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最美铁路人主要先进事迹

| 徐球

最美铁路人事迹展示了铁路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第六届最美铁路人主要先进事迹(实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第六届最美铁路人主要先进事迹

第六届最美铁路人主要先进事迹篇1

1988年,王庭虎被分配到车间所辖的松树坡线路工区。松树坡紧邻巴山站,环境更为艰苦。他和工友时刻牢记第一代巴山养路人解和平所说的一段话。

“解师傅说,巴山的条件再苦,它也在共和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我们不来,别人就得来。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王庭虎说,“襄渝线是一条流着烈士鲜血的大动脉,我们要是养不好,实在对不住筑路烈士们。”

大巴山2号隧道堪称“地质博物馆”,曾被列为全路重点病害区段,常年翻浆冒泥,病害不断,起初列车限制时速15公里。几位外国专家来查看后,给隧道判了“死刑”:要么报废,要么重建。

巴山职工们偏不信,在阴冷潮湿的隧道里,一代接着一代整修线路设备,硬是将列车经过大巴山隧道的时速提到了60公里。2000年,王庭虎调到巴山线路工区任工长,带着大伙儿继续铆足劲儿干,使列车经过大巴山隧道的时速达到90公里,把一条“担心线”建成了“放心线”。

第六届最美铁路人主要先进事迹篇2

2023年“最美铁路人”,是我国铁路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勤勉务实的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朴实无华的追梦者,他们在最平凡的岗位,展现着“最美”的风采,迸发出“最美”的力量。

有的心系“国之大者”,带领团队攻克中国铁路牵引传动系统关键技术;有的严格按标准流程,用工作“零差错”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有序;有的三十六载永葆初心,扎根秦巴山区养护维修钢铁大动脉;有的满怀赤诚,手握闸把,在雪域高原书写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奋斗篇章;有的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完美诠释新时代铁路神圣使命……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

第六届最美铁路人主要先进事迹篇3

2021年6月25日,复兴号动车组宛若绿色长龙,沐浴高原阳光,穿越格桑花海,驰骋于拉林铁路,历史性地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驾驶室内,来自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机务段运用一车间的斯朗旺扎握紧闸把,目光炯炯凝视前方。

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斯朗旺扎先后驾驶内燃机车、复兴号高原动车组,奔驰在青藏高原。

开车人时刻想着坐车人。为了尽快掌握复兴号驾驶技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斯朗旺扎详细默背相关站点、桥隧名称、关键区段信息,很快成了公认的“拉林通”。

秉持着“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的驾驶理念和担当精神,17年间,斯朗旺扎取得了安全驾驶70万公里、安全行车近3000趟的优异成绩,成为身边青年司机争相学习的榜样、努力超越的标杆。

第六届最美铁路人主要先进事迹篇4

郑州站作为京广陇海线“十字口”特等枢纽站,繁忙时段平均1.81分钟办理1条接发列车,36.36秒办理1条进路。是一个集高铁、城际列车、普速列车等客运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近年来,车站列车开行密度逐步增大,客流量逐年增加。蒋涛是见证者,也是铁路发展的参与者。多年来,蒋涛共办理接发列车37万多列,没有错排过一次信号。

在郑州车站2017年33天、2021年14天的道岔换装施工中,他不仅主动研判施工方案,更是根据每场施工计划,组织班组成员进行讨论优化,强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推演施工组织流程,在施工当中做到了零误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无条件服从管理,主动担当,自觉履行“两点一线”政治要求,时刻以大局为重,舍小家为大家,在接到车站、车间集中管控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安排好家中70多岁生活无法自理的老父亲和年幼的孩子,返回工作岗位,帮助车间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为车站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1年5月5日14时00分接到K508 次到达司机汇报说11,12道风雨棚上挂有异物,可能会影响行车。对于蒋涛来说高铁客车小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处置不当会带来不可预想后果,他立即对郑州车站 11、12道进行了封锁控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处理,并对多方向的列车进行了及时调整,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第六届最美铁路人主要先进事迹篇5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综合维修段高铁线路环岛而建,穿山傍海,地形复杂,加上受到长时间的雨季和时常到来的台风天气影响,电缆盒会偶发析水或浸水现象,造成电缆绝缘下降,影响信号设备正常工作。像海口站这样的大站有上百个信号箱盒,每次雨后,信号维护人员都要对所有的箱盒进行开盖检查,费时费力。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2023年初,海口综合维修段海口综合维修车间信号工、高级技师王笑冰带领团队联合相关厂家开发室外信号箱盒浸水监测工装。试验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试验,他们遇到了电池不足以支撑监测设备长时间待机的情况,这让本来信心满满的大家陷入了焦虑。

王笑冰尽快让自己平静下来,重新梳理思路,一个灵感在脑中迸发,既然监测主机可以将数据传输到手持终端,反过来也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用手持终端激活箱盒模块,避免设备长时间待机。他马上联系厂家进行设计试验,论证了这一思路是行之有效的。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改进,2023年12月26日,第一代产品在实训基地试用成功。

20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