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事迹材料(7篇)

| 刘慧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1

王__,中共党员,本科学历,__县中医院急诊科医生。2019年下半年他在__结了婚,因为是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张罗了好多礼品,按老家的习俗,他要领着新娘子到亲戚家走访拜年,他老早就请准了假,盼望着放假这天的早点到来。突如其来的__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__月__日,医院党委决定让其主持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王__接到医院通知后,毫不犹豫地肩负起了这份重任,表示“疫情不退、决不收兵!”回家后,王__很快做通了爱人和老人的工作,妻子和父母的“给力”支持,打消了王__的所有顾虑,他日夜驻守在医院,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王__还是医院防控小组成员、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成员,他还要参与对单位职工进行全员防控培训,参加现场演练,进行专家会诊等工作。每天近十个小时一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他从来不说受不了,王__每天都在认真地接待着每个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一系列工作总是做得规范有序。特殊时期下的繁重任务,回家吃顿饭对王__来说也成了“奢侈”,爱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每天都坚持往医院给他送饭菜。

__月__日凌晨,__县中医院党委接到组派医疗队赴__援助新冠疫情救治的通知,王__得到这一消息后,第一个请缨要求到__抗战一线去,院党委同意他的请求并决定让他肩负带队队长,他没顾上和妻子道别就到医院报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医疗队队长王__同志出征前回答同事的询问,他说,“如果派一个人去,那个人就应该是我!”。

到达__后,王__同志带领工作队的其他同志,严格服从工作分配,认真遵守工作纪律,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高质量完成当地指挥部交给的每项任务,认真践行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到达__的第五天,他积极推荐其他四位非党同志在防控一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__月__日,__省卫健委对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进行了全省通报表扬,号召全省卫健系统向他们学习。王__同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医人的医者仁心和无疆大爱,彰显了新时代、新青年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2

翁__,主治医师,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口腔科医生

她在入党之初就树立了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自己是一个党员而骄傲。作为医务人员,她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不管是周六日还是法定节假日经常加班出诊,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基本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口腔诊疗技术发展新动态,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019年到河北省怀来县医院口腔科对口支援一年,克服生活医疗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带教当地科室医务人员2名。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穿着严密的防护服给病人做治疗,口腔科疾病大部分需要操作而且操作时间较长,一天下来,身上的衣服都是汗水,人也接近脱水,但是看到病人满意的笑容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了。她还主动响应号召参加医务人员下乡巡诊活动,深入偏远山区为广大村民服务。今年4月参加区卫生健康系统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奉献爱心。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3

冯__——男,中共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挂职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2020年除夕才回到老家的他,发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大年初一一早便毅然离开牙牙学语的稚子和年迈的父母,带着一位医生和党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第一时间赶回新县人民医院,投身到疫情防控救治一线工作中。他指导县医院完善疫情防控救治流程,严格培训全院医务人员,建立信息日汇报和专家会诊例会制度,筹建重症抢救单元,指导病区中医药治疗全覆盖。他每日深入隔离病区对疑似及确诊患者逐一会诊,积极救治危重患者。为了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患者,他连续两个月未曾休息过一天,在隔离病房度过了自己的38岁生日。在他的指导下,医院11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医护人员无一感染,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的目标。冯__在抗疫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受到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通报表扬。中共新县县委、新县人民政府也组织开展向冯__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恪尽职守、克难奋进的责任担当;学习他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4

2020年2月1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走进一名自称退役军人的年轻人,向医护人员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医院工作人员反复询问捐赠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这样一份感谢信:“亲爱的退役军人: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您向我院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我院将严格管理捐赠物资,确保每一份爱心捐赠物资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为您在特殊时期对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州战役纪念馆的同事们不经意发现了这份感谢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刻默默捐赠医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齐乐。

齐乐同志2014年部队退役后应聘到兰州战役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保持退伍军人困难面前不退缩、冲在前的精神,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责,主动作为。

“一念起,天涯咫尺”。2020年1月24日,齐乐同志已经准备与家人利用春节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岛旅游度假。当天晚上,当他在临出发时得知新冠疫情恶化的消息,心就悬了起来,转机时看到机场军队医护人员整装出发的场面,他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1月2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全国人民都处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慌乱中,疫情蔓延、武汉封城、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医护人员驰援、医护用具缺乏等让人揪心的信息不断传来,人们的心越来越紧张。

此时,身在国外的齐乐从网上看到了医护人员防护用具不足,影响抗击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医护人员紧张忙碌抢救感染患者的身影,浮现出亲人、朋友、同事购买不到医用口罩焦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单位没有应急用的防护口罩影响工作的现实,心想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身在异国他乡的齐乐已经无心享受与家人一起度假的欢乐,时刻想着为家乡的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想着千方百计能多筹集一些口罩。接下来的几天,他几经周折,在当地多家药店购得医用防护口罩5000个。为将这些口罩随机运回国内,他放弃最初确定的购物计划,尽量减轻携带的行李。

1月31日晚上,齐乐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国的旅程,当得知随行的旅行社有需要运回国内的医疗物资时,他冲在最前面积极协助旅行社在机场搬运同机回国的医疗物资,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机场帮忙搬运大量的防疫物资。

回国后,想到抗击疫情一线医护物资紧缺,齐乐顾不上休息,立即驱车赶往省市新冠疫情定点收治医院,将价值1000余元1500个医用口罩,以一名退役军人的名义捐赠给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齐乐始终牵挂着单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将500个医用口罩及时运到单位,第一时间查看单位还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设施,当看到单位消毒防护器材缺乏,他默默的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四处打听寻找,垫资购买440斤消毒液和喷雾器等洗消器械,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充足保障。他主动担负起每天为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全覆盖”消毒的任务,从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对单位办公场所彻底进行消毒,努力为同事提供安全卫生的办公环境。

“涓涓如流,汇聚成海”。抗击新冠疫情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需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难面前不畏艰险、积极行动、默默付出。“我在部队参加过生化洗消和防护训练,这种时候我就应当发挥作用”,齐乐这样想更是这样做,在他的车里,消毒液、洗消服、喷雾器成了必备车载装备,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社区,他都能够随时进行消毒防疫工作。

齐乐看到社区抗击疫情一线消毒液紧缺,他就多方联系购买消毒液,为城关区火车站街道红山二村社区捐赠100斤消毒液;当看到社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紧张辛苦,就主动联系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来,齐乐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连续作战,每天下班后协助社区开展喷洒消毒液、人员车辆登记劝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义无反顾,默默奉献,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献有我。”齐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是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的军人本色、弘扬志愿者精神在特殊困难面前的又一次闪光。服役期间,他苦练专业技能,是部队训练尖子和骨干,2019年已经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队征召复训命令后,克服家庭困难,按时归队受训,因训练成绩突出受到部队好评,完美诠释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纪念馆的红色讲解员,他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对讲解工作精益求精,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战史书,充实知识储备;他悉心揣摩讲解技巧,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讲解服务和参观体验,多次受到参观群众留言表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为向社会提供服务,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线上观“战”,线下抗“疫”,齐乐同志积极协助整理汇总兰州战役线上展馆资料,发挥计算机技术特长,兰州战役纪念馆网上数字化展厅进入全国全国网上展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的同时,他爱护守护纪念馆这个“大家庭”,苦活累活抢着干、干在先;看到纪念馆屋顶的红旗被风吹歪了,他会第一时间爬上屋顶扶正更换;纪念馆内电器出现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话不说认真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装卸展板、展架他总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委兰州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养成的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习惯,使得齐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关头,展现出胸怀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齐乐仍然在努力前行,以一个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为战胜疫情做着应有的贡献。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5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许蓉蓉。

24岁的许蓉蓉2019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19年11月,许蓉蓉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疫情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所有工作。

许蓉蓉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全,一边又怕打扰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临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蓉蓉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能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疫情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

当前,新冠疫情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相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无数个象许蓉蓉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6

深夜1点多,护士站的电话铃再次响起。“患者的档案请快点传来,人命关天。”值班医生张巍的语气有些急促。

ICU夜班一组10人,7名护士、3名医生。其中,护士负责卫生消毒、标本统计、执行医嘱等,还要随时观察病房需要;医生则根据病人情况实时研判,调整诊疗方案。

值班医生要一直待到早上8点半,趁回清洁区喝水的间隙,记者和值班医生张巍聊了几句。“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好。”张巍今年40岁出头,从正月初一忙到现在,还没回过家。他说:“很想念老婆孩子。”

护士文媛说,有一次患者情况危急,张医生来不及做好全套防护就冲进了病房。张巍说:“我小时候3000米跑得特快,身体底子好,我这样‘百毒不侵’的人就该冲在前面。”

对自己“宽松”,对别人却很“严苛”。在ICU采访的时候,张巍几次催促:“你们记者在ICU待着太危险,快点回清洁区吧,我们不放心。”

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康复背后,是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金银潭医院已累计出院近1200人,治愈率稳步提高。

当晚临近12点,记者见到一位穿着绿色格纹衣服的老年患者,他面带笑容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刚来时王老病情很重,一说话就喘。”负责照顾的护士说,近来他的状况有所好转,能开玩笑了。

凌晨3点多,下一班护士们正准备进病房。雨声仍急,灯火通明,看不清他们的面庞,只听到一句齐声的“武汉加油”。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7

黄泽东,男,21岁,汉族,共青团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看到新冠疫情加重后,主动参与市中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不怕危险和困难,自愿申请到路途远、人流和车流量大的黄河湖高速路口开展体温检测、车辆信息登记。在志愿服务中他认真负责,勤于思考,发现并指出个别工作人员在使用电子体温枪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所在服务点反映,促进了电子体温枪的正确规范使用。

他先后在黄河湖高速路口、白马高速路口、乐贤街道高坝电厂、邱家嘴农贸市场开展体温检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服务时长102小时,检测车辆360台,检测人员3000多人。

他说:“新时代青年,应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3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