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

| 徐球

感动中国展现了高远的理想和不懈的努力,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大家看了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推荐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

《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篇1)

2022年5月2日,布隆迪向杨华德颁发国家突出贡献证书,表彰其为布隆迪农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杨华德也成为布隆迪历史上第一位被授予此奖的外国专家。

“是荣耀,也是责任,荣誉已成历史,未来就在脚下。”杨华德表示,将继续与布方携手共同开拓双边合作新领域,助力布隆迪保障粮食安全,造福两国人民。

目前,其带领的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援助任务后,继续在布执行援布农业专家组留守任务。

《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篇2)

在布隆迪近9年的时间里,杨华德带领专家组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杨华德在反复实验后,亲自编写布隆迪首个杂交水稻种植指南。同时,主持研发布隆迪历史上首个杂交水稻品种。此外,杨华德和同事们还为布隆迪培养了一批杂交水稻种植专家,培训了近10万的布隆迪农户。

在杨华德的指导帮助下,2017年至2022年,布隆迪的水稻亩产由300多斤增至1300多斤、总产量由5万多吨增加至25万吨左右,是非洲水稻增产速度最快的国家。2022年5月2日,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亲自为杨华德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其为布隆迪农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今年结束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聘期后,杨华德办理了手续,主动申请再延长援助布隆迪时间。

“荣誉属于中国高级专家组全体成员,属于每一个四川农业援外人。”4月8日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华德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将在布隆迪更多地方推广示范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篇3)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中国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左)在稻田间和农民恩根达库马纳·夏尔交流。

他将杂交水稻种植成功推广至布隆迪14个省,为布隆迪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业农村领域致富带头人和数以万计的技术农民。带领的农业专家组全体专家获布隆迪农业部突出贡献奖,本人多次被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评为业绩优秀、优秀党员。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兼水稻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左二)在稻田间为夏尔(左一)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2年5月2日,在布隆迪政府举行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仪式上,布隆迪总统亲自向杨华德同志颁发“国家功勋成就奖”,表彰其为布隆迪农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是历史以来被布总统授予此奖项的第一位外国专家。

《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篇4)

据杨华德介绍,布隆迪位于赤道附近,光热资源和水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适宜种养类型丰富,总人口1200多万,可用耕地面积只有130多万公顷。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技术落后等因素,当地农产品不能自给自足,长期面临粮食安全的问题。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拍摄的水稻田(无人机照片)。

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关承诺,中方从2009年开始向布隆迪分批次派出高级农业技术专家。2015年年底,作为第三批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与另外7名专家首次踏上布隆迪的土地。初到布隆迪,当地农民贫困的生活状况让杨华德深受触动。

《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篇5)

“深入田间地头,总是和农民们在一起。”这是布隆迪当地人对中国专家的普遍看法。在杨华德看来,没有一手的资料,没有一手的试验研究,就不可能拿出任何的技术指导规范或是意见,中国专家是深入到第一线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2年,布隆迪的水稻平均亩产由300多斤增至1300多斤,全国稻谷产量由5万余吨增至25万多吨。

2020年,本该结束工作回国的杨华德主动申请留在布隆迪。2023年,他又一次申请留下再干一个任期,这意味着他人生中的11年都工作生活在布隆迪这个遥远的非洲国家。

“我希望布隆迪能在我们专家组的支持下,通过我们的技术援助,解决国家贫困和粮食安全问题……”在获奖现场,杨华德动情地说道。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著,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篇6)

“我们几乎每周都出差,经常一个月有20多天都在其他区县的水稻田里工作。”杨华德表示。在布隆迪的每位中国专家都皮肤干涩、双手皴裂。

考察田地,带领村民种植杂交水稻,检查秧苗生长和健康状况,培养当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层层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中国农业专家组深入布隆迪的田间地头,足迹遍布该国14个省,通过对不同区域水稻栽培调研和试验,为稻农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解决了当地山区因稻瘟病减产甚至绝收的难题,帮助布隆迪农民大幅提高水稻产量。中国农业专家将14个省的36个示范村水稻产量从平均每公顷约3吨提升至9-10吨,为提升该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小时候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杂交水稻帮助这里的村民孩子吃上了饱饭,我十分欣慰。”1964年生的杨华德说。2018年,中国农业专家组将吉汉加县宁加4村确定为首个水稻减贫示范村,村民夏尔同年起跟着杨华德等中国专家学习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连续5年获得大丰收。

《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整理(篇7)

事迹:

今年60岁的农业专家杨华德,援助非洲布隆迪已有9年。在杨华德和团队手把手的帮助下,布隆迪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杨华德带出的布隆迪学生,不仅自家水稻种得好,还被派往邻国传播先进经验。稻浪千重,路远情长。致敬!

杨华德颁奖辞: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2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