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 傅维2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心得感想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最新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先进事迹心得1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纳细流,无以成江海。党的事业,正是由千千万万奋斗在平凡岗位上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用自己的人生价值去体现的。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

他们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坚持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实际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敬业爱国,踏实肯干的好作风。通过学习先进,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学习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增强面对复杂局面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的好品质。我们要能够经得住考验,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不为个人私利,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先进事迹心得2

9月27日,中共中央追授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王继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根据部机关支部的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党日的部署要求,我认真学习了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王继才四位同志先进事迹。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能在国家财产面临重大危险的时刻冲得出来,王继才同志能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守岛卫国32年,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个人认为应该学习和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增强党性观念,日常生活中能看得出来。黄群的妻子在整理黄群遗物时发现,在一篇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中,黄群在标题上写道:“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七六○所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在最新发的“三会一课”记录本上,黄群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完整的入党誓词。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才能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产党员是一种身份,是不同于普通群众的标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诠释这种身份和标签。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们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带头学习宣传党的历史和方针政策,要自觉与不正之风作斗争,维护党的形象。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党的温暖。

二是发扬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能显得出来。王继才同志32年来坚守孤岛寸步不离,刻苦学习海防勤务知识,并结合守岛经历,总结了数十万余字的工作体会,留下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3位同志也在各自的工作中做出了杰出的业绩。王继才等4位同志身上体现出的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我们要学习他们恪尽职守、担当有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主动担责、全力尽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以实干诠释使命,以实干创造实绩。要牢固树立干好本职是最大的贡献的理念,做忠于职守的楷模,立足本职,默默奉献,久久为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

三是发扬不怕牺牲精神,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黄群同志在8月15日在“三会一课”记录本上写下了入党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8月20日,他和宋月才、姜开斌就用行动做出了壮烈的诠释。正是因为以身许党一心报国,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才能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勇敢的冲了出来。我们要学习他们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境界,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住的精神。学习他们,我们既要有维护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坚定决心,也要有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的勇气。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我们的工作决定着个人的进退流转和切身利益,在干部选任、发展党员、实绩考核、干部监督的关键环节,要能坚持原则,顶住压力,不怕得罪人。要在推进重点工作的关键时刻,能够自我加压,能够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以上心得体会还是初步的,下一步我将认真对照学习,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提升思想境界和自身素质,切实提高考核工作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先进事迹心得3

湖南炎陵原县委书记黄诗燕,8年多时间扎根脱贫一线,带领干部群众脱贫的事迹,在湖南引起热烈反响。当地干部群众表示,要学习黄诗燕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的情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连日来,由黄诗燕生前同事、亲属组成的报告团,在株洲和全省各地宣讲。江华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说:“深刻感受到黄诗燕同志一心为民的情怀、永不懈怠的状态,我们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我印象最深的,是黄诗燕深沉的为民情怀、坚韧的定力操守,和敢担当、善作为的高贵品格。”益阳市安化县扶贫办主任杨正华说。

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说:“黄诗燕虽然走了,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带领20余万炎陵人民继续奋斗,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黄诗燕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受激励。”永州市扶贫办主任段贵建表示,我们一定要保持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最大力量。

“黄诗燕同志值得我们所有‘扶贫人’学习。”辰溪县扶贫办主任张继才表示,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的精神,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文章。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始终心中有责、担当进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戒、清廉自守的优秀品质。”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先进事迹心得4

5月25日晚上的新闻联播,讲述了一名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我认真的听完新闻,终究忍不住潸然泪下。很久以来,看电视已经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今日回到党校,我在报纸上找到关于张富清同志的所有报道,夜深人静时,细细读来,眼眶再度湿润。真正的英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在我的心里。今夜,多年的疑问在心中有了答案:“平凡处见初心,淡然中显英雄”。 作为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在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同志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峥嵘岁月之后,服从大局扎根贫困山区,深藏功与名,艰苦奋斗一辈子。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其实,在我自己心里一直有这样的看法,英雄不应高高在上,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参加工作以来,我看过、听过许多的优秀党员事迹,也参加过不少的典型英模报告会。但是我才觉得,那些高亢入心的播报、那些抑扬顿挫的讲述,那些动情的渲染、那些煽情的镜头,这个年代发生的各种感人故事,却都不及张福清老人朴实、淡然而纯粹的语言,让我的心跳加速、泪眼迷蒙。革命年代不怕死,和平时期不伸手。这才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这才是一名英雄的选择。 张富清同志的生活其实并非一帆风顺。战斗留下的头部创伤一变天就痛,88岁高龄截肢后装上假肢,女儿从小有脑膜炎长期患病在家,贫困县的工作条件也不好。我觉得,他只要亮出军功章、表明战斗英雄的身份,是完全可以名正言顺……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先进事迹心得5

在云南,有这样一位农业专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奉献三农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辛勤汗水育希望之苗、浇幸福之花,用渊博学识尽兴党之责、务为民之实。这位专家,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群众说他是知百姓冷暖、解民生疾苦的贴心人,学生说他是彰学者风范、显师者情怀的传道者,同行说他是“顶天立地”、矢志创新的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 “我不过是一名农民教授,农民在前,教授在后”。

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州个旧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四,家乡独特的风土民情给这颗日后闪亮的学术明星打下了独特的烙印,历经时代纷纭变化造就了他一以贯之的自称“农民教授”。

从我们朱院士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独特品质和个性,做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霸气十足,不作出一番事业决不罢休,正因为这样,他坚守自己的领域,一头钻进自己的植病学,一干就是几十年,行程万里,走遍大半个云南省,深入田间地头,为了农业的发展,为了穷苦的中国农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的朱院士励精图治,辛勤耕耘,有人疑惑朱院士为何如此孜孜不倦,我想这首先得有坚定的信念,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兼农业人口大国,然而现实不容忽视,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从大的范围来讲是不高的,一代一代的农民兄弟总是难逃脱贫穷的境地,作为农民的儿子吗,这样的现实一直是他心头的一块病。其次是敢于突破勇攀科学高峰的那份执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深入农业一线,就不能和中国的农民心连心,情系情,把农民的事情当自己的事业来干,如今朱院士的事迹已经传遍云岭的大街小巷,当年和朱院士一起激情燃烧过的知青们都成了当代中国的脊梁,教导指引中国的青年一代。

朱院士作为云南省本地首位晋升为中国工程院农业领域的第一位院士,激励了云南农大的所有人,振奋了5000万云南同胞,为云南农业乃至整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要像朱院士一样不平凡。得做到,不怕寂寞,潜心研究;不甘平庸,勇攀高峰;不辞辛劳,敢于吃苦;不求名利,教书育人;不图享受,爱岗敬业。

9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