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7篇

| 吴泽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篇1

谷文昌同志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来的一位优秀领导干部的典型。_多次提起谷文昌,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是“四有干部”的典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1950年5月12日随军解放东山岛,到1964年4月调离东山,先后担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率领东山人民苦干14年,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从“敌伪家属”到“兵灾家属”,更是赢得了东山十万民心。

五十年代的东山,在2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林木147亩。东南部有绵亘30多公里、3万多亩的沙滩,43个流动沙丘曾经埋没了13座村庄,1000多座房屋,3万多亩耕地。东山百姓纷纷逃离家园外出当乞丐。面对这种状况,谷文昌发出了“不救民于苦难,要我们这些共产党人来这里干啥”的呐喊,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信念,坚持与技术人员翻遍资料、大海寻针,终于找到了适合在当地生长的先锋树种——木麻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绿化了412座山头、3万多亩沙滩,形成177条林带,总长达194公里,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

面对1950年5月12日国民党军队溃退前,在东山抓走了4792名壮丁,留下的“敌伪家属”问题,时任东山第一区区委书记的谷文昌,向县委建议:把“敌伪家属”改成“兵灾家属”,东山县委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决定对这些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对待、生活困难给予救济、孤寡老人由乡村照顾。从“敌伪”家属到“兵灾”家属,彰显了超常的勇气和智慧。

在东山期间,他还带领群众,兴建了22座水库,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工程和70处永久性水利工程;建筑避风港;建起了八尺门海堤,使东山与大陆连在一起,孤岛变半岛,圆了东山人千年天堑变通途的梦想。他还带领群众修路,到1963年底,东山县在福建省实现第一个村村通公路的县,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恶劣的生态环境,同时“以海为田,向海域进军”,发动群众围海造盐田,改革渔船捕捞作业,养海带、紫菜,发展多种经营,不仅使全县人民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谷文昌非常重视教育文化事业。为办好教育,他亲自兼任东山初级中学校长,把初级中学扩建成“东山第一中学”。亲自组建潮剧团,兴建人民会堂、影剧场,实现每个乡镇有农村电影队、卫生院,建起了全县有线广播网,成为全省第一个村村通广播的县份。

在顺境的时候,能干出一番事业,就是身处逆境,谷文昌也从未动摇理想信念。1969年冬天,身为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谷文昌和他的爱人史英萍被下放到宁化县。面对当地耕作方式落后,粮食产量低,老百姓吃不饱饭问题,他帮助改变灌溉方式,改造低产田,改良水稻品种,使当地粮食产量首次跨千斤,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谷满仓”,把功成不必在我的“潜绩”,变成了泽被后人的福祉。

谷文昌一生奉行廉洁奉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时刻记得“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把腰杆挺直”。在家庭生活中,严字当头,言传身教,养成了纯正的家风。他的子女从没有在这位“官”老爸身上享受到什么特权,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凭自己的本事生活。谷文昌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优良品行,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在漳州逝世。根据他的遗愿,1987年7月15日,东山群众把他的骨灰安葬在他亲手建立的赤山林场。每年清明节,东山百姓都会自发地来到谷文昌陵园,一起祭奠这位为他们造福的共产党人,“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已成为东山的一方民俗。谷文昌在东山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2009年9月,谷文昌同志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如今,谷文昌已经成为“四有”干部的典范。在北京,中央党校为他立起了塑像;在东山,谷文昌纪念园正在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谷文昌干部学院也已建成。谷文昌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谷文昌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篇2

一、对党忠诚、不忘初心——不论所处哪个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同志坚决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在祖国建设时期,坚决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儿,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真正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经常告诫自己,要对党绝对忠诚,如果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就会丢“魂”,在工作生活中就会栽跟头。1983年,时任来凤建行副行长的张富清分管贷款业务,在上报有关数据时个别人员夸张虚报,张老对其进行严厉批评,说道,我们决不能欺骗组织,要对党绝对忠诚,欺骗党、欺骗组织就是犯罪!1978年,大儿子张建国中专毕业后,好心人出主意要张富清出面通过关系给儿子安排政府机关工作,张老一口拒绝,并严肃地说,儿子毕业要听从组织安排,我是共产党员,要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决不能搞特殊化,后来儿子由组织安排到最艰苦的边远乡镇工作。

二、胸怀大局、矢志奉献——支援地方建设,他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来凤工作;国家精简人员,他率先动员妻子放弃“铁饭碗”;坚守工作岗位,忠孝未两全成为毕生遗憾。他像革命的一块砖,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干一行爱一行,不务虚功、开拓奋进,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十分困难,开始精简人员。当时,张富清正担任三胡区领导,而妻子孙玉兰也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张富清带头把妻子精简了。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他抢着选了最偏远的不通路、不通电的高洞片区,在干部群众中口碑极好。20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刚到建行时,只有5人,而且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只得借用其他单位的土瓦房,5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创下了当时良好的工作业绩。1976年,卯洞公社有几个调工资的指标,由于张老家庭经济困难,组织上想照顾他一个指标,他坚决不肯,最后主动让给了别人。1978年,县里推荐他为省劳动模范,他毅然将荣誉让给其他同志。

三、淡泊名利、廉洁齐家——张富清同志九死一生、功勋卓著,却从不以此为资本要待遇、要名誉、要福利。他珍惜军人荣誉,却选择深藏功名、回归平凡,婉拒媒体采访——“党要我接受采访,我就接受采访”。他珍爱党员身份,始终保持清廉本色,从不利用职务为亲属谋利,教育子女“自强不息、自己奋斗”。他始终坚定信仰、笃定信念,拿起的是责任,放下的是名利,向我们传递着时代的正能量。1985年从来凤建行离休的张富清,现在仍旧和老伴孙玉兰住在建行一栋20世纪80年代的十分简陋房改房里。张富清对于儿女要求很严格。从小教育他们为人正直,不谋私利,一心为公。他从不为家里的任何事包括儿女事走过一次“后门”,谋过一次私利。女儿张建珍今年64岁,因年幼患病不能自食其力,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张老考虑自己有工资收入,一家3口基本上生活没问题,就叫女儿不要找民政申请生活救助。多年来,妻子晓得他的性格,什么事都能理解,默默地支持他,两个人相敬如宾。

四、艰苦奋斗、乐观向上——张福清同志住着老房子,用着老家具,生活清贫却时时想到的是响应党的号召,处处想到的是减轻国家负担。他热爱学习,95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工作上离休了,思想政治上不离休”。他珍爱生命,88岁截肢,仍乐观向上、坚持锻炼,凭着顽强的军人精神,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他以奋进不息、积极向上的坚强意志,为“英雄”写下了最好的注解。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_文选》、《_系列重要讲话读本》、《_谈治国理政》、《_用典》、《_讲故事》等书籍,坚持天天学习做笔记。2018年11月,来凤县建行干部李甘霖得知张富清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按政策规定张富清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7000——20000元的晶体。结果在报账的时候,李甘霖发现张老只选了价值3000多元、最便宜的晶体。他的这种艰苦朴素,为国节约的精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敬佩。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篇3

与47团其他老战士一样,杨世福老人也是一位忠臣的兵团军垦战士。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2月随军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和田。

1950年1月,根据新疆军区命令,不吃地方,一律参加生产。这一年秋天,杨世福被团里派到军区的畜牧兽医班学习,学习结束后,担任了团生产办公室畜牧组的组长。

1953年,杨世福和他的老十五团战友集体脱下戎装,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屯垦戍边事业。

在生产建设时期,他曾长期担任团四十七团畜牧科股长、科长、畜牧连会计。由于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二级先进工作者和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杨世福同志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几十年来,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艰巨的戍边使命,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生产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他都时刻以一名老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生恪守军人的信念,骨子里写满了忠诚,一生坚守在边疆,扎根在边疆,忠实履行着一名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退休后,他积极相应上级号召,与其他老战士和退休干部职工一道,不断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多次在团场和疆内外党政机关、军队、学校和企业等单位做民族团结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40余期,大力宣讲革命传统精神、兵团精神和老兵精神,宣讲进疆老同志、老战士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事迹;宣传老一辈兵团人敢于同恶劣的沙漠环境作斗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良好新型团场的感人事迹。这些宣讲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意义。

特别是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他及时向团党委请示,主动要求为团场广大执勤训练的民兵和各族干部职工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并应邀为巡逻执勤的武警官兵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极大地稳定了大家的情绪,鼓舞了工作和战斗的积极性。

近几年,杨世福与老战士一道,更加积极主动承担起宣讲兵团精神、老兵精神的使命,对于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篇4

贠恩凤同志退休前为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用歌声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尊重,被誉为“敬业奉献的楷模”“人民的艺术家”“黄土高原上的银铃”。

牢记服务宗旨,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贠恩凤同志11岁参加文艺工作,先后师从郭兰英、王昆等著名歌唱家。68年以来,她始终坚持把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人民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在新时期忠实的实践者和弘扬者。

贠恩凤同志牢记社会主义文艺宗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演唱和创作了许多讴歌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经典歌曲。她始终坚守艺术理想、艺术良知和职业操守,牢记文化担当、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以最大的热情和昂扬的激情创作,她的演唱真诚感人,催人向上。她始终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坚定走发展民族声乐的道路,将自己的艺术生命根植于厚重的黄土地,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她逐渐形成了 “音质饱满清晰、质朴感人、声情并茂”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演唱风格。《绣金匾》《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蓝花花》《三十里铺》等代表曲目,更是脍炙人口,深受广大听众喜爱。六十八年来,她共参加各类演出5000余场次,演唱近三万首次歌曲;先后在国内外出版发行400余首,其中部分歌曲被收入“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独唱音乐会的陕西民族歌唱家,受到周恩来和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曾多次随中国艺术团、友好代表团出访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陕西民歌走向中国和世界作出了贡献。

坚持扎根一线,做心系群众的放歌人

贠恩凤同志始终坚持与一线基层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群众的欢乐,忧患着群众的忧患。到一线慰问演出,是贠恩凤同志几十年来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一直以来,无论寒冬酷暑,哪里需要她就把歌声送到哪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她连续20多个春节主动下基层义务演出,向人民群众拜年,为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歌唱。1992年寒冬,贠恩凤同志应邀到位于华山脚下的某机械厂演出,突然天降大雪,大家劝她改日再去,但是她坚持按计划前往。今年暑期,得知省上组织艺术家赴社区惠民演出的消息,贠恩凤同志不顾身体不适,冒着酷暑连续演出十多场次,赢得了社区群众的高度赞扬。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的足迹遍及三秦大地,工厂矿山、农村地头、部队军营、孤儿院、医院病房……有一年夏天,团里安排她去陕南山区慰问演出,当徒步3个多小时赶到一个偏远小山村时,汗水已湿透了衣裳,她不顾路途劳累,当即就为农民朋友演唱。西康铁路施工期间,当她得知筑路工人想听她的歌时,她头戴安全帽、脚踩泥浆,不顾随时岩爆的危险,进入4000多米的隧道施工现场为工人演唱,一口气唱了十多首歌。从艺几十年来,她用心真情歌唱,无论面对的是工人、农民、学生、还是孤寡老人,甚至是服刑犯人,她的歌声都如山间清泉、林海晨风,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有一次,陕西老龄委组织到老年公寓慰问演出,她又主动请缨,当听到她饱含深情的歌声时,老人们紧紧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她还利用自己是陕西省女子监狱的教育顾问的身份,每年春节坚持去女子监狱慰问演唱,女囚们都感动得流泪,纷纷表示:“是她的歌声给了我们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力量”。

真心回报社会,做不计名利的义务工

贠恩凤常说,是党和人民的培育,才有了我的今天,我今天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了回报社会和人民,我心甘情愿一辈子为人民歌唱。几十年来,贠恩凤同志坚持把为人民义务演出作为艺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不计名利,不计报酬。

1983年7月,安康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贠恩凤同志不顾母亲和丈夫有病住院,在西安举办六场个人演唱会,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灾区。一次在西安孤儿院演唱后,她掏出了身上仅有的200元捐给院里,院长感动地说:“你演出就没收费,还给我们捐钱。”有一年的教师节,她在西安人民剧院演出,组织方按惯例付给她报酬,她推辞不掉,将钱款全部捐给了教育基金会。

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哪里都可以当作义务演出的舞台。有一次,到北京开会,她在列车上被乘客认出来,就在列车上唱了一路。今年国庆节,贠恩凤同志遇到了几位果农,就在果园现场演唱歌曲,果农要以最好的果品相送,被她婉言相拒。

贠恩凤同志尽管已经退休,但是心中依然装着人民群众,只要人民群众有需求,她随时歌唱。她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赢得人民的喜爱和尊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篇5

陈嘉庚是爱国华侨领袖,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教育事业家、社会活动家。

1874年10月,陈嘉庚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父亲陈杞柏早年南渡经商。1890年,陈嘉庚应父召,前往新加坡学习经商,初步显露出了他的经商才能。在经历了父亲实业由鼎盛到衰败的历程后,陈嘉庚决心从头做起,独立创办实业。从黄梨罐头加工业入手,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了规避经营单一行业的奉献,陈嘉庚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试种橡胶,开拓米业。独立创业的七年间,他兢兢业业的经营生意,胆大心思,不但偿还了父亲欠下的债务,还因其黄梨罐头产量约占全新加坡产量的一半而赢得了“菠萝苏丹”的美称,拥有4家菠萝厂、2家米厂和2处橡胶园,初步探索出种植橡胶的经验,已称得上有一定实力的华侨实业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极大地影响了新加坡的出口业和制造业。陈嘉庚发现了新的商机,果断决定经营航运业,从租船起步,再调整经营模式,购买多艘轮船出租。战争过后,他意识到航运业的短暂性和危险性,继续扩展自己的橡胶王国。1916年起,陈嘉庚逐渐将黄梨种植改为橡胶种植,将黄梨罐头厂和熟米厂改为橡胶制造厂,并收购各地运往新加坡的生胶片,经轧制、烟熏等工序,加工成为熟胶片,外销欧洲。1919年,陈嘉庚对原有企业进行整合,组建陈嘉庚公司,研发、生产质量过硬的橡胶成品,实现橡胶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被称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开创了新马民族工业的新纪元。

陈嘉庚生逢国难深重的年代,热切期盼祖国的富强。他亲自调查比较东西方几个国家的教育情况后发现,中国的教育落后先进国家太多,怀抱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他义无反顾地开启了兴学育才的伟大事业。1894年,20岁的陈嘉庚出资2000银元在家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而后,创建了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女子师范、幼稚师范、水产、商科、农林部、国学部等在内,拥有完整教育体系的集美学村。1930年代的集美学校,被誉为“闽南教育之中心”“东南文化之中枢”。1921年,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是当时全国院系最齐全的五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陈嘉庚公司濒临绝境,面临办企业与办学必须舍弃其一的两难抉择,陈嘉庚不惜放弃巨额资产,在荆棘载途的办学之路上继续前行。据统计,陈嘉庚一生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的学校近120所,用于教育事业的费用难以计算。陈嘉庚办学时间之长、创办及资助学校之多、捐资之巨、成绩之著,堪称千古一人。

身处南洋,心系故土,陈嘉庚时刻关注祖国命运。1910年,陈嘉庚加入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拥护孙中山的革命运动。1911年,陈嘉庚当选新加坡福建保安捐款委员会主席,领导闽侨积极筹款支持福建革命政府,奠定了他在闽帮的领导地位。1923年,陈嘉庚创办《南洋商报》号召抵制日货,从此开始抗日救国活动。1937年抗战爆发后,南洋华侨群情激愤,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陈嘉庚被推举为主席,带领1000万南洋华侨,以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卓著的功勋,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1940年,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慰劳前方抗日将士,考察国内抗战形势,并得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结论,向世人传递“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信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陈嘉庚应邀回国参政,他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参观考察各地情况,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奔波;维护华侨合法权益,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为家乡的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遗余力。回国定居的12年间,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4年,_给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评价陈嘉庚:“他爱国兴学,投身救亡斗争,推动华侨团结,争取民族解放,是侨界的一代领袖和楷模。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永远值得学习”。信中同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陈嘉庚先生等前辈先人的毕生追求。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陈嘉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倾其所有,毕其一生以赴之。他的典范超越了国界,为人类文明增添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篇6

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是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

他带领鞍钢广大工人建成了著名的“孟泰仓库”,成为新中国企业修旧利废的起点。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把行李扛到高炉上,随时准备用身体护卫高炉。他大搞技术攻关,先后解决技术难题十几项,并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的空白,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一、他信念坚定,忠诚于党

他一心跟党走,在鞍钢恢复生产过程中立下了卓越功勋。他经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发自内心地拥护和热爱。

1948年年底,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他回到了鞍山。面对鞍钢恢复建设既缺乏器材,也没有资金的窘境,他冒着风雪,跑遍十里厂区寻找器材,和修理场的十几名工友一道,在几个月内,收集材料上千种、零件上万个,建起了“孟泰仓库”,在1949年炼铁厂二号高炉修复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整座高炉300余件配管材料几乎全出自这里。在他的带动下,鞍钢职工掀起了献交器材的热潮,为恢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他先后被授予一等功臣、特等功臣。

二、他爱厂如家,无私奉献

他全心为鞍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高炉上。为了修复高炉,他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家,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一、二、三号高炉点火前后,他干脆住进了炼铁厂。他提出了“宁叫人找事故,不叫事故找人”的口号,并根据自己维护高炉的经验,总结出维护高炉的操作方法,至今仍在使用,为鞍钢建设和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面对美帝国主义飞机轰炸的危险境地,他不顾个人安危,把行李扛到高炉旁,日日夜夜待在高炉上,舍生忘死地守护高炉。四号高炉发生铁水遇冷水爆炸事故,他不顾生命安危冲上炉台,关闭了水管阀门,制止了爆炸的继续发生,保护了高炉的安全。

他把多年摸索和积累的高炉维护经验传授给职工,组织职工围绕生产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会同王崇伦等鞍钢的全国劳动模范开展技术协作,推动了鞍钢技术革新运动蓬勃发展,形成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新模式,成为毛泽东主席批示的《鞍钢宪法》的核心内容。

三、他作风优良,率先垂范

他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始终保持产业工人的优良作风。在担任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期间,他经常深入现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

在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他把自己女儿靠挖野菜喂大的两口猪送到厂里,为全厂职工改善伙食。在一批急待住院的职工因为没有床位而不能住院治疗的时候,他买来废钢管,组织青年突击队自制铁床,既解了燃眉之急,还节省了费用。在“_”期间,他顶住各种压力,使鞍钢的生产秩序免于遭受冲击。在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8年中,他是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优秀干部。

作为鞍钢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孟泰的一生是为国为企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艰苦创业、拼搏奋斗的一生,他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给鞍钢数十万职工留下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以他为代表的鞍钢英模人物铸就了“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核心价值观。鞍钢集团公司已连续60多年开展“学孟泰、爱鞍钢、做主人”活动,孟泰精神正在鞍钢接力传承,不断发扬光大。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篇7

马永顺,1914年12月8日出生于河北省宝坻县沟头庄,1948年参加工作,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退休,2000年2月10日逝世,享年86岁。马永顺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楷模和杰出代表,全国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雄谱中,马永顺的名字格外响亮,被誉为“伐木能手”“林海红旗”“森林巨子”“兴安愚公”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代领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林区第一代伐木工人的马永顺,带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投身于祖国林区的开发建设中。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木材。1949年9月15日,马永顺工组成立,为了国家的建设,马永顺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林区树木采伐设备和技术落后的条件下,顶风雪,战严寒,不畏寒风酷暑,不怕艰难险阻,为国家建设奉献了大量木材。1959年9月,马永顺出席全国群英会,参加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有幸见到了毛泽东、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总理说:“你们林业工人要多造林,造好林,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这成为马永顺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在林区开发建设初期,伐木工人们面临的困难重重,木材采伐尚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科学方法,只能靠工人们一边实践,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生产中,马永顺带头跪着伐树,创造了降低伐根法,伐根由原来50—60厘米降到15至10厘米,直至0厘米。他在自己创造的十多种伐树法基础上,总结出“安全伐木法”。他根据季节、木质硬度的变化创造了“四季锉锯法”,提高工效35%。为了解决跑单帮,“个顾个”的落后生产方式,他首先在自己工组搞起了流水作业试点,创造了“流水作业法”。他还创造了“一次净号作业法”“科学量材法”等等。马永顺带头刻苦专研,创新工作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林区工人生产效率,为祖国建设贡献了大量的木材。

在祖国建设最需要木材的时候,他踏实苦干,马永顺“一把弯把锯,威震兴安岭”, 1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创造了一个冬季手工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手工伐木最高纪录。伊春林区开放建设的年代,正是以马永顺为代表的老一辈林业工人以他们的青春和热血,让沉睡千年的林海苏醒,让人迹罕至的群山沸腾,从此开启了伊春林区艰苦创业的历程,奠定了共和国森林工业的根基。

退休后,马永顺说,只要我身子骨不散花,就要上山造林。他粗略计算过,自己砍伐过36000棵树,一定要把这个“债”给大山还上。从此,从一个人植树到全家20多口人一齐上阵,从还自己的“欠账”到开始尝试还一代林业工人的“欠账”。1995年,马永顺在市政府和铁力林业局的支持下,在山上建立了固定的“马永顺林”育林基地,全家人表示,要一代一代长期在基地上造林。马永顺勤勤恳恳,为国家义务植树几十年,没有索取过任何报酬。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见马永顺时称赞他:“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生态保护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马永顺从50年代起,就先后获得了黑龙江省和全国的劳动模范,事迹被选入中小学课本。退休后,又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五百佳”荣誉称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_、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等都亲切接见过马永顺。马永顺逝世后,朱镕基、李瑞环、尉建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示了深切的哀悼。新华社、《人民日报》等50多家新闻媒体,对马永顺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做出《关于追授马永顺为“林业英雄”称号的决定》,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马永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做出了《关于开展向林业英雄马永顺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向马永顺同志学习的决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马永顺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同年,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时代领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党和国家给予了马永顺最高荣誉。

马永顺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在和未来,是不断发展的精神。其深刻意义就在于继承和弘扬马永顺精神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使马永顺精神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林区绿色化转型发展中,让马永顺精神成为推动林区绿色化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4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