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乐观事迹故事五篇

| 郑诗2

1933年,德国青年卜劳恩因发表了丑化希特勒的政治漫画,被取消了创作资格。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名人乐观事迹的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写名人乐观事迹的故事1

他找工作四处碰壁,只能借酒浇愁。那天,卜劳恩醉醺醺地回家,瞥见妻子正领着3岁的儿子在门口玩耍,忍不住嘟囔道:“没一点正经事的家伙!”便进屋去呼呼大睡了。

醒来已是次日晌午,卜劳恩习惯性地拿起笔,补写昨天的日记:5月6日,真是倒霉日,工作仍没着落,钱却花光了,往后还怎么过?他打算再出门去赊账喝酒,无意间看见妻子替儿子写的日记,忍不住打开来看:5月6日,爸爸谈生意回来喝多了,他一定很辛苦。爸爸是个负责任的人,相信不久后,生活会越来越好!怎么会这样,自己明明是因失意而醉酒,竟然成了为工作而操劳。卜劳恩好奇地翻看了以前的日记:5月1日,山姆大叔的小提琴越拉越好,令人沉醉。到长大了,我可以请他教拉琴,真是妙不可言。

卜劳恩一惊,翻开自己的日记本:5月1日,该死的山姆,又在拉那把破提琴,真恨不得冲过去砸了它。

卜劳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无语。一会儿,妻子抱着儿子回来,边走边说:“虽然咱家暂时没面包,但是有这筐土豆,照样可以做出丰盛美味的午餐。”卜劳恩缓缓地起身,想去迎,却迈不开步。

那之后,卜劳恩就像变了个人,白天做钳工,晚上则偷偷坚持画漫画,后来他在《柏林画报》发表了以自己和儿子故事为原型的连环画《父与子》,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其实,生活不会抛弃任何人,只要你能从内心释放出积极向上的能量!

写名人乐观事迹的故事2

随后,李香凝又参演了《刀锋战士》、《异体大反扑》等功夫片。当时她已31岁,公公婆婆希望她早些生个孩子。丈夫虽然支持她,但也担忧她的身体吃不消。于是,2001年,李香凝推脱了很多片约,在家里安心休养。次年,她生下了女儿Wren。

女儿出生不久,她又回到了影坛,很少有时间顾家。2005年,她因拍片拉伤了大腿,住院一个多月。一天,琳达带着Wren来看望她,她想亲一下女儿,Wren竟然生气地说:“我不喜欢妈妈,她不像外婆那样经常陪我玩……”她当时非常震惊和伤感。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从小便失去了父爱,甚至连父亲的怀抱都毫无记忆。她顿时悟到: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自己宁愿选择真实的李小龙,一个普通的父亲,快乐地陪伴她度过成长阶段,而不是逝去的巨星,那虚无缥缈的荣耀。倘若自己依然痴狂地工作,忽视了对Wren的关爱,这与父亲当年给自己的遗憾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香凝决心淡出影坛。从2006年开始,她一边精心管理“李小龙教育基金会”,一边相夫教女,并四处讲学、练武。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筹拍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她专程飞回国内签了授权书,并成为该剧的执行制片人。《李小龙传奇》播出后,再次轰动了全世界。这让李香凝恍然大悟:自己再怎样在影坛打拼,也无法超越父亲的影响力,如果干得不好,反而会给父亲丢脸,与其这样,还不如退居幕后为传承和发扬父亲的“龙之精神”而奋斗。

2009年7月20日,李香凝和母亲在西雅图举办纪念李小龙逝世36周年悼念会时,母亲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孩子,知道我为什么总叮嘱你要学你父亲的‘神’,而不是他的‘形’吗?因为时代不同了,这个世界不再需要打打杀杀。但无论岁月怎样变迁,你爸那种人格、气节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绝不能丢……”李香凝终于读懂了母亲——这个当年跟着李小龙一路颠沛流离、不惜与娘家决裂也无怨无悔辅助丈夫事业,却又先后失去丈夫和儿子、屡遭人生不幸的美国女人,依旧能够活得那么坚强、乐观——这正是“龙之精神”啊!

有了这种深刻的认识,李香凝更加安静地专注于经营父亲的“品牌遗产”。2010年4月,她到香港出席李小龙展览馆揭幕仪式时,有记者言辞犀利地问她:“你现在为什么不拍功夫片了?会不会给人感觉你全靠父亲的名气吃饭?”她坦然答道:“我知道因为父亲的缘故,别人才更加注意我。但父亲留给我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即便我不做这些,我同样可以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因为我丈夫是商人,我也能靠自己养活家人。我努力地为父亲的事情奔波,是因为父亲那种好学不倦、对生命充满活力及热忱的精神,是我乃至所有人学习的榜样。我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种不愿吃苦、依赖家业的名二代、富二代,我是有真本领的!”

2010年11月底,在父亲诞辰70周年之际,她带着8岁的女儿回乡祭祖。谈及命运,她说:“我相信生命中某些事是人所不能控制的,比如我父亲和哥哥的死;但我也相信有些事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我对职业的选择、对生命的感悟和追求。所以,我会创造属于自己的路。”

写名人乐观事迹的故事3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写名人乐观事迹的故事4

就在荀灌娘十三岁这年,春耕刚过,几万贼兵在匪首杜曾带领下由西域流窜到宛城。当时宛城守军仅有千人,又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贮存的粮草十分有限,势难长期固守,情况非常危急。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为奸人构陷而全家遭难,杜曾含冤莫白,竟至铤而走险,初意是为父报仇雪恨,后来却因召募的匪徒成份复杂,渐成骑虎难下之势,骚扰州县,奸淫掳掠,所过之处,庐舍为虚,朝廷连番围剿,于是流窜宛城,想取得这个富庶的地区,作为根据地,休养整备,再图大举。

崧自付城中兵力薄弱,守御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轻言出击,然而长此困守,待至矢尽粮绝又当如何呢?想来想去,可行的办法,就是派遣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突围出城,驰往临近的襄阳求救。因为襄阳太守石览,是荀内崧的旧部,这时他驻守襄阳,兵强粮足,雄视一方,只要能发兵前来,必可解救宛城之围。荀崧把自己的计划向文武官员宣示以后,大家虽然十分赞同,但却没有一人愿意担任突围求救的任务。

荀崧感叹不已,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蓦然间荀灌娘由屏风后转出,朗声说道:“女儿愿往襄阳投书请援!”荀崧大惊,加以拒绝:“满庭文武都不敢担此重任,你一个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又如何能够抵挡贼兵的追杀!”不料荀灌娘却答道:“女儿虽然幼小,但却习得一身武艺,乘敌不备,出其不意,必可突围而出。与具坐以待毙,何不冒险一行。倘能如愿,不仅可以保全城池,买际上也拯救了黎民百性的生命财产,如果不幸为贼兵所阻,顶多也不过是一死而已,同是一死,何不死里求生,冒险一行呢!”

事实确实如此,荀崧考虑良久又作了一番研究与安排,终于同意了女儿的请求,于是选派了壮士十余人,组织了一支闪电突击队,借着浓浓的夜色作掩护,一涌而出,向襄阳城飞奔而去,马快情急,穿垒而过,贼兵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一队人马消失在黑暗的远方。

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后抵达襄阳,襄阳太守石览看到老上司的求救信,又听到荀灌娘的慷慨陈词,对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甘冒矢石,突出千军万马包围的精神和胆识,不禁大为感动。当即发兵,而且还修书一封垦夜飞驰荆州太守周仿,请他协同出兵解救宛城之围。

大军赶到,如火如荼的战斗展开,荀灌娘挥舞银枪左冲右突,大获全胜。

写名人乐观事迹的故事5

1996年,他从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毕业。一个中专生要想在电视台找到立足之地谈何容易?刚进湖南卫视时,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被安排去做剧务。所谓剧务,说难听点就是台里的打杂工。一次,编导让他搬200多张椅子。那是什么样的椅子呢?不是折叠的,也不是塑料的,清一色的粗笨木制高背椅子。一次只能搬动两张,这样要来回走上百趟,既费时,又辛苦。他累得满头大汗,也没一句怨言。

搬椅子扛凳,这种活儿干多了,谁都觉得没意思。他却能苦中找乐,给自己减压!一次,现场来了256个观众,台里还给每个观众准备50多件礼品。礼品多得让人看了就头痛,什么卤蛋粉,电灯泡,面条,酱油……好像把超市搬进来一样,林林总总地摆了一大堆。这么多椅子要搬进现场,还有如此多礼品要一一地分拣出来,送到观众的面前,有的剧务开始有意见了。他却乐乐哈哈地说:“没准!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坐的。”

当有人抱怨时,机会终于来到他身边。这一天距他进台时间仅一年。

一次,台里搞大型活动,搬椅子扛凳的事总是少不了的。忙活了一天,大家都很辛苦,想早一点回去休息。可是,台领导觉得东西摆好了,应该派人看着,别让人破坏现场,就点名叫他和另一个剧务留下。另一个剧务却说:“累了一天,总该让休息下吧!再说,这样的事应该由保安来做。”可他没有推辞,赶紧圆场:“没关系,我一人就行了,你回去休息。”

就这样,他泡了一碗方便面就算是晚饭,然后一直守在那里。台长半夜巡视,见到桌上的方便面碗,心疼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他照实回答了。台长很赏识眼前这个不怕吃苦的小伙子,就提拔他为“现场导演”。

现场导演也不是什么光鲜的职位,可他干得很认真。由于观众人多,又没经过培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现场气氛。他就抓紧时间给观众培训,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要鼓掌,什么时候要举牌,什么时候起哄,什么时候保持静默。搞一场活动,录一次节目,他都要讲得口干舌燥。在现场录制时,他会随时根据节目的进展情况,带动观众配合,一时站起,一时鼓掌,一时举牌,成了场上最活跃的一个人,也是最累的一个人。

本来他鼓掌只是象征性的,自己也不一定要鼓,他却自己带头鼓,而且是很用力地鼓。有次演出结束后,台长让他过来,说:“把俩手伸出来。”他伸出拍得发红的双手,台长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的投入,连鼓掌都这么卖力。”

1998年,湖南卫视《真情对对碰》节目缺一位男主持,台长想到了他。

就这样,汪涵做起了主持人。近20年的主持生涯中,他获得过许多荣耀。从做剧务到节目主持人,汪涵只用了两年时间。对此,他感触颇深:“要学会承受!就是用心地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这样的话,有一天它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

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