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获得者人物事迹

| 吴泽

最美奋斗者获得者人物事迹(篇1)

家庭熏陶,军旅锤炼

满怀对党的恩情,入伍就递交入党申请

1990年3月,汪勇光荣入伍。到部队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17年的军旅生活,汪勇喂过猪,做过饭,当过通信员、炊事员,部队优良的传统和过硬的作风浸染锤炼着他, “纪律重于生命”的军魂,忠诚履行职责的信念,始终引领着汪勇勇往直前。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到营职干部岗位。

勤学善思,夯实基础

记录60万字笔记感悟,记录了他孜孜探索的不懈追求

多年的社区警务工作,汪勇坚持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防范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归纳总结工作实践,撰写了40余本60余万字的工作笔记,发表了20余篇理论研讨文章,探索出了一套汪勇工作法。坚持专群结合,前移警务职能,建成了家门口派出所。

汪勇初到社区时,辖区治安环境混乱。汪勇先后走访居民群众2400余户7800余人,建立了14类台账,掌握了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练就了对辖区社情民意“一口清”的硬功夫。

2013年12月8日,新城区发生了一起抢劫学生手机的案子。当时唯一线索是嫌疑人被称作“小涛”。当民警摸排到汪勇社区时,汪勇了如指掌,提供了详实信息,专案民警很快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汪勇在辖区内坚持每周通报一次警情、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宣传、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进行一次治安形势的“四个一”安全防范宣传。从组建队伍、密织防控网入手,建立了治安防范联席会、治安巡逻队、专职安防队、信息反馈队的安全防范“一会三队”。在他的努力下,咸东社区被评为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

勇于担当,依法履职

本是事故第一责任人,倒查责任却受到表彰

汪勇总结出“规范执法、严格公正、平等对待、温情帮教”的“十六字”执法口诀。

2010年4月,汪勇辖区一家汽车维修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公安部有关部门调查原因,追究责任。几经核实,调查组发现汪勇和辖区单位、商户家家都签有安全责任书,月月都有检查记录,人人都有安全警示谈话备忘。最终,原本被列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汪勇,却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汪勇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对帮教对象温情感化。在重点人员管控帮教中,汪勇坚持思想上拉一把、生活上帮一把、工作上扶一把的帮教措施。“惩处不是执法的最终目的,让人心生感念,重谋新生,才是一名警察真正的崇高使命!”

满怀深情,心系百姓

一年穿破八双鞋,永远走在为民服务的路上

汪勇的床下曾放着八双破损严重的鞋子,这些鞋是他一年中穿破的,“一万里不是终点,我将永远走在为民服务的路上。”

从军营到警营,汪勇总是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设身处地为他们排忧解难。2008年,汪勇到省建八公司居民老黄家走访,发现老黄半身不遂,生活困难。从那时起,汪勇就把老黄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经常上门给予各种帮助。老黄感动地说:“我孤苦伶仃,却遇到了你这么个好兄弟,真是我的福气!”

群众有难事,第一个想到的是汪勇,而群众遭遇危难时,汪勇也总是冲在最前方。2012年6月的一个傍晚,与咸东社区综合市场相邻的一家工厂活动板房忽然失火。接到群众电话,汪勇不顾安危抢出了6个燃气瓶,又爬上屋顶,在浓烟中奋力灭火。

汪勇先后帮扶特困学生、孤寡老人和失足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150余人,解决群众各种困难600余件,点滴小事都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甘守清贫,坦荡无私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汪勇和母亲、妻儿长期租住在一间35平方米的房内。母亲当保洁员,妻子至今还在打零工。汪勇年逾70的父亲患有尿毒症。2009年,汪勇把父亲接到西安治疗。当老人得知医疗费昂贵,坚决出院回了湖南老家。对此,汪勇一直满怀愧疚。

汪勇做人坦荡无私,做事也是公私分明。看到他家实在困难,妻子的姨父平日里对汪勇家照顾帮衬很多。汪勇当了副所长后,姨父想在汪勇的辖区做生意,却被他回绝了。事后,汪勇亲自登门“道歉”,汪勇的真诚劝说,姨父最终打消了念头。虽然生活清苦,汪勇对需要帮助的人却总是慷慨解囊。2014年,分局战友的女儿患了白血病,他先后捐了5400元钱。

汪勇,忠于职守,甘于平凡,坚于执着,乐于奉献,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公安事业的热爱,用良知坚守了人民警察应有的职业道德。

最美奋斗者获得者人物事迹(篇2)

清贫一辈子

老书记没有官架子,不摆派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官。我1979年就认识杨善洲老书记了。当时,原保山地委与行署还没有分家,他是地委书记,我是地委一名普通年轻干部。在地委大院,我经常看到老书记头戴粗呢帽、穿着中山装,脚套黄胶鞋,根本就不像个“大官”。尤其是下雨天,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的老书记更像一个普通的农民。在生活上,他常与干部职工谈心,问我从那里来,习不习惯等,他十分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非常和蔼可亲,受人尊敬。

从这次先进事迹资料收集工作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到他姚关老家,还是保山老地委的住处,老书记辛辛苦苦一辈子,家里却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直到去世前,他都保持着原来的风格,从没看见他穿过一件好衣服,也没有一双好的鞋子。在大亮山植树造林期间,老书记跌了一跤,摔成粉碎性骨折,生活十分不便,不得不离开大亮山回到城里生活。但他仍然穿着朴素,有位领导还看到他在地摊上买解放鞋,他说他习惯了,好的东西他穿不惯。到大亮山植树造林期间,他从省里争取的项目,每一分钱都花在大亮山,没有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在决定把林场经营管理权移交给国家的时候,他向原市委书记熊清华报告,又来找到我,提出交接仪式要以座谈会形式召开,不要搞铺张浪费。于是我们就在老书记住的地方,一个小的会客室里,由他介绍大亮山绿化情况,市政府刘刚副市长参加,举行了一个简简单单的仪式。市委市政府奖励给他20万元,县委县政府也要奖给他10万元,他说:“县里太困难了,这10万元我不要了。”

奉献一辈子

老书记在工作上始终走群众路线,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线工作法。他没有官架子,轻车简从,经常一个人下乡,顶多带上个秘书。他常常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穿黄胶鞋,到乡里村里,好多人都不知道他是地委书记,他看到老百姓在搞农业生产,会亲自上前指导。比如茶叶怎么种、种什么品种好,核桃怎么种、种什么品种好。他特别爱种树,也喜欢嫁接果树,我在地委大院工作时经常看到他嫁接果树,有从日本引进来的甜柿、好的桃树、苹果、茶花,也包括他喜欢种的雪松。

老书记退休后回到施甸,基本住在大亮山,很少回家,只偶尔回去一次。他对家属、身边的秘书都要求严格。他的老伴不到城里来,也不到大亮山去,他也不允许身边的人搭公家的便车。当时任副省长的黄炳生同志对大亮山植树造林非常支持,拨出200多万元项目资金,老书记就用这些钱造林,为周边群众修路、架电、引水。在他的组织率领下,大亮山林场白手起家,现已造林7万多亩。

除办林场外,老书记对家乡的建设也非常关心。他每年要来我的办公室两次。2008年,我刚来到施甸,他就到办公室跟我说:“你到施甸来做书记,那你给我说说你打算做哪几件事?”我说:“工业园区是市里交办的任务,要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公路、城市建设等。”听完后他就说:“你们在施甸,能够做好一两件事就不错了。”我说“我们会努力的,老书记!”到年底,他又来问我:“你说的项目落实得怎么样了?”逢年过节我们去看他,他都只谈工作,从没提过什么要求。

1962年12月施甸建县,当时的很多建县工作都是老书记承担,县委班子是他组建起来的。那时候施甸以农业为主,发展模式是老书记定下来的。如烤烟,1945年就开始种,烟草产业取得进一步发展,茶叶、水稻、蔬菜等也发展很快。施甸历史上外出经商的人较多,人多地少,国土面积小,耕地面积少,所以老书记就狠抓农业生产,奠定了施甸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格局。老书记是施甸的第一任县委书记,也是施甸的拓荒者和开拓者,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东西,我们确实需要老书记的这种精神。中央、省委把云南省建成面向西南的桥头堡,保山要先行。施甸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发展滞后,下一步该怎么办?我们提出“争先进位,勇当科学发展标兵”,以工业园区为切入点,这是大有作为的,但我们仍然还缺乏一种敢于舍得,敢于奉献的精神,像老书记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最美奋斗者获得者人物事迹(篇3)

黄大发,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学历,贵州遵义人。1959年11月,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生产队大队长、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村长、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2004年离任村党支部书记,2017年至今任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

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状况,他不屈不挠,以36年不懈努力,修筑了一条跨3个村,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洞岩)、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他用一颗勇敢的心,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诺言。其事迹先后被中央、省、市媒体登载,引起了广泛反响。

在1995年前,黄老支书所居住的草王坝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民谣是当时草王坝的真实写照。因为没有水源,石漠化极其严重。这里吃水难,全村老少守着一口望天水井不分昼夜排队挑水;种庄稼难,农民不敢种水稻,地里几乎是包谷、红苕和洋芋,年人均粮食150斤,人均产值80元,包谷沙饭是那个时代的主食。黄大发认为一切皆源于“缺水”,无水就是草王坝的穷根。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几公里外的野彪村却水源富足,只不过两村之间被大山绝壁隔断;如果能修一条水渠,把水引过来,就能解决全村的饮水和灌溉了。

从小是孤儿的黄大发自1949年解放分到一亩七分地时起,就深深地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跟着共产党干,才会有出路,才会有好日子。正是这种对党的无限忠诚,让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没有退却,而是立下了开渠引水脱贫的宏志。一心向党、坚守信念的政治品质使他从当大队长开始,就决心干三件事。即引水、修路、通电,但这个志向的实现却用了三十多年。

上世纪60年代初,黄大发得到政府支持后,就带领村民开始了第一次修渠,这项工程被时髦地命名为“红旗水利”,寓意打造一条遵义的“红旗渠”。然而,由于不懂技术,测量就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乏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洪水一来,几下子就把沟渠冲垮了。耗时10多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1992年他再次动员群众修渠,经过重重困难,历时3年多终于将水渠修建成功,这条渠西水东引,灌溉面积1100多亩,350余户、1200余人受益,彻底改变了团结行政村的民主自然村(旧称草王坝)缺水的状况,结束了当地“滴水贵如油”和“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的历史。在修渠过程中,黄大发先后失去22岁的女儿和13岁孙子,女儿和孙子走的时候他坚持在渠上指挥修渠,都没有来得及见他们最后一面。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要用生命换水,如果修不过来水,我名字倒着写。”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带头去做。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去18公里外的李村购买后亲自背回来的。有次下大雨,为了不耽误工期,仍冒雨前行,路上摔了好几跤,脚底是血迹斑斑,但他还是连夜把炸材安全送到了工地。回去刚休息两个小时,天亮了,他又带着村民上了工地。还有一次去城里运水泥,车行至半路途中,下起了大雨,车子陷入了泥潭中,进退不得,天黑了,司机到人家户找睡处,因为怕水泥被偷,他只有睡在水泥包上,被蚊虫咬了一整夜。修渠时,他过手的流动资金就近20万,但是每次出差,饿了竟舍不得下馆子吃一碗粉,就买一个泡粑充饥,有时,向餐馆老板要一碗不要钱的汤喝了,就是一顿。住也是最便宜的3元旅社。一次到县城南白,脚上一双解放鞋,脚趾都露了出来,炸药厂的老板看见异常感动,递上20元钱嘱咐他一定买双鞋穿上,但后来鞋也没有买成。正如他的老搭档、村会计杨春友所说:“黄大发,抠啊,真是抠得狠!”每次水泥运来的时候,车后颠落的水泥他都要清扫入库。他的老伴说:家里的灶台破了需要一碗水泥补补,也被坚决拒绝!

水渠通了后,他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将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每年收稻谷80万斤。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草王坝村民不仅可以顿顿吃上大米饭,而且还向外出售大米了!紧接着,草王坝通了电,修通了通村路。90年代,黄大发又发动群众选址修建学校。20年来,草王坝考出了30多个大学生。老支书把水渠视为自己的儿女,2004年,年近七旬黄大发老支书离任后,巡渠、护渠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同时,积极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2017年,黄老支书被聘请为播州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义务讲师,积极主动的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宣讲,将党的声音及时的宣传到群众中。

“活一天就要干一天革命”,82岁的老支书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上,“忠诚勇敢、永不放弃、清白干净、一心为民”这就是黄大发老支书一生的写照!

最美奋斗者获得者人物事迹(篇4)

徐虎同志长期从事水电维修工作,以“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奋斗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他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获得全国优秀工人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建设部劳动模范等称号。1997当选党的x大代表。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和“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有影响的劳动模范”,并赴京出席了“双百”人物座谈会、颁奖典礼和国庆阅兵。他曾受到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2013年,__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称赞徐虎为“新时代的雷锋”。

一、“三只报修箱”的承诺

1985年,距离徐虎进中山北路房管所,当上一名水电养护工已经10年,在这时,他已经通过媒体被群众评选为“服务之星”,荣誉激励徐虎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他以个人名义向住户发出了500张修理服务征询单,访问了350多户居民,反馈的信息告诉他,居民满意他的工作,同时也企盼着徐虎能为双职工家庭解决白天上班无法报修的难题。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房修人员和居民“一同上班一同下班”,夜里、休息日居民家里马桶堵了、电灯坏了,非得等房管所上班了才会有人上门。

这也就萌发了徐虎夜间义务服务的念头,3只报修箱则成了徐虎为民服务的延伸。1985年6月23日,星期天,徐虎在辖区内挂了3只夜间报修服务箱,还写了告示:凡附近公房居民,如遇到晚间水电急修请写上纸条放入箱中,本人将为您服务。开箱时间:每晚七点,中山北路房管所徐虎。

从那一天起的十多年间,徐虎总是会准时背上工具包,骑上他的那辆旧自行车,直奔这3只报修箱,然后按着报修单上的地址,走了一家又一家,10多年中,他从未失信过街坊百姓。十年辛苦不寻常,徐虎累计开箱服务3700多天,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为居民解决夜间水电急修项目2100多个,他被群众誉为“晚上19点钟的太阳”。

然而,可能谁也不会想到,经常夜间在蜡烛手电筒等微弱的光照下作业,视疲劳的加剧引发近视越发严重,徐虎的近视度数上升到1000多度。为此,徐虎还动过2次眼部激光手术,吃了不少苦头,但不幸的是,近视再度反弹了,徐虎却乐观地认为,这眼镜现在反而成了他的一种标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他。

二、由己及人,薪火相传

1998年以后,徐虎同志开始从事管理工作,任徐虎物业经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后调任上海西部企业集团任物业总监。从普通的水电维修岗位到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徐虎坚持角色变了,“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信念不变,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敬业、钻研和奉献精神,在物业管理工作中作出了新的贡献。他积极钻研“本帮”物业和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结合自己的物业工作实践,撰写了多篇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论文。他主动带徒,手把手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理念传授给徒弟,形成了广泛的“徐虎效应”,促进了员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他经常深入社区听取意见,及时处理群众来信,解决了许多物业维修方面的疑难杂症,受到了居民群众的称赞。他参与物业市场的拓展,努力扩大社会物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勤学苦练,潜心钻研

一对一的传授固然好,但涉及面终究有限,徐虎是多么希望能把自己对工作的深切体会和丰富经验掏出来发挥更大作用。1999年底,徐虎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业余大专学业,怀揣着红彤彤的毕业证书,他萌发了一个念头,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笔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建议写下来。5年多来,徐虎勤学苦练,笔耕不止,在《支部生活》《解放日报》《上海房地》《城市开发》和《中国建设报》等报刊发表管理论文和工作体会30余篇近4万字,其中不乏观点新颖、思路超前、可操作性强的文章。徐虎2002年撰写的《论物业管理将走入大盘时代》一文,曾引起业内外的高度评价,被多家报刊转载,《解放日报》还特地向徐虎作了《做好准备迎接物管大盘时代》的专访。在蓬勃开展的上海市物业行风评议活动中,徐虎除认真履行物业总监职责,在集团的《物业行风专报》上开辟“徐虎观点”专栏,先后发表了《小区物业需要超常服务》《用社区文化营造物业管理新亮点》等7篇文章,给物业员工以极大的启迪。他的研究成果为集团物业行风评议由以前的中游水平一举挺进全市三甲,起到了积极作用。

徐虎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现代物业管理的实践中,忠于职守,与时俱进,弘扬了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倡导的“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职业精神,正日益成为企业广大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源泉。

最美奋斗者获得者人物事迹(篇5)

忠诚于党 信念坚定

程开甲历经人生道路的抉择和个人荣辱得失的考验,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始终保持对党的高度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青少年时代,他就立下科学救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把个人抱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刻苦学习钻研并取得优异成绩。

在英国学习期间,他始终抱定学成必归的决心。新中国诞生后,他放弃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优厚待遇,拒绝恩师波恩的挽留,义无反顾返回祖国,握笔从戎走进大漠,投身核武器研制试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面对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阻碍和干扰,他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必胜信心,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倾注在“两弹一星”事业上,把个人志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敢为人先 勇攀高峰

程开甲常说,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创新,攀登那些前人少有涉及的领域。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论是从事技术工作还是领导培养团队,他总是以执着的追求和超凡的智慧进行潜心研究和创造。

他善于超前思维、科学预见,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技术论断,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他先后参与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等在内的多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创立了卓越功勋。

崇严尚实 勤于实践

程开甲不务虚名、不尚空谈,既是一位享受盛名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各界公认的实干家。他既注重组织领导重大任务、履行技术指导把关职责,又勤于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面对理论、技术均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他带领技术骨干夜以继日研究攻关,拟定原子弹爆炸试验总体方案,研制原子弹爆炸测试所需仪器设备,为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之后多次核试验中,他精心设计总体方案,亲自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多次深入戈壁荒漠、高原深山现场勘察,解决了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理论和技术难题。

德馨品高 行为世范

程开甲不仅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远见卓识,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国防现代化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更以人格魅力和大家风范,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爱戴。

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持原则、维护大局,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他向组织提出的意见建议观点鲜明,对同志的批评帮助坦诚恳切,对自己的缺点从不避讳。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国家大局为重,从不计较功名利禄。

面对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他常讲,“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学术民主、团结同志,从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望压人,对起草的每份文件报告反复推敲,对科研试验中的每个隐患从不放过,对他人请教的问题认真作答,表现出极端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

他热心培养和提携后人,善于发现有造诣、有潜质的优秀人才,既积极推荐、委以重任,又严格要求、悉心指导,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严谨作风、学风,带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取得丰硕科技成果。

最美奋斗者获得者人物事迹(篇6)

“铁人”王进喜,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大庆会战时期的“五面红旗”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

王进喜干工作一贯积极努力,有一种争上游的精神。1958年7月,王进喜首先提出“(钻井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奋斗目标,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一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同年,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参加了建国10周年大庆的国庆观礼。

在参加群英会期间,他看见北京街头因缺油而背上煤气包行驶的汽车,从内心里感到歉疚。听说我国东北发现了大庆油田,他 “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提出申请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赶奔大庆。到萨尔图以后,王进喜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首先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

1960年4月2日,从玉门发出的钻机运抵萨尔图。可当时吊车、汽车、拖拉机非常少,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无法卸车、搬运和安装。面对重重困难,王进喜对大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能上,不能等;只准干,不准拖!”他带领全队把钻机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安装起来。连续苦干三天三夜,王进喜没离开车站和井场。行李放在老乡家,一次都没去睡过。房东赵大娘看见王进喜这样拼命地干,对工人们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会战领导小组做出决定号召全油田职工“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

王进喜文化不高,但爱读毛泽东的书。他说:“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泽东。”通过认真学“两论”,他认识到:“这困难,那困那,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主要矛盾。”要开钻了,但因当时水管线没接通,罐车又少,供水不足。王进喜就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破冰取水,用脸盆端了50多吨水,保证萨55井开钻。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说过不止一次的话。他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第一口井完钻后,王进喜指挥放架时,被滚堆的钻杆砸伤了脚,当时昏了过去。醒来时一看几个工人围着他抢救,井架还没放下来,就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站起来继续指挥放下架子、搬家。队友把他送进医院,他又从医院跑出来,回到第二口井场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他们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比重压井喷。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就扔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1960年7月28日,会战工委做出《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王进喜被树为大庆会战的“五面红旗”之一。

1965年王进喜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说:“我当了干部,仍然是个钻工”。坚持深入基层,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他依然保持着“跑井”的老习惯,到现场去解决生产、技术和后勤服务等问题。他自己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而对职工家的生活格外关心。凡是职工的住房、用水、交通、孩子入学、伤病医疗大事小情都亲自过问,帮助解决困难,为人民群众操尽了心。为解决孩子们就近入学,还亲自当校长办起一个“苇棚小学”。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铁人小学”“铁人中学”。他说:“我从小放牛。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我愿意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在荣誉面前,王进喜一直谦虚谨慎。他说:“成绩完全属于党,我们小本上只能记差距。”

“_”期间,油田事故不断,出现“两降一升”的严重局面时,王进喜同几个老工人商量,给周总理写信,反映油田情况,为周总理批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的基本功”提供了依据。

王进喜经常说:“我这一辈子就是要干好一件事情:快快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为了实现这一终生理想,为了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王进喜在长达30多年的与艰难困苦斗争中,积劳成疾,患上晚期胃癌。为了解决王进喜的困难,组织上给他一些补助。他都一笔笔地记上账,保存在枕头下,临终前好交给组织,为人民鞠躬尽瘁,为自己不取分毫。

1970年11月15日,终因医治无效,王进喜与世长辞,终年仅47岁。

王进喜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石油工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身上所体现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最美奋斗者获得者人物事迹(篇7)

1952年10月14日,侵略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战役开始。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侵略军心窝的一把钢刀。在仅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志愿军也陆续投入兵力4万余人,发射炮弹40万发。阵地上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火力密度的最高记录。

在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火海弹雨中,志愿军能够打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无数像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和南朝鲜伪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他随营参谋长来到六连。六连接连攻占3处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零号阵地有美军的集团火力点,要攻上山头必须首先打掉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连续派出3批爆破组,但爆破手都在中途伤亡了。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这个火力点,夺取零号主峰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六连伤亡很大,能够参加攻击的只有几个人了。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批准了他的请求,命令他带领2名战士执行爆破火力点的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冲了上去,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2名战士1名牺牲,1名负重伤,他也多处负伤。

美军照明弹将阵地照得如同白昼,几条火力点交叉扫射,封锁道路。他毫不畏惧,趁手榴弹爆炸烟雾,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匍匐前行。接近美军中心火力点时,用力甩出最后1颗手雷。手雷在离美军不远的地方爆炸了,美军火力点被炸掉半边,美军的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黄继光也被这巨大的爆炸声震昏了。就在部队发起冲锋时,美军火力点内残存的机枪又吼叫起来,向志愿军冲锋部队疯狂扫射,部队攻击再次受阻。这时,黄继光醒来了,但他弹药用尽,他便忍着重伤剧痛,艰难地爬到地堡射孔,毅然跃身而起,张开双臂,向火力点直扑上去,用胸膛堵住美军正在喷射的枪口,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冲锋扫清了道路,自己壮烈牺牲。在黄继光精神感召下,部队迅速攻占了上甘岭高地,全歼守卫的美军2个营约1200多人。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战后,根据黄继光生前意愿,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2年10月,他的家乡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黄继光纪念馆”。

4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