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15篇

| 郑诗2

“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并没有明确具体指哪两颗弹和哪一颗星。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供大家阅读参考。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15篇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

1947年与蒋英结婚。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从西尔多·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学习。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因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位列美国陆军航空兵上校。1949年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并出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领导美国太空火箭的研究。1955年10月回国,有关其回国的具体过程充满争议,中国官方宣称钱学森是自愿回国,但是美国方面则有资料显示是钱学森因被错误怀疑参与共产主义活动而被美国驱逐出境。从1956年起,钱学森开始在中国建设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并任该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指导计划协调技术。1958年开始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60年“东风一号”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1965年开始实施人造卫星工程,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他为建设中国火箭弹道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1991年被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年9月,与钱三强、邓稼先等23人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8年钱学森宣称“只要有足够的水、肥料、劳力,就可以让农作物增产二十倍”,为毛泽东“大跃进”背书,造成中国饿殍盈野的局面。当时田家英问毛泽东∶“你也不是没当过农民,你应当知道亩产万斤是不可能的”。毛泽东说∶“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晚年的钱学森肯定特异功能的现象,并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表示支持。着作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等。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2

故事发生在1958年。那一年,中国在搞“大跃进”,粮食亩产要一年翻番,各地都在“放卫星”。1958年夏收结束,各地的高产纪录不断被刷新:6月8日,河南省信阳地区遂平县宣布,小麦亩产2105斤,四天后,这个县又宣称亩产增加到了3530斤。6月12日,遂平县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实现小麦亩产3520斤,报纸的新闻标题为《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这是第一次出现“放卫星”这个高产专用词。

就在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放出“卫星”后的第四天,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发表《粮食亩产会有多少?》一文,详尽而“科学地”论证说:“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土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太阳光能的30%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养料,其中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亩产量就不是现在的两三千斤,而是2000多斤的20多倍!这并不是空谈。”

在另一篇发表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的文章《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斤不是问题》中,钱学森进一步从力学专业的角度进行了更细致的计算:“我们算了一下,一年中落在一亩地上的阳光,一共折合约94万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这个数字,94万斤!”

“自然,高等植物叶子利用太阳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计最高也不过是1/6,这就是说,单位面积干物质的年产量大约是15.6万斤。但是植物生长中所积累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粮食,像稻、麦这一类作物的谷粒重量,约占重量的一半,所以照这样算来,单位面积的粮食的年产量应该是7.8万斤。这是说全年365天都是晴天,如果因为阴天而损失25%,那么粮食的亩产量应该是5.85万斤。这是说,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长,如果仅在暖季才长,也许要再打一个2/3的折扣,那么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

钱学森的论文为各地大放卫星提供了充足的“科学论证”,他的文章还深深影响了最高决策。

“放卫星”的结果就是,到了年底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195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250亿公斤,几乎是上一年的10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粮国———实际产量只有2000亿公斤。后来发生的事实就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三年灾害时期”,因粮食的短缺,农村爆发大面积的饿死人现象。这一切,距今刚刚50年。

我并无意让钱学森承担大跃进或“放卫星”的历史责任,不过,易卜生说,“每个人对于他所属于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至少从史料来看,他的那一份似乎并不小。

此次,凤凰卫视举办的“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中华网的中华论坛就“钱学森获奖大家有意见吗”进行网民调查,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4月6日),有326票同意,反对票为零,所有跟帖都充满了对钱老的敬意。

但是我总觉得,对于1958年的那几篇论文以及所产生的后果,钱学森应该有一声道歉。

没有这一声道歉,钱学森的伟大人生并不会逊色一分,然而,有了这一声道歉,他却可以给所有的后辈增添一份我们渴望而缺失的财富。

行将百岁的钱学森,度过了一个壮丽而伟大的人生,他所欠的,或许只剩下这一个道歉。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3

那年秋天,满怀心事的他在铺满落叶的麻省理工校园里踱步。他是怀揣着理想和激情来求学的,但文化的隔阂使得他害怕自己无法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忽然,他发现一群人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原来,一个送快餐的大胡子男人看到一辆新出产的轿车之后忍不住评价了几句。由于他说得非常专业,轿车主人和他热情地攀谈起来,并吸引了不少行人。

大家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懂得这么多,他告诉大家,他以前是一家汽车公司的老板,因为经济不景气,企业破产了。为了养家糊口,他干脆送起了快餐。围观的人们感叹着,大胡子却丝毫没有沮丧的神情,反而笑着说道:“没什么输不起的!不开汽车公司,我也照样能养活一家人。”

这些话在他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的确,这世上根本就没什么绝境,自己也没什么是输不起的!

没有了心理负担的他耐心地钻研着专业知识,很快就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他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在人生的尽头,每个人都将一无所有,那你还有什么是输不起的?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4

读了这个故事,我体会到了,钱学森当年去美国学习气体动力学,他在一代宗师冯卡门下,成为喷射实验室的创室元老之一。二战期间,以华人的身份参与到了多项高机密政府计划之中。

在美国期间,钱学森喜欢交各个领域的朋友,然而,安逸的生活和卓越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让钱学森忘记大洋彼岸饱受摧残的土地,他一直深埋在心中的报国愿望,终于在一九四九年薪中国成立之时,彻底爆发了,就是在这一年的中秋节,他决定,尽快结束自己的美国生涯。

我还体会到了,钱学森的爱国精神,遇到困难会想办法。我总以为我强多了。有一次,我遇到一条数学难题,我看了一下,想都没想,就跑去问老师,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有一段值得大家看看:这是一九五五年的一张照片,在美国的洛杉矶港口,一艘名叫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轮船,当天, 钱学森一家人购买了当天的票,返回中国,当船渐渐地驶向大海时,钱学森长长的出了口气,为了这一天,他足足煎熬了五年,可见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5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他们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联姻。一位从事艺术,一位献身科学;看似隔行隔山,却相互促进。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两家是世交。两人的父亲是好友。钱学森是吴越王钱镠的后裔,父亲钱均夫是民初有名的教育家,家里只有钱学森这个独子。蒋英也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蒋百里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家有“五朵金花”,蒋英是老三,长得漂亮可爱,是蒋家的“小天使”。因为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特别喜欢蒋家老三,蒋英小时,曾从蒋家过继到了钱家,蒋英改名“钱学英”。过了一段时间,蒋英的父母舍不得她,跟钱家说想把女儿要回来。钱妈妈说,送回去可以。但你们这个女儿,将来长大了,得给我当儿媳妇。

1935年。23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这天,蒋英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做珍贵的礼物放在藤条提箱里,带到了美国。而蒋英亦跟随父亲远赴德国,在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学习古典音乐,由于战乱阻隔,两人虽心心相印,但在12年间失去联系。1947年,钱学森留美后第一次回到阔别12年的祖国。这时蒋英也结束了在欧洲长达10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了上海。当年的相约,一直是两家父辈的心愿,而此时再次邂逅的两个年轻人亦情有独钟。钱均夫拿出亡妻当年陪嫁时留下的一副珍珠耳环给儿子要他以此为信物向蒋英求婚。而蒋英为等待了20多年的约定,欣然应允。她毅然为心仪已久的心上人,放弃了意大利歌剧院发来的邀请,跟随钱学森到了美国。

结婚使向来以严肃著称的钱学森发生了变化,他的导师冯·卡门说:“钱现在像变了一个人,英真是个可爱的姑娘,钱完全被她迷住了。”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在《钱博士的苦茶》一文中说:“钱和蒋英是愉快的一对儿。作为父亲,钱参加家长、教员联合会的会议。为托儿所修理破玩具,他很乐于尽这些责任。钱的一家在他们的大房子里过得非常有乐趣。有一次,钱学森兴致勃勃地做了一桌中国菜,而蒋英虽然也为准备这些饭菜忙了一天,但她却毫不居功,而是快乐地坐在他的旁边,与这个碰一杯,与那个干一杯。”钱学森每次去美国各地讲学或参观,总忘不了买一些妻子喜欢的礼品,特别是各种新的音乐唱片。他们在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附近的住所,陈设虽然简朴。但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多年之后,当蒋英忆及往事,依然回味无穷地说:“那个时候,我们都喜欢哲理性强的音乐作品。学森还喜欢美术,水彩画也画得相当出色。因此,我们常常一起去听音乐,看美展。我们的业余生活始终充满着艺术气息。不知为什么,我喜欢的他也喜欢……”

1950年8月,钱学森和蒋英办好了回国的一切手续,准备回国。但就在这时,美国当局突然通知钱学森不得离开美国,理由是说他的行李中携有同美国国防有关的“绝密”文件。半个月后几名警务人员突然闯进了钱学森的家,说钱学森是共产党。非法逮捕了他并把他关押在特米那岛。面对飞来的横祸,刚生完孩子不久的蒋英震惊之余依然镇定自若,她请来朋友的太太替她照料孩子,她与一些朋友四处奔波,为钱学森请辩护律师;几经努力,她被允许前往探监,看到憔悴的丈夫不但体重骤降15公斤,而且由于几经折磨患上了失语症,蒋英虽然心痛不已但她坚定地对丈夫说:“你放心,该办的事情我都在办。一定会救你出来!”后来,经过加州理工学院朋友们的抗议和多方努力,钱学森获准被保释,朋友们自发募捐保释金一万五千元(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是,被释放的钱学森不能离开洛杉矶,每月必须向移民局汇报。他们的家更是毫无安全可言。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务时不时会闯入他们的家进行搜查、威胁、恫吓,就连他们的信件也受到严密的检查,电话也受到了窃听。蒋英为了不使钱学森和孩子们发生意外,她辞退了保姆,谢绝了一切社会活动,一切家庭事务,包括照料孩子、买菜烧饭,都由她自己动手。为了躲开fbi密探的注意,蒋英把沙发搬进了卫生间,为钱学森布置了“绝密”的科研环境;他们还摸清了密探的窥视规律,每天清晨在屋后草地悠闲地散步,以便尽可能缓解钱学森心头的愤懑和重压,蒋英给了钱学森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就在遭受软禁期间,钱学森完成了《星际航行概论》和《物理力学讲义》这两本名著的初稿。正如四十多年后钱先生所说:“美国政府对我进行迫害的这五年间……蒋英同志是做了巨大牺牲的,这一点,我绝不能忘!”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6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7

上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

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克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8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川。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1948年夏天,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他回国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兴奋中骑着自行车赶到长安街汇入欢庆的人群。随后,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随解放区的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中共中央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万美元,要他帮助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资料。看到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尚未建立时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国外归来后,他于开国大典当天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像当年居里夫妇培养自己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

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9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

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0

在钱骥的干部档案里,组织对他的鉴定评价常常是:“学习积极,业务知识面广,肯钻研,非常注意积累国外技术情报资料。

工作后,钱骥摘录了几万张文献卡片,都是用蝇头小字写成的。几麻袋的资料在钱骥眼里是来之不易的专有信息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从自己的麻袋里找到答案。

对别人请他帮忙指导完善的科学报告,钱骥总是应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字一字推敲,大段大段地补充,而不留自己的名字。如果有人在署名中加上钱骥的名字,他总是一笔勾掉。

改革开放后,一向注重人才培养的钱骥大力支持中国学生去西方国家留学。

“他不光支持国家派遣留学生出国,也十分支持自费留学。”钱骥的儿子钱振宇回忆,1980年左右,单位里有的年轻人联系到了自费留学,为了得到单位的批准,有人常带着礼物到家里来,希望钱骥在单位里能批准同意他们出国留学。

“父亲每次都会谢绝礼物,但对他们出国深造却十分支持。”钱振宇说。

事后钱振宇会问父亲:“他们出了国不回来怎么办?”钱骥说:“虽然有些人可能会不回来,但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回到祖国贡献力量。”

1983年4月,钱骥患病住院。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仍然心系工作,病房床头上总是堆满了各种技术资料和刊物。每当有人来看望他时,他总是叮嘱别人带来所要的资料,询问的总是卫星研制和技术攻关进度……

就这样,钱骥用他全部的热爱和心血,走出了隐秘而伟大的一生,践行了一位航天科研工作者对祖国的承诺。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1

他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修完了美国普渡大学四年的博士学位,他还被中国人民授予一个无比光荣的称号“两弹元勋”。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邓稼先。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邓稼先取得了别人用四年才能取得的博士学位。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带着满脑子的原子知识和给父亲的两双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

转眼,已经到了1959年6月,刚刚开始研究工作的邓稼先和他的团队们,遇到了苏联公开违约,撤走专家的大麻烦。中央决定自己动手,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设计的负责人。在遇到了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学时,邓稼先在数学家周光召的帮助下,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邓稼先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虽历经千辛万苦而百折不回,受尽磨难而决不放弃。回国后,“舍弃小家而为大家” 成了邓稼先的真实写照。世人只仰慕成功者绚丽的鲜花,谁会注意邓稼先在大漠戈壁的寂寞,邓稼先成功了,正是源于他那长久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的结果。

1985年,邓稼先因长期接触核物质,患上了肝癌。几天之后,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换上了癌症。他无力的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的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却安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的这么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力挽救他的生命。1986年,这位中国的“两弹元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亲人,他的祖国。

他,肩负着民族的期望和等待,独自行走。只留下一个寂寥而孤独的背影,见证他的坚强不屈。于是,是他,邓稼先,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在世界人的面前。也是他,在毅然返回祖国后,一肩扛下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重担,告别了城市的璀璨灯火,隐姓埋名在荒僻的大西北干着最粗最苦的重活,浑然忘记自己曾有过家喻户晓的辉煌。也是他,带领堪称中国最优秀的团队,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也正是他,秉承中华传统的谦虚内敛,创造而不占有,成功而不自居,就这样默默地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2

邓稼先从小就有爱国情怀。13岁时,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当时,日本侵略者有个规定:凡是中国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向其行鞠躬礼。

邓稼先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这是一种侮辱,于是,他宁愿绕道走,也不去向侵略者行礼,以免自己的人格受到玷污。

这种对侵略者的痛恨,源自他有一个爱国父亲。一天,父亲的一位老朋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邓家来拜访。没想到,那位朋友刚一进门,平时一向很和气的父亲突然勃然大怒,很严厉地质问他:“你来干什么?这里不欢迎你这样的人。”朋友一下子明白了:邓先生是嫌自己给日本人办事。

朋友羞愧难当,正想辩解什么,父亲一声怒吼:“你出去!”这件事,给童年的邓稼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最朴素的爱国意识。那时,日本侵略者每占领一座中国城市,就强迫中国人去参加所谓游行集会,庆贺他们的胜利;如果不去,就会被杀头。

有一次,侵略者又逼市民和学生开会游行。邓稼先虽然很气愤,但又不能不去。当游行刚刚要开始的时候,他就扯碎了发给他们的小纸旗,还不觉得解气,又把破碎的旗子扔在地上,猛踩一脚,感到很扬眉吐气。

但这一幕校一个穿便衣的特务看见了。特务找到校长,要校长交出这名学生。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3

“于敏”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因为他曾经“隐姓埋名”30年之久。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于敏才进入公众视线。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秘密”和“隐身”背后,是我国的核武器氢弹研究。正是“于敏”组织领导的攻关小组,找到了氢弹技术的突破途径,完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氢弹方案。今天,88岁的于敏院士,坐在轮椅上,接过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项。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于敏的一生,或许“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最贴切的。

今年88岁的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少时凭借聪慧勤奋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像很多有抱负的莘莘学子一样,大学为于敏开启了一扇物理之门,然而不同的是,走过这扇门,这个由本土培养的科学家带领着他的攻关组,又为祖国推开了“氢弹”之门。

1967年6月,我国西北罗布泊上空,蔚蓝色的天空骤然升起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迸射出比几百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急剧翻滚的烈焰腾空而起,形成了一朵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中国人从此拥有了氢弹,当量330万吨级,于敏这个名字从此也与中国氢弹技术紧紧连在了一起,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赫然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说起当年,于敏淡淡的笑着:

于敏:大家都非常的高兴,我当然也很高兴。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4

1960年12月,我国作出部署,由核武器研究院集中攻关,突破原子弹,同时,原子能研究所先行一步对氢弹作理论探索。

1961年1月12日,于敏被叫到了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告诉他,经研究批准,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于敏感到很突然,甚至有些不解。他内向沉默,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不喜欢搞应用研究,自认为不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而且,他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

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他忘不了少年时代的那个关于“盖世英雄”的信念。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于敏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所说的“欺负”,并非仅指过去而言。20世纪50年代,美国等核大国多次威胁使用核武器来打击中国。“__的时候,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就曾建议用核武器袭击中国。它是真的在进行核讹诈、核威慑,不是报纸上说说玩儿的。”于敏回忆道。

自此,于敏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他愿“了却君王天下事”,但并不为了“赢得身前身后名”。

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他的夫人孙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二十多年后才恍然,“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

1965年1月,于敏率领“轻核理论组”携带所有资料和科研成果,奉命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

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万次,当时国内速度最快)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同年10月下旬,于敏为上海研究人员作了“氢弹原理设想”系列学术报告,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当于敏将整理出来的方案再一次向大家报告时,同志们群情激奋,高呼“老于请客!”请客的还有另外一人。当氢弹原理的方案传到北京后,邓稼先第二天即飞到上海,听完于敏的汇报后十分兴奋,请大家吃了一顿螃蟹。

氢弹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但在试验现场的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于敏确信他的氢弹原理是正确的,他也确信,我国已经取得了设计实战氢弹的自由。

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这次的蘑菇云更大,仿佛一颗人造“大太阳”,爆炸点以北250公里处仍能看到,烟云升离地面10公里。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的速度为世界之最。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

爆炸成功后,氢弹须根据实战需要进行武器化并装备部队。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和核武器生存能力、降低过早“点火”几率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5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毕业后的实习期间,钱学森充分地感觉到作为弱国国民的辛酸。当时的中 国,在历经了百余年的贫弱之后,中国人在国外留学,被欧美列强国家的人 极端的轻蔑,中国人饱受美国人的歧视。

1936年10月,钱学森进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成为美国籍匈牙利人科学家冯·卡门的得意弟子。师生二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和科研研究中, 彼此磨合,留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的冯?卡门先生是刚刚兴起的航空科学 中的顶尖科学家,是动力学上的教授。初次和钱学森见面的冯卡门对这位仪表庄重的年轻人倍加赞许。他提出了很多问题,不过都被才思敏捷的钱学 森回答出来。之后的几年中,钱学森先后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航空工程硕 士学位、航空博士等学位,并成为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火箭研究小组的主要 成员之一。

40年代初,钱学森和另一个航空科学家马林纳合力发表了重要的研究 报告《远程火箭评论与初步分析》,这一论文成为美国研制对地导弹和探空 火箭的理论基础。此外,钱学森还参加了美国核武器研制的"哈拉曼工程"。

1945年到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停息后,国内解放战争也在节 节胜利,钱学森先生意识到民族解放、复兴在即,他决定要回国投身到祖国 的建设中,但是归国路途确实是想象不到的坎坷和艰难。

1950年,因为怀疑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美国取消了他参加机密研 究机构的资格。钱学森以此为契机,用回国探亲这个理由准备回到阔别许久 的祖国。正当他要动身的时候,却被美国移民当局扣押,幸好被同事以一万五千元美金保释出来。但此后,美国屡次阻扰他回国,钱学森遭到了美国长达五年的扣留和迫害。

据钱学森晚年时候的讲述,在美国羁绊的五年中,他时刻不忘回国,每 一天都在准备着行李。由于美国政府的刻意压制,家中的生活条件很差,还 要经常搬家。好在妻子蒋英贤良淑德,抚慰了他那寂寥无助的心。妻子蒋英 毅然辞退家中所有的女佣,一个人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

在这五年当中,钱学森先生并没有放弃回国的打算,他在美国加州学院 任副教授,在教书之余,不忘继续研究自己的学术,并在1953年发表了《从 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一文,1954年出版的《工程控制论》更是引起了行业 领域的轰动。

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