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10篇

| 福萍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1)

三寸讲台长流水 朝气蓬勃育新苗

阿克苏市第三中学 __

__在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已任教三年。学海无涯,这三年她教学相长活源头。2019年,她参加自治区青年教师现场课大赛。前后近一个月的准备,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分析优秀教案,深夜还在看优秀现场课,反复备课磨课,课堂上的语气词也精心打磨和推敲,巧设课堂环节,最终获得第一名。

笔底耕耘,这三年她传道授业育新苗。一名学生背书较慢,她利用休息时间教她简单的记忆方法,陪她背书。有几名维吾尔族学生写作文有困难,她逐字逐句给他们批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润物无声,这三年她粉笔朱墨写师魂。班里有名学生沉迷游戏,打算辍学,她和其家长数次沟通,想尽办法,最后使其重返校园并考取地区二中。她在这三寸讲台之上,尽情挥洒青春,培育着每一株幼苗的精神世界。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2)

__

中共党员,自动化学院副教授,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获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五四表彰“十佳社团指导教师”;主持学校优秀网络思政建设项目支持计划1项;指导学生获“挑战杯”陕西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校“三航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

注重学风建设,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鼓励学生争取学业高地、参与学科竞赛丰富羽翼,通过采取学业习惯监测、学习竞赛经验辅导、本科生进实验室等系列举措实现对学生学业和学科竞赛的持续支持,并建立起学生与专业老师之间的沟通纽带,培育形成年级优良的学风。

“敬业爱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师的工作动力源泉。保持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对学生的热爱,才能与学生相处时做到彼此尊重、相互信任。从而营造一个平和温暖的交流氛围,获得学生对教师育人工作的认可、支持和配合,让教育的温度得到更好的传递。”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3)

__

福建医科大学 原解剖学系主任 教授

人物事迹:

作为解剖学教授,__老师坚持教导学生要医者仁心、尊重生命。每年清明节,他都与学生一起参加“福州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追思悼念活动”,走访遗体无偿捐献者或家属,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由于常常在深夜和节假日接收遗体,考虑到不少教辅人员工作劳累、家又较远,身为系主任,他经常主动承接任务。有一年春节,别人万家灯火合家欢聚,他却独自在学校解剖大楼坚持工作。如今,学校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每6名就拥有一具遗体标本,甚至达到全国最好标准。他努力探索“学习—验证—创新”的教学模式,连续举办了五届“解剖学实践大赛”。他参编教科书等44部,其中主编6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75篇,承担科研教学项目3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4)

__

中共党员,数学与统计学院助理教授、应用概率统计系党支部书记,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所带年级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50余项。年级学生荣获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先进学生团队称号等。本人荣获陕西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校五四红旗团干部等荣誉表彰。

突出价值引领,深入广泛地与学生接触,利用大小班会、团日活动、宿舍走访开展思政教育。制定年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学生自律、自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调动学生创先争优活力。聘任我校杰出校友担任数学类本科生校外班级导师,增强专业认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制定学风建设方案,积极开展朋辈互助,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工作让我深切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我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努力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学习中的服务者,生活中的好朋友。”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5)

__

中共党员,武义县实验小学音乐老师,现任学校行政中心主任,武义县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获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金华市“婺剧进校园”先进个人、武义县优秀教师、武义县教坛新秀、武义县“最美创文巾帼志愿者”、武义县职业女性风采大赛“最具魅力风采”奖等荣誉称号。

不飘,不浮,不躁,不懒,是她的人生格言。作为音乐教师,她倾心耕耘在音乐教学第一线25年,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用快乐的音符启迪孩子们的心灵,伴随着他们成长。先后获得武义县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等荣誉。20余篇教科研论文在国家、市、县获奖。编排的学生舞蹈、戏曲、舞台剧、课堂器乐等节目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作为行政中心主任,她始终本着“做实,做细,做好,做新”的原则,坚守高尚情操,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发扬奉献精神。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一路上且行且歌。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6)

__,女,32岁,信阳市潢川县迎宾路小学教师

2014年,刚刚毕业的__,经过特岗考试,从家乡漯河来到潢川县双柳树镇王楼小学任教。王楼小学是一个山村教学点。她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培优扶弱。2016年7月,为了共同的教书梦,她让爱人放弃洛阳师范学院的工作,从大学回到农村小学,报考潢川特岗,夫妻同心,奉献青春。

为让阅读真实发生,她自费外出培训,四处申请,为学校创建图书室,为学生争取优质图书、文具。她率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为学校开设美术、音乐、体育等网络课,并引进“亲近母语”的阅读课,打造书香校园。在新学校,她又筹建了“书香河南•迎宾路小学阅读空间”,创立绘本社团、阅读与创作社团,和孩子们共读、共写、共创作。

__入选河南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荣获“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等称号,2023年又当选为第十四届省人大代表。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7)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一项专业技能很重要,但是让他们拥有一颗积极善良的心更重要。”作为一名艺术老师,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援藏教师__,立志要美化学生的形体,更要美化学生的心灵。

__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孩子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2006年,一条社会新闻引起她的关注,一位名叫“衡川”的孩子严重烧伤,在武汉治疗。__决定让全班同学利用实习的时间,义卖报纸为“小衡川”捐款。

当时有一些学生不理解:捐款就捐款,为什么非要我们去卖报纸呢?__对他们说:“一个不懂关心别人,不懂得回报社会的人,是没有任何魅力可言的。我要让你们拿自己流汗挣来的钱捐款,让你们懂得什么是关心别人,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献爱心。”

那一次,孩子们参加了义卖活动,当他们捧着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来到医院,为全身都裹满了绷带的“小衡川”交住院费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医院出来后,孩子们围着__说:“老师,我们懂了,我们是幸福的,但是我们的幸福并不是自己的双手挣来的,今后,我们一定会自食其力。”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8)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要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而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问题”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有一位“一站到底”的院士,只因他从不坐着给学生上课。他叫__,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创始人。

20世纪50年代,水声在国内属于空白学科,国家选派__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他发现那里有个奇怪的现象: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两个研究室的门对外国人紧闭。这给__留下了深刻而强烈的印象——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要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而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问题。

回国后,__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作为中国首批博导,__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建立了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先在国内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位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命不止,壮心不已”,虽已年过九旬,__仍坚持战斗在水声科研的第一线。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9)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被人打耳光。”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__笑着说起往事。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__加入了聋哑辅读学校。一名患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注意逃出校门……__时刻关注着他、陪伴着他,实行一对一帮教。为了拉近距离,__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给他讲故事,可冷不防孩子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她脸上。

生平第一次被人打耳光,年轻的__顿时眼眶模糊。但一想到这是学生的非常态反应,她强忍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此后,__对这个孩子的关心更多,不仅变换方法与他交流,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成长。渐渐地,孩子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乐于听她的话,有了可喜的进步。

选择了“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__一做就是35年。在倾心呵护下,学校组建了聋人舞蹈队、特奥运动队,把学生带上了国际舞台;学校培养的聋生,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等;更多智力障碍孩子学会了自食其力,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学校一名残疾学生毕业时写下这样的诗。__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教师楷模育人故事优秀事迹300字(精选篇10)

“灵性课堂”“暖心小屋”“完美教室”“卓越课程”,一个个生命成长的年轮,见证了她三十多年教育教学路上的无悔付出。

她携手家长为随班就读学生设立班级“共好日”“共好节”。她组建班级“爱心”团队,一次次“爱心”旅程将“大爱”深深镌刻进孩子们的生命。她擅长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创办“暖心小屋”,帮助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重见温暖的阳光。她研发的“童诗课程”“节日课程”,每年5000多个主题帖10000多首儿童诗,让师生拥有共同的“密码”,让教室充满着生命的温度。

“自主合作”“课程育人”是她的特色教学模式。获得全国新教育十大榜样教师、全国十佳完美教师、潍坊最美少先队辅导员、潍坊立德树人标兵、诸城特级教师、诸城名师、诸城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全国十大卓越课程、诸城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诸城市十大优秀教科研成果奖等。她坚守农村25年,深耕“课程育人”,积极探索村小复式班全科教学。

在潍坊市教科院组织的课改调研活动中,执教《秋姑娘的信》获得高度评价,并被评为潍坊市课程改革创业奖先进个人。她实践撰写的《儿童诗五步教学法》获潍坊市优秀教学法。

15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