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

| 福萍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精选篇1)

脱下军装,他们用军人本色续写人生崭新篇章;走出军营,他们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一个个整装再出发的动人故事,汇成一曲激昂奋进的时代之歌。今天,让我们走近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王琼。

王琼,女,中共党员,1988年11月出生, 2006年12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某部,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敦煌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三级警长,被评为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在部队服役期间,王琼信念坚定、不畏艰苦、忠诚履行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退役后,她继承部队的优良传统,将祖国边陲“喀喇昆仑精神”带到了公安工作中,把严谨过硬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情怀融入了社区警务工作实践中,用心用情守护着一方平安,打造了百姓满意的“无毒无诈无黑无访”平安社区。王琼以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创新进取,竭诚奉献,书写了一名退役女兵心怀大爱、服务人民的精彩华章!

社区女警:平安社区的建设者

脱下绿军装,穿上蓝警服。王琼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退伍后,经过甘肃警察职业学院2年和特警5年的磨砺,她对公安工作产生了由衷的热爱。2015年,她调至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成为了小西湖街道西津桥社区一名社区民警。

王琼所在的小西湖派出所是公安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她负责的西津桥警务区辖区面积0.34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聚区,辖区有商业综合体、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以及各类行业场所289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辖区复杂的治安形势。

初任社区民警,王琼有点无从下手,但她并没有犹豫和退缩,而是以在军营里锻造出的坚韧意志和过硬作风迅速投入工作。她有事没事下社区,走家串户,户户不漏,还把联系方式印在反诈宣传海报上,贴在单元楼门口,告诉辖区群众:我是新来的社区民警,有事请给我打电话。

派出所实行值班民警和社区民警同处警的警务模式,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非正常死亡等警情,社区民警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很快王琼不仅快速融入了社区,而且对社区的各种信息情况都了如指掌。

7年多的社区工作,王琼创造性地提出“热心帮办服务、爱心预约服务、耐心延时服务、贴心代办服务、暖心回访服务”的“五心”服务标准,探索出“随时叫、有问必答,随时办、有事必管,随时帮、有求必应”的“三随三有”工作法,她将辖区当作是自己的家,真心实意对待辖区群众,已经变成了辖区群众的贴心闺女。

辖区居民老陈和对门邻居老李恩恩怨怨30多年,左邻右舍一提起他们都直摇头。老陈家安装了个可视门铃,老李知道后不乐意了,说窃取了他家的隐私,老李就在两家中间的楼道里粘了个帘子,为此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王琼从多家邻居那里了解到事情前因后果后,就想法子给两人做工作。她提着水果找老李,一口一个李叔叫着,还协调街坊邻居也给老李做工作,最终老李被她说动了,表示愿意和老陈好好商量。老陈生病住院,王琼又赶紧买了牛奶去看望,陈叔长、陈叔短,给陈叔讲道理,讲体会,前前后后历时三个月,两人两家终于握手言和。

以真诚、真心、真情对待群众,设身处地以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是王琼的工作法宝。7年来,西津桥警务室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37起,提供服务2300余次,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群众满意率100%!

为了更好地守护辖区平安,王琼牵头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力量,形成了以居民区巡逻、敬老助幼、邻里照应的社区防范力量,持续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解、安全宣传、疫情防控等工作,做到了社区管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今年年初,王琼调往七里河分局敦煌路派出所工作,利用“小兰帮办”、警务终端、二维码门楼牌、建设智慧安防小区、综治中心协同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她再次创造性地建成运营的“24小时不打烊线上王琼警务室”,网上办、家里办、线上办、预约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辖区居民连竖大拇指。

反诈先锋:百姓钱袋的守护者

2019年7月,随着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王琼通过向全国各地的警察战友咨询、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电诈案件、制作宣传课件,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她的反诈宣传。

“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电信诈骗,您千万不能相信!”拿着手机,王琼向群众讲解着电信诈骗的伎俩和手段,教会大家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日常工作中,反电诈宣传是王琼的一项重点工作,想要把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牢牢印刻在群众心中不容易,怎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王琼想了很多办法。

“宁可辣子多来几勺,也不能给骗子转去一分”,这是贴在一家牛肉面馆的反电诈宣传画中的语言,这样的宣传画几乎贴遍了西津桥社区的牛肉面馆,而这些反电诈宣传画恰恰是王琼自己设计印刷、自行沟通商家张贴上去的。

“你知道反电诈灵魂8问吗?”为了让辖区老人能够明白反电诈的重要性,王琼把这些问题印在了杯子上,发给老百姓。辖区的张大爷今年70多岁了,每次拿着王琼给他的反电诈杯子喝水时都会看一看杯子上面写的宣传语言,张大爷说:“小王警官工作真用心,把要宣传的东西印在杯子上送给我们,这个方法好!”

王琼还把反诈的想法和疫情防控常结合在一起,找到制作口罩的厂家,把反诈信息印在口罩上发给过往群众。一时间,兰州市街头的反诈口罩成了一道风景,此举还被全国公安系统的反诈民警学习效仿。

此外,王琼还精心设计了反诈鸡蛋、反诈八宝茶、反诈荧光背心、反诈荧光肩章,就连辖区商家的纯净水器和水桶上也印上了她的反诈宣传标语……这些创意,让王琼的反诈宣传深入到了辖区每一位居民心中。

通过王琼穷尽一切办法的覆盖宣传,辖区反诈宣传入户率98%,“金钟罩”小程序受保护人数8900余人,5000余人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面对面精准劝阻700人次,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西津桥社区连续两年没有发生一起电诈案件,被评为“无诈社区”,王琼本人也连续6次被评为兰州市公安局“反诈之星”,并荣立三等功1次。

“社区百合”:心怀大爱的爱心使者

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全国闻名的百合之乡。“社区百合”是辖区百姓送给王琼的称呼,表达着大家对王琼的肯定和喜爱,这也是对她作为社区民警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最高褒奖。

得知辖区一名参加空军招飞学生正在进行政审,在电梯维修的情况下,王琼和招飞干部一口气爬到了30楼,顺利为其完成了政审工作。

李奶奶是独居老人,一生好强只要自己可以身体力行的事绝不给王琼说。每到逢年过节,王琼都会买些李奶奶爱吃的食物水果去看她......

高爷爷是位抗战老兵,今年96岁了。自从入户时认识高爷爷后,王琼隔三差五跑去看他,陪他聊天、说话,帮着做一些家务,高爷爷把王琼当成了自己的孙女,给她讲故事,上党课,嘱咐她革命军人要永远听党的话......

辖区张大妈每次见到王琼都会跟她说:“小王,你这么忙,孩子肯定没有时间照看,你把孩子带过来大妈帮你照看哦”。因为同是警察的丈夫也不能正常回家照看孩子,两个孩子只能轮流由双方老人帮忙照顾。

2008年以来,王琼每年都坚持义务献血。2013年,她从网上看到兰州市一个因脾脏大出血的患者家属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献血,挽救了患者生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王琼积极献血,甘肃省输血协会、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特发“感谢状”,褒扬她热血战“疫”、敬佑生命的事迹。

从2020年开始,王琼每月都从自己工资中捐出100元钱,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项目“月捐为救灾”活动。2021年,王琼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签订骨髓捐献协议,为挽救患者生命奉献爱心。

青春无悔,淬炼成钢。两年的军旅岁月,十二载警察生涯,王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踏实进取、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和心怀人民、向上向善的高尚情操。正如一朵清秀淡雅、品性高洁的“琼花”,悄然绽放在千家万户的百姓心中,散发着新时代退役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双重光芒。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精选篇2)

退伍不褪色 争做自主创业排头兵

李树荣,男,汉族,1971年11月生。作为一名下岗失业的退役军人,李树荣一直不等、不靠、不要,从未以个人的名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却将在部队大熔炉中锻造的优秀品格,投入到家乡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中,成就了一位退伍军人爱家爱国爱民的大爱情怀。

一、主动适应形势下岗创业,不等不靠闯出新天地

1990年初,李树荣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服役于山西省武警总队吕梁支队从事武警内卫和武装弹药押运工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服役期间,由于表现优异,李树荣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并于1992年3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退伍。退伍后被安置在托县电控厂工作。2001年,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李树荣自觉响应国家政策,离开他心爱的岗位开始了自主创业。

三年的军旅生涯不算长,但是艰苦的军事训练、令行禁止的部队作风、军人爱党爱国的正义感培养了李树荣刚正不阿、勇于担当、不达目标永不言弃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和帮助他开启了每一段创业生涯。下岗后的李树荣为了生计,与同时下岗的妻子摆起了地摊开始学做生意,慢慢积累了一些资金和经商的经验,便在闹市区租了一间店面经营五金门市。因李树荣吃苦耐劳、服务热情、诚信经营,生意也越做越大,十几年后,李树荣从一个小摊主摇身变成了建材领域的老板。2017年,随着托克托县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产生的煤矸石深加工高岭土在市场中也火热起来。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在过去,煤矸石往往被随意丢弃,不仅占用了土地,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煤系高岭土深加工,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李树荣瞅准了市场先机,开始以废物利用引进资金,在托清工业园区投资煤矸石转换成高岭土项目,成立了内蒙古三友高岭土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建成后,李树荣一直秉承“低碳、环保、节能、绿色、循环发展”的宗旨,引进新型设备、利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源再利用事业,不仅解决了托克托工业园区的一部分固体废料,将垃圾变废为宝,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同时还解决周边群众85人就业问题,其中退役军人8人。

二、奋战疫情一线,捐款出力献爱心

在新冠疫情突发的情况下,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李树荣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奋力践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退役军人誓言,主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加入到双河镇云中小区临时党支部,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率先投入疫情防控战斗,并多方筹措各类防疫物资,一个多月中按时对小区进出口进行环境消杀、人员摸排。“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李树荣自疫情发生后,总觉得投身到抗疫一线后还远远不够,他以党支部党员身份捐款500元后,又将自己的2万元积蓄,无偿捐赠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主动伸出援手。“白衣天使奋战一线,我在后方捐款”这句朴实无华的言语,真实地反映出了一名下岗退役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也体现了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以自身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的坚定信念。

50多个日日夜夜,李树荣和同志们坚守在小区门口的军用帐篷里,克服严寒气候等困难条件,坚持24小时值守不断岗,为进出的居民测量体温、盘查登记、宣讲防疫知识、统计人员数据……为小区住户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疫情防线。

三、坚持扶贫济困,彰显大爱情怀

2019年8月的一天,李树荣和本家大哥在一起吃饭,席间说起燕山营村有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父亲早年得脑瘤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一个人一边务农一边照顾病人,孩子懂事又有出息,可惜家里供不起,真难为这对母子了。李树荣听到这里,心里不由泛起一股酸涩滋味,再也无心吃饭了,马上筹了一万元直奔孩子家,把学费交到愁肠百结的母子手里,并留下联系方式,让孩子有困难随时给他打电话,千万别放弃了学业。这不是李树荣第一个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他亲戚朋友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家境不好的他总会伸出援手帮他们筹集学费,家境好的他也会送上一份心意,说是只为了激励孩子努力上进的。

家住郝家窑村的退役军人王天明,父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加之母亲体弱多病,常年药不离身,一直属于贫困村里典型的贫困户。王天明成家后,妻子身体也不太好,家里全靠王天明一个人务农,日子常常过得捉襟见肘。李树荣退役后,时常伸出援助之手,帮王天明渡过难关。知道他们的女儿学习成绩很优秀,李树荣每次去战友家送资助物资时,都会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并承诺以后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他都包了,要是孩子将来考研,他还会一如既往资助,直到孩子工作。高考成绩公布后,李树荣得知战友女儿考上了大学,他在高兴之余,担心战友因孩子的学费问题焦虑,便在百忙之中抽空带了一万元现金,给战友一家人送去“定心丸”,兑现他多年来的诺言。

2020年初,单位各部门都在忙着为春节放假做准备的时候,有个职工却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四处向同事借钱。李树荣从下属口中得知是这个员工的妹妹查出了重病,需要马上去北京做手术,而他们一家人都是普通农民,一下子凑不出这么多钱。这眼看就要过年了,等春节假期结束后再去恐怕就要错过了最佳手术期。救命如救火,李树荣听到这里,即刻呼吁大家伸出援手,帮同事解燃眉之急。他义不容辞个人捐助了五千元后,又以公司名义为员工的妹妹捐赠了一万元。在他的提议下,大家纷纷解囊相助,献出一份自己的爱心。

每一次和亲友聚会,他都会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做个有用的人,将来好回报社会。只要是关乎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事,李树荣不管是亲友的,还是陌生人的,他都会献出一份自己的爱心,还时常带动身边的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看到街上募捐的、听说战友孩子病了的、亲戚朋友有难的……他眉头都不皱一下,三千、五千,一万、两万,只要卡里有钱或身上有现金,他都舍得支援。他总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再苦都不能苦了孩子”。其实他何止是只为孩子们伸援手,托县东营子村有一个得癌症的老人,李树荣听说因看不起病放弃了治疗,他瞒着爱人一直给老人支助钱看病,让老人又多活了六七年,最后无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爱就是一盏灯,一经点燃,就会照亮周围所有的人,给他人带来生活的希望。自1998年抗洪抢险到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每一次国家和同胞有难,李树荣总会第一时间找到组织,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从起初手头拮据时的一百元到两万元不等,他也不知这么多年一共捐了多少钱?资助了多少人?他说哪能记住这些啊,他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其他嗜好,爱人也有自己的事业,他挣的钱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都捐了,反正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有困难需要救助他总会想方设法资助他们,自己也没想过索要回报,记这些干啥?!他甚至没有和支助过的人留一张合影,那些不认识的也没记一个名字。

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李树荣说“社会上还是有爱心的人多,只要有人愿意牵头组织、带头行动,必然能给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带来生活的希望。何况帮助群众,热心公益事业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从入伍到退役,30多年来,李树荣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默默无闻、自力更生,在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和财富的同时,仍不忘反哺社会。回看来路,他一路艰苦创业,热心公益事业,充分体现了一名退伍军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断开拓奋斗的精神,闪耀着他“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光芒。“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做下去的”。李树荣坚定地说。

2020年,李树荣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精选篇3)

烽火热血铸军魂——记伤残军人王木森

王木森,1916年出生于衡水县欧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上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在家中排行最小。当时旧中国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加之自家人多地少,苦不堪言。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的侵略,更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1946年,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面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已经长大的王木森无比愤慨,怀着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尚未出生的骨肉,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

清风店战役,救战友英勇负伤

1946年春天,王木森参军编入济南军区第十一分区独立二团一营三连当战士。他身材魁梧,作战勇敢,在战场上,他是有名的拼命三郎,每次战斗,他都是冲在前面,与敌人展开厮杀,多次立下战功。由一名普通战士升为班长、排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几经转战,王木森于1947年编入冀察冀军区四纵九旅28团。

1947年10月,晋察冀军区奉命发起清风店战役(保定市定州清风店镇),此战役目的是策应东北民主联军的秋季攻势。王木森所在旅团从东北两翼向清风店镇发起攻击,这一仗是他在屡次战斗中少有的恶战,他所在的连排,在一次冲锋中,遭遇敌人的火力点,全排战士一个个倒下去。王木森排长命令机枪手李老全(四川人)压制敌人火力,李老全不幸中弹倒地。当时救护队距离阵地较远,李老全自知伤势过重,抢救无望,央求排长不要管他。王木森身高体壮,端起机枪,一边射击一边拖起李老全后撤,使他脱离阵地等待救援。等打掉敌人火力点,王木森才发现自己的左手四个手指都被子弹擦伤。战斗结束后,机枪手李老全获救,王木森因救战友负伤和指挥战斗有力,被部队授予三等功。

转战石家庄荣立二等功

清风店战役结束以后仅一个月时间,王木森随部队投入解放石家庄的战役。1947年11月,晋察冀野战军对石家庄国民党守军发起了攻城大战。王木森编入第三纵队第九旅,任副连长。本部队为第二梯队,同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分割围歼敌军。王木森带领战士们向城市沟防阵地发起攻击,突破沟防阵地后进入市区,经过激烈巷战,歼灭大部守军。并将残余守敌压制于火车站、大石桥和正太饭店一带的核心地带。

傍晚时分,部队向几个部位的国民党守军发起了猛烈攻击,战斗中,连长与连指导员中弹牺牲。王木森一声呼喊,带领战士们继续向敌人阵地冲杀。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一名安徽籍战士向敌人投手榴弹,用力不当将手榴弹带回身边,王木森急忙将战友扑倒在地。瞬间爆炸的弹片击中他的右腿,左腿被炸得露出白骨,他强忍剧痛,草草包扎后向前爬行,继续指挥战斗。半个小时后,部队攻下守敌,他被抬下阵地。石家庄战役结束后,王木森被转移到邢台后方医院进行治疗,在战斗中荣立二等功。

上甘岭战役与阵地共存亡

1951年,刚刚恢复健康的王木森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使他最受震撼的是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战役的第二阶段是艰难的坑道战,敌人重点进攻的是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王木森所在部队坚守的是五三七点七高地其中的一个阵地。经过两个昼夜的阵地战,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连长壮烈牺牲。当时王木森任连指导员。向我方进攻的是韩国地面部队,韩军久攻不下,便呼叫美空军出动20余架轰炸机支援,韩军趁势猛攻。这时,阵地上只剩下五个队员,还有其他几名伤员,战斗力严重减弱,这时天色渐渐黑下来,趁着战斗间隙,为避免敌机再次轰炸,王木森让战士们隐蔽到坑道,自己爬到前沿阵地监视敌人。突然,敌人趁天黑悄无声息地移动到阵地前,他立即喊道,“敌人上来了,打!”几个战士从坑道内一跃而起共同向敌人开火。机枪手负伤了,王指导员夺过伤员机枪正要扫射,几发炮弹落在阵地上,几名战士被炸身亡,王指导员也被巨大的爆炸气浪掀到了山下,之后后续部队夺回了阵地。夺回阵地检查战场时,全连许多战士的遗体难以辨认。经统计和初步确定,包含王木森在内,全连战士全部阵亡,于是,王木森的阵亡通知书寄到了衡水老家。

战俘营里的斗争

身负重伤的王木森因流血过多昏迷过去,等他醒来时,却发现躺在了美军的战俘营里。在战俘营里,战俘们受尽了美军的折磨和虐待。在寒冷的冬天,他们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冰冷潮湿的土地上只铺着一层草帘,两人盖一条破军毯,身上长满了虱子和皮癣,每天的盒饭都是每人半碗稀饭。大批战俘被冻伤,疾病每时都在侵袭着他们的身体。一次,美军审问战俘谁是团长,王木森自称是团长,因而遭到严刑拷打和百般虐待,他却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军事秘密,并且带领战俘们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原来,王木森所在的部队刘副团长被俘,他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王木森自恃体格强壮,以此举来保护刘副团长。1953年,中美在朝鲜板门店交换战俘,美军对战俘采取威逼利诱的方法,令志愿军战俘投奔台湾国民党。王木森组织带领志愿军战俘坚决要求回大陆。最后,美军将战俘分成两队,去台湾的站成一队,决心回大陆的站成一队。去台湾的战俘特殊优待,大吃大喝,去大陆的战士们被打得头破血流,每天只给一碗饭。王木森组织鼓励战俘回大陆,被美军用枪托砸掉了三颗牙齿。美军为了掩盖其残暴行径,令战俘们回国前每人换上一身呢子军服、一双皮鞋、一件毛毯、一块手表和一个挎包,车到板门店,战俘们见到祖国亲人前来接收,王木森一声令下,人们迅速脱掉身上的美式制服,狠狠地摔在地上,有的脱下军装砸向美军,他们不顾寒冷,穿一件短裤,光着身子跑向我方,与我方接收人员紧紧拥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回国养伤,家庭遭遇变故

伤势未愈的王木森被护送回国,安排在保定荣复转退伤残军人疗养院二分院进行疗养。回国后,他先赶到老家,去见自己的亲人,未曾想,他面对的却是家徒四壁、妻子改嫁的现实。事情原委是上甘岭战役,王木森被误认为阵亡,阵亡通知书寄往衡水,衡水县按牺牲军人待遇,发给其家属小米若干斤作为抚恤金,妻子张素贤在绝望中带着未满周岁的女儿远嫁外地(十几年后,王木森通过政府部门协助,将女儿王秀英接回身边)。实际情况是,王木森被俘后化名常白云,我方因未能查明情况,造成如此误会。王木森含泪告别了家乡,想到革命胜利得之不易,决心尽快养好伤病,以便为国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953年至1954年。在近两年的疗养期间,王木森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他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带头参加劳动,帮助其他伤残军人解决生活中的不便。伤病员们仍然称呼他王指导员。为了教育下一代,在院里组织的革命英雄事迹演讲活动中,他主动到机关、工厂、学校讲述对敌斗争的亲身经历。在他革命精神鼓舞下,许多有志青年给他写信,主动与他交朋友。1954年,保定地区望都县的女青年奚俊花,为他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最终与比自己年长21岁的王木森建立了家庭,为他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廉洁奉公,不徇私情

1955年,王木森伤愈后,与妻子回到了家乡欧家庄。1958年,衡水县成立纸盒厂,王木森应邀任厂长。因该厂为福利企业,厂址在南华街。很多工人是伤残人员,刚刚建立的企业一穷二白,一些机械设备都是从外地寻找的破旧机器,五间旧厂房作为工作车间,厂长办公室设在车间的一个角落里。办公桌椅都是用废弃物件修补成的,水杯、水壶全是在国内当兵时的军用品。漫长的军旅生涯使王木森养成了刚正不阿、廉洁奉公、不循私情的优良作风。当时工厂里有一名女工,依仗亲属是上级某领导,工作消极,性情散漫,目无领导,欺负职工。就这样的人,某领导还几次打招呼,要求厂里批准其入党。王木森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没有答应。事后因此得罪了某领导,厂里的事情不断受到干扰。1962年,国家号召大批城市人口回农村支援农业,纸盒厂因是福利企业,上级欲保留该厂,但在那位领导的干扰下,纸盒厂被迫停办。回到农村的王木森在全村人的拥护下当上了党支部书记,为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73年,上级拟安排王木森的孩子进城工作,王木森婉言谢绝。他诚恳地说,想起千千万万个烈士为国牺牲,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就很幸福了。

1983年12月,王木森病逝,终年67岁。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具有钢铁意志的军人王木森,以其勇猛顽强和光明磊落,实现了他为革命奋斗终身的宏愿。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精选篇4)

眼残臂断志更坚 许党报国映初心

——四川省最美退役军人李化武同志先进事迹

李化武,男,汉族,1933年12月出生,广元市昭化区人。1951年4月主动报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12月在乔岩山战斗中失去右眼和双前臂,被评定为一级残疾军人,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放弃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在院休养生活,主动申请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他是舍生忘死的“铁血战士”——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再也不能上战场保家卫国”

李化武于1933年出生在紫云乡中漕村一个贫农家庭,1951年4月,17岁的他在紫云报名参了军,6月开赴朝鲜,被编入12军35师105团3营7连4排。因个头高、视力好、体力强,被安排学习使用60炮,先后担任架炮手、瞄准手。凭着坚强毅力,他很快熟悉了炮的拆卸、炮弹装填、瞄准、发射等基本技能,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斗员。

1951年11月,李化武第一次投身战斗。敌军一番狂轰滥炸后,杀气腾腾地向志愿军阵地急冲过来。眼看着近了,战士们猛烈倾泻火力,“叭、叭、叭”的机枪声此起彼伏,密密麻麻的手榴弹在敌群中爆开了花。李化武和战友冷静操纵60炮,将一个接一个的炮弹准确射向敌方阵地,隆隆的炮声响彻云霄。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打退敌军多次冲锋,牢牢守住了阵地。经过这次实战,李化武得到了实战锻炼,战斗激情高涨。“没想过生死,只想能早日打胜仗,能够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李化武道出了当时千千万万志愿军的心声。

1951年12月,李化武所在部队开赴乔岩山阻击敌军。在山头,敌军来就果敢迎战,敌军退就构筑工事。一天晚上,敌军先炮轰再冲锋,连攻3次始终未成功,第4次进攻时,嘹亮激昂的冲锋号声响起,志愿军发起反击冲锋,战士们跳出坑道,猛虎下山般直扑敌军。李化武扛着近20斤的炮架紧跟班长身后,在密集的火网里奋勇向前,距离敌人阵地不远时,伴随着尖厉刺耳的呼啸,一颗炮弹飞了过来,他顺势倒下,双手护住头,沉闷声中,炮弹落下,在身前崩炸开来……他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等李化武醒来,已是三天三夜后。卫生员告诉他,和他一起冲锋的班长和战士都牺牲了,担架队战友和医护人员从死神手里夺回他的命,但因为伤势太重,他彻底失去了双前臂和右眼。听到这些时,李化武悲痛万分:“这辈子再也不能上战场保卫国家了,再也见不到曾经生生相惜的战友了!”

他是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

“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残疾”

按照安排,伤势严重的战士全部转回国内。李化武先是在黑龙江北安医院,后又转至水花医院治疗,做了两次大手术,安装了假眼球。

吃饭要人喂,衣裤要人穿,如厕需人帮……没了手、少了眼的李化武陷入前所未有的人生低谷——自己才18岁就成了一个“废人”,未来漫漫人生,要如何生活?他越想越烦闷越绝望,常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从黑暗的日子里找到前进的光亮,这是李化武性格中的坚强基因。从医护人员特意讲述的前苏联卫国战争英雄保尔·柯察金故事中,他被主人公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感动了,决心要像他那样去生活,代替逝去的战友们坚强地活着。他说,“我只有克服自己的困难,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说干就干,从自己学习吃饭开始。残臂太短,根本吃不到嘴里去,他便在半截右臂上系上手帕,吃饭时将勺子插入,用牙齿将手帕勒紧,再哆哆嗦嗦往嘴巴里喂。起先,无论怎么努力,也送不到嘴里去,反而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医护人员心疼他,说要不算了吧,我们照顾你。他毫不气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咬牙继续。当第一口饭菜吃到嘴里,他激动地泪流满面。一顿饭下来,全身都是汗。反复练了一个月后,终于可以熟练地用汤勺吃饭了。信心大增的他,接着学会了用残臂穿衣服,洗漱,上厕所……

“一个人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残疾。”1956年,李化武进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后,决心摘掉文盲帽子,尝试着用布条绑着笔练习写字。开始时,笔一接触到纸上,手臂便止不住地抖,难以驾驭,费九牛二虎之力,写不出一个像样的字。经过反复练习,凭着不懈努力,李化武不仅能写一手工整的小楷,还取得了“识字1500个”的文凭。

随着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课余演出队成立,李化武有了为党和人民做贡献的新战场,他和5名上肢残疾的战友苦练了一个多月,学会了吹口琴,能演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是一个兵》等曲目。

1958年,残疾军人课余演出队应邀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亲笔录写了一级残疾军人刘渝生创作的诗歌《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赠与演出队,并称赞他们是“人民的战士,人民的艺术家”。

随后的日子里,李化武和队员们走遍大半个中国,在全国50多个城市巡演,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进行了报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摄制了电影纪录片《最坚强的人》。

他是自强自立的“庄稼汉子”---

“我要自食其力,不能让党和国家养我一辈子”

在几年巡演过程中,李化武看到了国家的发展变化以及人民的勤劳奉献,他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我还这么年轻,让我在荣校养老,我不愿意。”1963年3月,身残志坚的李化武主动要求回乡参加建设,经省民政厅批准,李化武携妻杨正清回到了家乡广元昭化。

杨正清,是李化武经荣校战友介绍认识的,她被李化武的坚强隐忍所打动,遂决定照顾他一生。

李化武回到农村后,耕田犁地、挑粪背柴……所有的农活都学会了,一样不比别人差。但再简单不过的农活,在他这里,都要经过百次、千次的尝试和练习。“没有手还有胳膊,还有脚,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即使残缺的胳膊时常被磨出了血,肿得像馒头,李化武也没有放弃。凭着异于常人的坚强毅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含辛茹苦的把子女养大成人。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作为残疾军人代表,李化武先后参加了县、地区和省党代会,学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双拥先代会等重大会议,并先后获各种荣誉称号30多项、受赠__近20枚、__和__数本。

他是奉献社会的“爱心大使”---

“我是一名党员,要多为党和人民做事”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努力为党、为人民做事。”这是李化武经常说的话。

有一年,妻子生病,在旺苍广旺矿务局职工医院住院。才几个月的小儿子又腹泻,在儿科治疗。恰巧,乡友患了精神病,家属将其也送到这个医院,希望能凭着李化武的“特殊”身份照顾一二。可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只有绵阳一家精神医院才能医治。“我送他去绵阳治病。”李化武给妻子做思想工作,别人有困难就得搭把手,妻子一向温婉明理,拖着病躯独自照顾生病的孩子。

次日凌晨,李化武带着乡友及家属步行几十公里到白水搭乘火车前往绵阳。下午,到医院办理入院时,医院要求交一百斤粮票。那年月粮票何其珍贵,短时间哪里去凑这么多粮票?乡友家属说回去卖粮。

“你家本就缺粮,况且时间也来不及,我回去想办法。”李化武将其拦住,连夜搭乘火车返回广元,天麻麻亮时赶到县伙食团,第一次用残疾军人的“特权”借来粮票,又马不停蹄搭乘火车到了绵阳,顺利办了入院手续,安顿好一切才赶回旺苍照顾妻儿。一个月后,乡友治疗归来,面对乡友的感谢,李化武说:“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们要感谢党、感谢政府。”

“他把党员身份看得特别重,心里永远都想着别人。”李化武的妻子说,那年,在政策允许内,广元市民政局为他协调了一套一楼的公租房,方便他行动。但七楼是位老同志,上楼很吃力。李化武果断地同老同志互换,自己去住七楼。几个子女渐渐长大,读书毕业后,有的一时找不到工作,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特殊身份,要求组织解决子女的工作问题。相反,别人的困难,李化武从来都是倾尽全力给予帮助。义务宣传、调节纠纷、公益劳动……周边的群众对他总是特别信任、钦佩与尊重。

多年来,李化武常去学校作义务宣讲,也应邀到机关或企业做公益报告。他总是身着特制戎装,精神抖擞,一讲就是几个小时,讲起当年战斗故事,幕幕清晰。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精选篇5)

我叫___,出生在___区___村一个农民家庭,83年入伍,中共党员,88年退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和大家一道,把一个经济落后的乡村,建设成为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文明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1000元上升到6400元,全村集体资产由负债400万元发展为现有的500万元,荣获全国“精神文明村”、___市“文明村社”、___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我本人也被当选为___区人大代表。

含辛茹苦闯商海

退伍后,我回到了依然贫穷的家乡。凭着部队给我的胆识和勇气,毅然闯荡商海,多方筹资买来1辆解放牌大货车搞起长途运输。为多跑几趟业务,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在车上啃两口红苕,渴了就在路边喝口井水,有时,一天连饭都吃不上。但天有不测风云,不到4个月就出了车祸,一下就亏损了8万多元。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战友们借给我3万多元。我拿着这笔资金,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由于缺乏经营经验,投资项目没选准,两个月下来,又亏损了7万多元。

创业接连受挫,我没有退缩。冷静思考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之后,意识到自己还是知识缺乏、信息闭塞,于是,我购买市场经济的书籍给自己充电,又边打工边考察市场,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获得___区一块土地的开发项目。用汗水和智慧挖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将承包的一个乡镇建筑企业改制组建成___集团公司。并以诚信、严格、优质、高效的行为,赢得了企业的大发展。公司从二级企业晋升为一级企业,业务范围已拓展到17个省市,成为拥有18家分公司,员工11000人,其中,退伍军人2500人,集工程建设、对外投资、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企业,跨入了___企业100强和___民营企业50强。

当村官情注三峡移民

通过10多年的拼搏,我已拥有上亿元的资产。时至2001年11月,我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参加___村村主任的竞选!

这是怎么回事?质疑声、劝阻声不绝于耳。他们全然不知,深藏我心中的一个秘密: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几岁的时候,由于家穷,我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饿得躺在柴房里。这时,村里的老支书给我家送来了半袋苞谷。从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播下这样一颗种子:长大后,我一定要当村支书,一定要做老支书那样的人!

我深知,人生如同一个天平,一头是个人财富,一头是社会贡献,个人财富再多,没有对社会的贡献,人生的价值就等于“零”。我力排众议,不顾家人和公司高层人士的反对,如期参加竞选,全票当选为___村主任。次年,我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上任后,第一个攻坚战就是三峡移民。全村需搬迁359户1141名村民,有的要迁往福建等外省安置,有的迁往本市___等地安置,有的原地后靠安置。说实话,要按政策和移民计划把他们一户一户地动员搬迁,工作的难度和繁重程度可想而知。面对这道世界级难题,我把国家利益和移民利益两副重担扛在肩上,把公司的事交给一位副总打理,全身心地投入到移民工作中。

一期移民外迁福建晋江,我和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政策,真心地与他们交流,得到了大多数移民的理解和支持。但村民黄德华,拒绝签订协议。第一次去他家,劈头盖脸就是责骂,我耐心地倾听着,在责骂声中听出他对政策还有疑惑和误解。等他骂完了,我再给他讲移民政策。一次、两次,不知做了多少次工作,他才同意签订协议。但在搬迁的节骨眼上,他感到背井离乡,又不想走了,一家人蹲在院坝里大哭。此时,已是深夜,我和村干部们坐在院坝里给他和家人拉家常,凌晨4点钟,他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你是大老板,来当村支书就不容易,你又把政策讲得这样透彻,我再不搬迁,情理上也说不过去。天刚亮,我又帮他们搬运东西,一直目送他们远去。现在,黄德华一家已经在福___居乐业,还开了一家面条加工厂,年收入达20万元。

村民___,以在路边卖馒头为生。移民安置时,死活不愿搬。我和村里的同志去他家做工作,刚到院坝前,他就把一条大黄狗放出来咬我。还威胁说:“如果你再来,我就抱着你一起跳长江”。后来,干脆把门锁了,避而不见。白天见不到人,那就晚上去找。连续几天,我们每天晚上就到他家门外守候,终于在一天的凌晨5点钟见到了___。看着我们一身的雾水,他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脸色较过去也好些了,主动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坐。在签订协议的那天,他拍着我的肩膀动情地说:“说真话,要不是你的苦口婆心和真情实意,我怕到现在还转不过弯来。” 如今,他重新开了一家杂货铺,年收入3万多元。每次见到我就说:“书记,你是个好心人啦!”

___村三期移民有60人需搬迁到500公里以外的___县。我虽然多次组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层层动员,但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人来报名,怎么办?我干脆从企业拿出一笔钱,对每个报名的移民奖励1000元,但还是没人来报名。思前想后,我只有动员自己年迈的父母外迁,以打开工作僵局。一天,我来到二老的住处,先和他们拉家常,然后,试探着说:“爸爸妈妈,现在移民工作实在太难,干脆你们先带个头,支持儿子的工作”。二老一听,当即就是一顿责备:“我们都70多岁了,你不让我们好好过几年安身日子,还要搬这搬哪,你的孝心被狗吃了?”二老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作为儿子,我该尽孝心,作为村支书,我应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移民任务。为了三峡移民,我只有得罪亲人。我说服兄弟姐妹,一起来给父母做工作,在子女们的劝说下,父母终于同意外迁。临走时,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儿啊,背井离乡哪个都不愿意,但是,三峡移民是国家大事,你又是村里的带头人,只要你的工作好做,我们再不情愿也支持你!”在二老的带动下,不到半个月,全村就有63人报名外迁,超额完成了移民外迁任务。

___村地处长江边上一个狭谷地带,移民搬迁前多数村民居住在靠江边一块平坝上,后靠搬迁的难度很大。为后靠移民的搬迁,我把修路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由公司出资100多万元,移民负责出土地,投工投劳。经过半年多时间,硬是从半山腰中修出了一条宽8米、长1.8公里的碎石路,解除了制约移民搬迁的“瓶颈”。路通了,后靠安置的移民既找到了建房的地方,又节省了搬迁建房的材料转运费。全村后靠安置的移民每户节省材料转运费近3万元,总计达200万元。同时,为使后靠移民尽快搬迁,我还说服公司其他领导,承建了当时低于市场成本价每平方米100元的二栋5000平米的移民安置住房,保证了10多户移民的安置,仅此一项公司就补贴50万元。后靠移民搬迁安置后,因无钱缴纳水电初装费,我又从公司拿出一部分钱,为移民们支付了水电初装费,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谋发展率领乡亲致富

完成移民搬迁任务,如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关键是要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才是移民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我曾经滋生过这样的念头:每年给乡亲们一笔钱,改善他们的生活。转念又一想,光靠我的“输血”,乡亲们能致富吗?如何找到___村发展的路子,壮大集体经济,使他们既稳得住,又逐步能致富,成了我为之奋斗的最大目标。于是,我和村干部们利用两个多月时间,研究移民政策,多方走访调研,召开相关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了“依托现有的交通和地理优势,发展集体经济,解决移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的发展路子。

___村地处城郊、交通便捷,沙石资源丰富,经过考察论证后,决定在村里修建码头、沙石场。方向找准了,我带着村干部,奔波于政府各部门、国有和民营企业之间,建货场、修码头,拉动辖区经济发展,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___村货场、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00万吨,年创产值800万元,安置村内外移民就业1000余名,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我还通过各种生意上的合作商,招商引资,邀请各种产业集团来村里安营扎寨办企业,拉动和壮大集体经济。现在,村里已成功引进玉松煤矿等2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落户,涉及电器、设备租赁和养殖业等,使___村发展很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给辖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经常深入辖区企业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的就当即拍板,能够次日解决的,绝不往后拖。到目前,全村集体经济达到500万元,后靠安置的移民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家乡的父老乡亲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追寻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党的教育培养了我,是火热的军旅生活磨砺了我,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部队的锤炼,没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三峡移民的历史机遇,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和荣誉。我将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继续开拓复退军人创业新路,浓笔书写当兵人的历史,以实际行动回报军队、奉献社会、报答党的恩情。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精选篇6)

身有5级伤残,却敢从死神手里抢人!致敬老兵赵喜昌

从辽宁抚顺“雷锋团”退役,本应安享晚年,他却“自找苦吃”,义务干起了救人和捞尸工作;将5级伤残证锁进抽屉里,他不顾脊梁骨已成S型一弯腰就隐隐作痛,与队友风雨无阻,不分昼夜,有险必出,且分文不取……

他叫赵喜昌,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惠州志愿者救捞队队长。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博名声”,也有人嫌他“天天和尸体打交道很晦气”……面对各种声音和种种质疑,赵喜昌从来不回应。

他有一个《救捞队记录本》,在扉页上,记录着一首“打油诗”,也表达着他内心的声音——“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自愿救捞不图利,为人解难解忧伤,以我本领来助人,不图钱财和表扬,优良传统代代传,善事好事情崇尚,人生自有自追求,何管他人讽与伤。”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他从一名平凡的退伍老兵到如今被群众誉为“东江上的活雷锋”走的每一步,虽深自缄默,却震耳欲聋。

走进雷锋团

雷锋精神成为他一生做人的宗旨

赵喜昌22岁应征入伍,当得知自己到了雷锋生前所在的部队“雷锋团”时,他高兴万分——“和心中的偶像雷锋同一个部队,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啊!”他暗下决心,要做一个“好兵”、做一名“好人”。

雷锋团里,学雷锋的气氛特别浓,还有学雷锋小组,官兵们要走出部队为百姓服务。“记得那个时候,部队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上街要三人成行、两人成伍,面对百姓要目不斜视等,因为我们在老百姓面前代表的就是雷锋。”赵喜昌说。

当兵三年,赵喜昌和战友们帮老百姓摘苹果、打猪草、修房屋、补鞋袜、理头发,零距离感悟雷锋精神,好事做了一串串。他还学会了识谱教歌、摆弄乐器和游泳。尤其是游泳,他可以在水中连续游四五个小时,当他在北方的江河湖海中搏击风浪时,怎么也想不到,30年后的今天,他的这身水上功夫在遥远的南方有了用武之地。

在部队一次施工中,赵喜昌腰部受伤,导致脊梁骨扭曲成S形,定为5级伤残。1979年,赵喜昌因伤退伍。

组建救捞队

“我志愿加入惠州志愿者救捞队,如有不测,后果自负”

赵喜昌被单位批准病休后,举家南迁落户惠州,他也开始了退休生活。

然而,赵喜昌平静的生活在2008年被打破了:一天雨后,市区东江沙公园有两名儿童不慎落入江中,一人落水后浮起即被救起,而另一人却沉入水里不知去向。现场的赵喜昌听到呼救声后,赶紧加入到搜救队伍,但大家一直都没有找到落水的孩子。无奈之下,孩子父母只能请求附近一艘渔船帮助,不料渔民忌讳尸体上船,提出要收取5000元报酬。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落水的孩子终于被抱上了岸。看着早已没了呼吸的孩子,赵喜昌控制不住,流下泪来。

回家后,赵喜昌一把拉住老伴吴剑秋,细说了当天的事,表明心迹:“我水性这么好,喜欢游泳的朋友也不少,我想组织个义务救捞队,当志愿者。”吴剑秋一听急了:“我说老赵呀,你一把老骨头了,还是个残疾人,到时候别把命给搭进去了。”

沉默半晌,赵喜昌叹了一口气:“剑秋,那个娃和咱外孙一般大,多可惜啊!而且,我是‘雷锋团’的人呐,我不能不管。”几十年的伴侣,吴剑秋了解老赵,她不再说什么,只是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

说干就干。赵喜昌找到了一起游泳的同伴李林,两人一拍即合。8月11日,惠州市志愿者联合会收到署名“赵喜昌”“李林”的申请书,后附一份承诺书,承诺书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我志愿加入惠州志愿者救捞队,如有不测,后果自负,不要求政府、个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任何责任。”就这样,当时只有2名队员的惠州市最小的志愿组织——— 惠州志愿者救捞队就这样成立了。

救人捞尸

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哪里有溺情哪里有老赵

为救活更多溺水的生命,惠州志愿者救捞队一成立,就主动与110接警中心联系,请求如有水上警情第一时间通知救捞队。无论生死,不计报酬,一诺千金。赵喜昌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出事现场。尽管身有伤残,有时候会显得力不从心,但是每次他都坚持去,哪怕腰直不起来都要去。

有时赵喜昌兴高采烈回来了,吴剑秋就知道,今天他又“救”了人。“他出去的时候一身光鲜,回来的时候却打赤脚,还光膀子,衣服和鞋都没了。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说今天才开心呢,救了一个活的,我衣服和鞋都送给他了。我说那好啊,这样是最好的,救活了比什么都好。”吴剑秋说。

更多的溺水者,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水下情况复杂,险情随时会发生,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为赢得救捞时间,赵喜昌准备了各种打捞工具,找来了人体模型,对照溺水者的常见姿势,绑上沙袋,丢进清澈见底的水里,撒下打捞网和拉网,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获得荣誉

被百姓誉为“东江上的活雷锋”

长时间的水中训练、救捞工作的高度紧张,让赵喜昌睡眠质量下降、两腿浮肿、患上中耳炎,而最让他难受的,是别人的误会和不解。

赵喜昌有警必出,大多数时候随警车到达现场,有时会被溺水者亲属误认为“公家人”或者“警察请来有偿打捞的”,经常受到死者家属怒斥:“你们怎么做事的?为什么这么慢?”更有甚者,溺水者家属悲从心起,还会辱骂赵喜昌。对此,赵喜昌都是默默做事,悄然离开:“人命关天,救人要紧,咱‘雷锋团’的心胸广,被别人说几句,没必要去计较。”

5级伤残没有压倒他,拼体力和智力救捞的艰难没有让他退却,溺水者家属的误解没有让他气愤,而朋友和熟人的不理解,却让这位侠骨柔情的东北汉子潸然泪下……

在当地风俗中,碰触死尸是晦气和不吉利的。即便是渔民打捞尸体,也从不直接接触尸身。而老赵却经常拉着溺亡者的手或者背着溺亡者,把他们带到岸边。老赵的“异常”行为受到一些人的讽刺,有的人见了他绕道走,甚至有朋友不愿与他握手、一起吃饭,尤其是春节前后,一听说要来拜年都说老赵别来了。

被疏离、被误解,赵喜昌伤心归伤心,伤心过后,他都是翻开《救捞队记录本》,念一念“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自愿救捞不图利,为人解难解忧伤……”,将上面的话,更深一点刻在心里。

2012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对赵喜昌来说,也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在这一年,赵喜昌的事迹被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他的义举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获得“感动惠州”人物特别奖、“感动广东”人物、城市好人形象大使、“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南粤楷模”等荣誉……

赵喜昌,也被誉为“东江上的活雷锋”,成了百姓心中的道德楷模。“向老兵致敬,向最美的人学习!”“老赵手上沾的不是晦气,而是仙气和福气。这双手把人从死神手中拉回来了!”市民们纷纷表达心声。

组建队伍

开展防溺水宣传,惠州溺水人数逐年递减

淡泊名利的赵喜昌,把荣誉证书和奖杯锁进抽屉,继续投身到义务救捞事业中。他深感防溺水宣传的重要性,加大了宣传教育。为提高群众的防溺水意识,赵喜昌曾自制30米长的防溺水宣传画巡回宣讲,为4万多名学生和企业员工讲解预防溺水的常识和技能。

在赵喜昌的感染下,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学雷锋做好事的队伍。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也得以成立。“组建队伍,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赵喜昌再有能耐又能救多少人?”赵喜昌说,加入到这个队伍,不一定要下水救人,宣传防溺水,宣传雷锋精神同样重要。只要大家都来做这个事情,整个社会重视起来,起到的效果就会十分明显。

多年来,赵喜昌所在的心连心公益协会不断壮大,志愿者达到500多人,志愿服务范围也在不断丰富,开展防溺水知识和水上自救互救技能宣讲活动,免费发放自编自制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读本》等5万余册。其中,仅在学校就开展了上千次的防溺水宣传,“现在每周基本都会有宣传活动”。

2016年,赵喜昌带着团队编著的《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读本》出版发行,该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我国第一本系统、全面讲解防溺水的自救、救人原则和方法的中小学科普读物,广受师生们欢迎。

据相关部门统计,惠州志愿者救捞队从2008年至今,共出动3865人次,救援1000多场次,救活109人,无偿打捞溺亡者696具。与此同时,自宣导活动开展以来,惠州市中小学生的溺亡人数逐年下降,溺亡率大幅降低;定点进行防溺水知识宣传的东江沙公园近年来几乎没有溺亡事故;全惠州的溺亡人数逐年递减。

除了宣传防溺水知识,赵喜昌及队员所在的心连心公益协会还开展扶贫、社区文艺汇演等公益活动。“我们救捞队主要是以救捞为主,但是其他公益活动都没落下。2020年疫情,我们就走街串巷‘打广告’号召人们防疫抗疫。”赵喜昌说。

公益无止境,学习雷锋也永无止境。赵喜昌始终牢记,自己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走出来的老兵,要为雷锋和“雷锋团”增光,“在我有生之年,要把雷锋精神的种子广播在祖国大地上。”他这样说,也日复一日地坚持这样做。

当被问到什么时候从救捞队“退休”,赵喜昌答:“做到不能做,就不做了。即便我不下水了,还可以做防溺水宣传工作。不是有句话,‘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如果宣传到位、无人落水,我们救捞队没活干,那就是最好的。‘希望老赵快失业,世上再无溺水人’。”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精选篇7)

一位一等伤残军人的壮美人生

他太普通。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舌头因为手术切除两厘米而发音混沌。

他太平常。上身花格子衬衣已经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像刚从田地归来的老农……

走近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记者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与那个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的英雄联系在一起;也无法与那个4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9个月、被医学专家判为“死刑”的勇士联系在一起;更无法与那个拥有3项发明专利、帮助10余万人脱贫致富、被誉为无盐酱油之父的传奇人物联系在一起。

有些人,单从外表很难感知他的丰厚沉甸。无疑,张仲安就是这样的人。

军营历险

这是一份无比传奇的历程——

1969年冬天,结婚仅仅45天的四川省青神县张家坝村青年张仲安穿上军装,来到内蒙古一座风雪弥漫的军营。战友们很难适应恶劣的环境,2岁母亲饿死、13岁独立生活的张仲安却轻松自如。5年后,同批战友多数退役,他却担任了三排代理排长,留在军营。师部正在修建战备指挥大楼,三排负责朝楼上运砖。人工太慢,张仲安大胆革新,增加卷扬机载砖板的有效面积,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卷扬机在超负荷运转,张仲安每天听着吱吱嘎嘎的钢丝绳,捏着一把汗。他把最危险的岗位留给自己,始终站在卷扬机下边工作边观察。

第4天,灾难果真降临!钢丝绳意外折断,沉重的砖筐突然从五楼飞落而下,击中他的头部。 战友们惊呼着他的名字扑上来,他已躺在血泊里不省人事,脑部天灵盖、后脑盖、鼻梁骨全被砖块砸烂迸裂。

张仲安被送到大同某部队医院抢救。在那里,他昏迷了 121天,住院7个月。

不幸接踵而来。出院不久的张仲安参加师炮团修建营房加工水塔底部混凝土钢筋时,被物料打中头部右侧耳门部。这一次,他在病床上又昏迷一个月。此时,张仲安破损的头盖骨伤痕累累,严重的脑震荡、脑神经痛已很难治愈。

张仲安跟随所在部队进驻山西阳河坡。时值三伏大旱,驻地河枯井干,每日饮用水都需一架马车去十几里外的山沟里拉回。连队在田边安了一张藤椅,安排病号张仲安看管菜地和果园,让他一边半休一边工作。张仲安是个坐不住的人,见菜地干渴得裂开大口,便天天拄着拐棍到烂泥沟里挑污水浇。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十几亩菜地承受住几十天烈日暴晒,处处闪烁着丰收的景象。

这一天,战士套上两匹烈马去拉水,返回山坡时,两匹骠壮的高头大马突然惊了,拖着满载水桶的马车嘶叫着从山坡上直冲而下,风驰电掣。菜地边公路上, 4个孩子饶有兴趣地玩着杏仁,完全没意识到一场灾祸的降临。 “如果不及时拦住惊马,孩子将被砸成肉饼。”山上山下劳动的人们发出惊恐的叫声:“快-救-人-啊!”正在菜地浇水的张仲安,丢下水瓢,子弹一样朝公路射去。惊马拖着水车,已经冲到孩子身边,张仲安奋力推开两个,又顺手挟走两个。短短几秒时间,孩子全部脱离危险,张仲安却被飞速前冲的载重马车撞倒在10余米外的乱石堆里,再次昏死过去。

从山西大同送到张家口,从张家口送进北京城,最后住进解放军总医院。张仲安这次历险,造成严重脑神经瘫痪症。整整昏迷5个半月,接连转送4家医院,生的希望才姗姗到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死神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他的追逐,医院很快发现了他的淋巴癌。北京6家著名大医院的专家经过会诊,确认只有手术治疗尚有一线生机。

此次淋巴癌手术,医生切除张仲安颈部淋巴、双腋淋巴及转移瘤块5处,舌头割掉 2 厘米,结肠割掉10厘米,全身缝了88针。

触底反弹

是专家的资料库,还是校园的图书馆?走进四川省青神县县郊翠微食品厂陈旧的厂房,记者被琳琅满目的书籍惊呆。除了酿造车间,进入视野的全是书,科学知识类、哲学类、化学生物类、发酵酿造类……4万册图书分布在各个房间,类别清晰,张仲安睡觉的床上、仓库的储藏室、职工的饭堂,甚至洗漱间里,都整整齐齐地摆满书籍。他收集剪辑的资料,一捆捆,一撂撂,像山一样垛在墙角,直抵房顶。

1980年,重型脑外伤、一等伤残军人张仲安带着2枚三等功奖章,退役返乡。按照政策规定,张仲安被安置在条件优越的原成都军区新繁疗养院,颐养天年。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服从组织安排,而是请求回到家乡青神县,他说:“休养院的生活太安逸,我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为社会做点贡献,为政府减轻负担。”

几番周折,张仲安回到自己理想的生活中。可是仅仅过去6天,他伤病齐发,再次被送进县医院抢救。这一次,专家们看法一致:他最多活3个月。望着满目疮痍、奄奄一息的张仲安,亲人们笼罩在他生命残灯的阴影里,也不再报希望,开始准备后事。

死神布下天罗地网,可缰绳再次被挣脱。3个月中,张仲安顽强地与疾病斗争,又一次创造生命奇迹。坐在病床前,张仲安没有怨天忧人,而是思索着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人生的价值和辉煌?“既然每个人都要死亡,那又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呢?我要像太阳那样轰轰烈烈地升起,轰轰烈烈地运行,轰轰烈烈地沉落,才气势如虹磅礴壮观。”

张仲安把病床当成了书房,他夜以继日地攻读养殖学,打算借助农村的天然条件,发展养殖业。可现实给他当头一棒,养鸡几个月,蛋不好卖,盈利微薄。他仍不死心,开始潜心钻研孵化技术。

仍然是失败。一年多,他试验十几种孵化法,效果均不理想。学习北方炕孵失败了,学习温室孵化失败了,学习煤油灯水袋、水箱、烟管、铁皮柜系列孵化全失败了,学习煤电两用孵化也失败了。这些方法不是劳动强度大, 就是控制温度要求高,很难操作。张仲安决心研制一种新技术,降低劳动程度,提高出雏率。他在自己床边墙上戳了个洞,参照国内外孵化技术,设计出一台圆筒型“孵禽薄水温箱”,躺在床上昼夜观察试验,力图在圆筒内壁与空心之间寻求一种保温良好的物质材料,保持水温孵化。他试用锯木粉、珍珠岩粉、石棉纤维、棉花等几十种材料保温,都失败了,不是温度透不进箱内,就是温度突然升高烧熟了鸡蛋。

失败,失败,全是失败,张仲安折腾两年,反复试验几十次,负债2.6 万多元,1.67米高的个头只剩67斤,仍然没有成功。他仍不气馁。这年冬天,他继续研究,用黄谷作薄水温箱介质,终于试验成功国内外一流的省力省本高出雏率“孵禽薄水温箱”,不用煤电燃料热源,只需每天往筒内水箱灌进适量开水调温保温即可孵禽,成本一下子从每蛋孵化1角降到每蛋几厘。

返乡第三年,张仲安发现自己最大的短板是理论知识匮乏,于是奔波于甘肃农大、四川农大、西南民族学院等几所院校,寻找著名教授专家,学习家禽和畜牧养殖理论、养殖技术、饲料基础、防病治病,视野不断开阔,才干日益增长。

知识助推他展开翱翔的翅膀,返乡第10年,张仲安的养殖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在省科委专利技术实施经验交流会上,他的演讲引起与会专家和全国同行的极大兴趣。不久,“孵禽薄水温箱”和“冬季孵蜂温箱”获得国家专利。为了帮助更多人致富,张仲安创办青神县养殖技术研究所并担任所长,32100余名学徒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张仲安精心指导培训后,成为农村发家致富带头人。一传十,十传百,孵禽薄水温箱推广到全国各地,为社会累计创造经济价值超亿元。张仲安也成为冉冉升起的发明创造明星。

酿酒、制造酱油、研究醋糖姜葱汤……张仲安向银行贷款1500万元,扩大再生产。就在他向着新的领域不断进发的时候,又一场灾难,悄然逼近。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余波,将张仲安的厂房全部摧毁,所有机器设备埋没于废墟之下,企业顷刻瘫痪停产。

他又回到零点。面对银行的催贷,大家建议宣布破产,逃避追债。张仲安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不能甩手了之,把压力扔给地方政府。我要承担全部责任,重整旗鼓再出发!

张仲安没有食言。他咬紧牙关,在最困难的时候,一根黄瓜分三顿吃,没了细粮只喝青菜粥。整整4年时间,他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还清了所有贷款。

誓做工匠

“春制曲,夏晒料”“秋抽油,冬成酱”“小缸发酵,人工翻焙”“古法工艺,竹簸箕制曲”……张仲安一边念叨着,一边带记者走进晾晒场,他捧起金黄色的大豆说:“要生产出优质的酱油,精湛的酿造技艺重要,原料的选择更重要。目前酱油生产企业选择的原料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脱脂大豆(即经压榨或萃取了油脂后的豆饼、豆粕);另一种是像翠微食品一样采用全黄豆、麦仁作为酿造酱油的原料。前者成本低廉;后者营养结构完整,传承了我国古法酿造传统工艺,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从而制作出安全、绿色、健康的品质产品。”厚积薄发9个月,他没有让自己的能量如红日一般喷薄而出,而是从一粒粒黄豆的挑选开始,紧盯生产流程,确保流出的每一滴酱油品质高端。

在发酵间,张仲安把已经发黑的原料放到鼻子前,深深地嗅了一口,送到记者面前:“天然晒露发酵法是我国传统的酱油生产工艺,接种天然的多菌种,在阳光晒棚内的小陶缸中晒露发酵,利用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日晒夜露使其发酵成熟,传统晒露酿造的酱油,富含光合菌,色泽红褐,体态浓稠,滋味鲜醇,酱香浓郁,特色鲜明,现在这个过程,已经有鲜香的味道散发出来。”

“做良心产品、做最高档产品、做不加化学元素的原生态产品。”在质检车间,张仲安分析着一组组不断变化的数据,眼睛里充满坚定的波光。

“全球百年减盐革命失败”“无盐酱油仍是世界难题”。这些现状唤起张仲安对无盐酱油研发生产的强烈愿望,他房间的灯光熄灭得更晚了。比起张仲安已经熟悉的孵禽业,酿造技术更复杂,要求更高,竞争更激烈。彼时,这个县已有 16 家大大小小的酿造厂,张仲安不想平平庸庸地增加一个,他立志做大国工匠,给人们的舌尖增添一道美味。

远大的志向需要果敢的行动。他走出四川,走向更高的技术殿堂。在北京、江苏、辽宁、山东、上海等地,他向专家学者共讨酿造科技,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他孜孜求索世界领先工艺……

“翠微牌”原汁酱油横空出世,这种无盐发酵产品由工人手工打造,每一滴都溶入了张仲安的心血。令人惊喜的是,全国35家濒临倒闭的酱油厂引用张仲安的生产技术后,很快重振雄风。“翠微牌”原汁酱油获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金奖。

病痛的折磨、求生的渴望驱使张仲安在寻找健康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他走近大熊猫繁育基地,看着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有滋有味地吃着竹叶,探寻其中的微妙:竹汁液是“竹”之精华,“竹”(叶、嫰茎)的提取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是国家认可批准的药、食两用天然物质,竹叶黄酮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长寿有着重要的作用。竹汁液竹香淡雅、爽口怡人,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抗衰老以及美容等众多领域,还有增强人体免疫激活作用,符合“天然营养多功能和绿色、安全、高效”的食品添加剂发展潮流,已列入国标GB-2760的新品种。竹子同时具有抗核辐射性,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在爆炸中心及周围区域,动植物几近绝迹,唯独竹子活了下来。他突然想起小时候,乡亲们患红眼病无钱医治,就用竹叶芯泡水当茶喝,“火”退了,病好了。在张仲安做了淋巴癌切除手术医生说他“活不过3个月”时,他坚持按照中医专家的叮嘱每天喝竹香茶,不但活了几十年,还连续5年未进过医院,身体神奇地康复。张仲安再次展开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竹汁饮品、竹汁酒,天然、清新、美味而不伤身,成为人人都能享用的大众化健康饮品,获得中国专利局颁发的“竹汁液”提取发明专利。

一面面鲜艳夺目的锦旗,一盏盏流光溢彩的奖杯。在简陋的翠微食品厂,高超的酿造技术已经独步世界,标定张仲安在微生物发酵及酿造领域的非凡成就。这位50岁通过考试获得两项高级职称、63岁获得5项高级职称的退役军人,被授予“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称号,发明的中国微生物发酵无盐酱油填补了世界空白,从此被誉为“世界无盐酱油之父”。

有人愿意出千万元的价格,购买张仲安的发明专利,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但他摇了摇头。张仲安的初心是用自己的发明创造让更多比自己还贫穷的人过上好日子。“现代机械化制曲在24-38小时内就可以成功,但都是如米曲霉这类单一菌种。出神入化、心领神会的手工操作,虽然产量很少,却是机械化流水线永远无法替代的。”他并不富有,但宁愿不挣这份钱,也不糟蹋专利。

翠微是座山,但不是顶峰。张仲安的事业方兴未艾,他苦心孤诣发明创造的专利技术将随同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一起,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奋勇前进。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3000字(精选篇8)

永远冲锋的战士

——济南军区原某师战士、一级伤残军人朱彦夫的事迹

人们常说,“路在脚下,脚比路长”,可是他没有脚!

人们还说,“困难纵有九十九,难不倒勤劳一双手”,可是他没有手!

朱彦夫,一个在抗美援朝战场失去四肢和左眼的人民功臣,从学会穿戴假肢那天起,用断臂举起和平岁月的冲锋号,在沂蒙山一个异常贫瘠的小山村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传奇。

3月15日,记者走进鲁中沂河岸边的一个小院落,采访81岁高龄的朱彦夫。老人已经卧病在床18年了,但战士本色依然鲜亮:床上,军装军帽军被叠放得整整齐齐;床前,斑驳的假肢上穿着一双崭新的绿军鞋。老人自豪地说:“我是个战士,冲锋是我的本色,军装是我的战袍!”

谢绝特级护理,返回山乡当农民

——“只要永不言败,绝处也可逢生”

朱彦夫永远忘不了白发母亲的那一声叹息!

1956年初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刚学会穿戴假肢行走的朱彦夫,谢绝荣军院的特级护理,坐着一辆独轮车,回到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他呼吸着家乡清新的空气,心跳越来越快。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时,朱彦夫还没有读过这句诗。但愈近家乡心愈不安的感觉,他可能比诗人宋之问更为强烈。因为他在1950年深冬的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当年那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变成了蚯蚓似的“肉轱辘”,母亲见了该有多么伤心啊!

独轮车吱吱扭扭进了村,朱彦夫把推他回家的好心人劝走,执意要“走”回家去。可是他毕竟刚刚学会用假肢走路,没挪几步,就重重地摔在雪地上,假肢滑出很远。

母亲听到门口有响动,从小院里走出来。朱彦夫昂起头,含着眼泪喊了一声:“娘。”

只听娘“啊”了一声,就“扑通”一声晕倒了……

朱彦夫并不知道,自打1950年秋他随部队入朝后,娘常常站在屋后的山冈上,望着村头的小路等儿子归来。可等来的竟是一张让她心碎的“阵亡通知单”。

1943年,朱彦夫10岁那年,父亲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4年后,年仅14岁的朱彦夫走进革命队伍,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等战役战斗上百次,至今他的头部、背部还残留有弹片。解放上海时,16岁的朱彦夫只身炸毁敌人3座碉堡,火线入党。

“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准备一次性把自己献出去。”朱彦夫曾在作品中写下这样决绝的文字。

在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所在的二连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后,全连仅剩下他一人还活着,其余战友全部牺牲。

懂得为谁而活的人,天塌下来也能扛得住。经过几年治疗,朱彦夫转入泰安荣军休养院休养,享受特级护理。但他不愿躺在功劳簿上让人伺候。他说,活着而不创造,甚至成为社会负担,这比死了还让自己难受。

就这样,朱彦夫返回了家乡。

娘醒过来后,发现他双腿膝盖以下、双臂肘部以下全没了。娘伤心地说:“你还是回去吧,娘养活不了你。”

“不,我要为您养老送终,还要为乡亲们做事。”从这天起,人们发现朱彦夫拖着一双假肢,在山间小道上转来转去,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鲜血常常染红了他的裤腿。残肢的创面刚结痂又磨破,磨破了再结痂,实在疼痛难忍,他就扯着嗓子唱《志愿军军歌》,直到感觉不到疼为止。

“只要永不言败,绝处也可逢生。”靠着这股子血性,他用一年时间掌握了吃饭、喝水、穿衣、解手和独立行走等生活本领。

朱彦夫说:“这是我走下战场后打赢的第一个冲锋,即向残躯宣战,不要国家养活,返回山乡当农民。”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载,治山治水创造8个第一

——“我是一只蚯蚓,虽然没有手脚,却可以松软板结的土地”

张家泉村位于沂蒙山腹地,四面环山,土地异常贫瘠。每年冬春两季,外出逃荒者不乏其人。

1957年初,朱彦夫被推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天他举起断臂说:“我是一只蚯蚓,虽然没有手脚,却可以松软板结的土地。我就算豁出命来,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春天到了,山花开了。这天,他拖着近10公斤重的假肢,躲开众人的目光,只身爬上海拔334米的南山顶,一遍遍俯瞰静卧在山坳里的村庄,一遍遍观察斜挂在山坡上的土地,一张蓝图渐渐清晰起来:找水打井,填平沟壑,扩大耕地,绿化荒山,发展经济园林……

也许是因为过于劳累吧,摸黑下山时,一阵眩晕,他重重地摔倒在乱石沟里。

天黑了,妻子发现朱彦夫没有回家,心里很着急。乡亲们打起火把,漫山遍野找人。

“支书,你在哪里?”乡亲们的喊声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就是惊不醒这个倒在血泊中的汉子。第二天清晨,乡亲们终于找到了朱彦夫,只见他浑身血迹斑斑,脸上却挂着笑容。在乡亲们的一声声呼唤里,朱彦夫醒了,说话了:“咱张家泉村是个好地方,好好干上10来年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次“南山之行”成了张家泉村改天换地的动员令!找水、治山、造田、架电、植绿,一个个山里人想都不敢想的大工程,在张家泉村渐次展开。

缺水是张家泉村最大的难题。

“有女不嫁张家庄,挑水跑到西山根。去时穿双绣花鞋,回来磨破脚后跟。”一句顺口溜,道出了村民的无奈。张家泉过去叫张家庄,因为盼水心切,乡亲们索性把村名改成了“张家泉”。

朱彦夫从县里请来专家,测量确定了打井地点。

冬闲时节,天蒙蒙亮,村里的冲锋号响了,乡亲们立起井架,用铁锤、钢钎开始打井。那些日子,朱彦夫拖着假肢,天天泡在工地,假肢那“嘎嘎吱吱”的声响,仿佛催人奋进的号角。冰天雪地里,乡亲们推起小车,喊着号子疾步如飞。

冬去春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山坳里响了4个月。柳树发芽时节,第一眼深水井终于出水,张家泉村沸腾了,人们品尝着这清甜甘洌的井水,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就这样,朱彦夫带领村民,用10年时间先后打出了3眼深水井和3个大口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引水渠,使全村一半以上旱地变成了水浇田,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记者采访时,特意参观了一眼大口井,说是井,其实是一个水坝,容积达8000立方米。村民们说,老支书开掘的3个大口井就是俺们村的都江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山顶松树戴帽,山间林果缠腰。”25年间,朱彦夫带领乡亲们砌石垒堰,硬是在山坡上开出80多亩“大寨田”;填平赶牛沟、舍得沟、腊条沟3条大山沟,改造出一块面积约200亩的平原,旱涝保收;在石头山上建成40亩果园,在沟沟坎坎上种植了10万株花椒、2万株桑苗,绿化荒山800多亩。

现任党支部书记刘文合指着尚未返青的花椒林说,30多年过去了,老支书留下的果园和花椒林,经过不断换苗更新,至今还是村里的“摇钱树”。他一口气讲了老支书创造的8个第一:在全县第一个有了拖拉机、第一个有了人造平原、第一个实现平均亩产300公斤、第一个种植经济林、第一个通了电……

为群众谋利的人,群众会把他装在心里。74岁的老会计张太元说,朱彦夫当支书25年,工分不记,报酬不要,政府发给他的伤残军人补助金成了村里的发展基金、慈善基金和乡亲们的救命钱,大部分都用在了救济军烈属、孤寡老人和困难户上。

还有一个细节不该遗忘,朱彦夫担任村支书25年间,村里上工的信号就是人民军队的冲锋号!

扎根农村改天换地,带领群众在沂蒙山创造8个第一,这是朱彦夫重度伤残后打赢的第二个冲锋。

传统报告感动百万之众,呕心沥血写下两部大书

——“生命就是一场战斗,我不能因空熬时光而羞愧”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因一段年华。

因长时间劳心熬神,朱彦夫的身体愈加虚弱,再也拖不动那双支撑了他25年生命的假肢了。1982年,他主动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

老伴、子女、乡亲们都以为他要卸下盔甲,颐养天年了。

此时,朱彦夫又想起二五〇高地,想起了指导员高新坡弥留之际的嘱托:“你要是能活着回国,要想办法把战友们的英雄壮举讲出去、写下来,讲给祖国和人民……”

这嘱托如同二五〇高地的冲锋号,时常在他耳边响起。

然而,朱彦夫入伍前没上过一天学,现有的文化还是在他自己创办的夜校学来的,仅够看报而已,写书几无可能。

朱彦夫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意志如钢的人:“没有文化可以学,有许多作家当初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他用伤残军人补助金购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大量文学著作,一本一本阅读,一段一段背,从中揣摩写作技巧。

因为在沂蒙山干成了一番事业,他在山东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请他作传统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从1982年开始,讲台和写作成为朱彦夫的又一战场。

无论春夏秋冬,不管路途多远,只要有人请他作报告,他都风雨无阻。而且每一场报告,他都要作大量案头准备,力求以故事和细节打动听众。

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11月1日,朱彦夫在淄博市临淄区作报告时,突发脑梗塞倒在讲台上。经全力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从此半身瘫痪,不能再上讲台了。

当地媒体为他算了一笔账,从辞去党支部书记到倒在讲台上,朱彦夫拖着残躯,奔走在齐鲁大地,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业作传统报告1000余场,听众超过百万人次,且分文不取。

作报告过程中,朱彦夫忆起了许多生动故事,积累了吸引听众打动听众的宝贵经验,也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

此时,他感到自己有一肚子故事值得写出来,可是他没有手啊。

一天,他让儿女买来笔墨纸张,坐在床上,开始练习写作。

从此,人们常常会看到,他用嘴衔着笔,一笔一画练习写字,额头上的汗珠子擦去一层又冒出一层。

用嘴衔笔写作,必须低头弯腰到60度, 把残躯蜷成球状才能完成,消耗体力特别大。口水也会顺着笔杆流下来,稍有不慎就可能打湿稿纸,前功尽弃。

后来,他又发明了断臂绑笔、双臂夹笔等书写方法,经过长时间训练,每天能写一二百个字,可写作时间一长就全身疼痛,头晕目眩。但无比坚强的朱彦夫从未叫过一声苦。

一次,因劳累过度,他左眼眶感染溃烂直流黄水,双臂残肢也被严重感染,溃烂不止,高烧不退,老伴__悄悄为他准备了后事。住进医院第20天,这个倔强的老头又奇迹般站了起来。医生告诫他:“老英雄,再拼命可就真没有命了。”

老伴心疼他,把写字板和笔藏了起来,不管他如何恳求,她就是不给,态度十分坚决。老朱一骨碌从床上滚到地上,“扑通”一下跪在妻子面前。

风雨中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老伴哭了:“你这哪里是写书,你这是熬命啊!”

“生命就是一场战斗,我不能因空熬时光而羞愧。我豁出命也要把战友们的故事写下来。”靠着这股拼劲,朱彦夫用7年时间,翻烂4本字典,七易其稿,终于在1996年7月,写成并出版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右半边身体瘫痪后,朱彦夫再也无法写作了,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又口述完成了24万字的传记文学《男儿无悔》。

朱彦夫的事迹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关注。《真理报》记者在报道中说他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并赞扬他“捍卫了新社会的价值观”。

千场报告两部书,著书立说写信念,这是朱彦夫重度伤残后打赢的第三次冲锋。

朱彦夫说:“我是个老党员,党员的责任就是为党守人心这方阵地,人心这方阵地丢了,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14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