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

| 泽慧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1】

进入新时代,杨瑞清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行知学子,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人。对于杨瑞清来说,传承弘扬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紧扣浦口教育实际,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充分彰显浦口教育特色,是义不容辞、当仁不让的责任。

为此,杨瑞清提出《关于贯彻中央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快行知基地建设步伐》等一系列建议,被浦口区政府采纳,区政府在三年内划拨200亩土地、投资1.02亿元,努力助推行知基地建成“全国一流、江苏第一、南京窗口”的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为建设南京教育名城、江苏教育强省做出了新贡献。2018年1月,在浦口区人代会上,杨瑞清梳理三十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对新时代教育的思考,提出了《关于加大行知教育品牌培育力度,放大浦口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力》建议,提出要尽快推动行知教育书院建设步伐,为全区行知教育实验培育智库,依托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国家级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平台,组织全区所有学校参与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助推全区中小学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2】

杨瑞清自己也曾是农村孩子,他清楚农村孩子“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到校上课”,不是农村孩子笨,而是学习条件差,辍学的情况常有。有一次开学了,有一个女孩没有来上学。当天下午他就火急火燎地上门找家长,谁知遇到的只是一句冷冷的回答“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再说家里要她放鹅”。

上过门,做了工作,家长还是不愿意,但“爱满天下”落实于行动就是不让一个学生辍学。杨瑞清坚持每天放学后赶到女孩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教她功课。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杨瑞清在教功课、教知识的同时,还给她讲陶行知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整整一个月,女孩的心情开朗了,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学了。“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农民口口相传:“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第二年春天,村民自愿集资七万元人民币,又主动投工投力,易地重建了全新的五里小学。

杨瑞清坚持“学会赏识”,让孩子阳光自信;“学会发现”,孩子都有闪光点。1985年,江苏省第一所行知小学诞生,从五里小学到行知小学,名称的改变,走行知路的办学方向也更加明确。他创造性地通过行知基地培养“小先生”,让孩子们一个个当起了即学即传的乡村教育“小先生”,使每个学生都成了教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纽带。数百名“小先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在“行知基地”学到的科技知识带进每一个家庭,村民们也能这样通过“行知基地”学习到农业科技知识。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3】

不恋城市去乡村,不恋“官位”爱课堂。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一生信奉、两次选择,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一以贯之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1981年“五四”青年节,即将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杨瑞清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艰苦、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

在那个师范生还是“稀缺人才”的年代,留在城里分配到“好学校”显然是更加“理所当然”的选择。许多亲戚朋友劝告杨瑞清,“关键一步,影响一生,一定要慎重”,但杨瑞清意志坚决,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一所村办小学——五里小学。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当地人曾编过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杨瑞清接手了二年级的一个班级,38名学生中有20名留级生。同是农村出身的杨瑞清理解这些孩子的不易:不是笨,而是学习条件差——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了才能到校上课。乱哄哄的课堂上,他从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乡村孩子上学不易,辍学也时有发生。杨瑞清主动要求从一年级起始班带起,但开学第一天,却有一个女孩没有来。当天下午他上门找家长,得到的只是一句冰冷的回答:“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家里需要她放鹅。”杨瑞清不愿放弃,于是每天放学后都赶到女孩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教她功课……一个月以后,家长被杨瑞清打动了,说:“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

一传十、十传百,“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遍了。村民们很感动,自愿集资帮助五里小学异地新建,学校请不起工人,村民们还出工出力。

如果说第一次放弃城市选择乡村,是出于师范毕业生对陶行知的崇敬之情;那么第二次放弃进城则是因为杨瑞清对乡村教育深深的爱。

工作两年后,已经小有名气的杨瑞清正踌躇满志想要让五里小学更上一层楼,一张调令打乱了他的计划,他被任命为江浦县团委副书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杨瑞清却带着些许迷茫和遗憾走上了新工作岗位。

工作条件好了,杨瑞清心里却总是空荡荡的,眼前挥之不去的是离开五里小学时,孩子与他告别的场景:一个个哭成了泪人,拉着自己的手一遍遍地问“杨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走”?

后来,村里老支书也坐不住了,托人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希望能多分配几位像杨瑞清那样质朴又肯干的教师,把村里的孩子们教好。得知这件事的杨瑞清久久无法平静,思虑再三,郑重地向组织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就这样,当了4个月江浦县团委副书记的杨瑞清回到五里小学。

杨瑞清的举动导致有些人把他看成“傻瓜”。对此,他在日记中写下了陶行知的一句话:“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他这一做,就是41年。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4】

1983年,由于在学校工作表现突出,杨瑞清被调到江浦县担任团委副书记。对年轻人来说,这可是大有前途的工作。但杨瑞清总是想起学校的孩子们,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挣扎,在从政和从教之间,他决定坚守初心,重执教鞭。他在辞职信里这样写道:“做共青团工作不缺我一人,但农村教育不能少我一个!”

杨老师回来了,五里村小学炸开了锅。看着一张张熟悉又亲切的面庞,回校后的杨瑞清更加坚定了干一辈子农村教师的心。

1985年1月10日,五里小学被命名为“行知小学”,22岁的杨瑞清被任命为校长。1986年夏天,“行知实验班”的学生以良好的成绩毕业,越来越多有志于农村教育的青年教师来到这里,行知小学日益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学校。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5】

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评选揭晓,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申报项目“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被评为特等奖。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这所座落在南京长江北岸的乡村小学的发展背后,是一位乡村教育家40多年如一日的探索。

行知校园环境清幽寂静,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刚进校门,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便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名片背后赫然映着一句话:“为农民办一所真正的好学校,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记者看了看眼前这个双鬓已花白的男子,他谦和地笑了笑,指着名片说,“我这辈子,只为做这一件事。”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的这句名言,高高地挂在行知校园教学楼的墙面上。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忠实的践行者之一,杨瑞清在行知路上一走便是41年,用坚定的信念托起了一座座教学大楼,不断探索乡村教育规律。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6】

杨瑞清坚持“学会赏识”,让孩子阳光自信;“学会发现”,孩子都有闪光点。1985年,江苏省第一所行知小学诞生,从五里小学到行知小学,名称的改变,走行知路的办学方向也更加明确。他创造性地通过行知基地培养“小先生”,让孩子们一个个当起了即学即传的乡村教育“小先生”,使每个学生都成了教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纽带。数百名“小先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在“行知基地”学到的科技知识带进每一个家庭,村民们也能这样通过“行知基地”学习到农业科技知识。

对于如今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再次受到关注,杨瑞清也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劳动教育绝不只是说搞一个小活动,种一个小菜园,它把全面教育的很多要素都聚焦在这上面。劳动教育有目标任务,有场景,有工具,还有事件,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等设计,是毕业于行知小学的一位校友完成的。“当年是杨老师的发现与鼓励,像一个杠杆一样撬动了我。他发现我对色彩与线条的敏感,鼓励我走上美术之路。”如今,当年的孩子已成为大学副教授。

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用自己的光和热告诉自己的存在。杨瑞清倡导和实践“闪光教育”,让孩子快乐自信、健康成长是行知小学教育的新思维、硬道理。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7】

1978年,15岁的杨瑞清背着行李,走进了这个让他找到终生理想的地方——晓庄师范学校。在这所由陶行知先生创办于1927年的著名师范学府里,杨瑞清度过了充实的三年,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娃成长为有理想的青年。“我要循着行知先生的足迹,让每一个农村孩子上得了学、上得好学!”。在行知思想的熏陶下,杨瑞清找到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作为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杨瑞清面临着人生的首次选择:进城还是回乡。最终,他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选择了偏僻而简陋的南京江浦县五里村小学。

青春是容易冲动的,但是青春需要理想支撑。“在晓庄的三年,陶行知先生已然成为我生命中的指明灯。”杨瑞清说,当年行知先生以留洋博士的身份,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立志通过改造乡村教育来改造中国,如今,我也可以!

1981年的夏天,杨瑞清带着满腔热忱,来到了五里村小学。所谓“学校”,其实就是建在小山坡上的一排破房子,屋子里摆放着缺胳膊断腿的桌椅和一块分不清年岁的黑板。“当时的课桌凳摇摇晃晃,没钱修,我们就自己种树栽树,等到树长大了,就可以用来更新课桌凳了。”

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杨瑞清一头扎进教学中,条件虽艰苦,却甘之如饴。他自告奋勇接手最难的差班,并将之命名为“行知实验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

按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杨瑞清开始了教学改革。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却有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农村生活,这些都成了杨瑞清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他带着孩子们,春天在乡间认植物,夏天到长江游泳,秋天爬山,冬天赏雪……原先苍白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校成了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在杨瑞清的改革下,五里村小学发展得越来越好,教学质量提高了,不少转学的孩子又重新转了回来。正当杨瑞清准备再接再厉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又迎来人生的第二个选择。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8】

1981年的“五四”青年节,即将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的杨瑞清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最艰苦、最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当时属于“稀缺人才”,留在城里或分配至“好学校”是符合“潮流”的选择,但杨瑞清决心坚定,要求回乡教书。他带着一腔热情,来到江苏省江浦县偏远地区的一个村办小学——五里小学,一所当时条件非常简陋的学校。当地人有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 由于教学质量不好,农民纷纷把孩子转到别的小学。

杨瑞清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投入到教学之中。他接手的是被称为“二年级万岁”的差班,38名学生竟然有20人留过级。杨瑞清把这个班命名为“行知实验班”。面对“差班”“差生”,杨瑞清暗下决心,一定要实践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思想,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开学了,一个叫徐玲的孩子还没来。当天,杨瑞清就去找家长。孩子的父亲冷淡地说:“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还是在家里放鹅吧。”家长的工作一时做不下来,杨瑞清又换了一个办法。每天放学后,他就赶到徐玲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把当天的功课教给她。整整一个月,女孩的心情开朗了,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学了,“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农民口口相传,“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第二年春天,村民自愿集资7万多元建了新校舍。学校的面貌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不少原来转学出去的孩子又纷纷回来了。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9】

怎样才能让乡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空有一腔热情显然不够。初来五里小学时,杨瑞清曾对学情做过深入分析:全村9个学段357个学生,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间接导致农村家庭负担增加。

怎么办?杨瑞清决定从陶行知身上找答案。

1981年,杨瑞清开设了行知实验班,提出了“学会赏识、扬长避短、促进迁移”的赏识教育理念,“想让孩子在哪个方面发展,就在哪里寻找闪光点”,教育要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杨瑞清认为,留级会让学生彻底丧失信心,于是提出了“小学不留级”制度。1985年,五里小学正式更名为行知小学,学校再也没有一个留级生,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该项教改实验后来获得了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成果一等奖。

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触动,杨瑞清将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了室外。乡村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却有着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农村生活,这些都是杨瑞清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他带着学生,春天在乡间认识植物,夏天到河边捉鱼抓虾,秋天爬山,冬天玩雪……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校也成为学生最爱去的地方。

乡村学校留不住人,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一度走入困境。越是在困难时刻,杨瑞清越能体会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虽然没有高端仪器,但我们的资源也很宝贵,稻田很宝贵,荷花很宝贵,方圆百里的大山就在我们脚下。”杨瑞清说。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10】

1994年,杨瑞清创建行知基地。在这里,杨瑞清初次尝试利用乡土资源,吸引城市孩子来学习农事。采茶叶、刨花生、喂牲口,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多城市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杨瑞清巧妙地将学农活动归为三类课程,一类是“体验农村生活”,粗茶淡饭,夜半行军,野外生存;一类是“学习农村科技”,让孩子了解种植、养殖、气象等在农村伸手就能摸到的科学技术;一类是“了解农村建设”,组织学生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如何出去打工。很多城市孩子表示,行知基地的活动对他们触动最大的是走访农民:农民的淳朴和善良、疾苦和希望都使他们感动,让他们思考。此后,杨瑞清又带领学校教师开发了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等,在营地建设、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发社会关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的行知校园还完整保留着村小的面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现代化教学楼淡雅素净,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比邻,书声与鸟鸣相得益彰。300亩校园,3000名师生,曾经落后的村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幼儿园、3所小学、一所初中、一个基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教育集团。

“如果没有行知基地的创立和发展,行知小学极有可能在布局调整中被撤掉,也就不可能得到新的经费投入,获得新生。”杨瑞清坦言,行知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争取到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条件。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行知基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门。而随着基地的长足发展,杨瑞清的想法也越来越“高上大”了,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者“共办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地球公民”。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11】

步入行知教育集团,迎面便可看见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初秋的校园,走在郁郁葱葱的林荫小道上,草木香、瓜果香环绕,特别舒坦。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是一位校友设计的,他当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杨瑞清的鼓励燃起了他的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9月8日,记者在浦口行知基地见到了杨瑞清的这位学生——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朱仁洲,他告诉记者:“我非常感恩杨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全面的教育。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带着园艺工具在校园里修剪花草。他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个人的特长。像我喜欢画画,班里同学都知道,杨老师就鼓励我,还单独开小灶给我提供笔和纸。”杨瑞清“赏识教育”理念再一次被证实。

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杨瑞清心存感激和怀念。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重读四年级”倾注了杨瑞清太多的心血,这位荣获2018“南京好人”“中国好人榜”的优秀校友曾在很多场合表示,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曾写过一篇文章《此生无悔入行知》,他这样写道:行知学校给予我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因为他们在孩子心中投射了一束光,所以走上社会的行知学生普遍都很阳光善良、热爱生活。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12】

疫情三年,我没有回我的第二故乡南京,不免时有想念。

刚巧,《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王永江总编邀请我一道去采访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2022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杨瑞清先生,想到能“既回故乡、又遇故知”,便爽快答应了并欣然前往。

飞机在熟悉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降落,走进到达大厅,不熟悉的是首先映入眼帘的“天下文枢”之牌坊,它仿佛在喜迎八方宾客的同时,也在昭告世人,古往今来,南京都是天下文人相聚的地方,是历史文化的高地,曾经绵延了一千多年的学宫、书院等,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经世济国之才。

以前,我在南京市宁海中学工作时,就带队去过行知教育集团(当时的行知小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杨瑞清的带领下,这所乡村学校在真心真意、用智用功、扎扎实实(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宣传中和口号里)践行“行知教育”,城市学生在这里研学也确实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长和学有所成并且能够成为他们学生时代最为难忘的一道风景线。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13】

在40余年的乡村教育中,杨瑞清遇到了哪些困难?视频连线时,杨瑞清笑着说:“一直在困难中往前走。首先是乡村教育办学条件艰苦,当年我用一个小煤炉,一日三餐自己做饭,自己料理生活,买菜要步行八 九里路到集市上去,一周买一次菜。但是受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感染,这对我影响不大,我们能过苦日子。乡村教育最大的困难是很难有积累的效应,一直留不住骨干教师。”

杨瑞清后来想通了,不抱怨了,开始向内开发,学习大专课程本科课程,促进自身成长。他说:“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读好三本书:读好实践这本活书,读好生命这本天书,做好行知这本大书。鼓励教师们一起学习,加快成长,让成长的速度大于流动的速度,乡村教育就能有一支好的队伍。”

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获特等奖。此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生动的实践总结,杨瑞清撰写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正式出版。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十余种荣誉称号。

从五里小学到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带领师生用40余年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逆袭”之路。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此评价:“行知教育集团这个经验很宝贵,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和教育发展。”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14】

杨瑞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2022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他40多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始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现代乡村学校独具特色的时代新人培育之路。他数次拒绝进城,创办的行知小学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他创建教育基地,把乡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学生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模式。他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只因放不下村里的孩子和自己的教育理想。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1981年“五四”青年节前,即将从南京晓庄师范(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杨瑞清,凭着一腔热血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他决心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艰苦乡村教书办学,其情其感真挚而纯粹。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15】

面对乡村小学办学条件和孩子成绩都“差”的情况,杨瑞清仿佛回到陶行知当年,按照“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编写儿歌,教儿童识字,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他把池塘当成教室,带领孩子观察荷花如何绽放,拓宽孩子的认知视野;他把栽树开发成课程,带领学生去观察树木生长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杨瑞清认识到,一直在废墟里,进行“生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生活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学生和老师的需要,必须在“办学条件”“师资保障”和“实验空间”等方面,实施突围。而要实现突围,自然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而要赢得领导的关心和社会的支持,又离不开自身坚定地开展“‘行知教育’实验”,并且能够取得显著成绩。

想明白后,杨瑞清开始走上了当代陶行知的奋进之路。

“成长就是你的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下去,那叫挫折;你爬过去,那叫成长。”

关于杨瑞清事迹简介【篇16】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是一位校友设计的,他当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杨瑞清的鼓励燃起了他的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后来,这个“后进生”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副教授。杨瑞清“赏识教育”理念再一次被证实。

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杨瑞清心存感激和怀念。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重读四年级”倾注了杨瑞清太多的心血,这位荣获2018“南京好人”“中国好人榜”的优秀校友曾在很多场合表示,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此生无悔入行知》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行知学校给予我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2013届毕业生杨彩艳身患重病绝望之时,是行知小学师生和杨瑞清的关心帮她渡过了难关……因为他们在孩子心中投射了一束光,所以走上社会的行知学生普遍都很阳光善良、热爱生活。

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用光和热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在杨瑞清眼里,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快乐自信、健康成长,才是小学教育发展的硬道理。

多年前,杨瑞清邀请一位农民丁跃生来学校种荷花,如今,丁跃生种出了1000多种荷花,每年有两三百万收入,还成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兼职教授,是行知小学送给孩子们的另一本活教材。杨瑞清把孩子看到的、学到的归纳为4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5-11月,万紫千红竞相开放,景色很美;第二个字是“富”,看到种田也能种得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那么潇洒,孩子们非常羡慕;第三个字是“高”,高收入是来源于高科技含量;第四个字是“乐”,丁老师总是笑呵呵的,种荷花让他快乐,劳动致富更让他快乐。杨瑞清认为,这四个字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有人生观、价值观在里面,有理想在里面,有美感在里面”。

杨瑞清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行知学子,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人。

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获特等奖。此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生动的实践总结,杨瑞清撰写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正式出版。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十余种荣誉称号。

从五里小学到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带领师生用40余年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逆袭”之路。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此评价:“行知教育集团这个经验很宝贵,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和教育发展。”

步入行知教育集团,迎面便可看见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校园环境清幽,碧水映荷,它们仿佛穿越时空,凝望着杨瑞清41载“行知路”上的欢乐与艰辛、付出与收获。

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