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英雄事迹五篇800字

| 郑诗2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我一听这话来了气。怎么老杜就靠着咱们几个朋友生活呀?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杜甫的英雄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的英雄事迹1

我最欣赏杜甫,不仅因为他的诗,而且因为他的人。

杜甫早年,喜欢游山玩水,出游吴越。曾感叹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登上山顶,抒发“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当他想与古代诗人一样考取功名,为国报效的时候却仅仅得了一个河西尉,于是他愤慨道:“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他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辞官省亲,刚进家门,又“入门闻嚎啕,幼子饥已卒”,他空有爱国之心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只是抱负无从施展。

过了几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也进入了他的中年,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时,他感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逃亡途中,他也曾“暮投石壕村”,目睹了“有吏夜捉人”,但次日告别时却已经是“独与老翁别”,他还看见了“三吏三别”。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遇见李龟年,痛诉悲怅愁绪。他在逃亡途中与王维一同被捕,后逃出投奔肃宗,得了一个“左拾遗”。后又因言语不当被贬,于是杜甫弃官而去。即使他的中年命运多舛,他还念念不忘报国。

到了晚年,他因战乱流离失所,最终在四川安定了下来。在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被叛军占领的失地的时候,他和妻子“漫卷诗书喜欲狂”,在白天纵情喝酒高声歌唱“青春做伴好还乡”。他怀着报国之心,听到官军得胜,才会喜欲狂。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的时候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叹。他登高望远,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见春雨到来,赞叹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虁州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古绝句。他访诸葛武侯祠,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的命运做了评价,同时也写出了报国无门的心情。最后杜甫在一只小船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纵观杜甫一生,虽然在动乱中度过,但是他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佳篇,而且,他还时时怀抱报国之心。即使在安史之乱中,也只身投奔肃宗,这种爱国之心是不可多得的。所以,我欣赏杜甫,一方面是欣赏他的诗句,另一方面是欣赏他的爱国的这份情。

杜甫的英雄事迹2

推开岁月尘封的大门,一路越过苏东坡的从容,越过陶渊明的超然,我来到了杜甫的身旁。和着他颠沛流离的生活情境,踩着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悄然走进少陵野老的生活,去寻找那旧时的清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对谦让的感慨。他总会为秋风所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总会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的每一句话都通俗朴素,明白如话,但又韵味浓郁,平淡中见奇。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人生经历的沧桑与坎坷,我愿与你同行,领略你的谦让。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他对孤独生活的比喻。他总能把流离生活的孤独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孤独之情。你虽孤独,但是你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你有所坚守的民族气节。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在孤独中的愤慨之情,抒写一生心事。

“焦逐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筳”是他狂放不羁的一面。他虽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但也不难看出他的豪气干云。他有“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对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领略你的宏伟抱负。

伟大的诗人,你是千古的风流人物,你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又有“生涯似众人”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你都有对国家和人民“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怀念。

杜甫的英雄事迹3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杜甫的英雄事迹4

他是大唐盛世王朝里,举世闻名的才子;他被尊称为“诗圣”,是因为他随意挥墨,也能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把一切尽可能地收录于他的诗卷中.我在漫长的文学长河中,找到他的试卷,翻开鉴赏,描绘我心中的他.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画画.不信?展开他的诗卷,你会看到《望岳》里描写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泰山的壮观景象,也能看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描写春雨的自然景观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他亲自观察,再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景象.不然,又哪来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自然、清新,却又不失大气、洒脱?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感伤.怀疑吗?那请你继续打开试卷的下一页,继续沿着他的轨迹步行.不消多时,你就会看见“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也会看见“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这一类的感怀之悲呼之欲出.当然,他所感伤的诗句尚有许多,但论鉴赏,只上两句亦极佳矣.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担忧,也会感叹.两者合二为一,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诗境.有问题?那就在诗卷继续找答案.打开后面的部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一并映入眼帘.细品此两句诗,他把担忧蕴含在其中,但又不忘了补上自己的感叹,可见他的复杂心绪.又如“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可怜后主还寺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此二句也点出了他的“忧”与“叹”:他“忧”国家灾难,却又“叹”刘禅无能也享受祭祀.这就是他的表达,把情感完美又恰合地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我心中的他,一个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文人.我想,正因为他的墨笔够“神”,能传达情感,所以到今天,他仍被人们所称赞、惦记,他的作品也被拜读、喜爱、传颂.

杜甫的英雄事迹5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