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 彭永

科学家(scientist),是指对自然、生命、环境、现象及其性质进行重现与认识、探索与实践,并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工作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科学家的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篇1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又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以及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就争分夺秒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当人们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烧焦了大半,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此时郭永怀刚满59岁,22天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此前郭永怀这位以空气动力学研究驰名世界的科学家,为准备这次试验在青海整整呆了四十五天。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篇2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形成于1950年代,这门新兴学科主要依据连续不间断的古文献,这在全世界,唯中国才可能创造奇迹,其他各国,或因历史中断,或仅有数百年历史,故可缺省为“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学的元老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皆侧重于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前二位还当选中科院院士,但另“半边天”——历史自然地理却是一片荒原。文焕然在1940年代的研究生阶段就明知这是“古今、文理交叉”难度极大,短期内,不但难获得成果,更难被外界认可的学科,得到导师谭其骧教授与竺可桢校长等的支持下,毅然成为一名拓荒者,并矢志不移。

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就是《秦汉之气候》。当然,他只是这一学科领域的后来者。此后,他在任教之余也不忘研究,陆续有相关论文发表。终于在1959年,出版《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既是全球第一部历史气候研究专著,也是历史地理第一部专著。他没有故步自封,一方面不断找寻更多有力证据,另一方面在时段上前伸与后延,地域上扩大到中国东部地区为主,形成《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即“近8000年以来”的遗稿,在历史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他虽因历史气候研究业绩调京,但既未将他安排到实力雄厚的自然室/气候室,而是担任虚位达6年的历史地理组(独立学科组)担任组长,说明上层对这全国首个正式研究机构的重视。他很快就拿出2篇领衔论文在同年《土壤学报》发表,完成《战国以来华北西部经济栽培竹林北界初探》油印稿,投入黄淮海旱涝调查研究。即使在“_”中遭受迫害,他也是见缝插针地坚持研究,完成了“南竹北移”、“地方病调查”、“历史植物地理”、“历史动物地理”、“南海问题”等紧密结合领土安全/国家经济建设/重大课题研究;也就是说,他开拓的历史植物地理学与历史动物地理学等研究是无心插柳,抓住机遇的成果。

晚年,他以羸弱之躯,坚持研究工作。1980年代,有时他出门累了,顾不上斯文,在路边铺上报纸,与人席地/卧躺继续交谈,探讨问题;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时,他并没有退休,一些研究工作也非他莫属,他出门已不得不携带小板凳以继力,多位专家的追忆中皆提及此罕见之事;居室既是他的病房,也是工作室;最后一天,他的工作就是坚持与《地图集》设计室主任磋商了一上午后,体力不支倒下的,不亚于战士在疆场上倒下,这就是老学者的精忠报国。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篇3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一系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任务的实施都到了决胜节点。在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看来,未来,中国要培养更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让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敢为人先、潜心科研的科学家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更多原创性突破。基本上来讲,我国原创性这方面的研究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也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我而言,这就应该是未来中国教育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篇4

无独有偶, 对于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科学家黄大年来说,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发展,为祖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支撑他的,也正是报效祖国的初心。与黄大年有着30多年交情的吉林大学原副校长韩晓峰说:“他说,‘我出去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是要回来的’。他跟学生讲‘你一定要出去,一定要回来’其实是有思想上的渊源的。这就是家国情怀,对东北、对吉林大学,这种感情,是最重要的。”

黄大年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攻克国家急需的“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尤其是研制“航空重力梯度仪”。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可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也可用于潜艇攻防和穿透侦查。黄大年的科研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女士介绍说:“一方面是关系国计民生、另一方面是关系国防安全,所以这项技术是我国迫切急需的技术。目前为止掌握它的国家非常少,而且这项技术对华一直是封锁的。‘十二五’之前这个在我国可以说是空白,黄老师回国后组织国家十多家单位、几百个科研人员参与到这个项目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国家可以说是用五年时间,在仪器装备的数据获取能力和精度上,与国际的差距缩短了20年。其实在理论算法上,我们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了。”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是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时在纪念册上写下的留言,正是这份矢志不渝的赤诚报国之志,始终激励着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只争朝夕”。遗憾的是,2017年1月8日,年仅58岁的黄大年积劳成疾,因病去世。虽然人已离世,但黄大年未竟的事业仍在继续。昔日与黄大年并肩奋战的同事,正推动他主导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从理论走向应用。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篇5

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备受赞誉,嫦娥探月、体细胞克隆猴、散裂中子源等重大原创成果涌现。一批贡献卓著的科学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2018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刘永坦,他用四十年的不懈的奋斗,书写着中国科学家的理想和情怀。

年过八旬的刘永坦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永坦”是家人对他人生平安的祝愿,而战火中,国家命运则慢慢成了刘永坦一生的牵挂:“我是1936年生于南京,我是在南京大屠杀之前离开的,颠沛流离,那种苦深深地印在脑袋里。而父亲母亲很小教我背诗:‘家祭无忘告乃翁’,印脑袋里很深,对这个国家的兴亡感受深刻。”

多年之后,投身科学的刘永坦踏上了中国新体制雷达的开创之路。经过800多个日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刘永坦主持的“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但顺利完成预研使命的刘永坦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认为国家需要建立有实际意义的雷达实验站,1989年,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建成。1990年4月3日,刘永坦及其团队的新体制雷达技术终于使目标出现在屏幕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刘永坦看来,自力更生的精神将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我觉得我们这个团队就这个精神:不服输,要创新,绝不向外面的封锁低头,做出对国家有意义的成果。人家不会把关键东西给你的,不管是谁要卡我们脖子,未来我们都能靠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往前走、往前拱。我觉得我们国家这种(被垄断封锁的)日子要一去不复返。”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篇6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老家在梅州蕉岭,在香港长大。父亲曾在香港香让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无忧无虑,成绩优异。但在他14岁那年,父亲突然辞世,一家人顿时失去经济来源。尽管丘成桐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却仍然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他的父亲在他14岁时去世,家境贫寒。他中学的时候逃学一年,曾经成绩非常差,差一点落榜。19岁的时候来到美国伯克利,“21岁毕业时就注定要改变数学的面貌”。这不是我的话,这是几年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希望把丘教授聘请过来的时候,系里讨论时一个年纪非常大的几何学家引用陈省身先生说的一句话。他10年之后成为数学界的一代天骄。从他入学伯克利到在世界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报告还不到10年。当年他只有28岁,也是在那一年,陈景润先生被邀请做45分钟的报告。这期间他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几何分析。

1981年,他32岁时,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的维布伦(Veblen)奖——这是世界微分几何界的最高奖项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尔兹(Fields)奖章——这是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1994年,他又荣获了克劳福(Crawford)奖。

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加利福尼亚州最优秀的科学家的称号,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名誉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名誉博士……

大学期间,他以三年时间修完全部必修课程,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他的突出成绩和钻研精神为当时的美籍教授萨拉夫所赏识,萨拉夫力荐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研究生。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云集了许多优秀的几何学家和年轻学者。在这里,丘成桐得到IBM奖学金,并师从著名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

命运是公平的,奖章、荣誉,授予了那个在教室中坚持到最后的人。这,并没有让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继续进行着大量繁杂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成就。

坚韧、坚持、锲而不舍,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当然,也不是每个有着这样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样的成就的。数学需要勤奋,更加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数学家尼伦伯格所说,丘成桐“不仅具备几何学家的直观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数学家郑绍远先生回忆说,对于许多艰深的数学问题,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虽然仍未解决,他还是没有轻易放弃思考。

丘成桐对中国的数学事业一直非常关心。从1984年起,他先后招收了十几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研究生,要为中国培养微分几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是,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加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么领会数学的精辟之处。他的学生田刚,也于1996年获得了维布伦奖,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

数学是奇妙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谛。对于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家来说,这种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义,也是人生的乐趣。

丘先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你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欢他的数学,他证明了许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假设学数学,读到研究生的话你就会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无疑问是数学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是在超弦理论中应用之广不可思议,我想当年丘教授自己都没有想到。

他个性坚强,永不服输,永不言弃,著述等身,得奖无数。这些也带给他许许多多的误解。由于少年得志,20几岁就功成名就,有人说他目中无人、傲慢至极。当然,有这样的成就也让他有傲慢的资本。我把他跟陈省身一比。陈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处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当,数学和为人是他衡量你的标准,他看你的话,你数学不好,他不愿意跟你多谈,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愿意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语,什么人他都可以非常平和地相处,但是这微笑中就蕴含着尊敬或者是不屑,你自己可以感觉出来。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伟大的数学家,他们都尊重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数学家。我想这是他们真正可贵的地方。

30年来,丘先生不仅时刻把握着数学与物理跳动的脉搏,引导着世界数学发展的潮流,还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关心和帮助着中国数学的进步。他培养了众多的华人数学家。他的学生和博士后在国外各个重要的大学里都有。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篇7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能够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进取支持。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忙光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供给财力和物力的帮忙。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达30亿元之巨。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

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篇8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

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能够做英雄了。”爸爸说:“你也能够做英雄。可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原先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异常规正,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居然领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仅使同学们,并且使教师也惊叹不已。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1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