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

| 吴泽

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

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篇1

刘朝阳,男,1949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祁阳二中退休教师。他倾其积蓄,创办老年公寓,为老人献爱,为社会分忧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2007年7月,刘朝阳从祁阳二中校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由于忙碌惯了,闲下来还真不是滋味,他想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看到我国已提前步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正困扰着整个社会,他决定创办一所老年公寓。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遭到他们的一致反对。老伴劝他:“你教书辛苦一辈子,现在终于退下来了,该好好清闲清闲,还瞎折腾什么。”儿女们问他:“办老年公寓至少要投入10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他耐心地跟老伴解释:“你知道我这个人闲不住,况且现在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样作为老人,难道我不该为此做些什么吗?至于资金问题,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刘朝阳说服家人后,通过变卖家中值钱的东西,拿出全家所有的积蓄,向儿女、亲戚朋友们借钱,到银行贷款等方式终于筹得资金120余万元。为了搞好公寓建设,那段时间,他天天呆在建设工地,严格把关每个环节和细节,一段时间下来,人黑了、瘦了,终因年纪过大,身体抵抗不住,待公寓完工后,他在床上整整地躺了5天。5年过去了,公寓现已具规模,里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内设有餐厅、健身房、医务室、娱乐室、阅览室、活动室、棋牌室、门球场等,拥有床位160张,现入住老人120多位,5年来共入住老人460余人,他们都安居快乐,家属放心满意,真正成为了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理想家园。

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幸福快乐,他坚持“五心”服务,即爱心、孝心、细心、贴心、耐心。凡是来公寓的老人,不管健康与否,不管能行动与否,他都能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优质的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总是像儿子一样侍奉他们,给他们洗头、洗脚、洗澡,每天晚上都要到他们的房间去查看几次,看看老人们的被子是否盖好;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安全,他专门制作了活动餐桌椅,并且在每一个房间老人起居的位置安装了把手;公寓里有一个性情狂躁的老人,常常惹是生非,刘朝阳总是耐心地跟他沟通,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慢慢地,这位老人性情有了很大转变。“老人总是有理”这是康乐老年公寓的护理理念。他常说:“是人都会老,要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们应该笑脸待老人、百待不厌烦,应该尽量满足老人的每一个需求,不让他们委屈、失望,让他们尊严、幸福、快乐地安度晚年。

为了让老人们生活满意、精神得到安慰,他总是想方设法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一方面办好生活,让他们吃好、睡好。他经常去书店买食谱方面的书籍,一有空就认真钻研,根据老人特点,为他们科学配置饮食;另一方面,不断丰富老人精神生活。他组织老人们健身、打门球、下棋、练书法,鼓励老人之间互动,安排志愿者为他们服务,让他们经常保持与家人的联系,让老人们彻底忘记寂寞、保持快乐,享受社会的关爱和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让弱势老人得到关爱,他慷慨解囊、大爱无疆。2011年有一个叫邹金虎的老人,完全失去劳动能力,且无依无靠,生活异常凄凉,刘朝阳便把他接到公寓来,给他吃、供他穿,还为他治病花去1200多元,住了一年多没收他一分钱。五年来,共接纳了40位这样的老人,为他们减免15万元的费用。

刘朝阳创办老年公寓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以良好的服务深得老人和家属的称赞,也赢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刘朝阳虽然年过花甲,但他仍乐意在这岗位坚守。他说:“我一定要继续办好老年公寓,愿在有生之年用我的辛苦换来更多老人的幸福。”

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篇2

唐芝香,女,1979年9月5日生,系祁阳县下马渡镇六合堂村农民。1999年11月与本镇中渡町村4组村民谢海荣结婚,于2000年8月8日生育一男孩。2006年因感情不和离婚。离婚后她一直居住在下马渡镇六合堂村,与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同心协力、竭尽所能照顾患有脑梗塞的父亲、精神病且有一级残疾常年瘫痪在床的姐姐和孤寡叔叔。两年后奶奶自然死亡,她主动撑起了这个家。

面对感情的破裂、家庭的变故、亲人的离去,她伤心过、痛苦过,曾一度还患有精神分裂症。她久经风吹日晒、繁重的农事,虽衣着朴素,但依稀能看得出她那清秀的面容,富有弹性的皮肤,因而经常有人上门来给她介绍对象。作为女人,她也想有个依靠,有人疼,有人爱,有人遮风挡雨,为她撑起一片艳阳天。然而,为了孝亲敬老,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坚强地面对,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女人为爱不再是半边天,而是撑起整片天空。

作为女儿,她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单亲年老的爸爸(父母在她2岁时就离婚),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她都会尽早提醒父亲多加衣服,当父亲有些头痛感冒时,她总能第一时间到父亲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时常嘱咐父亲要早睡,保证良好的睡眠;为治疗父亲的脑梗塞、胃病,她经常陪父亲去医院治疗、买药;每当父亲外出时,她都会嘱咐父亲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作为妹妹,她用那瘦弱的肩膀挑起家里的重担外,还要照顾患有精神病、一级残疾常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一直未嫁的姐姐。在服侍姐姐期间,她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姐姐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就这样,一下来就是十几个年头。好心就会有好报,邻居被唐芝香的孝心所感动,换取了对唐芝香及其家人的疼爱之情,每当她有事很忙的时候,邻居们总能想尽办法给他们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她姐姐。有时邻居、朋友也劝她说:“你只是妹妹,这样做值得吗?”唐芝香说:“姊妹情,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姐姐现在这样,作为妹妹,照顾姐姐是我的义务”。

作为侄女,她胜似女儿照顾叔叔。叔叔一直单身,是一位孤寡老人,无人照顾。可唐芝香认为,让老人单独生活,是她这个做侄女的不孝,村里人要戳脊梁骨的!于是她主动把叔叔接到自己家里来,照顾叔叔的饮食起居。记得那年叔叔发生车祸,她急得眼泪直流,到处筹钱,日夜守护,将叔叔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每天奔波家里和医院之间,几个月下来,人都瘦了十多斤,叔叔看着既心疼又欣慰,逢人就说,他这个侄女可好了,自己生的亲闺女没准也比不上。

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女儿、侄女,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妹妹;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姐姐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姐姐真心呵护,倍至关怀;她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女性崇高道德和博大的情怀,为老人营造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生活环境,为姐姐打造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而默默奉献,是当之无愧的“好女儿”、“好妹妹”。

她用真爱勾勒了善良贤惠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亲敬老的美德,她用爱撑起了一片艳阳天!

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篇3

__X,女,1963年10月生,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街道办东关社区居民。6年来,她在照顾一家老小的同时,还如母侍婴般精心护理瘫痪的哥哥。她说,不管怎样,自己会一直照顾下去,“哥哥活着,我来照顾,哥哥去世,我来送终。”2018年2月,__X当选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在陕西咸阳三原县人民广场上,不论春夏秋冬,人们总会看到一位女性扶着一位步履蹒跚的病人练习走路。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她的脸上一直挂着亲切温暖的笑容。她就是__X,这位病人是她的兄长。她的身影,成为三原人民广场上一道温情的风景;她的事迹,成为大家称颂的佳话。

2012年11月的一天,__X的兄长董__突发脑溢血。由于脑干出血量过大,导致董__半身瘫痪、失去语言能力。兄长无人照料,让__X放心不下。在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后,她辞去了工作,将兄长接到家中。

刚开始,董__大小便失禁。__X不怕脏、不怕累,经常收拾清洁,给兄长擦洗身体,让他总是干干净净、体体面面。他拒绝吃药打针,__X就耐心地哄他;他不好好配合锻炼,__X就拉着拖着让他坚持。为保证兄长体能恢复所需要的营养,__X总是想尽办法给他做好吃的,每天不但注意蔬菜肉类营养搭配,还坚持让他喝一斤牛奶。特别是晚上,她担心兄长翻身掉下床,就在他的房间支起一张小床睡在那里,以便随时照料。

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__X还想尽办法让兄长重新站起来。她每天推着兄长到广场,一边散心一边锻炼。最初,董__的双腿几乎没有力气,__X就在他脚上绑上布绳,用自己的肩膀当兄长的拐杖。__X将兄长身体的全部重量都扛在自己身上,连背带抱,硬咬着牙,一步一步扶着兄长艰难地向前挪动。往往才挪出十几步远,__X就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就这样,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十步、二十步、三十步……董__逐渐能自己站立,能走得越来越远。

慢慢地,__X摸索创造了一套康复训练流程:她每天先扶着兄长在广场走一圈,然后让他练习站立,再让他自己扶着轮椅练习行走。之后,__X开始为兄长做全身按摩,最后重复之前的行走练习。这一套流程做下来约三个小时。她上午进行一次,下午重复一遍,几年来几乎从未间断。

广场上锻炼的人都对__X兄妹非常熟悉。他们纷纷赞叹:“你哥恢复得这么好,真是个奇迹。你照顾得真好!”还有很多家里有相似情况的人,跑来向__X取经。__X总是细心地讲解,然后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坚持。”

此外,__X的公公婆婆都是耄耋老人,__X对他们也无比孝顺、贴心周到,经常帮着两位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被、剪发、修剪指甲,有病时及时带去就医,悉心照料。她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家庭的幸福。

如今,__X一家虽然生活艰苦,但家里却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有时,__X去西安看望在外工作的儿女,也会把兄长带上住几日,坚持照顾和锻炼。儿女看到母亲如此尽心照顾大舅,也都对大舅加倍的孝顺,争着帮母亲照顾董__。

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篇4

__X,男,汉族,198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__县公安局九保派出所所长。在单位他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更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十九年的从警生涯中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被省、州授予“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优秀公务员,2021年,荣获第七届__州道德模范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面对家庭的困境,__X没有退缩,无论再苦再难也一定要将父亲的病治好,将两个妹妹培养成人。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十六年来他省吃俭用,努力工作,每天奔波于单位和家庭之间。在单位__某同志是业务骨干,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回到家里他是顶梁柱,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离不开他,日复一日照顾着患脑溢血的父亲,更换尿不湿、擦身子、洗衣裤,供养两个妹妹上学;在__X的细心呵护和耐心鼓励下,生病的妻子也慢慢鼓起勇气与病魔做斗争。当看见群众有困难,他总会伸出援手。“能力有大小,善良不嫌少”,他是一位充满侠骨柔情的人民警察,他疾恶如仇,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他对群众、对同事、对家人却如春天般温暖。工作中他是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家庭中他是孝顺的好儿子、妻子儿女心中的好丈夫、好父亲。

多方学习,丰厚专业素养

对一个数学教师而言,知识的底蕴、教育的理念、科学的技法都是不可或缺的素养。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丰富自我的专业知识,丰盈自我的内心世界,使自我拥有高远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为了避免专业学习上的惰性,他把工作中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任务都作为了自我学习的压力,把完成任务的过程转变成专题学习的阶段,把每一个培训都作为自我学习的宝贵机会。在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研究是他工作的常态,追求有效教学一向是他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关心学生,循循善诱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他都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他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发的谈话政策,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孩子不把学习当成负担,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家长一齐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对于班内的“差生”,我始终以“不放下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透过不一样的方式和有益的活动,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看到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之路任重而道远,郭东晓同志会把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归零,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改善,以种种不足为契机,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篇5

今年49岁的尹秋仪,是我市武陵区城南街道东湖巷社区内一名普通的居民。夫妻俩没有固定收入,一直以经营修车铺为生,生活十分拮据。多年来,对待邻里居民,她有着一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社区生活中体现出她不平凡的高尚品德。对待家庭,她积极勤俭持家,贤惠孝顺,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左邻右舍每次提起她时,都赞不绝口,说她是一位知心的“大好人”,孝顺的好媳妇。几十年如一日,她的热心和孝心,感染了社区每一位居民,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热忱之心,服务居民

多年来,尹秋时时刻刻抱以一颗热忱之心,长年为社区公益事业义务服务,为了全力协助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她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社区每一年、每一次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脏活累活抢着干,十分令人感动;尤其这两年以来,我社区对城市卫生管理实行了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协助社区工作,她主动提出担任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每天协助社区干部监督卫生保洁情况,她时时不忘自己是一名为居民服务的义务志愿者,每一天,在社区的背街小巷内,总有她拿一把扫帚四处打扫的身影,每一天,她都将巷子内的角角落落清扫得干干净净。当居民群众当面赞扬她时,她总是腼腆地一笑,说:“能为几十年的邻里街坊做点好事,我很乐意”。

几年前,尹秋仪开始当起了社区计生协管员,作为一名义务计生协管员,社区并未对她的工作提出过多的要求,但她总是坚持刻苦钻研计生业务知识,自觉锤炼,积极协助社区,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中。白天,社区很多租住户上门找不到人,尹秋仪就协助社区,事先拟好走访路线,晚上,再走家串户,找育妇谈心,拉家常,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关心育妇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社区。有时候,走访的地方没有路灯,路极难走,非常不安全,家里人也一再劝她不要那么辛苦了,但她依然坚持下去,她总认为,计生工作可以帮助很多妇女儿童,计生工作关系民生、关系社区和谐,能为居民们做点事,能被大伙信任,那是很幸福的事。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纯善的热忱之心,尹秋仪默默无闻奉献社区、服务居民的大爱精神,曾多少次感动着周围的居民邻里,被大家所传颂和赞扬!

助人为乐,温暖人心

在助人为乐方面,她更是无怨无悔,处处关心邻里,周围邻居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她总是会热心地去帮助,人们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为“秋仪姐”。

冰灾期间,尹秋仪的公公因旧病复发而住院,但当时巷子里积雪太厚,年纪大的老人随时都有滑倒的可能,尹秋仪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是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她克服着生活上的困难,仍然每天坚持清扫积雪,并义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送水、送煤、送食品,帮助他们清洗衣服和被褥,巷口巷尾的冰天雪地里,随时都能看到尹秋仪的身影!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她家门口设点,那段时间,她一直忙里忙外,又是搬桌子又是搬凳子,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她在邻居家借来大伞给大家遮阳,还拿来自己煮的绿豆汤分给大家解暑,只要工作人员说谁家还未登记,她就反复登门去通知人家过来登记,工作人员看天气太热,不让她去,而她却说为居民做好事,我很乐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五月,社区困难人员易德洪身患癌症,尹秋仪又一次向这位不幸的邻居伸出援助之手,协助社区干部,发动巷子里的所有邻里街坊为他捐款,还经常上门看望他,为他送水送饭。

孝亲敬老,传承孝心

尹秋仪对长辈的孝心,对晚辈的教育,也赢得了亲戚朋友的一致称赞,更赢得了左邻右舍的广泛赞誉。

从1995年开始,尹秋仪的公公就不断生病,哮喘、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使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长期卧床不起,婆婆年纪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也没有能力照料病人,丈夫当时四处打零工,维持一家几口人的生活,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料自己的父亲。从此,照顾老人的责任一直由尹秋仪一个人承担着。多年来,光是在公公的饮食上,尹秋仪就下了不少心思。她自己省吃俭用,为老人准备的每日三餐却尽量做到营养搭配合理,顿顿不重样,让老人吃地开心舒心,还经常给公公买些营养品滋补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让公公“随着性子来”,从不惹老人生气。老人年纪大了,时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包袱,性格有些孤僻。尹秋仪就尽量和老人多交谈,拉些家常里短,让他在亲情的包围下消除性格的孤僻。每逢过年过节,尹秋仪还从夫妻俩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些钱孝敬老人,让他自己支配。家里的大事小事,尹秋仪也总会跟公公打个招呼,听听老人的意见,让老人出出主意,尽量不冷落了体弱多病的公公。

夏天,公公因心脏病复发和高血压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几乎全身瘫痪不能下床,而当时丈夫正在为刚刚开张不久的自行车修理铺日夜忙碌,为了公公早一日康复,尹秋仪再一次一个人承担了照料公公的重任,甚至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正在读书的女儿,她一心一意服侍公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公公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同时,为了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还要帮助丈夫打理修车铺生意,给女儿、婆婆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婆婆因为上了岁数,时常话多唠叨,有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尹秋仪从不跟婆婆计较,悉心照料生病公公长达10多年,从无一句怨言,直到公公去世。尹秋仪的公公在临终前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儿媳妇真是没得挑啊,对我好得很!……”。

当有人问到她为啥对公婆这样好时,尹秋仪说:“人都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人们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照顾他们还不是理所应当的?再说了,想想咱们将来也都有老的一天,现在不伺候好长辈,将来那里有脸面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对待自己呢?”

虽然尹秋仪只是社区中一位平凡的居民,但她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行动和爱亲敬老的孝举,深深感染了身边无数的居民,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和高尚的品德,让社区无数居民把奉献社区、服务社区的精神,邻里间的互相帮助传颂为一种风尚,为东湖巷社区这个文明、温馨、和谐的大家园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夺目的亮点!

尹秋仪获评常德市“身边好人”。

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篇6

尤启刚,女,现年54岁,中共党员,秭归县泄滩乡万家村三组人。该同志性情率真,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敬老孝亲、和睦邻里的好榜样。

一、她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尤启刚同志1977年高中毕业后即参加教育工作,当上了民办教师。这一当就是25年,直至2014年我市民办教师全体辞退。在这无私奉献的25年里,她把满腔的热忱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母亲般的爱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

在张家湾教学点,学校离家近,每逢自家杀年猪,学生娃们都会被尤老师请到家里吃年猪肉。

学生胡绍玲,6岁时母亲去世,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该生从1995年起跟着尤老师吃、住、读书3年,直到去学堂坪读书为止。

学生彭准,家境困难,后来被宜昌体校举重队选中。尤老师多方为其联系资助,该生受到县质监局某同志长期资助,顺利完成了体校学业。

二、她是一位恪尽孝道的好儿媳

1988年,年迈的公婆瘫痪在床,公公也疾病缠身。尤老师的老公有9兄妹,当时尤老师的儿子才满周岁,但尤老师不等不靠,主动挑起赡养老人、服侍公婆的重担。公婆瘫痪卧床整3年,当儿媳的端茶送饭,洗衣浆裳毫无怨言。尤老师说,我老公是医生,老人住我家照料方便一些,老人辛苦操劳一辈子不容易,能让他们安度晚年,帮

他们减轻痛苦,我愿意。就这样,直至老人先后入土为安。

三、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邻居

尤老师与妯娌之间,和睦相处,亲如姐妹,自不必说。对待邻里乡亲,尤老师也是乐于助人,亲如一家。有一次谁家想包饺子吃,可买皮儿又不方便,尤老师说,我家昨天从集镇买回了几斤,拿去吧。

尤老师的老公是乡村医生,以前村卫生室就设在家里。父老乡亲来看病,常常需要输液治疗。饿了,管饭;冷了,找一件衣服给病人穿上,走时也别脱,您穿上得了,不嫌弃的话送您了。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哪怕只是一顿饭、一件衣的付出,也实实在在的温暖了许多病人的心。

1990年,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彭树佩、寇大香夫妇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子女在外地生活,吃水困难。尤老师每逢星期天,便主动为老人挑水,后来又从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里挤出钱来买来胶水管,帮助两位老人吃上了自来水。

村民卢某炸鱼失手,落下残疾,生活难以自理,一度想轻生。尤老师多次去探望,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从精神上进行安慰、鼓励,帮助卢某重拾生活的信心。卢某曾感慨道:我不想活了,是怕成为家人的累赘。亲人们劝我,那是人之常情;像尤老师这样非亲非故的人多次翻山越岭来劝我,难得啊,人落难时最能见人心!

尤老师家还是免费客栈。在八、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干部下乡的,教师走访的,人口普查的,每当走山路肚子饿的时候,赶不回去天快黑的时候,只要是经过尤老师的家,尤老师一家人总会盛情款待。

这些,不少老干部、老教师闲谈时都会对常常提及。

四、她是一位贴心办事的好干部

20__年,被辞退的尤老师当上了村里的计生专干,也就是村妇女主任。官儿虽小,可要办的事却多,且比较难办。10多年来,万家村没有一例超生的,这成绩是尤启刚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贴心贴意的为老百姓服务换来的。

万家村山大人稀,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了做好计生工作,10多年来,尤启刚同志走遍了万家村的每家每户,为育龄夫妇登记造册,发送宣传资料,代办证件,比如准生证,独生子女证,双女户父母光荣证,办好后再亲自送上门。曹家垭的吴某,大垭豁的尤某,计划外怀孕,想超生,尤启刚同志多次上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宣讲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当事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及时终止了妊娠。

由于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幅员广,外出时间长,信息变动频繁,给计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尤启刚同志总是想千方设万计获取外出人员信息,经常保持联系。10多年来,该村村外出人员中也无一例计划外生育。

除了做好计生专干的本职工作以外,尤启刚同志还把作为一位基层村干部的温暖,一个共产党员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为老百姓办实在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给低保户送钱送物,送医送药成了家常便饭。低保户彭恢周、周祖英就是她帮助最多的对象。行动不便的老人周祖英,出于信任,连砍肉、购物之类的事儿,也常由她无偿代办并送至家中。

尤启刚同志敬老孝亲,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与老公相濡以沫、夫唱妇随,与妯娌和睦相处,用真诚的心去关怀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许多人,成了十里八乡敬老孝亲的楷模,带动了一方敬老孝亲的'社会风气。

孝老爱亲个人简短事迹篇7

丈夫在说话,妻子在笑,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样的情景再普通不过,但对于雷建国一家来说,妻子的笑来之不易。雷建国的妻子魏金霞患脑梗15年,在他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下,半身不遂的妻子依然穿得体面,吃得营养,了解着一室之外正在发生的事情。

雷建国是宁夏中卫市人,今年71岁,妻子魏金霞今年67岁。2006年,魏金霞被确诊为脑梗,身体僵硬麻痹,行动不便。

拿到确诊结果的当晚,雷建国久久未能合眼,心疼、难过、愧疚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早在2004年,妻子时常头晕反胃,雷建国立刻带着妻子寻医问诊,想调理好妻子的身体。而妻子原本以为自己身子骨硬朗,身体不适可能是由胃病引起的,因此并未深入治疗。

雷建国当时在乡镇企业工作,妻子在家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种地的家务活。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家庭承受了巨大的打击,作为顶梁柱,雷建国随即辞去了在乡镇企业的工作,回家照顾妻子。

“我们是一家人,不管遭受怎样的风雨和打击,都要一起面对,我会成为她最坚强的依靠,守护好陪我度过半生的妻子。”这些年来,雷建国的生活以妻子为圆心,他日复一日精心照料着妻子的生活起居。

魏金霞每天的洗漱、吃饭、三次吃药、三次锻炼等日常护理,雷建国全部亲力亲为。为防止妻子久卧在床肌肉萎缩,他还自学了按摩,从手臂到双腿,他每天都认认真真地为妻子按摩。

妻子的吃饭问题是雷建国最为忧心的,因为咀嚼吞咽功能受损,她每天只能吃软食,每口只能吃一点点,稍有不小心,就会吐出来。每次吃饭时候,雷建国总是拿着小勺子,一点一点不厌其烦地喂进妻子嘴里,时不时帮妻子擦擦嘴角。喂妻子吃完一顿饭,往往要耗上一个多钟头,天热的时候,一顿饭吃完,雷建国满头满身都是汗水。

魏金霞不能正常说话,雷建国没有放弃与她交流。他与妻子说话,给她讲趣闻,读新闻,让她了解这一室之外正发生着的事情。虽然不能说话,魏金霞总是仔细地听,看着雷建国在认真地讲述,看着看着就笑了。

夜里睡觉的时候,雷建国也不敢踏踏实实地睡过去,每隔两三个小时,雷建国就要起身查看妻子的状况,帮妻子翻身、换尿不湿,让妻子能舒服一些。天气好的时候,雷建国会专门帮妻子换上好看的衣服,把妻子抱上轮椅,推到门口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尽心尽力维护妻子的体面。

自妻子得病后,雷建国的生活范围骤然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圆,而妻子所处的位置就是他的圆心,照顾妻子日常生活成为了雷建国生活的全部。

让雷建国觉得最艰难的,是妻子不定期的大小便失禁。每当发生这样的情况,雷建国都要帮妻子擦洗身体,洗裤子洗床单。看着丈夫独自一人忙前忙后,妻子总是忍不住哭出声来。然而,雷建国从来不会在妻子面前抱怨,他说,自己心里也有苦,但他不能在妻子面前表现出来,不想让妻子难过。

在雷建国的长期坚持下,他的家中一直保持着干净整洁,从卧室到厨房、客厅,朴实却处处透露着雷建国对生活的爱,对妻子的爱。去过雷建国家的人都赞不绝口,夸赞雷建国在遭遇家庭重大变故后还能尽力让这个小家干干净净,温暖如故。雷建国的回应依然让大家感动,他说:“我把家里收拾地整齐些,她看到了,心里也能开心一点。”

近期,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21年8月“中国好人榜”,雷建国荣登“孝老爱亲”好人榜,15年倾情陪伴、悉心照料脑梗妻子的好丈夫故事广为人知。雷建国用亲身行动树立起孝老爱亲的榜样,用相濡以沫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雷建国说:“别人都说我是模范丈夫,但是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每一天,雷建国依旧把妻子照料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自己抽时间锻炼身体。年过古稀,他希望自己仍然能保持健康,以便好好照顾妻子。

1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