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科学家个人事迹

| 乐妍

鲁班造锯子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传说,有一年鲁班理解了一项很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可是工程限期很紧。

鲁班的徒弟们每一天都上山砍伐木材,可是当时还没有锯子,仅有用斧子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并且徒弟们每一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那个年代,完成不了奴隶主的任务是要受重罚的,鲁班心里十分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

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

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能够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当能够锯断大树吧。

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忙下,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把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从这个故事都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个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描述科学家个人事迹篇2

在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震仪的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阳郡做了几年文官,之后辞职回乡,潜心天文研究。中国汉朝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这就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像一个倒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改善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宣夜说”认为天没有必须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星辰都飘浮在气体中。张衡根据自我对天体运行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为“浑天说”比较贴合观测实际。他还制作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张衡的另一发明是制作了水运浑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实际上是个天文钟,经过它的等速旋转,能够报告时刻。世界上第一个能够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也是这位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张衡还在《灵宪》等天文著作中,阐述了无限宇宙的思想,解释了月亮反射阳光和月食发生的原因。他对2500颗恒星的观测记录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计算结果,和近代天文学十分接近。

描述科学家个人事迹篇3

国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喊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描述科学家个人事迹篇4

一天,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要他算出玻璃灯泡的容积。

阿普顿拿着灯炮琢磨了好长时间,于是用皮尺在灯泡上左右、上下量了一阵,又在纸上画了好多的草图,写满了各种尺寸,列了许多道算式,算来算去还未有个结果。

爱迪生见他算得满头大汗,就对他说:"我的上帝:你还是用这个方法算吧!"他在灯泡里倒满了水递给阿普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看一看它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了."助手听了顿时恍然大悟,于是照法很快就算了出来。

描述科学家个人事迹篇5

有一天明文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回家时,边走边想问题,不知不觉走道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地发现自己迷了路时,想问别人,却偏偏忘了自己家的住址。幸好他还记得他的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就往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他怕秘书笑话,就假装别人询问:“请问,爱因斯坦的家住在哪里?”秘书没有听出是爱因斯坦的声音,就说:“对不起,爱因斯坦博士不愿别人打扰他,他的家庭地址是不能奉告的。”这时爱因斯坦不得不说:“我就是爱因斯坦呀。”他的话使秘书大吃一惊。

无独有偶。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巴尔扎克常常外出散步。有一次他怕有人找他,临出门时在大门上写上了几个字:“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请来访者下午来。”

他一边散步一边构思小说,几个小时后他饿了,就开始往家里走,突然发现大门上的字,他十分遗憾的叹了一口气说:“原来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呀。”说完他掉头又往回走,继续构思他的小说。

一个是大科学家,一个是大文学家,为什么有时连自己家也不知道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并不奇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嫉妒迷恋于某件事时,在他的脑部神经中枢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兴奋点,其他的一切都暂时被抑制住了。他此时已进入忘我的境地,除了它所思考的问题,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他们暂时忘记自己的家庭住址是完全可能的。他们的这种‘迷恋’状态,正是他们的创造精神达到高峰的体现。

描述科学家个人事迹篇6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与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是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描述科学家个人事迹篇7

约翰·卡尔·费里德里希·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阿根廷大学。一次,老师交给他三道数学习题。前两道题两个小时内全被消灭。可第三道习题却难住了高斯,他学过的方法对这道题都无济于事。但高斯并没有放弃,他想:既然常规的方法解决不了你,那就打破常规!意志坚强的高斯重新燃起了斗志,重新提起笔演算起来。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四个小时过去了;八个小时过去了,高斯越写越投入,他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完全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了无数数学符号中。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降临,高斯终于在纸条上写好答案,去见他的导师去了。

高斯见到导师时十分内疚,导师给他的题他这么久才算出来啊!而老师看到这道题,用颤抖的声音求他再写一遍。高斯没多久就写完了,导师用更加颤抖的声音感叹道:“这道题阿基米德用尽……毕生心血也没做出来;牛顿致死也……没解出来;欧拉……至今也没有答案。而你……只用一个晚上就把这道两千年的未解之谜做了出来,你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天才!”

高斯事后回忆道:“要是当年我知道这题难倒了诸多伟人,那我恐怕也会像他们一样。”是啊,要是我们知道了某件事情的困难,那我们就有了做不了的理由,以此推脱。

5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