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10篇

| 福萍

从医40多年来,泽珍达日杰赡养孤寡老人数十名,为经济困难患者减免医疗费10万余元,垫付医药费5万余元。他感念部队培养,投身公益事业,拿出全部积蓄创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并按照公益性原则,坚持福利办学、免费教育,靠夫妻二人退休工资和诊所收入维持学校日常开支。办学20年,他帮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带动数百个贫困家庭摆脱贫困,逐步迈向小康,为解决藏区特别是农牧区缺医少药困难,促进藏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17年获评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个人,2021年荣获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2

赵天杨 男,满族,中共党员,1979年出生,1998年入伍,2000年退役,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盘轴加工厂特级技能师

赵天杨常年奋战在军工企业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一线,他勤于学习、善于创新,先后获得数控铣、加工中心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冠军,是辽宁省第一个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他执着钻研、攻关克难,先后参与完成27项部级或公司级攻关研制任务,完成工艺创新13项、优化工艺路线104项、解决技术难题9项。他技术精湛、专业过硬,在数控加工领域解决了多项关键、重要零件的加工制作难题,18年来先后完成各类攻关、优化及改进200余项,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数千万元。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荣获“辽宁工匠”称号。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3

龙吉克·卡德尔,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1979年入伍,2008年退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义务护边员。

该同志一家三代四人戍边卫国、守边护边,七十余年赓续传承。龙吉克·卡德尔牢记“子孙后代要用生命来守护祖国边境线,跟共产党走”家训,先后送两个儿子去边防一线当兵,扎根基层,戍边守防。自主择业时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选择回到家乡塔县,在帕米尔高原千里边防线上当一名义务护边员,沿着爷爷、大伯、父亲的足迹,担负起护佑一方百姓的责任。他探索建立“随队实践教学和定期集中教学”培训模式,培养了素质过硬的护边队伍,多次协助边防官兵处置不法分子越境,维护边防稳定。2019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4

周晓东,男,1966年9月出生,群众,海南省华光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农艺师。

1987年入伍在某部队农场种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继续从事农作物育种工作。退役28年来,周晓东辗转辽宁、黑龙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潜心研究春小麦、水稻育种的跨纬度种植,收集整理3万多份水稻、小麦种质资源,建立全球首个私人种源库,解决了春小麦抗倒伏的世界难题,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获得国审品种两个,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亿公斤。小麦育种被认定为农业公益事业,作为“个体科研户”的周晓东坚持30年把公益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他选育的小麦良种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自然推广,使农民受益、国家受益。他不忘初心,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在服务官兵、服务部队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5

退役军人,本色依旧,响应号召,冲锋一线。

张惠斌,鹿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军鼎科技园党总支书记、董事长,1984年由天津某部队退出现役,服役期间3次荣立三等功。退役后立志创业回馈社会,2015年创办了军鼎科技园,目前已吸纳69家企业入驻园区,帮助118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

疫情袭来,他不忘初心,奋勇担当,积极响应鹿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迅速发动园区内退役军人,组建退役军人抗疫先锋队,深入村庄、社区义务开展消杀志愿服务活动。1月19日,鹿泉区军鼎科技园退役军人抗疫先锋队分别到鹿泉区翠苑雅居、永基花苑开展灭菌消杀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早点让疫情过去”,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退役军人最朴实的愿望。这群可敬的退役军人,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仍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信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6

陈红刚,1977年5月生人,1993年12月入伍,1995年3月入党,1995年12月荣立三等功,荣获优秀士兵两次,1997年退役安置到成武县民政局,199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成武县民政局工作,2019年2月至今在成武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陈红刚同志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也是一名成武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工作人员。疫情爆发,人人惶恐,他第一个站出来说:“疫情防控我先上!”。自1月24日以来,每天坚持第一个到单位值班,先背上消毒喷桶把办公区域消杀一遍,做好单位防控疫情消毒工作。并在疫情期间多次参与慰问驻成单位、优抚对象。

陈红刚同志舍小家顾大家,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一有空就配合小区物业坚守防疫岗位,登记小区出入人员,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排查小区内返乡人员情况,坚持防疫消杀,晚上依然坚守岗位不放松,守护群众安全健康,践行“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退役军人的初心和使命。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7

李波洋,2016年9月参加工作,现为市军供站四级主任科员。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李波洋始终牢记责任、勇于担当,立足本职始终扎实做好防控工作,成为疫情防控的“放心岗”“放心人”。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坚守。在收到疫情爆发的消息后,他立刻放弃了春节休假时间同家人分别,第一时间返回岗位,积极做好摸排工作,对兰州市军用饮食供应站全体干部职工个人以及家庭主要成员的健康情况、外出历史以及疫区人员接触史进行了全面摸排;主动承担单位的防疫消毒工作,对军供站财务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配合西站街道西站东路社区完成了对军供站小区每户居民的健康状况排查和军供站小区居民出入通行证发放工作。

虽然自己还是一名党员发展对象,但他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积极响应局党组号召,请缨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做好对出入小区人员登记、体温测量、群众劝导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大家的好评。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8

“大家注意,多穿衣服,马上集合做核酸监测!”“大家不要着急,排好队,保持一定距离!”“需要什么跟我说,我统计一下!”“戴好口罩!”洪亮的嗓音发出一声声呼喊响彻盈畅园,不分昼夜、不知疲倦,他是社区的保卫者,他是居民的定心丸,他是可爱的退役军人——陈诚。

岁末年初,疫情突至,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陈诚作为退伍军人,发挥冲锋陷阵的带头作用,第一时间来到社区,成为第一个报名参加抗疫的志愿者。不仅如此,他还动员身边亲朋好友以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抗疫志愿服务,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志愿服务团队。自成立之日起,他们不分昼夜,积极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为盈畅园的防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陈诚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最可爱的人”,有危险他真上,有困难他先冲,他就是“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军人精神永驻我心”的最好的诠释。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9

张东堂,男,195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71年入伍,1977年3月退伍回乡务农,先后担任该县段村乡四龙庙村民兵连连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军人本色,带头艰苦创业,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号召,结合实际,制定了“旅游兴村、特色富民”的发展宗旨,主动访民情、跑项目、谋出路,所在的四龙庙村由以往的落后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9年1月,张东堂被确诊患膀胱癌,几年内先后经历六次化疗,但他依然坦然面对,积极工作。张东堂同志被授予2017年“全国精准扶贫带头人”称号、“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感动天鹅城”十大人物、三门峡市脱贫攻坚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

退役军人突出个人事迹300字篇10

王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出生,1990年入伍,1995年退役,安徽省宿州市农业机械智能装备综合实验站站长。

该同志退役26年来扎根基层,坚守农业战线,探索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在安徽全省推广,仅2016-2018年累计节约成本7419万元;他培育了2000多户农机科技示范户,为26个乡镇、163个村派驻农机科技指导员,推广农业新技术,普及冬小麦精量播种技术,播种面积达240万亩,为农民节约耕种成本近9000万元。他情系贫困群众,主动申请到埇桥区最贫困的雪花村担任扶贫工作队专干,跑资金、找项目,种植大棚,进行农产品加工,帮助27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他用7年时间把埇桥区第一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建设成为拥有自主产权的试验基地,基地连续6年荣获安徽省农机推广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国优秀基层站。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称号,202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