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故事典故

| 乐妍

历史名人故事典故篇1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持续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但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之后,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状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方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但是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之后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能够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重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历史名人故事典故篇2

今天的诗明天的歌

古人非常珍惜时间一寸光阴就是一寸金子,一寸黄金买不到一寸光阴”、“年轻人不努力,老人难过”等等。文正明,明代吴县学者,著名书画家。他今天写了一首诗:“今天回到今天,今天是多么的少!今天不是时候再来一次吗?遗憾的是,今天不是一百年的生命。如果阎谷对待明朝,明朝就有明朝的事了。请从今天开始,在今天诗歌的基础上,初学者钱鹤潭改写了明天的歌:“明天会回到明天,明天会有多少!”!我要等到明天,一切都会白白浪费。如果明天世界累了,春天和秋天就要来了。水向东流,太阳在傍晚落下。一个世纪的未来是什么?请听我明天的歌。”

历史名人故事典故篇3

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5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历史名人故事典故篇4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枕头是用圆木做的,他读书困倦时就枕着圆木睡觉只要一翻身,枕木就会滚走,人就会惊醒,他用这种方法来强制自己,挤时间刻苦读书。

枕头睡觉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时,经常用石头做枕头睡觉,一旦被石头硌醒,马上又开始工作。

赢得时间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多斯塔之窗”写作时,夜以继日,工作非常紧张,疲倦时,他常常用大劈柴当枕头,使自己不至于睡得过久,正因为这样,他才赢得了比常人多得的时间,作出了比常人大得多的贡献。

珍惜时间,要学会挤时间。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少的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会有的。”半小时、十分钟,甚至只是短短的一分钟,也有利用的价值。记几个单词,几个公式……难道能说这些零散时间都是无用的吗?司马光小时候在私塾里上

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记忆力差。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他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每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于是纷纷跑出去玩耍了。司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关上窗户,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罢休。

他还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少时所学的东西,竟至终身不忘。由于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勤奋用力,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司马光一生坚持不懈地埋头学习、写作,往往忘记饥渴寒暑。他住的地方,除了书本,只有非常简单的摆设:一个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做的枕头。

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原来是这样的,司马光常常读书到很晚,他读书读累了,就会睡一会儿,可是人睡觉的时候是要翻身的,当他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滚到一边,这时他的头自己会碰到木板上,这样一振动,人也就醒了。于是,他就马上披衣下来,点上蜡烛,接着读书。后来他把那个圆木枕头看成是有思想的东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就是凭着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19年时间,编成了《资治通鉴》

历史名人故事典故篇5

在明初的时候,有一个叫宋濂的文学家,诗人。

在小时候他十分好学,但是由于家里很穷就没有办法去买书来读。于是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然后把借来的书亲自重新抄在一张纸上,再按时归还给别人。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而宋濂却坚持的抄书。有时,连砚台里的墨都冻成冰了,他的则端来热水,把热水倒进砚里,使它溶解。宋濂的十分关心宋濂,当宋濂全身都冻僵时,母亲则找来棉被给宋濂披上,怕他冻着。的时候,天气十分炎热,蚊虫又多,宋濂还是坚持的抄写,有时把他的手都咬肿了,可宋濂毫不在乎。而母亲却在旁边为他把扇,母亲的爱,让宋濂更加勤奋的学习,抄完后,就小步加快跑地送去,生怕超过了约定的期限。由于他十分坚守信约,因此有许多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他,他就更勤奋地阅读,每天早起晚睡,宋濂的母亲十分担心他吃不消,但宋濂只是一笑了之。于是他广泛地阅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知识也就更多了。

到了成年时,宋濂就更加仰慕圣人贤士的学说。但是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在这时,他每天跑到很远的地方,专心的去跟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的弟子很多,挤满了房间,先生十分严厉,宋濂毕恭毕敬。提出问题并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先生有时训斥,但宋濂并没畏缩,而是表现得更恭敬、态度更好。有时等到先生高兴时,先生便更具体的给他讲道理,这让宋濂受益匪浅,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但宋濂并不满足于现状,于是他去拜师。在拜师途中,他遇到了严酷的条件,身上又背着许多的东西。大雪像鹅毛一样的下着,北风像猛兽一样迎面扑来。宋濂踩在一尺深地雪中,艰难的行走着。一次宋濂由于冷得昏倒了,被一位好心的人家收留,当他补充完体力后,谢过老人便又上路了。经过了艰难的经历,让宋濂更加坚强。

到了校舍,他四肢都僵硬了,不能动弹,学舍的佣人端来热水给他洗,用棉被给他披上。宋濂才慢慢暖和起来。他寄居在旅店,主人每天只给他两顿饭吃,但宋濂并没有和别的比,依旧很满足。和宋濂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富贵,像神仙一般,而他却穿着酵素,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宋濂他心里有快乐的事,就是读书。

正是由于宋濂的勤奋,不怕苦,不爱慕虚荣的品格,才使宋濂有了伟大的成就。

5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