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

| 刘慧

知道家风优良最美家庭事迹,该怎么写吗?事迹材料是对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的事迹,进行高度概括整理的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7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篇1

我的母亲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家里兄弟姐妹6人。常听母亲说外婆一辈子不识字,所以对子女们上学要求很严格,家里再苦再穷,也要让子女们上学,所以6个子女至少都上了初中,在当时的农村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作为大姐,随着外公外婆渐渐变老,扮演着长姐如母的角色。母亲在大队当过会计管过账,当过村上小学老师,在工作之余也经常身背竹篓上山下地挖野菜、找山药、插秧、种菜、纺线,挣工分来补贴家用。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从没见母亲有任何抱怨,她对弟弟妹妹们生活上帮扶、学习上辅导。弟弟妹妹都逐一上了学,包括弟弟妹妹结婚成家,附近乡亲谁家有困难,她都用她那每月十几块钱的工资竭尽所能帮助一下,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几元钱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很大的数了。母亲就是这样用她微不足道但作用巨大的力量支撑起了这个家,遇到任何情况,她都是第一个出面出主意,处理任何事情都照顾方方面面,可以说母亲就是家中的半边天。时至今日,几位长辈经常给我讲述母亲的故事,每一次都热泪盈眶,我也在常常思考,为啥母亲的弟弟妹妹们对她几十年来是如此尊敬、母亲后来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子女、为人处世被多人称颂可能就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

母亲常教育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与人为善,福报可能没有很快到来,但祸事开始远离你,当到了一定程度时,好的福报终会到来。母亲上了年纪,前年一次意外腿骨折了,我因为工作原因赶不回去,母亲躺在医院病房里,大概是她的和蔼可亲打动了其他病友,在子女都不在场的情况下,都是这些素不相识的病友及其家属照顾她,硬是撑了一周时间。当我们赶回去,在病房里看到的是一群中老年人欢天喜地的说笑,谁的病检查效果恢复得好,谁该在哪个时间点位吃药了,谁缺什么生活用品了,大家一起照应一起高兴。病房里所有人都对我说,你母亲真是一个大好人,大善人。我们处得时间不长,但真有感情。我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但能感觉出那种发生内心的善意,没有因子女未在第一时间赶回去而抱怨而诉苦,散发出的是乐观、是平静、是善良、是宽容、是大度。时至今日,那些病友和我母亲之间成了好友,还经常走动串门。母亲用她自身的经历给我在人生中年之际又上了生动一课,那就是与人为善终会带来好的福报。

年少时还不能完全明白母亲这句话的意味,但随着踏上离家求学路,先后参军入伍从军十几年,转业安置到西安,母亲离得远了,聚得时间也少了,一路走来在西安扎根生活,回想起数年来奋斗历程,对母亲的这番话体味越来越深刻。我在母亲的教诲关注下成长进步、结婚生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直至今天在西安体制内工作,无论在哪一个人生阶段哪一个工作岗位,与同事们和谐相处都成为不变准则,有过和同事们共同加班撰写讨论材料通宵达旦的艰辛,有过主动分担大项任务群策群力赢得最后胜利的激动,有过亲赴高原一线执行任务发生高原反应时身边同志接力背着我下山的征途,有过得知战友去世辗转千里数十名战友不约而同前往参加追悼会碰面时的感慨,有过安置到地方工作后领导对个人工作生活岗位诉求多方嘘寒问暖的感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当我结婚时,来了许多较为陌生的面孔,场面非常热闹,他们每个人都要和我母亲打招呼问候,我想这就是母亲积善缘、做善事、得善果的生动体现吧。一路走来,身边遇到的同志都对我说,你呀你看似平凡,但大家咋都离不开你,我开玩笑地说,因为我需要大家,大家也需要我。现到我转业到了新单位上班,当母亲知道我安置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时,马上打来了电话对我又是一番叮嘱,到了服务保障群众的部门,更要与人为善,要把群众当亲人对待,不急不躁、不气不馁。在综合业务部实际工作中,我牢记母亲的嘱托,学业务、提精神、正形象,用良好风貌接待每一名群众、处理每一个业务,未发生一起群众投诉。我想,给群众以善意,换来的必然是理解和支持。

与人为善,付出的是知心的微笑。见诸于许多微不足道的平凡事理,是危急险难中的雪中送炭,是逆境绝境中的救命稻草,是人生得意时分享酸甜苦辣的快意恩仇,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莫可名状的信任。以感恩之心对待工作、以平常之心对待生活、以敬佩之心对待同志,我想这就是母亲教诲我与人为善的魅力吧。

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篇2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回想过往,家中岁月平凡,柴米油盐,似乎没有惊世的波澜,也没有起伏的乐章,脑海中迸出的一个个简单的词语:温暖、和谐、勤奋、敬业、尊老、爱幼……和那一件件关于爱的故事。

我觉得我们家的家风总结起来就3句话,“孝敬长辈,勤奋敬业,温暖和谐”。下面,我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风故事。

首先,讲一讲“孝敬长辈”。我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从小家境并不算富裕,但却非常地温暖。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父亲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二。父亲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伯,小时候因发烧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后来也一直没有成家。当时父亲的弟弟还没有成家,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重担就落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肩上。虽然生活比较艰辛,但父亲始终能够坦然面对,在他身上有种勇往直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人常说,“长兄如父”,后来父亲帮助二叔成了家,为了照顾好残疾的大伯,也为了不影响二叔家的生活,父母就让奶奶和大伯跟我们一起生活,外公外婆也经常对母亲说,大伯来一趟人世也不容易,让母亲要像孝敬长辈一样好好地对他。2002年奶奶去世后,因为父亲要外出务工,照顾大伯日常生活的任务就主要由母亲来做了,由于大伯身体原因,每日三餐做好后,母亲还得把饭为大伯盛好端到桌子上他才能吃;2011年我女儿出生后,母亲到部队驻地临潼帮我带孩子,为了妥善解决大伯的吃饭问题,我们出钱在村里请了一位邻居帮忙每天为大伯做饭,由于负责做饭的人家里也有事,不能长久坚持,为了不影响大伯的吃饭问题,孩子9个月大时,就被父母匆匆忙忙带回老家了,直到3岁上幼儿园时我们才把孩子接到西安。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平淡淡地过着,直到2017年大伯去世。虽然对于父亲来说,大伯只是个比自己长几岁的大哥,但父母却像对待长辈一样,一直默默地坚持照顾了15年。父母照顾大伯的事在村里成了一段佳话,村里乡亲们都说,这确实了不起,有的人对待自己的父母都不一定能做到这样,更何况这还只是个大哥。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教导我和妹妹要坚守“孝道”,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兄妹也非常地孝顺,小时候每次一有什么好吃的,我们都会主动先给大伯吃;工作后,每次回家我们都会给大伯买些礼物,逢年过节给他一些零花钱,让他能够感受到晚辈们带来的快乐;大伯去世后,我们按照村里老人下葬的习俗,也为他办了一场既体面又节俭的葬礼,敬终如始地让他度过了完整的一生。

第二,讲一讲“勤奋敬业”。父母虽然没有太高的文化程度,但思想境界却是比较高的,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我和妹妹们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也逐渐增强。军校毕业刚去部队报到时,父母再三叮嘱我,到部队之后一定要踏实认真,努力把工作干好,不要辜负单位和领导的期望。我也始终谨记父母的教诲,无论是之前在部队,还是转业到中心工作,我都坚持把辛苦付出当作成就事业的前提和成长的一种砺练,有苦不怕苦、有苦不言苦、有苦不叫苦,踏实工作,认真履职,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努力当好坚强支柱。妹妹在工作上也毫不含糊,新冠疫情暴发后,在当时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她毅然主动报名,作为科室仅有的2名出征队员之一,随交大一附院其他同事一道驰援武汉。出征前害怕父母操心,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让我以后找机会再告诉父母。说实话在当时那种形势下,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我也不例外,除了在电话里说几句安慰的话之外,更多的还是鼓励她在完成好任务的同时,要照顾好自己。妹妹奔赴武汉后半个月的时间里,母亲一提起来就伤心难过,我和父亲就经常安慰她说,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来干,就像我们当时在部队一样,遇到抗洪抢险等危难险重任务,总得有人去付出。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和平稳定,妹妹夫支援武汉也是一样,因为她不仅是一名医护人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她的职责与使命,我们应该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交大一附院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的是武汉人民医院2个重症病区,后来听妹妹说,她们每天连续工作8个小时,期间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厕所。穿着3层厚厚的防护服,3个小时以后就像登上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一样严重缺氧,后边近5个小时一直在缺氧状态坚持工作。对于这我倒还没有太难过,最让我心疼的是,当我看到她发给我那一张“没有头发”的照片时,我的心一下子就碎了,为了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率,她被迫剃掉了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这对于女生来说是最伤心的事,但为了工作和健康,只能忍痛割爱,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每次与母亲视频,她都戴着上班时的帽子,免得老人看见伤心。就这样,前后在武汉抗疫一线最危险的岗位上连续奋战了56天,真正是“为大家、舍小家”,坚持把职业当事业追求,把岗位当阵地坚守,不顾安危,甘于奉献,不计得失。

第三,讲一讲“温暖和谐”。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互敬互爱,家庭和睦,欢乐温馨。尤其是在婆媳关系的处理上,相处的是比较好的。父母现在与我们一起生活,给我们帮了不少忙,也解决了我们不少后顾之忧。每天他们要帮我们接老大放学,白天还要照顾我家老二,尤其是老二现在一岁多,正属于调皮捣蛋的时候,一天下来挺辛苦的。这些妻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非常地感激。每年妻子都陪我父母逛街为他们买衣服,张罗着为父母过生日,定期带父母出去吃顿饭,周末与母亲一块做做饭、聊聊天、拉拉家常,相互之间非常地和气,家庭氛围也非常地和谐,也让我省了不少心。这些和谐氛围的形成,除了妻子的换位思考和贤惠懂事之外,一定程度上还有岳父岳母的功劳,他们也都是非常朴实、善良、明事理的人,无论是打电话还是见面,他们都会提醒妻子,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老人,懂得感恩,凡是妻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们都会主动劝一劝,从不火上浇油。在夫妻关系处理上,我们也是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凡事都能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计较,结婚这十几年来从一无所有,到买车买房养孩子,这一路走来,虽然经历了不少辛酸与付出,但吵架拌嘴的次数越来越少,欢乐和谐的时光越来越多,家庭快乐和谐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在温暖和谐的家风影响下,我们一起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如今,我们牢记家训,传承家风,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现在我们也在无声无息地教育感染着我们的孩子,塑造着孩子的品格和性情。我们坚信只有将健康、清廉的家风世代相传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优良家风,构建美好家庭,共建和谐社会!

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篇3

王美丽,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齐七小区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王美丽家庭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为小区居民普及科学文化、为丰富小区居民健康快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以后的王美丽夫妇俩,是小区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文明小区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女婿王尚杰,不仅是小区的文艺骨干,还在周家渡各小区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足迹。他们一家,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看书、看报、制作科普宣传版面、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各种健康科普等信息是他们的一大爱好。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闲暇之余,家庭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习乐趣、提高生活品味的舞台。

十年前,王阿姨正是通过家庭学习的心得体会,在小区组建了老年“读报小组”。她深知小区内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粮而难与人沟通的困惑,动员老年朋友一起加入到“读报小组”中来。使小区老年朋友有了一个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提供谈天说地侃新闻、倾诉心里话的场所。为了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学习需求,王阿姨备足了功课.如:通俗易懂的国内外形势的宣讲,和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纠纷问题等。如:“5.12”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地震来临如何避险?”教会老人们如何应对地震小常识的同时,也动员他们一起参与慈善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她的“读报小组”,曾被周家渡街道评为“优秀读报小组”的光荣称号。

十年前,为抵制陋习、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也与小区居民共享由新科学带来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王阿姨自觉肩负起小区普及科学文化的重任,在楼道里设立了“科普园地”。把科学生活的理念以宣传版面的形式传递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楼道的“科普园地”上。大到世博、奥运、文明礼仪知识方面,小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内容包罗万象。如:使用家电节能的小窍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防止肥胖也应该从娃娃抓起等。并不失时机结合突发事件及时编写科普小常识。如:浦三路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题“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的宣传版面。并不定期刊登宣传规范文明行为的漫画系列插图,挂在楼道内。

年高79岁王阿姨和她81岁的老爱人,为了使科普宣传版面做得既图文并茂又美观大方,花费了很多心思在里面。学剪纸、学绘画、练写仿宋字、学写毛笔字,每一块科普宣传版面都凝聚着他们夫妇俩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王阿姨家里,常常可以看到夫妇俩,你来写字我磨墨;你来剪纸我画画。一期期精美的科普宣传版面总能吸引居民们的眼球,更是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十年来,使科普文化知识从楼组传播到小区十个楼组乃至整个小区。

十年来,王阿姨夫妇俩制作的宣传版面,共有167块;十年来,王阿姨自始至终辛勤地耕耘着她的“读报小组”、“楼组文化”象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小区科普事业上,难能可贵!她的家庭是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名副其实!

一个立足小区、发挥特长,用满腔热情为我们齐七居民区普及科学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王美丽家庭,在崇尚科学文化的今天,无疑是我们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的杰出代表,功德无量!

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篇4

我叫羊亚要,来自海南省白沙县七坊镇长龙村委会长龙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拥有着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爱人和我,还有三个活泼懂事的子女。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们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二十多年来,我和我的丈夫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丈夫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子女热情上进,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我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孝顺和勤劳,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关心体贴丈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的家庭变得更加温暖。为了让丈夫能安心工作,平日里,我会主动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同时协助丈夫管理好家里种植的六百多株橡胶和几亩水田。每逢割胶时,往往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一忙就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我倍感欣慰。孝敬老人长辈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虽然公公婆婆都已不在人世,但对于家里的老人长辈我都能尽责尽孝,每当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我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甜。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我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我一直主张主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合作进取来共同发家致富。在2002年,村里办了一个竹编企业,我很幸运地成为了竹编厂的技术骨干,并且有幸接待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我的经历也鼓舞和带动了更多的农村妇女努力提高素质,实现自我追求。

我的丈夫是村委会书记,工作非常积极努力,严肃、敬业、奉献是群众对他的评价。连续三届当选村委会书记以来,团结带领着村两委班子,用心做实服务,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联合当地群众办起了一个集养猪、养鱼为一体的养殖合作社,每年包本包利收入三十多万元,带领着全村村民发家致富。由于工作比较繁忙,丈夫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但我并不埋怨他,看到丈夫为村民办实事,看到周围的村民一个个富裕起来,我的心里也非常骄傲,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喜悦和幸福。对于丈夫的工作,我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为丈夫能够有机会为村民服务而感到荣幸,希望我的支持能成为他努力工作的动力,也希望我的默默付出,能使得他把村委会的工作做得更优秀、实在。虽然他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在家,都会主动地帮我,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责任,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等大事小事,他总会主动与我商量,互相配合,很少因生活琐事而吵架,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我育有一子二女,说起儿女,是我和丈夫最大的骄傲。子女们非常地听话懂事,平时他们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不用我操劳,若是碰上割胶的时候,他们也都会主动地去帮我收胶水,大儿子有时候还会主动和我一起去割胶。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大儿子2009年考上了政法学院,大女儿幼师毕业后边工作边自学函大,小女儿正在上高三,立志向一本、二本冲刺。虽然儿女们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他们总是常打电话回来提醒我和丈夫注意身体,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我们。看到孩子们都如此孝顺和有出息,自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我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其实我也没什么诀窍,但我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我们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所以平时哪怕再苦再累,我也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争取做到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教育孩子要付出许多,但是也可以获得许多幸福。

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我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我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我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我的努力也让我收获了幸福和温暖。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篇5

我叫张,是周宁县实验幼儿园的一名幼教。2019年12月,我嫁进了这个家庭。当时家里有我公公、婆婆、丈夫和我。我们一家4口,相亲相爱,其乐融融。2019年,我丈夫在下海的热潮中辞去了教师一职,一人到上海做生意,留下一个4岁的儿子以及两位老人给我照顾。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9年3月,对我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当年我的父亲在正月过世。我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我那一向乐观开朗的婆婆又被查出是肺癌晚期,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当头一棒。在丈夫的极力劝说下,婆婆终于答应到上海接受治疗。

婆婆在上海治疗期间。我因为孩子小,又要上班,没能去照顾,心里很是不安。只好天天给婆婆打电话问候,了解她的病情,婆婆总是乐观的说:“没事,好多了,过几天就能出院了,你在家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自己身体一定要多注意啊……”每次接完婆婆的电话,我总要大哭一下。她自己生病了,还不忘关心我。终于迎来了暑假,我把儿子寄在娘家喂养,整整两个月陪伴在婆婆身边。每天给婆婆讲些励志的故事,婆婆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为了更好的方便照顾,我们把婆婆从上海肿瘤医院转院回到福州肿瘤医院,于是,我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去看望她,安慰她,让她心情舒畅。看着婆婆那消瘦的脸颊以及脱落的头发,我总是偷偷躲进卫生间止不住的泪流满面。接下来的日子,婆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我们只好带婆婆回周宁。可是,在家的每个晚上,婆婆总是全身痛的睡不着,但为了不影响到我们,她咬着被角强忍着不发出声音。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婆婆才肯住到周宁医院。每天下班后,我总是换着花样,精心熬制各种营养汤送到医院,并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吃,由于并发症感染,婆婆满嘴都溃疡了,根本无法张大嘴巴,我只好用吸管让婆婆慢慢的吸。由于病情扩散,婆婆全身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婆婆是个爱干净的人,每天都要给老人换好几次床单、裤子。忙活完婆婆我再回家忙家务,忙孩子。休息日全天伺候,婆婆爱吃什么,我就买什么,照顾的间隙逗老人说笑,婆婆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婆婆逢人便说:“有女儿不如有个好儿媳,我家媳妇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同病房的人也都说,跟亲闺女一样。

虽为婆婆花费了巨额的医疗费,但婆婆最后还是撒手人寰,留下了年迈的公公,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了我的肩上。我一边工作一边尽孝,下班后忙买菜,煮饭,收拾屋子,照顾老人孩子,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但我也没有任何怨言。

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晚辈应该做的,我们自己也会变老,这也是给我们的孩子做个榜样。

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篇6

有句歌词唱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总会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家”,是人生的起点,是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福建省周宁县浦源派出所所长詹家便是这样一个温馨小家。从1992年踏上工作岗位,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至今23年过去了,詹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默默无闻地为群众办实事,献爱心。从警20多年,没有刀光剑影的殊死格斗,也没有惊心动魄的警对决,在平凡的岗位上,詹只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不放过每一个事关群众冷暖的细节;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一路走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作为家中五个子女中的幼子,詹就小就体会到年老的父母将他养育成人的含辛茹苦。结婚后立马将年老体弱的父母接到身边照顾。现在其父亲已95岁,母亲86岁高龄了。目前一家五口挤在仅六十平方米的小套间内,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还和两夫妻同睡一个房间,即使在住房条件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但夫妻俩毫无怨言,默默配合照顾好两个高龄老人。平常要是家中老人(不论是自己父母还是岳父岳母)有个头疼脑热的,他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左右,寻医问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让詹常常早出晚归,工作繁忙时,几天几夜不着家更是家常便饭。对于这一切,作为一名周宁县邮政局普通员工的妻子周叶容,她毫无怨言。众所周知,邮政局日常工作紧张忙碌,时常加班加点,但是她从来不觉得苦,回到家中,看到孩子天真的笑脸,听到老人温暖的关怀,她觉得一切疲惫都消失了。结婚十多年来,丈夫对待工作的认真努力,她看在眼里,体谅在心里,在她心中认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了。不仅如此,她对待工作也从不轻忽,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先进个人,2019年更是被评为省级优秀营销员。孝顺老人,教育孩子,认真工作,这已经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对妻子的辛苦,詹满怀内疚,他常说老婆跟着我吃苦了。家中的两位老人更是常跟左邻右舍夸:“儿子孝顺,更难得的是媳妇孝顺,跟女儿一样呢。”老人家来自农村,手脚勤快,为人淳朴善良,体谅儿子媳妇的不容易,常常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家中唯一的独女,既听话又懂事,成绩优秀,父母加班不在家时,孩子自己乖乖在家学习,给夫妻俩省了不少心。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睦,才能让辛苦抚养自已长大的父母安享晚年,才能培养教育好孩子,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最美好家风家庭主要事迹简介篇7

我,系庄浪县人民医院外一科的一名普通护士。从医专毕业到庄浪县人民医院工作,已经有五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这五年时间里,我从一个单纯的'、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学生,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护理经验丰富的外科护士。长期以来,我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用满腔的热情,把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责任性融入到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去;用自己娴熟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了单位领导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五年来,在护理工作的这片沃土上,撒下了我辛劳的汗水,同时也有委屈和泪水,但是,我的付出,在患者身上开出了健康之花、幸福之果,我由衷的欣慰和幸福。护理工作虽然辛苦,特别是外科护理,压力大,劳动强度高,但患者一声简单的“谢谢,你辛苦了”,我的所有辛苦感就会升华为一种荡漾于我心扉的快乐感,这就是我不竭的工作动力源泉,因为患者需要我的付出。

我和科室的护士们齐心协力,同心合作,积极配合大夫搞好本科日常临床护理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谈到个人事迹,我真想不出几件值得我称道的事来,我觉得我还得继续努力,我认为我们的护士都是很称职的,都很好。但在这五年的护理生涯中,在医院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想起来如在昨天。每天,我总是早早来到病房,对我的病人“嘘寒问暖”、整理被褥、量体温、测血压、采血、同他们聊天,告增强了医患关系知他们相关注意事项,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了医患关系。当患者从愁容满面变得眉开眼笑时,我是那么的开心和快乐。我们科室常年住院病人都很多,然而护士相对较少,故护理任务较大,任务重。要提高护理质量,在各个环节上都要提高自己。配药、扎针不但要准,而且要快,练就一身超强本领是必须的。面对成堆的液体,在配药过程中,玻璃瓶扎上手是常有的事,血汩汩的流,生疼生疼的,只简单的包扎后继续战斗,忙的不可开交;患者手上每天扎针,都找不到血管了,我们急,但不能把患者的手当试验品呀。我就在闲暇的时间里仔细研究和揣摩自己手上的血管(我手上的血管也很难找),便渐渐的悟出了些东西,随后在输液器管上反复的练习自己的“静力”,我始终坚持着。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能从容应对,一针见血,减少患者痛苦。当患者说“这娃娃扎针扎的好”时,我的心里暖洋洋的。

晚上值夜班,是真正考验我们水平的时候。这五年来,晚上接诊的急诊病人很多很多,车祸致伤着再多数,往往患者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多着同时来三、五个。输液,查生命体征,对危重病人整夜在病房观察,记出入量等等,累的满身是汗,然而,比起患者的生命,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清楚的知道,此时的付出,是和患者的生命亲密握手,用我的汗水浇灌患者的生命之树,让它健康成长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对重病人翻身、梳头、剪指甲、吸痰,脏、苦、累都没什么,因为我是一个白衣天使,也许我不及南丁格尔的百分之一都不够,但我心里永远铭记她的誓言并努力践行它。虽然有些患者及家属没道理,但我会用我的笑容去感化他们,我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我知道疾病和不幸带给一个家庭的破坏性。

从事护理工作五年来,我深知我护理知识的匮乏,我每天力求上进,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丰富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的服务患者。经过努力取得了大专文凭,现正在攻读本科文凭;迎接今年五月份的护师考试。

感谢上级给我这次难得的荣誉,这对我来说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将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前行,做得更好。

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