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物事迹材料范文

| 泳潼

著名人物事迹材料范文1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著名人物事迹材料范文2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从1866年9月起,左宗棠被委任为陕甘总督,至1880年8月奉调回京,在西北任封疆大吏14年。他在收复新疆、建设西北边防所创立的不可磨灭的功绩,是他一生达到的反侵略斗争成就的光辉顶峰。

抵御侵略收复新疆

新疆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秦汉以后称西域。1755年,乾隆帝平定准噶部叛乱后,改称“新疆”。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发生了,新疆地区的一些封建主乘机纷纷起兵反清,过后不久,新疆封建主金相印勾结中亚浩罕国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南部。到了1867年,阿古柏建立伪“哲德沙尔汗国”,势力扩张到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妄图把新疆分裂出去。他对内残酷地掠夺和奴役各族人民,对外向英俄出卖新疆的权益,以求得他们承认和支持,成为肢解中国的工具。沙俄一面与英国争夺对阿古柏政权的控制,一面直接出兵强占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地区。西部边陲吃紧、新疆危机。

1871年,年近六旬的左宗棠,本以打算结束军事生涯,告病还乡。但当他看到沙俄侵占我国新疆地区,便挺身而出,率兵西征,收复祖国大好河山。

新疆危机的同时,日本侵占台湾的事件发生了。由此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与“塞防”的争论。主张以“海防”以李鸿章为首,他认为:新疆不必收复,收复了也守不住;丢了新疆不丧失清朝之元气,而收复新疆则给国家加重了负担;但海防不防,就会造成心腹大患。他建议放弃新疆,边防军队、兵饷移作“海防”之用。左宗棠听后义愤填膺,他主张从祖国安危的全局出发,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他义正词严地指出,新疆是中国西北屏障,台湾是我国海防,二者并重,一旦放弃,必将导致“我退寸而寇进尺”,则后患无穷。左宗棠的爱国赤诚之心感动了朝廷内部的部分有爱国思想的大臣。清廷终于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于1875年5月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兵收复新疆。

左宗棠接到朝廷的委任,心情万分激动。他不顾个人安危,决心收复失地。他认真研究了新疆的情况,制定了“缓进速决”、“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经过一年的准备,左宗棠将指挥部移往肃州(今酒泉),就近指挥。1876年4月27日,西征军在肃州祭旗出师。左宗棠令刘锦棠统率25个营作为前锋主力,金顺率军协同配合,进攻乌鲁木齐,张曜等部严守哈密至奇台一线,作为后甲。8月,两征军越过戈壁,进入古牧地(今米泉),突然奇袭黄田,打开了通向古牧地的道路。又经过4天激战,攻占古牧地,歼灭守敌白彦虎叛匪约5000人,取得了首战的胜利。旋即乘机收复新疆重镇乌鲁木齐,完全斩断了阿古柏伸向北疆的魔爪,掌握了打开南疆大门的钥匙,并控制了乌鲁木齐以西的富饶地区。

1877年4月,左宗棠组织了第二次战役,他下达了进击南疆的命令,又在吐鲁番、达坂城、托克逊设置防线。三城成鼎足之势,遥相呼应,易守难攻。阿古柏感到大势已去,服毒自杀。他的两个儿子因争夺王位,互相残杀,沙俄看到利用阿古柏占领新疆的阴谋将要彻底破产,便让英国出面“调停”。左宗棠一眼看穿了英、俄的险恶用心,坚决拒绝“调停”,指挥军队乘胜前进。1878年1月阿古柏的反动政权土崩瓦解。

这次战役振奋了民心,在阿古柏蹂躏之下的各族人民终于获得了解放。

平定阿古柏之后,左宗棠立即向清政府奏请收复伊犁。认为要“乘此兵威,迅速图之”,切不可错过时机,如果拖延时间,沙俄“愈进愈逼”,而清军“馈运艰阻,势将自绌”,恐怕难以得手。清政府派出大臣崇厚为全权大使赴俄国谈判收回伊犁事。昏庸无能的崇厚,在沙俄的威逼下,竟擅自答应帝俄对我领土的要求,换回的只是伊犁空城。消息传来,朝野哗然。左宗棠愤慨不已,他上书道:“为今之计,应先以理力争,如行不通,就决以阵战,必以坚忍而求胜。臣虽年衰才庸,敢不为国奋勉?”朝廷十分称赞他的忠勇。改任曾纪泽为代表,重新与沙俄谈判,并命令左宗棠“统筹南北战守”。左宗棠深知仅仅靠谈判,沙俄是不会放弃他的野心的,他部署三路兵力,做好了武力收回伊犁的一切准备。这时他已68岁高龄,抱了必死的决心奔赴前线,准备与祖国领土共存亡。全军将士看到自己的统帅为国而把生死置之度外,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俄国侵略者闻者惧惊,他们深知在远东不是左宗棠的对手,被迫与曾纪泽重订条约,归还伊犁。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又上书皇帝,建议在新疆设省,实行屯垦。从此新疆正式建省,这对巩固西北国防,抵御沙俄侵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著名人物事迹材料范文3

"贝克勒尔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并与居里夫妇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贝克勒尔与射线接触还是很偶然的事情,在早之前,贝克勒尔是主要研究荧光和磷光方面的专家,他们家族研究这一领域已经有六十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当他第一次知道了伦琴发现x射线,对此有了极大的兴趣。他在想X射线可能跟荧光属于同一机理,那是不是希望找到X射线与荧光之间有什么关系,荧光物质是不是也能产生这种射线呢?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贝克勒尔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贝克勒尔选择了硫酸双氧铀钾作为实验材料,它能在阳光下发出荧光,荧光不会穿过黑纸使胶卷底片曝光,而x射线却能穿透黑纸使底片曝光。他采用通常的办法,把铀盐放在用黑纸包严阳光透不进的底片上,在日光下曝晒,铀盐就发出荧光,荧光不会穿透黑纸,但是如果同时发出x射线,底片就会曝光。他把经过太阳暴晒黑纸拿到暗房,冲洗底片,结果出现了铀盐的黑影。说明底片确实已经感光,完全符合他原来的设想。他非常高兴地把结果告诉了同是科学家的父亲。一向严谨的父亲觉得这个实验似乎还有不够严谨的地方,需要反复论证才行。

贝克勒尔遵守父亲的教诲,又反复试验。有一次,他准备再做试验,但是天公非常不作美,连着好几天都是阴雨天气,太阳公公就是不肯露面,没法继续。没办法,他只好把准备好的底片用黑纸包好,连同铀盐包一起放到实验室的抽屉里。为防止黑纸包散开,他还放了一把大钥匙压在上面。贝克勒尔又去忙别的事儿了。三四天过去了,天放晴了,贝克勒尔要继续做试验了,他突然想起来放在抽屉里的底片是不是还是原样得检查一下。很意外,他打开看时候,发现包裹的底片已经曝光了,上面铀盐包和钥匙的影像非常清晰。贝克勒尔很惊愕,呆呆地椅子上,头脑一片混乱,他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不过,他立马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新发现又兴奋起来,他想到这种作用肯定是在黑暗中进行的,与日晒和荧光都无关,铀盐自己辐射了一种神秘的射线。

这个新现象打破了贝克勒尔原先似乎完美的推断,他想:“我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铀盐本身就会放出一种射线,从而让底片曝光,与日晒没有关系。”一个新的思路又在贝克勒尔的脑海中形成。他深深叹了一口气,有些沮丧又有些希望,暗暗对自己说:“让一切从头开始吧。”他又多次进行了试验,最终贝克勒尔发现,所有放在铀盐旁边的底片都会曝光。铀盐确实能发出一种射线,人们看不见,而它也不同于x射线,是一种新射线。贝克勒尔称之为“铀射线”。于是贝克勒尔便第一个发现天然放射性物质铀,并且观察了铀原子的自发衰变的放射现象。“失败是成功之母”,贝克勒尔及时调整失败试验的教训和思路,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果然是“妙手偶得之”的发现。"

著名人物事迹材料范文4

在朝鲜北部平安南道桧仓郡,有一座中国人民志愿军陵园。那里的松柏挺拔苍劲,郁郁葱葱。在松柏的环抱中长眠着一百多个志愿军英灵。

陵园里,有一座圆形坟墓,墓前立着一块三尺高的花岗岩石碑,正面镌刻着七个大字:“毛岸英烈士之墓”。墓碑的背面,刻有中国人民-总会撰写的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在-战争中英勇牺牲。”

1950年,朝鲜半岛的战火燃烧到鸭绿江鸭绿江在我国东北部,是中朝两国界河。边。为了支援朝鲜人民,为了保卫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毛岸英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列,跟随彭德怀司令员来到朝鲜战场,在志愿军总部工作。

这一年11月24日下午,四架美国轰炸机在志愿军总部上空盘旋侦察。彭德怀司令员发现了这一情况,决定除作战室留下两人值班外,其余人员一律进入防空洞隐蔽起来。

25日上午,随着防空警报尖厉的叫声,三架美军轰炸机鬼头鬼脑地窜过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本来这一天毛岸英可以不到作战室的木板房值班,可他想到第二战役刚刚打响,事情千头万绪:彭德怀司令员的命令要发布到各兵团、各军,前线的胜利捷报要及时传回祖国……于是,防空警报刚刚解除,他便从防空洞中冲出来,跑到作战室去了。

“轰隆隆──”天空中仿佛惊雷滚滚,那三架轰炸机狡猾地调转机头,重又飞临总部上空。有人大喊:“不好,快进防空洞!”话音未落,凝固汽油弹就一个接一个砸了下来,作战室成了一片火海……

毛岸英就这样英勇地以身殉职了!

他是那么年轻,在他面前展现的是一条漫长而又无限宽广的路。然而,为了朝鲜人民,为了祖国的安全,他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毛主席得到这一不幸的消息,沉默了好一会儿,缓缓地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接着,毛主席又扳着指头算了一下,说:“岸英刚够28岁,为了中朝两党、两国人民共同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无产阶级战士、共产党员,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著名人物事迹材料范文5

"华佗小时候失去了父母,母亲因病而死。华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医生,治好百姓的病。于是,他踏上了学医的旅程。

华佗出了京城,听说某某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位长老医术高明,他风餐露宿,爬山涉水,不管乔风下雨,还是不停止学医的征途。过了一个月左右,他终于到了,但由于过度连劳累,突然放松所经以就倒下了。

那位长老救了他并收他为徒。长老开始让华佗干些粗活,但华佗做什么事都全心全意,没有半名抱怨的话。后来,华佗发现,长老把自己的医术的精华和心血都记录在几本题目叫《医案》的书上,量是他总是找准时机看上几眼。长老正在看那本书,华佗见了,急忙抢过小徒弟给长的洗脚水,冲上了楼。他一边给长老洗脚,一边悄悄地看着《医案》,长老猜透了他的心思,于是说:“华佗啊,你想看这本书就拿去吧!”华佗大喜过望,他顾不着给长老洗脚了,拿起书便冲下楼去。

经过几天的学习,华佗的医术大有长进,但他还是虚习求学。长老时不时也带他去看病。

一天,华佗在看《医案》。一个小徒弟跑过来了,他大声说道:“华佗,师父生病了!”华佗急急忙忙地跑上楼,摸着师父的脉,华佗的脸逐渐从紧张到放松。原来,师没生病,而是在试探他的医术呢!当华佗下去的时候,一看糟了,《医案》被蜡烛的火烧了半边了。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团团转,于是,他凭着自己的记忆重新写了《医案》。

第二天,师父说:“华佗,那本书带来了吗?”化佗把自己抄得那本给了师父,他说:“师父,这本不是原来的那本,这本是我凭记忆重新写的,原来那本已经烛火烧了。”师父一看,微微一笑,说:“华佗,你真过目不忘啊!”原来的那本并没烧,而是又在试探他呢!华佗长大后,为百姓治病,成了人人夸赞的“神医”。化发圾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但是,一代神医最终死在曹操的监狱里了。"

著名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相关文章:

著名人物的主要事迹

中国著名人物先进事迹介绍

最新世界著名名人事迹材料

最新名人事迹材料素材范文

古今中外的名人及事迹材料600字

2021著名的人物事迹600字

中外名人故事的事迹材料

爱国人物及事迹材料800字

历史伟人的事迹材料五篇800字

身边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迹材料集锦800字

3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