分不开。”

杜俊还记得,那年刚参军不久的杜富国回家休假,杜俊发现,儿子言谈举止像变了个人,已俨然具备一名军人的风范。还在上学的四弟杜富强围着身穿军装的大哥转了几圈,羡慕不已。趁哥哥不备,富强偷偷将那又长又大的军装套在身上,向村里的小伙伴炫耀。“富国心疼得不行,生怕自己的军装被弄脏,命令弟弟脱下来,然后仔细洗了一遍。富强气呼呼地说,‘我长大了也当兵,不穿你的就是!’”回忆起往事,杜俊充满快乐。

后来,杜富强真的跟随哥哥的脚步,成为了一名军人,如今驻扎在西藏边疆。杜富国受伤后,杜富强曾一度感觉如天塌。杜富强红着眼眶说:“他是我的榜样,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他听着红军故事长大

“成为军人,要从我的家乡说起。”杜富国说,湄潭是红军走过的地方,他从小是听着革命先辈的故事长大的,从小就非常崇拜军人,所以长大后也想参军。

遵义,因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闻名于世。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曾在杜富国的故乡湄潭驻扎,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更巧的是,杜富国家门前那条干净整洁的通村路,就是当年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带领部队走过的地方。

在太平村,每当茶余饭后,当地老人就会讲起红九军团的故事。村里放露天电影,杜俊常常带子女们去看,《林海雪原》《狼牙山五壮士》《中国远征军》……都是杜富国儿时最喜爱的影片。每年,杜富国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到红军墓前祭扫,到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浙大西迁纪念馆参观学习。

杜富国曾就读的皂角小学,是一所有着特殊背景的学校。校园一角,立着一块“皂角桥育幼院纪念碑”。抗战时期,宋庆龄主持成立“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贵州分会皂角桥育幼院应运而生。当时,它为沦陷区400余名孤儿(多为军人遗孤)提供了学习和栖身之所,这是今皂角小学的前身。

吴东是杜富国小学时的语文老师,他说:“我们每年都带学生们来到这块碑前,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这段历史。”

“当时杜家三兄妹都在学校读书,富国是大哥,总是照顾弟弟妹妹。”吴东清楚地记得,一次放学,他看到富民在校门口摔倒了,正欲上前,只见杜富国飞速奔过,一脸心疼地扶起富民,背着脚受伤的弟弟回家。一路上,吴东一直叫杜富国把弟弟交给他来背,杜富国一笑,倔强的嘴角上扬:“没事没事。”那是一段漫长的山路,杜富国的汗水直往下淌,直到实在体力不支,才肯让吴老师帮忙背弟弟回家。

天城镇中心学校校长金粟是杜富国中学思想品德课老师。金粟回忆,一次班上有同学生病,杜富国又扶又背地把同学送到了医院。

张炜是该校七年级学生,他常常到杜富国先进事迹宣传栏前凝神学习。“杜富国哥哥真帅,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有这样的校友,我感到很自豪。”

他在生死雷场上得到了锤炼

2010年12月,杜富国在湄潭的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旁,穿上绿军装,戴上大红花,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成为军人后,杜富国时刻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知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书:“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从儿时到成年,有担当、不服输的精神,已深深烙在了杜富国的性格里。

刚到扫雷大队时,由于文化基础薄弱,杜富国首次理论摸底考试没有及格。他把排雷理论知识点制成小卡片方便背诵,他把扫雷教材翻得卷了边……从不及格到90分,他用了45天;临战训练综合性考核,他所有课目都被评为优。

扫雷,是一场又一场与死神的较量。为此,杜富国刻苦训练搜排技能,在训练中将铁钉、石块、弹片等混合埋设,并使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难度,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将探雷器练成了自己的“第三只手”。2015年6月以来,杜富国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扫雷排爆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次。由于总是冲锋在前,战友称他“雷大胆”。

从小时候照顾弟弟妹妹的“让我来”,到上学时帮助同学的“让我来”,再到军营里、雷场上乃至生死一刻的“让我来”……这,就是杜富国,一个在红色基因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英雄。

杜富国先进事迹篇4

曾经网络上大火一句,“只愿岁月静好。”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我们生活在这么和谐、稳定的社会,正是有那些负重前行的人,才能让我们得到梦寐以求的“岁月静好”。在负重前行的战士们中,就有那么一位勇敢的战士,他就是“排雷英雄”杜富国,将青春献给了祖国山河,将生命置之度外。

3年的扫雷生涯,他累计进出雷场1000余次,2400余枚爆炸物被他小心拆除,安然捧出。但是,在20__年10月的一次排雷当中,一颗深藏地下30多年的手榴弹爆炸,让他失去了双手、失去了光明。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失去双手,就意味着什么事情都难以进行,失去双眼,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世界变成了黑色,可是杜富国却没有被现实的困难打趴,他说“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但只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

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正是有像杜富国一样的人,为了国家,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前赴后继,勇敢的挺身而出,才带给我们安全、稳定。

如今的杜富国,虽然装上了假肢,但是前路却困难重重,他需要一点点的适应,一点点的学习,由于没有视力牵引,先进的假肢只能完成约15%的功能,杜富国的日常生活还是要靠残肢来完成。但是他从不想给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带来负担,他自立自强,从不会走路到会走路,从不会吃饭到自己吃饭,穿衣、洗漱、上厕所……这些日常小事,杜富国现在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英雄是崇高的,是值得被尊敬的。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像他们学习,即便我们不能奔赴战场,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杜富国先进事迹篇5

杜富国,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用血肉之躯将战友护在了身后,年仅27岁的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面却是冰冷无情的火光。写到这里已情难自禁,看到你伤后坚定的样子,既心疼,又已深深折服。富国,我们永远记得你最帅的模样,记得你排雷后像个小孩开心的微笑。

时间拨回到20__年10月11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你重复着每天的排雷工作,却不曾想突遇爆炸,在这危急时刻,你用身体换来了战友的平安,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军人的勇敢与担当,温暖和感动着世界。当你听到中越边境扫雷云南段最后一块深排雷场被彻底搜排完毕并移交给边境百姓这一消息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你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边境扫雷人”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军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我知晓杜富国同志先进事迹的那天夜里,我思忖了很久,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从中领悟到什么,或者说学习到什么。

力争上游,做不畏风雨的弄潮儿。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富国同志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加入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到最需要他的地方一去就是三年,日复一日的排雷是他对笼罩恐惧的雷区百姓深深的爱,无怨无悔。作为中国军人,杜富国冲到了最前线,力争上游的信念是他对自己的交代,不畏风雨的完成排雷任务是他对边境人民的交代。事在人为,如果没有像杜富国同志一样敢为人先的弄潮儿,乱石嶙峋、沟壑纵横的雷区怎样扫,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怎样得到保障?

敢于担当,做迎接挑战的勇敢者。危急时刻的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短短六字,蕴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年轻的杜富国在危险面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发出的一声长啸,“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无不使人动容,深深折服。“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富国同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赞歌,悠扬又响彻云霄。作为同样充满激情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杜富国不惧挑战、敢于担当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勇往直前,特别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精气神,鼓舞着青春的我们,行荆棘路,做勇敢者。

心系百姓,做干事创业的有心人。富国心系饱受“雷”害的边境百姓,立志为人民扫除最后一片雷场;我们党员干部心系基层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决百姓困难。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是使命,是责任,是交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时时做到为民着想,与人民同甘共苦,才对得起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如今,人们去兰考看到焦桐怀念焦裕禄,望见大亮山蓊郁的林场想念杨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荣的新区建设,自然想到廖俊波。这些甘为“樵夫”的共产党人,把群众利益看得比天大,为民披荆斩棘,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时代丰碑,留给后人瞻仰、学习。总而言之,干部干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杆秤明白着呢。

富国,记住你最帅的模样,那是属于你无悔的青春;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那是对你伟大事业的嘉奖和表彰;被守护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与泪,更是对你人生的无上认可和褒扬。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很多种,你用最壮烈的一种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你永远帅气的脸庞。对于我们广大同样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虽然职位有所差异,但和“杜富国们”一样,都是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富国”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杜富国先进事迹简介五篇相关文章: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习心得

爱国守法个人先进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全国劳模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五篇

2020最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有感心得

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先进党员人物事迹材料2020最新五篇

2021中国古代诗人生平事迹材料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张定于先进事迹

观杜富国先进事迹有感800字左右

杜富国感动中国事迹材料五篇800字

2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