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 宋佳

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精选篇1

一辈子,一颗心,一件事,路生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就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儿,只要佳县的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75岁的她,从退休那天起也没有休息下来,一直在为找她寻医问药的人做着义诊,兑现着对佳县人民的新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奔流不息,一夜沉寂的佳县古城在雾气缭绕中苏醒过来,初冬的晨曦帷幕徐徐拉开,街道上逐渐喧嚣热闹起来。75岁的路生梅像往常一样,上坡下洼,步行穿过整个佳县县城,她要从最南边的家到最北边的医院去。每周有三天时间,她要在佳县的两个医院进行义诊。

一路上,路生梅总能碰到不少熟人,面对大家的.热情寒暄,她用独有的京腔、偶尔夹杂几句佳县方言一一回应着,这个生活了51年的小城,早已不是故乡胜似故乡。

只要病人有需要,路生梅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看到病人痛苦,她比病人还着急;看到病人满意,她和病人一样高兴。就连自己不到20平方米的家也早已变成了她的义务诊所。很多病人多次找她看病都是免费,很是过意不去。

不缺钱,是因为路生梅对于生活要求很低。51年间,她耐得清贫,在佳县没有置办过房产,居住的窑洞还是工作之初县卫生系统分配的家属院。家里的物件都有年头了,最大件的组合衣柜也是30多年前手工打制的。这个家极为朴素,却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

对自己的生活,路生梅总是再三节俭做减法;而对病人,她做的更多是加法,千方百计为他们多想一点,让他们的花费节省一点。工作31年、退休义诊20年里,只要是找路生梅看病的,拿到的都是便宜的药、适量的药、管用的药。

路生梅用医者仁心和精湛医术,赢得了佳县众多父老乡亲的好口碑。这些年,慕名追逐她的人也很多,但即使面对民营医院每年20万元的高薪聘请,她也没有动心过。她对名利看得很轻,这么多年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竭尽所能治病救人。

当年,从路生梅面对着鲜红党旗庄严誓言的那一刻起,她的生命就有了信仰。她把信仰深扎心底,为信仰不懈奋斗。

路生梅说:“我们那一级的163名同学,自始至终到祖国分配的那个地方原地不动的,恐怕只有我一个。去年我们佳县县委专门为授予我共产党员标兵开了一次干部群众大会,我觉得是一种鞭策。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没有退休年龄。所以就这么干吧,如果说没有其他意外的情况,我想我会继续在佳县待下去,争取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精选篇2

3月7日20时19分,“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首播。仪式上,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社会公开发布2022“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获“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其中,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榜上有名,成为陕西唯一获此殊荣者。

节目以讲述故事、现场访谈、获奖感言等形式,先后发布了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感人事迹,对路生梅事迹的介绍主题为“用一生守一诺,以‘梅香’暖一城”。她的获奖感言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内心都要繁花似锦,有方向,有目标,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生长在北京的路生梅,带着“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于1968年来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并坚守贫困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53年,用赤诚的医者仁心守护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生命健康,超额兑现了自己“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

据了解,路生梅于2021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今年又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此外,她还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诚信之星、中国好人等荣誉。

本次发布仪式以录播形式播出,首播期间在学习强国、央视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还将于3月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CCTV-1)重播。

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精选篇3

3月7日20时19分,“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首播。仪式上,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社会公开发布2022“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获“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其中,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榜上有名,成为陕西唯一获此殊荣者。

节目以讲述故事、现场访谈、获奖感言等形式,先后发布了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感人事迹,对路生梅事迹的介绍主题为“用一生守一诺,以‘梅香’暖一城”。她的获奖感言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内心都要繁花似锦,有方向,有目标,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生长在北京的路生梅,带着“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于1968年来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并坚守贫困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53年,用赤诚的医者仁心守护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生命健康,超额兑现了自己“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

据了解,路生梅于2021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今年又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此外,她还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诚信之星、中国好人等荣誉。

本次发布仪式以录播形式播出,首播期间在学习强国、央视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还将于3月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CCTV-1)重播。

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精选篇4

路生梅大学毕业之际,正值知识青年下乡热潮。当时,党中央向大学生发出号召“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作为一名大学生,路生梅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投身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佳县。当时,佳县的条件异常艰苦,医院喝的水是由毛驴驮的黄河水,每天只定量供给一瓢。冰冷的土炕、飞奔的跳蚤、对家人的思念……“想到陕北苦,但没想到如此之苦”。面对巨大的生活落差,她也曾偷偷哭过,但她始终牢记责任与信念,一次次擦干眼泪后,选择了坚持。

生活条件尚且如此,更不要提医疗条件了。据路生梅回忆,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她背着药箱,一路摔了四十多跤,来到十几里外的崔家畔村出诊。检查后发现,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麻疹性肺炎。经过两天的救治,孩子病情逐渐趋稳,她又在村里排查出5个类似症状的孩子,并将他们集中在一个房间治疗,隔断了传染源。一名孩子的母亲偷偷地打量着路生梅穿的鞋子,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纳了一双千层底棉布鞋,临走时含泪送给这位救命恩人。那双鞋子,路生梅一直没舍得穿,它是佳县人民淳朴善良的见证。

经历一次次的生死营救,找她看病的老乡越来越多,年轻的路生梅陷入了沉思。“如果自己离开这里,这些病人该怎么办?”思前想后,一个影响她一生命运的选择愈加坚定。1984年,她毅然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亲手写下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庄严承诺。

初心不改 一心为民甘奉献

路生梅从全科医生到儿科主任,再到医院副院长,在路生梅眼里,病人就是她的亲人。一个“百日咳”的婴儿病情危重,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进行吸痰,反复人工呼吸40多次,孩子终于得救了。一个肠穿孔病人,她连续救治8个小时后转危为安,劳累过度的路生梅却昏睡了一天一夜……这样的危急时刻,路生梅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找路生梅看病花钱少,她自己搭配的中药更是经常不收钱,花几毛钱看好病的故事在佳县坊间广为流传。

路生梅在佳县可谓家喻户晓,忙忙碌碌几十年,这座小城少说也有一半人找她看过病,有的家庭甚至是四代人。仅退休后的这20多年里,她义诊的患者就超过10万人次。

改革开放后,和路生梅一起下派基层的大学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大都回到了北京或去往其他大城市,路生梅也不是没有机会。80年代,她在北京协和医院以及西安一些大医院进修时,当地看准了她的业务技能,高薪极力邀请,但她心里深深印着“我不能去,佳县群众需要我”的“拒签书”,一次次放弃了回大城市的机会。

再次承诺 为党工作无期限

1999年,操劳30多年的路生梅退休了,但慕名前来家里看病的群众却丝毫没有减少。子女们心疼她,劝她辛苦了半辈子,也该歇一歇了,但路生梅却说:“这些看病的群众哪个不是奔着我来的,作为医生不给他们治病,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些西安、榆林的专科医院也纷纷伸出橄榄枝,前来高薪聘请她,都被她一一婉拒。为了方便群众看病,路生梅索性再次回到县医院,每天除了在医院义务坐诊,还得应对家里络绎不绝的看病群众,接二连三的问诊电话更是令她应接不暇。即使再忙,路生梅还是那张熟悉的笑脸,用夹杂着陕北土话的京腔耐心与患者交流。不知不觉,又是二十多年的坚守。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76岁高龄的路生梅向佳县人民医院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请战书,写下了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背上有责任,心里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路生梅主动请缨、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奋勇前行。

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精选篇5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十年前,大学毕业的杨宁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国家级贫困县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她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基层一线。经过十年努力,杨宁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低于3%。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杨宁不断贡献着自己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搞规模种养特色促增收。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下辖12个自然屯共有村民493户1708人,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

通过原始资料收集、分析和判断,杨宁把全村脱贫目标定在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和竹子加工业,并将“土特产”通过网络等方式推销往各地。随后几年,杨宁积极动员贫困村民种植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发挥着青春力量。

村官大联盟电商促外销。通过最初的朋友圈推广和电商平台销售,杨宁见识了网络销售的力量,也为解决村民种得下、有销路、稳收入的问题奠定了基础。2016年,杨宁联合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至2019年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300多万元。在后援单位广西汽车集团的帮助下,江门村获赠一台冷藏车,并免费在柳州设立了一间扶贫门店。杨宁以消费扶贫为契机,通过“村民合作社+冷藏车+扶贫门店”的模式,助推江门村销售特色农产品15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打破了江门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现状。

心系学生娃关爱特困户。安陲乡大多数留守儿童往返走路到乡里读书,每家每天都需要大人早上送中午接,下午送晚上接。为解决村民的烦恼,杨宁将自己家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每月抽出空闲时间将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辅导他们学习或作心理疏导等,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2014年至今,杨宁个人资助梁海春家庭小孩生活补助费、带领身患重疾的潘健强看病就医、向腾讯工银申请了百名老人“微心愿”等等,让爱心种子遍洒苗山大地,生根发芽。

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精选篇6

路生梅大学毕业之际,正值知识青年下乡热潮。当时,党中央向大学生发出号召“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作为一名大学生,路生梅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投身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佳县。当时,佳县的条件异常艰苦,医院喝的水是由毛驴驮的黄河水,每天只定量供给一瓢。冰冷的土炕、飞奔的跳蚤、对家人的思念……“想到陕北苦,但没想到如此之苦”。面对巨大的生活落差,她也曾偷偷哭过,但她始终牢记责任与信念,一次次擦干眼泪后,选择了坚持。

生活条件尚且如此,更不要提医疗条件了。据路生梅回忆,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她背着药箱,一路摔了四十多跤,来到十几里外的崔家畔村出诊。检查后发现,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麻疹性肺炎。经过两天的救治,孩子病情逐渐趋稳,她又在村里排查出5个类似症状的孩子,并将他们集中在一个房间治疗,隔断了传染源。一名孩子的母亲偷偷地打量着路生梅穿的鞋子,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纳了一双千层底棉布鞋,临走时含泪送给这位救命恩人。那双鞋子,路生梅一直没舍得穿,它是佳县人民淳朴善良的见证。

经历一次次的生死营救,找她看病的老乡越来越多,年轻的路生梅陷入了沉思。“如果自己离开这里,这些病人该怎么办?”思前想后,一个影响她一生命运的选择愈加坚定。1984年,她毅然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亲手写下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庄严承诺。

初心不改 一心为民甘奉献

路生梅从全科医生到儿科主任,再到医院副院长,在路生梅眼里,病人就是她的亲人。一个“百日咳”的婴儿病情危重,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进行吸痰,反复人工呼吸40多次,孩子终于得救了。一个肠穿孔病人,她连续救治8个小时后转危为安,劳累过度的路生梅却昏睡了一天一夜……这样的危急时刻,路生梅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找路生梅看病花钱少,她自己搭配的中药更是经常不收钱,花几毛钱看好病的故事在佳县坊间广为流传。

路生梅在佳县可谓家喻户晓,忙忙碌碌几十年,这座小城少说也有一半人找她看过病,有的家庭甚至是四代人。仅退休后的这20多年里,她义诊的患者就超过10万人次。

改革开放后,和路生梅一起下派基层的大学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大都回到了北京或去往其他大城市,路生梅也不是没有机会。80年代,她在北京协和医院以及西安一些大医院进修时,当地看准了她的业务技能,高薪极力邀请,但她心里深深印着“我不能去,佳县群众需要我”的“拒签书”,一次次放弃了回大城市的机会。

再次承诺 为党工作无期限

1999年,操劳30多年的路生梅退休了,但慕名前来家里看病的群众却丝毫没有减少。子女们心疼她,劝她辛苦了半辈子,也该歇一歇了,但路生梅却说:“这些看病的群众哪个不是奔着我来的,作为医生不给他们治病,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些西安、榆林的专科医院也纷纷伸出橄榄枝,前来高薪聘请她,都被她一一婉拒。为了方便群众看病,路生梅索性再次回到县医院,每天除了在医院义务坐诊,还得应对家里络绎不绝的看病群众,接二连三的问诊电话更是令她应接不暇。即使再忙,路生梅还是那张熟悉的笑脸,用夹杂着陕北土话的京腔耐心与患者交流。不知不觉,又是二十多年的坚守。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76岁高龄的路生梅向佳县人民医院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请战书,写下了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背上有责任,心里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路生梅主动请缨、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奋勇前行。

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精选篇7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十年前,大学毕业的杨宁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国家级贫困县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她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基层一线。经过十年努力,杨宁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低于3%。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杨宁不断贡献着自己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搞规模种养特色促增收。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下辖12个自然屯共有村民493户1708人,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

通过原始资料收集、分析和判断,杨宁把全村脱贫目标定在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和竹子加工业,并将“土特产”通过网络等方式推销往各地。随后几年,杨宁积极动员贫困村民种植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发挥着青春力量。

村官大联盟电商促外销。通过最初的朋友圈推广和电商平台销售,杨宁见识了网络销售的力量,也为解决村民种得下、有销路、稳收入的问题奠定了基础。2016年,杨宁联合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至2019年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300多万元。在后援单位广西汽车集团的帮助下,江门村获赠一台冷藏车,并免费在柳州设立了一间扶贫门店。杨宁以消费扶贫为契机,通过“村民合作社+冷藏车+扶贫门店”的模式,助推江门村销售特色农产品15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打破了江门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现状。

心系学生娃关爱特困户。安陲乡大多数留守儿童往返走路到乡里读书,每家每天都需要大人早上送中午接,下午送晚上接。为解决村民的烦恼,杨宁将自己家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每月抽出空闲时间将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辅导他们学习或作心理疏导等,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2014年至今,杨宁个人资助梁海春家庭小孩生活补助费、带领身患重疾的潘健强看病就医、向腾讯工银申请了百名老人“微心愿”等等,让爱心种子遍洒苗山大地,生根发芽。

5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