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事迹材料500字

| 丹梅

微笑服务换真情—记三十三团医院优秀护士潘玉华。

时光中会不会有永恒的感动?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但她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将朴素的笑容绽放,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她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

她,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3团医院护士——潘玉华。

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粒沙可以验证大地的苍桑。”潘玉华是一名普通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当中,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满腔热情,在15年的护理生涯中,无怨无悔地追求当代白衣天使的使命,她用理想的信念、勤奋的态度和病人的沮丧、绝望做着交换,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病人伤痛的心灵。她就是这片大海中涌荡的浪花。

潘玉华是1996年从北疆塔城嫁到33团,成为了该团医院的一名护士。那时的潘玉华刚从护校毕业。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履行着白衣天使的诺言,融入到33团医护工作的行列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33团医院,缺医少药,且医疗条件差,住院的患者既有团部的,也有连队的,但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面对,一样的执著,一样的专心。她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病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

今年7月份,一名86岁的男性患者张书孟,由于年老胃肠功能失调,数天未排大便,腹胀、肛门坠胀折磨着这位老人。为解除老人的病痛,医院安排由潘玉华护士行灌肠术,灌肠中坚硬的粪团阻碍导管导入,潘玉华护士就用手指抠出坚硬的粪团,然后灌肠成功,患者排出很多淤积的粪便,老人很高兴,闷闷不乐的心情顿时放松。

几天后,又一名3连的84岁女性患者孙惠民,亦由于年老胃肠功能失调,急需医院行灌肠术,当时坐卧不安的老人,异常痛苦。为尽快解除老人的病痛,又是潘玉华护士为其灌肠成功,但由于老人不能下蹲,排粪便时排了一地,奇臭无比,但潘玉华护士却搀扶着老人足足20分钟。老人排便成功后,面容显得平静而安祥,连声道谢。小潘却说“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是我应该做的。”随后又将地上的粪便清扫拖地干净为止。她的一举一动,感动着医院里的每一个人,而小潘护士却面带微笑地说:“我们的灌肠工作取得收效,我们没有白忙活。”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如果说她没有顾虑,那是不真实的。毕竟她已为人妻、人母。但是,她没有选择退却,却选择了坚守。她深知: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今年4月,她的父亲因突发的车祸去逝,这给远在33团的潘玉华以沉重打击,原本约定在今年春节回家探亲的小潘,却因工作需要没能在父亲生前最后尽孝,而留下了终身遗憾。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潘玉华在医院工作15个春秋了。这15年的光阴里,长长的病房走廊、宁静的病室,到处都留下了她的汗水和足迹。每天给病人测体温、打针、发药、铺床、输液,给重病患者翻身,常常超时工作,但她从不言苦,她在苦中感受呵护生命的快乐,在累中体会自身价值的意义。她觉得全心奉献才是她最美丽的时刻。

工作中的潘玉华还是一个有“心”的护士,她认为选择了医护职业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艺,那就是“微笑”服务。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进病房给病人治医学,还是平日闲暇,只要面对病人,她始终以笑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有不少患者风趣地说:“看见潘护士的微笑我们的病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默默的奉献和辛勤的努力,总会换来大家的认可。在潘玉华热心投入自己本职工作的时候,勤勉奉献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33团医院“优秀护士”。面对荣誉,她总是淡然一笑,她将荣誉化作了对护理工作的挚爱,对患者的关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出更多感动生命的乐章!

护士事迹材料500字(篇2)

2006年,张女士走出校园成为本市中医院的一名护士。在16年的从业生涯中,她始终坚守初心、心系患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疫情暴发后,她两次投身抗疫前线,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她是群众心中当之无愧的的“钢铁卫士”!今年,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张女士荣获“最美护士”的称号。

坚守:从未想过放弃护士这个职业

作为市中医院骨伤一科副主任护师,张女士常年负责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并辅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带教等工作。在刚刚成为护士的那两年里,繁重的工作也让张女士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过质疑,但每当看到经过自己悉心护理的患者能正常行走、康复出院,张女士总有满满的成就感。“虽然有时候很苦很累,但从未后悔过。”张女士说,“工作的时间越久,康复的患者越多,就越能感受到护士这个职业的神圣。”

护士的工作繁琐又冗杂,这让张女士常常无法兼顾家庭和工作,在这两者之间,张女士将心中的天平倾向了工作。疫情让张女士和家人本就不多的团聚时间变得更少,但她从未退缩,毅然前往抗疫一线。谈起这段经历,张女士表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安心地为防疫工作做贡献。”

战疫:脚踏荆棘奔赴抗疫前线

2020年疫情暴发,了解到武汉医护人员紧缺的现状后,张女士瞒着家里人递交了援鄂请战书,随后她参加了境外返鲁人员隔离点的工作。张女士说:“虽然有太多担心和不舍,但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再大的困难、再多的险阻我也要克服!”

某日晚,张女士突然接到支援威海的电话通知,她没有犹豫:“行!我去!”3月的威海寒风凛冽,上午,张女士和队友们完成了小区内数千人集中采样后,还要继续为居家隔离的人员上门采集。为节约时间与物资,张女士经常7小时以上不间断在户外采样,每次出任务前都要减少水分摄入并穿上尿不湿,一天工作下来,尽管头发和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双眼前也充满了水雾,但她和同事们都咬牙坚持着。

作为队长,张女士不仅要完成自己的采样任务,每天还负责队员们的任务分工、任务传达、物资调配、工作总结、生活起居、心理疏导等工作。由于采样量庞大,检测点经常会出现试管支架不够用的情况,张女士拿起用完的拭子盒,在上面扎好足以支撑试管的小洞,加以利用,不仅提升了核酸检测采样的效率,更是将废弃的药盒变废为宝,同时也收获了同事们连连的夸赞。通过13天连续作战,张女士和队友参加了12轮的核酸检测,完成采样近9万人次,入户600余次,顺利、安全地完成了驰援威海任务。

谈及获得“2022年最美护士”的称号,张女士说:“奖项是对我的肯定和激励,日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护士事迹材料500字(篇3)

男,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参加工作,现担任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人、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成员、预防控制组组长。

今年春节前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有三十年工作经验的医务工作者,他第一时间写下申请书,强烈要求加入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治队伍”,全力以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忘医者初心,勇担医护使命,明知风险与艰难,依然选择勇敢和奉献,挺身而上。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党员、医生,面对突然疫情,同样毫不退缩。夫妻二人在中国传统的春节,毅然放弃了与家中老母亲、老父亲以及儿子的团聚,各自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疫情期间,一直以院为家,24小时紧急待命。他也想当一位孝子和一名好爸爸,但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他首先想到的是医院患者的生命安全,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以赤诚践行的初心使命。

1月22日凌晨3时许,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接到一名曾与确诊病例武汉返乡人员有过紧密接触的女患者。当时,患者情绪比较激动,不愿配合医务人员工作,执意回家,誓死不留院隔离观察,多名急诊内科医务人员努力劝说都无法说服该患者。他获知此消息后,立即到急诊内科,跟患者进行近距离面对面的沟通,安抚患者情绪,耐心做好说服工作,最终获得该患者的理解,并同意留院隔离观察,后经标本检测核酸试验为阳性。在危险的关键时刻,他带领预防控制组成员,认真排查疫情,严防死守,不漏一人,做到早发现早隔离,以快速行动奋战在防控疫情最前线,成功避免了疫情进一步扩散。因长时间接触上述患者,他当日被要求隔离医学观察,庆幸的是经检测核酸试验为阴性。次日,他向院部要求立即重返工作岗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他面对疫情毫不退缩,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冲锋陷阵,坚守疫情防控最前线,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操。


护士事迹材料500字(篇4)

刘先生,男,30岁,入党积极分子。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从2013年至今一直在急诊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来,刘先生把“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作为人生的追求,在周而复始的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真正做到“把人病当己病,视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地为广大患者服务着。

刘先生从事护理事业已有六年余,他已经记不清护理过多少位患者,参与过多少次抢救。他深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工作也会以积极的回报回馈于你。

作为一名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护士,刘先生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搞好病区管理,一丝不苟的做好护理及带教工作。6年的护理工作使他不仅掌握了护理技术,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年的工作中,刘先生坚持早上班,晚下班,24小时随叫随到,从未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影响到工作。2013年特大台风“天兔”,他接到领导电话,冒着狂风暴雨走路到科室参加积极的救助工作,在特大的呼啸风声中在救护车上穿梭于大街小巷去参加救援,全身湿透了,擦干眼镜,提着急救箱再去下一个地点,没有半点退缩。最后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八个小时的救援,等台风过后,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的人民安全,同时也被市政府评为2013年抗击特大台风“天兔”积极分子。

在工作中,刘先生总是把患者看作自己的亲属,认真履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2015年有一次院前出诊到贸易城七楼救治一名昏迷老年患者,去到时患者浅昏迷,呼之不应,休克血压,但是家里只有一个老太太,老楼房担架过不了,时间紧迫,刘先生和医生一起把老人从七楼背下来,送上救护车,拉到医院后优先抢救,事后把老人送入内科住院。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先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把繁忙的工作谱写成生活中彩色的篇章,得到了科室内部、院部的肯定,刘先生在2014年市第一届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成绩;2014年评为市优秀护士。2015年评为市个人先进;2016年护理操作比赛小组赛第二名。2017年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2018年评为汕尾市优秀护士。2019年评为医院个人先进。

护士事迹材料500字(篇5)

我叫王小梅,33岁,本科学历,护理师,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热爱本职工作,8年来,没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护士的天职。

2000年高考的时候,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护理学这个专业,就是因为喜欢,不光因为纯洁白大褂的诱惑,还因为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多年来我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每天清晨迎着朝霞出门,我都怀揣着职业阳光心态,对这份工作倾注了热情。

我院在院病人多为疗养的老荣军,平均年龄78岁,在年龄偏大又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住院,生活护理和治疗全由护士承担,每天的工作都很琐碎,比如:冬季的晚上在大厅看电视,不停地嘱患者要披上军大衣,避免着凉;患者的手机开不了机;患者不会拨电话,每每这时候我都会以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他们,因为我想做病人心中“有求必应”的小王护士。我们科护患关系相处融洽,有位25床张爷爷,82岁,他看到护士每日很辛苦,当我们送药到床旁时,在床上躺着的他会立马起床,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丫下床拿住药杯,尽管我们多次嘱咐他不要下床,送药到床旁是我们应该做的,他不听,他说不想让护士再多跑路,看着他慈祥和蔼的脸,我感动过无数次,唯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我才能感恩生命。

当每天坐上上班的公交的时候,我的思绪就飞到了科室,今天有几位病人该换床单了,天气暖和了病人的军大衣该收库了,4床的王爷爷想住靠窗户的床位,今天上班给他换床。走到科室,白大褂一穿,满脑子都是病人。

记得过年的时候,病房27床王爷爷的家属没来接他回家过年,正好我大年三十值班,看着老人拄着拐杖在楼道等女儿,我就给递一把椅子,说:“王爷爷,我陪您过年,咱一起看春晚。”老人眼眶湿润,激动万分,向我头来感激的目光,我暗暗告诉自己,因为我的存在,我要让每位患者有泪流却不悲凉。病房近年来一直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无论从治疗到生活护理,护士们都以病人为中心,记得有一病人输液,考虑保护病人血管,护士给用了安全留置针,液体完后,护士很是尽心,巡回病房很勤,观察患者的留置针是否有回血,尽管已经解释的很到位,可病人依然要拔出当天留置的留置针,怕自己的了什么严重的疾病,这种“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的场面也经常发生。应为年龄偏大,一个病人不光有外科病,也时常伴有内科病,经常是腰椎间盘突出、风湿、前列腺增生、高血压、支气管炎等等几种病综合,有时候突然发病,护士会整夜的守在病人跟前,无怨无悔,我亦是如此。说起病房的事情,我就像说抚养自己女儿的过程一样,顺手拈来,因为我亲身经历了,每件事情历历在目。

其实我院每位护士都很敬业,工作勤恳,不怕脏不怕累,都是最美的护士,我感谢同事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感谢我的患者使我拥有这份荣誉,古人说“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我会把这当做自己的又一次起点,在自己白衣的道路上再去谱写篇章。

护士事迹材料500字(篇6)

从一个人到350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从单一的病患护理到常态化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救护助残、临终关怀等72项综合服务,12年来,章金媛爱心奉献团队为南昌市100多个社区、乡镇逾50万人无偿提供着爱心服务,并将服务模式延伸至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日本等地,无数鳏寡孤独者因此不再寂寞孤苦,无数病痛残疾者开始重燃生活希望。在谈到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时,章金媛说,“我最大的幸福是做了一辈子的护士,能够为人民的健康而努力,然后我看到了这些姐妹们都在支持我、帮助我。所以,我们觉得走街串巷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觉得最快乐的时候。”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研究部主任马雪松表示,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评价系统,而社会对每个人又有一个评价系统,当这两个评价系统相吻合、相统一的时候,你在做事的时候就会产生愉悦感、幸福感。章金媛和她的团队所做的事情,不仅符合他们自己的评价系统,也符合社会主流的评价系统,所以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就能感到幸福快乐。

梁甫章:看到两位老人就像委屈的孩子见到妈妈梁甫章曾经因为生活受挫折而跳楼自杀,导致骨盆上端骨折,瘫床三年,在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的帮助下终于能够下床行走,并加入到这个爱心奉献团中。 “第一次走进梁甫章家的时候,房子是冷冰冰的,味道很难闻,左边饭盆、右边尿盆,我们心里很辛酸,后来了解到他的家庭已经破碎。”章金媛回忆起第一次走进梁甫章的家中时如此说道,和她一同去的还有爱心奉献团志愿者周若时老人。而梁甫章聊起第一次看到两位老人时仍记忆犹新。“当时看到两位老人时就像苦难的人看到救星、委屈的孩子看到妈妈那样的感觉。他们一点都不嫌弃我,亲自给我按摩,主动聊天,挑起我说话的兴趣。”梁甫章说道。在章金媛爱心奉献团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下,原本已经绝望的梁甫章重燃对生的渴望,半个月后,偏瘫三年的他终于可以下地行走。而后,梁甫章也加入了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要像曾经帮助他的那些志愿者那样,以爱心换爱心,接过他们的接力棒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道德建设的力量在民间道德信念的力量也在民间胡国光三次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留下后遗症让他长期卧床,口齿不清;熊玉琴曾是一名脑瘫患者,他们都是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的照顾对象。在周若时、夏杏云等章金媛爱心奉献团志愿者们的照顾下,梁甫章重新站立起来,并能独立行走;胡国光能慢慢行走,说话也清楚了;熊玉琴现在是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在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的帮助下,他们都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12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章金媛爱心奉献团深入社区、学校、福利院,免费给需要帮助的病患提供护理、居家养老等72项专业服务,让孤独者不再寂寞孤苦,让病痛残疾者重燃生活希望,让幼弱无助者茁壮成长。也许,他们的故事并不惊天动地,但他们的付出,诠释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我奉献我快乐”的大爱情怀。

章金媛爱心奉献团之所以能够在南昌生根发芽并迅速发展,马雪松认为,这首先是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此外,江西的道德建设有一个很好的群众基础,道德建设的力量在民间,道德的信念的力量也在民间。 12年来,这个成员来自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团队集结在一起,乐于奉献个人力量,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他们用道德构筑了南昌市的时代文明,用爱心架构了南昌市这座英雄城的精神高地,用一个个有限的生命实现了一个社会群体生存的最大增值,他们已然成为我们这座英雄城的名片,成为南昌人心目中最大的英雄。

6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