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中出现的感人事迹范文800字左右

| 郑诗2

披上白衣,你们就是捍卫群众生命的白衣天使!你们的基因里本就刻写着责任担当,血管里本就涌动着家国情怀!“武汉加油”铮铮有力,是最直白的鼓励;“风月同天”优美隽永,是最贴心的共情!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疫情出现的感人事迹,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抗疫情出现的感人事迹1

路上,行人寥寥无几。他们脸上的表情被大大的口罩一分为二,眼神充满着焦虑,步履匆匆,整个世界好像只剩口罩下沉闷的呼吸声。疫情数据在不断刷新: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58例,114例,172例……

我忽然想起妈妈给我看过的视频:穿着厚重防护服,带着口罩与防护镜,汗流浃背的医生正在照顾病人,因为“全副武装”的原因,彼此之间都认不出来。于是他们在衣服后面写上各自的名字。他们换防护服的时候,稍有不慎,便会被感染。这些白衣天使们永远都勇敢地站在抵抗疫情第一线,为我们挡住可怕的病毒,筑起一道道防护墙。我们在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的时候,他们却在抢救一个个被肺炎病毒侵害的生命。

新年的红包不知何时变成了一包口罩。对于病毒的恐惧将我们牢牢地关在家中。想起那一位位不求回报,不怕危险的白衣天使们,我真替他们担心。许多位医生被感染,仍然有无数位医生前赴后继赶赴疫情一线。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正在夜以继日地研究病毒,希望尽快研制出特效药。这位可敬的老者,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他依然与其他人一起为疫情的控制做出了的贡献。我佩服他们的勇敢和坚持。在这新的一年里,他们给我们正确面对疫情的勇气和方法。是那些白衣天使们给了人们恢复健康的希望。从年底到新年至今,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尽自己的努力来抗击病毒。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影,一个个尽职尽责的身影。医生们的防护服下,背负着多少重任,但仍含笑面对。

感谢,白衣天使们的努力;感谢,医药科研人员的刻苦研究。感谢各行各业抗击疫情的人们。正是他们的努力,帮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的防护之墙,正是他们的辛苦,帮我们迎来了幸福安康。这病毒,虽强大,虽可怕,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必将最终战胜所有困难。

抗疫情出现的感人事迹2

每一次的生病过后,都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仿佛生命就是一根细丝,轻轻的一碰,它就会缓缓的断裂。非典那年我是个无知的小宝宝,感觉不到身边的惶恐。新型冠状病毒的今年我18岁,深感生命的珍贵。

没有什么事一帆风顺的,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现在是感到如此的幸运,我还健康地和我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每天实时地关注疫情的新情况,看着数量的不断攀增和网络各界的评论。我一边为祖国网络发展的迅速感到骄傲,一边又为中国人民的素质担忧了起来。会有人在网上散播谣言,肆意的造谣,煽动民情,造成恐慌。会有人去捡用过的口罩再卖出去。会有人趁此提高口罩的价格。我在想难道他们就看不到还在前线奋战的白衣天使么?看不到那些流逝的生命么?难道他们的心不是肉做的吗?这一系列的事都让我一次次的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经常看着看着就会热泪盈眶,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令我感到最动容的是那些年轻的志愿者们,他们自愿去支援武汉不求任何回报。与那些利欲熏心的人相比,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更多。无论你是世界各地哪个角落的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就是一家人,并且我们始终在一起,只要你需要,我就会去搭把手帮你。还有一位老人,他的话让全国人民都安下心来,坐在家里,不在惶恐。这样一位垂暮之年的人,让我打心底里深深的敬佩,我立志要向他学习,无论以后我会从事于哪一岗位,我都会坚守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热衷于我的职业,我认为赞美他最好的诗句就是臧克家著作的《有的人》。

疫情爆发,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投入到一线去,让我深深地感动,我们的大中华,永远的保护我们。作为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我深深地希望那些在网络上肆意传播消息的人,请停下你们的手指摸着你们的良心对自己说“我是一名中国人”。希望那些在一线奋战的白衣天使,愿你们首先平安再去守护我们的健康。希望那些正在实施雷山医院工程的工人们,愿你们首先注意安全再去拼尽全力建设。希望那些待在家里的学生,不要松懈,努力学习,毕业后成为保护我们祖国的人。

生命诚可贵,身体是一切劳动的本钱。我建议那些待在家里的人,你们也不要懒惰,要在家里做适当的运动。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各大营销场所要注意消毒处理,为公众提供安全场所。做好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工作,别恐慌,为武汉人民尽可能地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论你是白皮肤,黑皮肤还是黄皮肤,无论你是中国人、美国人,还是某国人,都请你记住,我们生而为人,我们就都是一家人,抗击疫情,我们一直同在。

抗疫情出现的感人事迹3

在这次疫情之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相信他,是因为在17年前的那场SARS战役中,他就是中流砥柱!

17年后,已经84岁高龄的钟老又一次站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很多人都说钟南山是个英雄,但是作为英雄钟老这一辈子都做了什么?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英雄人物呢?

老一辈中国的科研英雄,从之前的邓稼先到现在的的袁隆平、钟南山,年轻一辈的科研人员他们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品质,在新的时代他们能不能成为这样名留青史的英雄呢?

钟老这一辈子很有传奇性,像网上流传很广的那些钟老年轻时候的事迹,他曾是个体育健将,曾经荣获过全运会400米栏冠军,虽然这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足以拿来自豪一辈子的成就了,但是对于钟老来说,这只是他人生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钟老的绝大部分成就都在医学领域的,钟老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性哮喘这个概念,这个观点后来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编写到哮喘全球防治战略采用;另外钟老还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慢性咳嗽病因,他阐述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食道神经炎症机制,再就是证实了早中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中有60%存在着蛋白营养不良问题,然后他又提出并补充了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等等,我知道大家一定对这些一头雾水,不过没关系,这些都是很专业的问题,咱们外行也没有必要了解,其实我们从其他角度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钟老的贡献,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计划,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而且他还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还有就是863计划、十一五科技攻关等等这类水平的10来项重大科研项目!

抗疫情出现的感人事迹4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开始疯狂地传播,就像是那年的非典病毒一样。网络上每天都报出,关于疫情防治的最新消息,从疫情的起源传播,再到防治,种种细节都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先从疫情的起源开始谈起。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这里就是整个疫情_爆发的源头。虽然说它的名字是海鲜市场,但里面的交易基本上都是野生动物有许多狐狸、豚鼠、狼仔、大雁、果子狸、鳄鱼、狗狸獾、海狸鼠、竹鼠、梅花鹿、海蛇等野生动物没有经过任何的疫病检查,直接放到了人口密集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在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明码标价出售。蝙蝠是这次冠状病毒的寄存宿主,而上面提到的这些动物就是中间宿主,这些中间宿主又被人类吃掉,所以疾病很快地传染到了人类身上,开始了人传人的疯狂模式。

网上了,许多的网友在质问为什么要吃野生动物,为什么要追求野味?没有人心了吗?其实原因不外乎有两种,其一,一些人相信野生动物会有一些治疗疾病的作用。其二,就是单纯的物以稀为贵,想要尝野味。这些人不会顾及野生动物的死活,也不会想到要物种灭绝,还是生态破坏,只顾他们的享受罢了。既然有了需求,供给市场也就越做越大。而这些野生动物被无情地杀害,兔头以及其他动物的内脏被扔在了批发市场内部,没有做任何的处理,疾病飞速传播不是因为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迫害吗?于是我们就被考验住了,若是没有那些人对野生动物的无情伤害也许疾病传播并不会像如今一样厉害。若是我们对野生动物多一点的关心,少一点的捕食,也许非典的病毒也不会传播的那样厉害。可惜生活从来没有如果。人类后悔莫及吧。

而疾病的防治不仅是冲淡了人情味儿,甚至有的都到了无情的地步。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账号叫做抄河南的作业。起先也好奇,但是一搜才发现河南人民对于疫情防治的做法简直奇葩到了无情的地步。村子里专门雇用挖掘机直接挖土封路,还有老大爷手持大刀、红缨枪守在村口,不让外来人员入内。而有武汉返乡人员的家门口也被拉了横幅,此户有武汉返乡人口,请勿靠近。冠状病毒的防治无可厚非,但是像这样的防治方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只是觉得人情味没有了,人与人之间也只剩下了防治与被防治、管控与被管控的关系。似乎是为了自保,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

然而在人心惶惶的时刻,仍然有许多的白衣天使逆流而上,有许多的新闻人独身闯入武汉,中国菜篮子寿光每天给武汉供应600吨蔬菜。还有一则又暖心又痛心的新闻。孙子给爷爷拜年,结果爷爷戴着口罩说今年我要一个人过年,你回吧,防护门都没有开,等孙子走到楼下时,爷爷从窗户里给她扔出一个袋子,里面有口罩和红包。爷爷的拒绝就是对孙子最无声的爱,其实爷爷已经对孙子的到来盼望了许久,但是疫情发生,他只希望孙子能够早一些回家,早一些的远离病毒,健健康康的,一则新闻让无数网友感动。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正体现了那句话,远亲不如近邻,送来了100多万的kn95口罩。泰国各机场航运公司也免除对中国旅客的滞留罚款费用,并且提供了免费口罩。这不是患难与共吗?

在这里还是要建议大家:一、不食用野生动物,不给捕杀野生动物市场,从源头上远离病毒。二、合理地防治疾病的传播,可以送口罩,但是千万不要在别人的门口贴横幅。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虽然我们做不到逆流而上,但可以让我们的资金与爱飞向疫区。希望我们可以通过疫情对我们的考验,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抗疫情出现的感人事迹5

2020年的元旦期间,呼吸科的门诊量开始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入院的像原来那7名病人那样的也越来越多。1月17日,医院将住院部一楼改造成为专门的隔离病区。1月30日,医院作为第三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医院改造成立了6个病区设置了160张床位,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张继先“像救火队员一样”,在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她不仅每天要对160位病人查房了解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遇到危急重病人,还要带领团队通宵达旦抢救。

疫情的发生,不仅对病人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更是对医护人员的巨大考验。一上午4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医护人员都会浑身湿透,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还要不停地对病人进行生活和医疗处置,有时遇上情绪焦躁甚至不理解的病人,大家还要进行安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防护服不透气,还要戴N95口罩,几个小时下来,身上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医护人员几乎一天都不怎么喝水,忙起来,吃饭也不能准点,因为统一佩戴的N95口罩防护比较严,许多人鼻梁和眼下都生了压疮。“可想到我们现在坚持工作,才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就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在全力做好自己的医疗工作。”说起自己的团队,张继先满是骄傲。

当看到科室有部分年轻医护人员的心理有波动,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时,张继先为大家加油鼓劲,她告诉团队,以前我们是“白衣天使”,现在我们是“白衣战士”,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