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英雄事迹感悟范文900字

| 郑诗2

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写杨靖宇英雄事迹的感悟,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写杨靖宇英雄事迹的感悟1

山里的早晨挺凉,我们醒得很早,东方已泛出鱼肚白,山腰流荡着湿冷的雾,徐老把头去山溪边洗脸,大声地喊山,喊声在山林中回荡,我和于松应和着,而黑小子仍不言不语。

一会儿,徐老把头回来了,对我们仨说:“我们要进深山了,越走越难走,我有话要说,”徐老把头大声道,“大家都听着,我们跑山的其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山规,就是女人不能跑山,不能让女人跟着,谁是女人自动回去,还来得及,也怪我昨天进山心切,直到天黑时才发现我们之中有个女人,真是没想到的事,请这个女人赶紧回去吧”

说罢,徐老把头与于松带着一种怪样的表情互相望了一眼,直奔前面的山头而去。

黑小子没有动,我这次才仔细打量着他,见他长得小巧玲珑,脸虽黑些,但很秀气,问道:“你是女人,装得真像男人,徐老把头不挑明,我还真看不出来,怪不得昨晚你不和我们靠在一起呢。”

黑小子冲我骂道:“放你姥姥的屁是女人又怎么样,我跑山谁也管不着,老王八犊子,狗眼怪好使的,我女扮男装还是给认出来了,真是狐狸的眼睛。”她说话不再是沙哑的声音,而是尖细的声音。

我想,这小女子从哪来为什么要跑山,要做男人做的事情,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日本人到处抓人,抓女人、抓抗联的余党,跑山的人也要多留神,也得多个心眼儿时刻提防着点儿。没想到今天在跑山的人中竟出了个女的。我跑山的时间不长,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不知怎么办好,一时僵在一旁。不过,我心里隐隐地感到这个小女子有些神秘莫测。

我听着徐老把头在前面的远远喊山声,和解地对黑丫头说:“小妹子你到底去不去了不去就回家吧,你要是害怕我就送你回家。”我的心是真诚的,没有半点虚假。我叫她“小妹子”是因为她长得比我小。

“你走你的,咱们互不牵扯,我发现你老是缠着我。”黑丫头淡淡地说。

我苦笑了一下,尴尬地摇摇头,我想帮助她,可她半点情都不领。

我觉得面前的黑丫头不是一般妞儿。

“喂,你等等,你替我背着干粮袋子好吗”黑丫头突然说。出乎我的意料。

我听了,转过身来接过她的干粮袋,袋子挺沉。我发现她还有一个小包儿背在身上,用一只手紧紧护着。

就这样我和那不爱说话的黑丫头继续向前走,彼此之间不说话,无论我怎么提话茬,她就是一声不响。

眼前的雾渐渐地散去,朝阳照着山间,野花绚丽多彩,散发着一股股沁人的浓香。可那黑丫头好似什么都没看到似的,只是默默地前行,我觉得眼前的女子真是个“小怪人”。

前面一条小溪拦住去路,黑丫头蹲下身子手捧溪水大口地喝着,并不时地抬头看着周围的山峦。徐老把头喊山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但是从倒下的草丛及溪水边留下的痕迹来看,我断定我和黑丫头的路走错了,但那黑丫头不听我解释,继续沿着溪岸的草丛,深一脚浅一脚地只管走。

写杨靖宇英雄事迹的感悟2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随着南满铁路的一声轰响,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企图通过入侵我国的东北三省,占领中国,从而达到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民不堪屈服,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了抗日联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这其中,就涌现出马占山、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等一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军长,他指挥过许多出色的战役,采用游击战术,曾多次深入敌人内部,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把敌人打得落荒而逃,使敌人对杨靖宇恨之入骨,以万元重金悬赏杨靖宇的头颅。在最后一次战役中,他带领一千四百余人在长白山一带与日军作战。那时环境十分恶劣,天寒地冻,漫山白雪皑皑,气温低达零下四十多度,在食物匮乏、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抗联战士们坚持阻击了五十余天,最后只剩下杨靖宇和两个战友还在浴血奋战。随后,两个战士也光荣地牺牲了,此时只剩下杨靖宇一人孤身赤膊,但他不畏惧,不屈服,仍然顽强的战斗,在敌人猛烈的攻击下,与敌人坚持作战了五天五夜后,不幸中弹,英勇地牺牲了。令人发指的日军残忍地将杨靖宇的头颅砍掉,又剖开他的肚子,想看看他五脏里究竟有什么能使他有惊人的毅力,与日军作战了这么长的时间。

然而令人大吃一惊的是,杨靖宇的肚子里根本没有一粒粮食,只有些没消化完的树皮、草根和棉花。这一幕令所有人都为之震撼。杨靖宇谱写了抗日战争中最为悲壮的史诗。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杨靖宇这样英勇无畏、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人,才打跑了侵略者,取得了十四年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安宁。在“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之际,我们要铭记那段历史,不忘国耻,时刻敲响警钟,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少先队员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蓬勃向上,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我们要深深缅怀烈士,学习英雄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学英雄,做好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再创辉煌!

写杨靖宇英雄事迹的感悟3

一部叫作《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电视剧引起热议。争论的焦点,是那群丢盔卸甲、衣衫褴褛的残兵败将,在残酷的对日作战中表现出的怯懦与血性、自私与献身、狭隘与宽容等多重人性。其中,反对者的主要观点,认为该剧所表现的人物过于展现了民族的劣根与丑陋,这些人物代表不了民族精神,甚至有损民族形象。

这部电视剧我只看了一部分,感觉其表现手法明显有模仿好莱坞的痕迹。看了前半部分,后面也就没有太多意思了。但至少我认为,较之以往的“主旋律”电视剧,《团长》在思想深度的开掘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创造上还是有所突破的。它在揭示战争的残酷的同时,更多地表现出对人性的观照。我倒想,这部戏用来表现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似乎更合适,但果真如此,《团长》就注定要被“枪毙”了。

我想说的是,战争是人命的游戏,在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环境中,是人都会害怕,甚至哭爹喊娘尿了裤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是人都想逃离,甚至装死开小差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英雄和懦夫只是一念之差甚至要包括一点运气,能够坚持挺住的,与敌人交上火、拼上刺刀的,就是英雄。反之,开了小差逃跑了的就是懦夫。

“死啦死啦的”和他的弟兄们,多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出身不同,性格不同,品质不同,参军的背景、动机和目的不同,但毕竟面向敌人走上了战场。他们走向战场,多是被动的,绝没有甘当岳武穆的雄心壮志,有的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仔细想想,当年那些从军的贫苦农民、工人、小市民,有多少是胸怀革命理想的?恐怕绝大多数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还有就是被抓了壮丁,国军抓了就成了国军、共军抓了就成了共军。听老人说过,当年八路军动员参军就有一绝招,将村里所有的壮劳力“请”到炕头上,一边有指导员做动员,一边有人往灶坑里猛加柴禾,一旦有人撑不住翘起屁股,就被认定是想通了,立刻拉出去入伙。当然,国军、共军抓壮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御敌总要有兵勇才行。一个“抓”字足以证明,普通老百姓是不愿意当炮灰的。只是被抓者无法知道自己是否站错了队。后来,共军赢了天下,国军的弟兄们就成了反面。

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我们都清楚,在抗日时期,正面战场是都是国军,共军多数情况下是敌后袭扰。即使国军由于实力所限节节败退,也不能反衬共军有多么强大。平心而论,抗日战争的胜利,得益于苏联的直接出兵和美国向日本扔了原子弹,中国的“战胜国”荣耀中有国军的份,也有共军的份。无论国军中血战台儿庄的张自忠,还是共军中东北抗联的杨靖宇,都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推而广之,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能够迎挺身迎敌、流血牺牲的都是英雄,无论其出身如何,也无论其以什么方式与来犯之敌相拼争。

阿郁在博文中说“无名的英雄,最该享有敬礼和敬意!”对此,我认同。关于英雄,其实不必赋予其那么多的不切实际的光环。“死啦死啦”们身上有太多的劣根,太多的丑陋,但毕竟他们为国为民而战了。如果说,梅兰芳仅仅以蓄须明志就赢得喝彩的话,那么“死啦死啦”们用活生生的肉体直接抗敌不是更值得大加颂扬吗?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能够与敌人血战而舍身取义的,都是英雄,无论他的出身怎样、他过去的行为怎样。《我的团长我的团》其实提示的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当生命尊严被逼到底线时,有的人会本能地做出殊死的抵抗。这一点,《团长》与《红高粱》有异曲同工之妙。

英雄不必问出处,哪怕他是流氓和妓女!

写杨靖宇英雄事迹的感悟4

今年是“九一八”八十周年纪念,我有幸在暑假参观了位于沈阳北大营的“九一八”纪念馆。

远远地,我就望见一个很大的灰色石砌“台历”,这就是纪念馆了。翻开的“台历”寓意着历史铭记着八十年前那个星期五,一个黑暗的日子。那一天,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侵占中国、征服亚洲的野心,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使七百万东北同胞背井离乡,到处流浪。

纪念馆里,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在一组名为“流亡恨”的群像雕塑前驻足。群雕里,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嘴微微张着,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他的流亡之苦;他注视着远方,分明是在思念着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去的可爱家乡。还有一个年轻的学生,他握紧拳头,愤怒的目光里透着不屈的精神,仿佛在控诉:“东北之大,却放不下一张课桌!”

“九一八”之后,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奋起抗争,其间涌现了无数英勇抗日的战士。我站在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将军的遗照前,看见他的腹部被敌人解剖开,里面没有粮食,全是草根树皮,就连日本军人都充满敬意地向他行军礼。还有女英雄赵一曼,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受伤被俘,宁死不屈,最后慨然就义。

又到了“九一八”,勿忘国耻!警钟敲响,警报拉响,再次警示我们要牢记历史、居安思危。

写杨靖宇英雄事迹的感悟5

“九•一八”事变后,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和抗联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他认真执行党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政策,团结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共同对敌作战。注重部队全面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培育英勇善战精神,适时整顿部队,严格组织纪律,使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为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勇猛杀敌的劲旅。最早创建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尔后扩大到南满、东南满20余县,被日伪称为“第一癌肿地带”。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村落找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杨靖宇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他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杨靖宇,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杨靖宇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终年三十五岁。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凶残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解剖了他的遗体,发现胃里竟一粒粮食也没有,满是树皮、草根和棉絮。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送伪都长春请赏。杨靖宇率领第1路军在东南满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他“满腹棉絮枯草,战斗到最后一人,以身报国”的革命精神,将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