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十篇范文

| 郑诗2

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亦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家风传承名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十篇范文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1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52岁时郑板桥才有了一个儿子。虽晚年得子,但家教甚严,从不溺爱。73岁时,病危的他把儿子叫到床前,说想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

父命难违,时年21岁的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邻家大娘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馒头,喜滋滋地送到父亲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案头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父亲的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对于女儿也非常关心。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女儿在诗画方面也达到了相当水平。眼看女儿就到出嫁年龄了,还未找到合适的对象。他主动为女儿选择了对象,并且一反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自己亲自将女儿送到男方家里,让男方家人做了几个小菜,以示庆贺。

当他要返回时,才告诉女儿说:“这就是你的家,你就安心在这里过吧!”他为了表示自己对女儿婚事的祝贺,特意作画一幅做为嫁妆送给女儿,在这幅画上,他题写了一首小诗说:“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妆薄,赠尔春风几笔兰。”可见郑板桥非常注意对子女进行自立教育。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2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3

你知道周海婴是谁吗?周海婴于本月初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一九五二年,周海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念无线电专业,他曾做过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

假如周海婴不是鲁迅的儿子,尽管也曾是个高级干部,但山外山,官外官,在权力圈里又算是老几?况且人去茶凉,在人海里只是一朶微澜。命运与头戴闪烁光环的鲁迅拉在一起,周海婴才名传四海,身负宣扬鲁迅精神的使命,谦逊温和的他,一生却过得实实在在,低调平稳,逝世后得到了好评。

一九三六年鲁迅在病重时,在散文《死》的篇末写下遗嘱,其中第五点是对当时七岁的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没有成为文学家或美术家,却成了个无线电专家。作为文化伟人的儿子,周海婴是荣耀的,紧随一生的又是重负的,他说自己是在好比磁场的“人场”中长大,被“人场”控制着,“父亲一直在鞭策着我,也给我压力。”他被事事与鲁迅联系着,为了维护先人的光环,他不能说错话,做错事,不得越界,谨言慎行,失去自由和自己。

从鲁迅的遗训,想及诗人陆游的家训。为什么是陆游呢?因为都是爱国和伟大的文学家。陆游家训,由四十多岁开始写,一直到八十余岁在不断增补,共二十六则。其中陆游的训示有“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与鲁迅对孩子的要求是不同时代的同工异曲,一个叮嘱不做空头文学家美术家,做小事情普通工作谋生好了;一个嘱咐宦途不及务农好,不做官可以躬耕谋食,即使生活紧张也不要做坏事。俱见务实作风和文化人高尙操守。

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家训,分散写在他的数量庞大的家书中,曾有出版社选辑成家训专集。曾国藩的家训在家族教化中颇能起作用。他的小女儿曾纪芬嫁入湖南衡阳发达数百年的巨家望族聂家,所生的第四子聂其杰,曾留学美国,回国后致力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一个在商场中打拼,曾任上海总商会第一任会长的人,又是一个儒者,他重视聂家、曾家的先祖述言,并出版成书推广,还创办《聂氏家言旬刊》(后改为周刊《家声》)等家庭刋物,“宗旨是联络家庭之情感,而切磋其道义”,从一九一七年起共办了逾十个年头。成为中国以至外国的仅见文化现象。

先辈为保家声不坠遗传家训,内里的价值体系有不少精华,从中可见传统士人的家国责任之思与济世情怀。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4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现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在母亲80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5

天圣三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负责治理水患。许多前任都是简单地修修堤坝应付而已,范仲淹却亲自去海边,与当地居民商讨良策。民工们开始修堤筑坝时,范仲淹不是坐在高堂之上而是现场指挥。

有一次,白天刚修好的堤坝,晚上就被海浪冲毁。民工们怨声载道,不肯再修坝,有的则偷偷溜掉。范仲淹来到施工现场,不仅劝勉民工们要同心同德将坝修好,还将自己的薪俸拿出来,为民工们改善生活。民工们深受感动,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

范仲淹淡泊名利轻财重义,子女们也深受影响。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时,曾派次子范纯仁将一船五百斛的麦子运往姑苏。

在丹阳停留时,范纯仁偶遇文学家石曼卿,当时石曼卿家中连遭不幸,几位亲人相继离世,他想安葬亲人之后再回乡,因为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范纯仁不加思索地将整船麦子送给了石曼卿,但石曼卿还是愁眉紧锁,范纯仁就问:“石先生若还有为难之事,不妨说来”。石曼卿眼里含泪满面羞愧地说:“两个女儿已经找了婆家,奈何没有嫁妆无法出门”。范纯仁爽快地说:“石先生不必忧虑,只需将船只卖掉,嫁妆也就有了”。石曼卿连连道谢,范纯仁则两手空空回了家。范家兄弟的善行,一直为百姓们所推崇。

范仲淹为政清廉,世称范文正公,而他的言传身教,也为子女们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从而有口皆碑代代相传,为后世人所敬仰。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6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7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8

上世纪60年代,台湾有一本被称为“确立新传记的典范”的《林则徐传》,作者是林则徐玄孙林崇墉。他概括林则徐成长的家风特点和林公本身的性格,竟是两个字:”恬淡。”乍一看,这两个字与林则徐官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多少有些反差;但细想之,却透着极深的哲理。诸葛亮曾有教子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林公之“志”,林公精神境界之“远”,何尝不是从淡泊宁静之处求之!

林家之淡泊,首先发自对于书香的执著。据林崇墉先生追述,林家“历代固守儒业”,林则徐祖父是个廪生,长期飘泊在外教书谋生。由于“家口浩繁”,家境日渐拮据。到林则徐父亲林宾日手里,已是“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落到社会贫困阶层的地步。林宾日没有因贫困而丧志,固守儒业,日夜苦读,希望通过科举途径振兴家道。他的文才在乡里颇有名气,但在科场却屡试不顺,29岁才考中秀才,补了廪生,后来便再也考不上举人。一直到4l岁,由于过度用功,患了“眼疾”,才放弃举业。从此“孜孜于教诲子弟、成就后学之事”,把读书进取的梦想,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尽管生活极其艰辛,有人劝他让林则徐改图他业以佐家计,他总是笑而不答。对于造就后代成器,他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易》以养蒙为圣功,养之时义大矣哉。养其廉耻,使达于奇袤;养其天真,庶免于浇薄。夏楚收威,特其偶耳;若习焉,有不生玩者乎?”。

林宾日教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林则徐从小就有较高的天赋,4岁时,林宾日便把他带到塾馆,抱在膝上开始启蒙教育。有人质疑是不是太早了,林宾日回答:“非欲速也,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此教术之因材而施者耳。”他教学极有耐心,“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还特别注重身教,“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悟而后已。”据林则徐回忆,他小时从未受过父亲打骂,连大声呵斥都绝少。

如此温文尔雅,没有深厚的修身养性功夫和非凡的定力,是很难做得到的。林则徐说“府君在庠序二十年,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文”,绝不沾染社会的丑恶习气,更不贪图不义之财。当时考秀才必须由廪生保送,有个“身家不清”的人送来很厚重的礼物,请林宾日出具保送。林宾日问他,为何不请他人保送?回答说,因先生一向信誉好,若出具,没有人会怀疑我。洁身自好的林宾日最不屑掺杂这种事,回绝了他。还有个同乡出重金聘他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也因其品行不端而拒绝,反映出他安贫乐道的恬淡性格和道德意志。

林宾日能够甘之如饴地坚守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与其妻陈帙的配合是分不开的。陈氏也是出身书香之家,嫁到林家时,林家“家无立锥”,还欠有许多债务。“当时贫簍之状,有非恒情所能堪者”。但陈氏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林则徐从小孝顺,看到母亲辛苦,曾提出要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母亲总是说:“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可见,陈氏也有不同寻常的见识和守贫砺志的毅力。

林宾日夫妇的高洁志尚和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并不是在困窘之中才如此,而是一以贯之,终生不变。后来林则徐当了大官,屡次要把父母接到身边奉养尽孝,他们总是以过惯了家乡的平凡生活为由而不往,林父还赋诗“江湖远涉烦舟楫,菽水长留胜鼎钟”以表心志。林母怕拂了儿子美意,曾短期就养,也仍是“珍食必却,美衣弗御”。她说:“一身之福有几,奈何遽欲尽之?但以分赒三党之贫乏者,不尤愈乎!”

这种超然物外,志存高远的家风,体现了儒家“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境界,对林则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9

一个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艰苦奋斗等等都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其中勤俭持家的这种优良传统作风更值得我们弘扬下去。

‘勤俭持家’还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通过这个故事更让我们懂得‘‘勤俭”二字的重要性。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男人是搂柴耙耙,女人是捆柴绳绳。’’这个俗语也是说明‘勤俭’的重要性。男人要勤劳,女人不忘根本。懂得节约不能浪费,不能大手大脚,或者女人一切从简非常俭朴,但男人懒于行动,不手勤,眼勤,脚勤,照样没有幸福的日子。这两个字紧密相连。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二人首先是和睦。‘家和万事兴’有了和谐的家庭,再加上勤俭持家,这无疑是锦上添花。生活中我们便是如此。我们的家规:人走灯灭,人离扇停,人走水停,一水多用。我经常倡导孩子们不轻易浪费粮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剩菜剩饭放到下次在吃,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用过后的水也可以擦地板,冲马桶等等。这样一年下来水电费也用不了多少,还有平时用的纸张,我把未用过的反面钉在一起,以便孩子们进行练习题演算。这样的言传身教都默默的影响着每个孩子,他们都会学着我们的样子,不浪费粮食、水、电、纸……这些虽然都很微小,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也是我们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家风传承的名人事迹篇10

央视当家花旦、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说到这样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记,一直难以忘怀。她说,每天无论多么繁忙,回到家,她必看的一份报纸是《人民日报》。

董卿的话,让记者好生困惑,于是问道,你一个主持人,又不是从事政工工作的,为什么喜欢看《人民日报》呢?

听到记者疑惑的问话,董卿的目光中泊满了深情,她说道,这份报纸其实是我父亲亲自给我订阅的。说起来,自己与这份报纸还是很有缘分的。那一刻,董卿的思绪仿佛陷入到一种遥远和过往的回忆中,娓娓述说起来。

1995年年底,当时她还在浙江卫视当主持人。她的父亲是上海人,他很想让女儿回到上海来工作。一天,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东方卫视招聘主持人的信息,于是,他立刻打电话告诉女儿,让她把那天《人民日报》上的招聘启事好好看看,准备参加上海卫视的招聘。

董卿听了父亲的话,心里感到很纠结。一是她当时在浙江卫视工作如鱼得水,有自己的节目,另一方面,内心里还隐隐地担心自己会被人才济济的上海卫视所淹没,有一种忐忑和不安。但是最终没能阻挡亲情的催促和召唤,她还是寄出了自己主持节目的录像带。

没想到,董卿竟顺利地被上海卫视录取了。到了上海卫视以后,父亲亲自为董卿订阅了一份《人民日报》,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作为一名主持人,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把握正确思想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主持人啊!

董卿从父亲的目光里,看到的满是期待和鼓励。她感到了一种力量和坚强。没想到,这一订阅,竟是十五年。在这些年里,董卿早就养成每天阅读《人民日报》的好习惯,就是调到中央电视台,一份《人民日报》也随着董卿,订到了她在北京的单身宿舍里,也把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和关切之情带在了身边。

作为独生子女的董卿,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她不宠不惯,十分重视对女儿的教育和培养。她的父母都是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高才生,对董卿的教育主要从学习、锻炼和劳动这三方面,一点也不放松和马虎。

在董卿还没有洗碗池高的时候,父亲就让她站在板凳上洗碗。冬天水很凉,也要坚持让她洗。上学后,每天早上都要让她进行长跑锻炼,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父亲对她说,只有一个好的身体,将来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上中学时,每年放寒暑假,父亲就要董卿出去打工。她到商场当过营业员、到宾馆当过清洁工、到广播站跑过腿……这些使董卿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

母亲总是给她列出必读的清单。《简•爱》《呼啸山庄》《战争与和平》《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等。

长大后,董卿才发现,读这些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全靠当年的“童子功”。现在每每回想那一幕,董卿总是无限感慨母亲让她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阅读,使她内心变得更丰富;阅读,使她变得更聪颖。

董卿从小天资聪颖,上小学时又跳了两级。在学生中,一直是个“小不点”,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儿的“小不点”,德智体各方面都出类拔萃。

在这个刚柔并济的家中,良好、温暖的家风,将董卿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勤奋守责的人生底色。就这样,一路走来,董卿凭着自己的聪颖和勤奋、坚强和努力,为自己的人生不断增添一笔笔绚丽多姿的色彩,在广大观众中,树立了青春、活泼、乐观的形象。

董卿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教。董卿充满深情地说道,父母对我刚柔并济的家教,给我插上一双坚强的翅膀,飞过高山、飞过险滩、飞向远方……

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