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人物事迹

| 刘慧

事迹材料是对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的事迹,进行高度概括整理的书面材料。你了解到多少关于榜样人物事迹的事迹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青年榜样人物事迹七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青年榜样人物事迹篇1

在脱贫攻坚加班加点业务中,在深夜手持电筒走村串户摸底调查中,在扶持农民产业发展中,在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工作中,总能看到一抹身影,她就是__市供销合作社办公室主任、__镇__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段燕萍。2018年处于脱贫攻坚最后决胜阶段,她作为一个刚生了二孩的妈妈,不甘落后,说服家人,毅然去驻村,投入到脱贫攻坚的战斗中。

面对困难,她积极向上,充分发挥正能量

自2010年进入公务员队伍在供销社工作以来,供销社是改革改制单位,历史遗留问题多,人员结构复杂,在办公室除了日常工作,还需要解决很多系统内上访问题,新老问题交叉。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段燕萍没有随波逐流,遇到困难从不退缩,从不敷衍了事,踏踏实实,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积极的心态,以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开展工作。

在2019年1月中旬迎接国务院扶贫办到__镇克基村调研准备、脱贫攻坚“百日补短”、“百日攻坚”、迎接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迎接脱贫攻坚普查等工作中,不论是周末加班加点,还是夜间的走村串户,她积极主动,攻坚克难,从未缺席,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被表扬为曲靖市2020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20年春节,她没有陪老公和孩子回浙江老家过春节,而是积极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按照分片包组参与村委会的堵卡值班,到盘子田、陆家箐两个村民组“敲门行动”,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对__村一位高风险人员及家人进行登记和心理疏导,前后3个月没和孩子见面。

面对业务,她精益求精,努力更上一层楼

经过供销社办公室的8年工作历练,她综合素质强,业务水平高,是脱贫攻坚的业务骨干。

村委会业务包罗万象,对应上面的所有部门,驻村中,她发现村级的内业资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弱项,基础数据收集整理不完善,很多数据不会提取重复利用,她想到做到,对过去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特别是贫困户基础资料收集方面做到全面、准确,使__村内业务的质量与效率大大提高。村上的信息平台员经常开玩笑说:有段姐在,我心里好踏实,再多的业务我心也不慌。

在__村合作社建设初期,合作社章程、会员管理、分红模式、入股协议、财务制度等方面均属空白,她积极与市供销社相关部门沟通,先后协调资金8万元,购买合作社办公用品,邀请供销社的会计帮助理清账目,建立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规范合作社,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驾护航。

在2018年下半年开展“五面红旗”评选工作中,她进行认真分析评选条件,通宵达旦补资料,查缺补漏,__村委会一次性获得“产业发展红旗村”“文明和谐红旗村”两面红旗,实现零突破,2020年底,__村获得四面红旗,给村组干部带来极大鼓舞,工作积极性与战斗力明显增强。

面对家庭,她无尽辛酸,亏欠孩子无法弥补

在决定去驻村时,她内心是担忧的,大宝刚上小学一年级,小宝才1岁多,丈夫工作常年奔波在外,年幼的两个孩子正需要亲情陪伴,她深知这是组织对她的信任,于是和家人商量,将带孩子的重任交给母亲,毅然来到__村开始了驻村扶贫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的艰辛不言而喻,每一项工作她都认认真真对待,从来没有叫过苦和累,可是作为女儿和母亲,面对父母和孩子的亲情时,她却有很多愧对他们的地方。为减轻老人负担,小宝两岁就被送幼托班,书包里每天背着纸尿裤和奶粉,身边的好心人经常说,这么小送去托管,太造孽了,可对她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看到老师发视频,小宝虽乖巧吃饭,但情绪低落时,她总是说服自己,快了快了,孩子3岁就可以上幼儿园了。当在手机里看到大宝的作业做得不太认真,成绩下滑时,她有时会在电话里冲孩子发脾气,但一想到大宝稚嫩的肩膀背着沉重书包,艰难的爬上公交车时,她的心都碎了。有一次大宝打电话委屈的问她:妈妈,今天老师说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的孩子举手,我举手了,但老师说我不是留守儿童,让我放下。是呀,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她对于自己只能隔山严管,不能陪伴教育,陷入极度的矛盾与自责中。

2019年11月,正值脱贫攻坚迎接第三方评估的关键阶段,母亲摔跤手臂骨裂,她纠结万分,一时找不到保姆,请假一周就回到工作岗位,只能由右手绑着绷带的母亲,艰难照顾两个孩子。特别让她内心煎熬的是偶尔回家,每次离开时,小宝总是哭喊着:妈妈,我不要你去水塘,你不要走……她用尽各种方法哄,甚至用棍子打过,孩子总是抱着她的大腿不让出门,迈出家门的那一刹,她已经泪流满面,但身上的这份责任,不容许她想太多,只能狠心离开孩子,投入到工作中去。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孩子也逐渐适应了没有妈妈陪伴的生活,但一想到孩子,她有太多太多的辛酸,久久不能平静与释然。唯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每次小宝打视频总是会问:妈妈,你在哪儿?你是在扶贫吗?

段燕萍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克服困难,勇挑重担,吃苦耐劳,办事干练的普通干部。

青年榜样人物事迹篇2

__X,女,汉族,出生于1975年,中共党员,现任__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

28年的从警路上,__X始终秉持忠诚、勇为、担当的本色,踏实走稳每一步,敬业做好每一事,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重大安保工作,她都一如既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着。作为一名公安法制工作人员,__X每年要对几百起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进行审核,为办案单位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经她审核的行政案件,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定性准确、办案程序合法,部分行政案件,经过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都能够维持原处罚决定。她所审核的刑事案件,采取强制措施得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依法作出决定,使犯罪嫌疑人受到了相应的法律严惩。

她经常开展执法巡查和监督,带领民警每日对办案单位网上录入警情、案件、执法公开、执法视音频关联等方面进行巡查,避免了警情超期和异常警情的出现,严格受立案,避免了有案不立或压案不查的现象,所录案件能够及时上传相关证据材料,做到了规范全面录入,受到了市局的好评。

从警多年来,她立足本职岗位,从不松懈,真正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到了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就是凭借这般创优争先的工作劲头,她屡创佳绩、屡获奇功。2016年被评为“全市六五”普法先进个人;2017年被县妇联评为“最美女警官”;2021年被评为全市政法系统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被公安部、全国妇联授予“成绩突出女民警”荣誉称号。

青年榜样人物事迹篇3

一台电脑、一份检测设备、一个双肩包……

这是玉环市气象局坎门观测站站长__X的每日“标配”。这些“标配”,他携带了37年。

在这期间,__X三十多年如一日,始终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坚韧执着的工作态度坚守气象岗位,守护海岛生命线。

在市气象局,当记者第一眼见到__X时,一张被晒黑的脸庞、一身朴素的穿着让人颇具亲切感。只见他在气象显示屏前认真查看当天的气象数据,并和同事分析探讨。

随后,__X匆匆收拾好自己的双肩包,前往坎门观测站。

__X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装备保障员,主要负责测报、气象装备保障业务方面的工作,还要每天察看全市30多个气象站站点有无故障,并对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维修。

“玉环的各个气象站站点分布各地,多个还在不同的海岛,经常乘车坐船奔波。哪里出现故障,都要第一时间过去维修。”

一会说道披山岛上的风光美景,一会提到工作中的有趣故事,提及自己的工作,__X说,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

到达坎门观测站后,__X熟练拿出自己的检测工具,挨个测试设备有无故障。他说,早一分钟排除故障修好设备,就是早一分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6年正月初二的下午,我监测到大鹿岛自动站风传感器出现故障。由于春节期间正是大鹿岛旅游旺季,风传感器故障直接影响海运安全。”他回忆说,当时,他立即赶往大鹿岛。上岛、测试、维修,回来后,已经是晚上9点。

正是这份爱岗敬岗、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让__X成为年轻一辈气象人的榜样。

气象预报员陈华忠:“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工作中时刻保持热爱之心。他已经在气象工作岗位上干了30多年,却仍旧斗志昂扬、热情满满,经常背着七八十斤重的气象设备上山下海,徒手攀登到10多米高的风塔之上排除故障,却始终不说一句累,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气象人学习。”

为了能够更好地阅读气象学的书籍,__X还每天他坚持学习英语和网络通信类书籍,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际,他首创了双太阳能电源供电系统和单要素多传感器接入技术,解决了自动站电源故障、要素数据缺测的问题,并在浙江省自动站成功实施,提升了自动站数据的连续性、可靠性、稳定性。

这项创新举措,在全国气象部门也引起轰动。如今,该项技术成果在浙江全省广泛使用,大大地提高了浙江气象观测保障水平。

从青葱少年到年过半百,__X始终如一,与风雨相伴,与雷电博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气象工作者的高尚情怀,用“润物细无声”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敬业之歌。

青年榜样人物事迹篇4

头几年,张桂梅自己走山路家访,曾因过度劳累昏睡在路旁。她尝试过自己租车,也骑过马和摩托,肋骨断了两次。后来县里派车帮助她家访,可几乎每一个学生家里都还有一段要步行的小路。“过去张老师能风风火火地走路,后来病越来越重,有些难走的路段需要搀扶。今年需要搀扶的时候就更多了。”一直跟随张桂梅家访的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说。

今年10月2日至7日,张桂梅在6天里走遍华坪县荣将镇、石龙坝镇、兴泉镇、船房乡的37个村小组,走访了39个农村学生家庭,平均每天走访六七个学生家庭。最远的家访路是去高三学生罗青青(化名)的家。乘车40多公里到达船房乡华荣村后,张桂梅还要走半个多小时的上山小路到罗青青家。在同事和罗青青的搀扶下,张桂梅一步一步地爬山坡,走几分钟就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路过一条浅浅的小溪时,她已无法抬腿跨过,只能拖曳着双脚划过水面。

自2008年创办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始,12年来,每届高三、每个农村学生,张桂梅都要利用假期尽量家访一遍。她不是丽江人,却已走遍丽江各地山山水水。她的足迹覆盖约1552名学生的家庭,行程11万余公里。

张桂梅把1804个贫困山区女孩送出大山,送进大学。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今年高考又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一本。然而,张桂梅仍不甘心,还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她仍旧拖着病体去家访,她要去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情况,去解除每个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再加把劲,明年高考打个漂亮仗。

青年榜样人物事迹篇5

张桂梅校长又上热搜了,但这一次不是让全网热泪盈眶,而是卷入观点争议,让支持她的人感到心情复杂。她在一档专访节目中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道: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当全职太太怎么了?为什么不能尊重别人的意愿呢?说尊重女性独立,为什么不尊重女性成为全职太太这种独立选择呢?有谁比一个女性自身更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能让自己幸福、什么更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观和幸福观,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这种偏执以如此强烈排斥的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当全职太太怎么就对不起“教育改变命运”了,贫困生出身怎么就不能当全职太太了?一个个问题像雨点一样飞向昨天被视为“教育天使”的张桂梅,天使的“人设”似乎因为那个“滚”字而黯然失色。幸亏是张桂梅说了这段话,网民能口下留几分情,如果是一般人,早被群殴得鼻青脸肿了。

我觉得当全职太太是一个人的自由,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自我和缺乏独立,但我实在不忍去批评张桂梅的观点。当然,会有一定的道义因素,面对这样一个“教育圣雄”般的人物,批判本身似乎有失道义和力度。泰戈尔的那首诗,“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来,当作火把点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张桂梅就是这样的人,把自己的肋骨拆下来当火把,点燃了很多大山里的女孩前行的路。她为了教育,为了改变那些女孩的命运,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用命换了一代人的命运。说到关心、爱护、心疼、尊重那些大山里的女孩,我们这些蜷缩在都市咖啡厅里、在键盘上敲敲字、热衷于谈论抽象概念的人,怎么比得上她?我们谈论的只是抽象概念,她接引了几千个女孩走出大山,我们没有理由觉得我们比她更“懂”贫困山区女孩教育这个命题。

这么说并不是失去了一个评论员的判断力,好像一个人成为道德典范,身上有了道义光环,就不能被批评了。不是这个意思。道德圣人也会有认知局限,张桂梅用生命在做教育,并不意味着她每句话都是对的。我说的“不忍”更包含着“同情的理解”这个意思,不要把“支持还是反对全职太太”当成一个抽象的命题,当成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专辩论赛供选手抖机灵的辩题,而要进入张桂梅所生活和面对的那种环境中,进入贫困山区女孩教育这个具体语境中理解“反对女性当全职太太”这个命题,看到它的条件性、矛盾性、语境性和问题针对性。

很多人首先是被那个“滚”字刺激了,如果进入语境,就不会把这个字当成激烈对抗中那种粗野、排斥、敌对的意思,而会看到一个教育者又爱又恨、就像父母不满孩子某种行为时那种带着失望意味的“滚”。

好像不近人情,人家过来捐款,你何以这种态度?人家当全职太太,怎么碍着你了?这可能正是张桂梅作为校长的态度,善良是有牙齿的,学校虽然很缺钱,但对钱的接受是有原则的。接受捐款,接受的不仅是钱,而且也有一种认同的价值观。以后跟学生介绍这笔捐款时,怎么介绍呢?我们的毕业生、你们的师姐捐的?她靠什么给学校捐钱?张桂梅可能觉得无法向学生传递一种她一直传递的那种独立价值观。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款涉及学校倡导一种何种价值观,所以我理解她的那种坚韧的立场。她就像一只老母鸡一样,张开翅膀,护着下面的那些小鸡,生怕她们被辛苦培育的价值观受到任何一点误导和伤害。

在抽象层面争论“有无权利当全职太太”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有打成生活的碎片,在水里泡一泡,在风中晾一晾,日晒雨淋一下,才有生活的质感。张桂梅也许正是在这种生活质感中持那种观点的。如果看到山区的贫困,看到很多大山里女孩的命运,她们没读书,一辈子就被绑在山里、绑在丈夫和家庭、绑在几个孩子身上,重复着贫困的命运并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也许就能理解张桂梅所说“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包含的失望了。读书改变命运,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可以有多元的选择:当诗人、出国读书、追求自己的兴趣,甚至就是当一个幸福的全职太太。可在经历了极度贫困,穷怕了,因为缺乏事业缺乏独立而在恶性循环中苦怕了、卑微怕了之后,很容易对那种“本以为读了书可以改变命运却又被家庭绑住没了自己”的选择充满警惕。

作为大山女孩的摆渡人,作为拼着命去让女孩通过读书获得独立能力从而改变命运的人,把“一个女孩读书可以改变一家三代命运”当成信仰,看到自己教出来的孩子读了书却没有自己的“独立事业”,还能给学校捐钱,可想而知她的愤怒,甚至觉得是一种价值观的挑衅。

这就是我不忍批评的原因,如果身处她的位置,我可能也会这样做。

最新消息是,被“滚”当事人感激张桂梅。黄付燕在华坪女高同学群里看到了这则新闻链接,“感觉像是在说我”。当天,她把新闻链接转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并配上了一句转发语——“我们有个性的老大”。

2018年,黄付燕回到母校华坪女子高中捐款,被张桂梅拒绝。那时,孩子不到一岁,黄付燕没有工作,全职带娃。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黄付燕考上了贵州安顺某小学的特岗教师。10月27日晚,黄付燕接受采访时回应,“张老师话丑理正,她是从我们的立场去说的”。

青年榜样人物事迹篇6

7月22日,安徽合肥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喊出这句“我打头!”,再次登上救援的橡皮艇出发。然而,庐江县石大圩决口迅速扩大至50米,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已经奋战了96小时、转移救援出2600多人的陈陆,就这样消失在滚滚洪流之中,再也没有回来。

“教导员!”“陈陆!”和陈陆并肩奋战的消防员们竭力呼喊着,与陈陆素不相识的其他救援队伍全力搜寻着。24日下午,搜救队伍在距离事发地约2.3公里的下游发现了他的遗体。陈陆同志英勇牺牲,用定格在洪流之中的36岁宝贵生命,诠释了他心中“人民至上”的信念。

“谁打头?”“我打头!”

汛期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断攀升,遭遇了150年未遇的历史高水位。

7月22日,持续暴雨中,巢湖再次危急。随着几声巨响,已经开始漫堤的庐江县石大圩防洪大堤被洪水撕开了20米宽的决口。随即,5.8平方公里内的4个行政村成为海洋一般,6500人被洪水围困,处境危险。

接到县防汛救灾指挥部的指令后,已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昼夜的陈陆,再次集结队伍,携带好救生装备和4艘橡皮艇,以最快的速度,向着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出发。

在被洪水淹没的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陈陆和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次次登艇,一次次出发,救人、再救人……

大队长方锐至今还记得陈陆当时疲倦的神情。他劝陈陆休息一会儿,但陈陆说:“我对这片水域情况熟悉,水性也好。你们去,我放心不下。”

然而“放心不下”别人的陈陆,这次却成了所有人的心痛。22日下午,当决口扩大到50米,洪水以令人恐惧的速度奔涌时,陈陆带领队员与蓝天救援队组成编队,他“打头”作为1号艇领航冲锋。

跟随陈陆的2号艇上,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一直忘不了和陈陆出发前那段简短的对话:

“你们是不是去救人?”

“是的!”

“谁打头?”

“我打头!”

苏琴说,她一辈子忘不了在大洪水之中的那种无助感,但更忘不了的是,陈陆和其他消防员们义无反顾向前冲的背影。

陈陆所乘的1号艇驶过连河村村委会附近时,急流中忽然出现3米多的水位落差——这是水域救援中最不可预料、最可怕的“滚水坝”。

“掉头、快掉头!稳住、不要怕!”千钧一发之际,陈陆连声吼道。谁都没想到,这成了他留下的最后话语。

话音刚落,橡皮艇猛然侧翻,艇上陈陆等5人全部被卷入汹涌湍急的洪流中。跟随其后的3艘艇得以及时调转艇头,苏琴等人险之又险地避免了翻艇。

与陈陆一同落水的消防员李俊杰回忆,在落水后还隐约看到了陈陆的身影。他和队友常青用尽全身力气浮出水面、摸索到艇舷的尼龙绳并死死地抓住。两人下意识地去抓陈陆时,一个巨浪突然劈头而来,陈陆的身影随之不见。

李俊杰、常青、李顺3名消防员侥幸脱险,但陈陆和作为向导的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在洪水中失联。截至发稿时,救援队伍仍在继续搜寻王松。

青年榜样人物事迹篇7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2011年逝世。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钢琴曲。

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3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