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

| 李金

胡先骕学贯中西、刚正不阿,一生的经历丰富,敢说善写,留下千万文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7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篇1】

胡先骕出生于江西南昌,自幼便展示出过人的学习天赋,有神童的美誉。1909年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1912年考取江西省赴美留学资格,次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大学农学院,先学农艺,后改学植物学。1916年学成回国,1917年任职于江西省庐山森林局,并在这一阶段对庐山植物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次年受聘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林专修科植物学教授。

19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社书记。1923年9月,再度赴美,入植物分类学。1928年,胡先骕与秉志等人于北京创办了静生生物调查所。

1948年,胡先骕与郑万钧教授联合发表有关裸子植物水杉新种的论文,标志着其学术造诣达到了新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分类学、古植物学和经济植物学的研究。

1968年7月16日因病逝世。胡先骕被称为中国植物学界“老祖宗”,他所作的贡献值得被世人铭记,让我们缅怀这位著名学者。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篇2】

胡先骕(1894-1968),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领导和参与了我国大学生物系、生物研究所的创立。著作有《说今日教育之危机》《教育之改造》《高等植物学》《经济植物学》等。

抗战期间,日寇逼近后方,一位先生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发表演讲:“日本倭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要说这些鬼子兵,就是日本天皇又奈我何?我与天皇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我们二人都是哈佛大学的学生,都是学生物的,又在一个班;不同的是我的学习成绩比他好。”这位先生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师生们,使大家重塑了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就是著名植物学家同时也是著名教育家胡先骕。

胡先骕曾两度留学美国,分获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胡先骕先后任教于多所学校,还担任过校长一职。在长达40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他同异见者进行论争,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被誉为“学衡派中思考中国教育改革最具系统的人”。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篇3】

1922年,中国科学社成立生物科学研究所,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随即,他又派员至东南各省及四川采集标本。广泛的考察和采集,使胡先骕积累了大量植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胡先骊先后发表《浙江植物名录》、《浙江菌类采集杂记》、《江西菌类采集杂记》、《东南诸省森林植物之特点》等一系列论文。1923年-1925年,年届而立的胡先骕再度赴美深造.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中国植物志属》。

1928年,胡先骕与邹秉志诸人,在北京创办“静生生物调查所”。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他组织人员陆续至河北、山西、吉林、四川、云南各省采集标本,并及时对原始资料加以研究整理,刊行过《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中国植物图谱》(三至五卷)、《中国蕨类图谱》(一至四卷)、《中国森林树木图志》(一卷)以及《河北习见树木林图说》。

1932年胡先骕任“静生所”所长,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静生所”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声誉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之一。1934年,在第二届中国植物学会年会上,胡先骕博士被选举为首任会长。这一年,在胡先骕的倡议和亲自指导下,“静生所”与江西农业院合作,在庐山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前身)。8月25日,是庐山植物园的创立日。那天,胡先骕博士向报界宣言“庐山植物园之设,一方面为栽培国产植物作科学研究,一方面即为训练明白国产植物之人才。”半个多世纪过去,庐山植物园,正像胡先骕先生期望的那样,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0年6月,江西省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国立中正大学筹备会在江西泰和成立。吴有训等江西籍名流,力荐胡先骕博士出任中正大学校长。当时,胡先骕正在云南北部筹建庐山植物园工作站,他连续收到来自家乡的劝荐和催请。胡先骕素有为家乡服务的心愿,又兼盛情难却,遂毅然放弃原来的工作计划,接受了在抗战非常时期创办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的重任。10月,国立中正大学于泰和举行开学典礼,胡先骕就任校长一职。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篇4】

胡先骕,字步曾,号忏庵,1894年5月24日生于江西南昌市六眼井附近胡家旧居。

早年两次留学美国,二十四岁任教授,是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我国近代植物学重要奠基人之一,庐山植物园创始人。一生共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出版书籍近二十册,培养了大批植物学人才,他和郑万钧共同发表的水杉论文,曾轰动全世界,是近代植物学界重大发现之一。”这位中国近代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安息在庐山植物园松柏林间,他一生对中国植物学发展的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

1913年,年仅19岁的胡先骕作为江西省首批赴美留学生,告别故土,远渡重洋,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攻读森林植物学。三年后已获农学士、植物学硕士学位的胡先骕回到了祖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林专修科教授。当时的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还是一个空白,对于这片广袤国土,世代生长于斯的人们还从未进行过比较系统的植物科学调查。胡先骕是继北京大学钟观光教授之后,第二个大规模采集植物标本、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学者。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篇5】

1928年,胡先骕与邹秉志诸人,在北京创办“静生生物调查所”,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他组织人员陆续至河北、山西、吉林、四川、云南各省采集标本,并及时对原始资料加以研究整理,刊行过《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中国植物图谱》(三至五卷)、《中国蕨类图谱》(一至四卷)、《中国森林树木图志》(一卷)以及《河北习见树木林图说》。1932年胡先骕任“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静生所”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声誉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1934年,在第二届中国植物学会年会上,胡先骕博士被选举为首任会长。这一年,在胡先啸的倡议和亲自指导下,“静生所”与江西农业院合作,在庐山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前身)。1934年8月25日,是庐山植物园的创立日。那天,胡先骕博士向报界宣言“庐山植物园之设,一方面为栽培国产植物作科学研究,一方面即为训练明白国产植物之人才。”半个多世纪过去,庐山植物园,正像胡先骕先生期望的那样,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日本投降后,胡先骕于1946年10月回到北平继续主持“静生所”工作。这时他收到郑万均寄来的水杉标本,胡先骕经过反复研究和查实文献,认为这种植物与日本三木茂博士1941年根据二种植物化石在日本植物学杂志发表之Metasequoia属形态相同,乃确定水杉属于化石属Metasequoia。胡先生认为,这种植物在新生时代广布于北半球,由于冰川的摧毁,仅留下化石。在我国中部,因无大陆冰川的影响,故能得以残存到现在,实为孑遗的古植物“活化石”。于是,胡先骕与郑万均共同将水杉学名定为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在科学上提出新发现,需要严谨的研究和踏实的工作,更需要过人的胆识和坚定的自信,需要一种不俯仰随人的首创精神。经过反复斟酌,胡、郑二人于1948年联合发表《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一文,正式把这种采自四川万县的植物命名为水杉,公诸于世。一种早已“不复存在”的物种的重新发现和命名,引起了世界各国植物学家特别是古植物学家的重视,他们纷纷取以修正自己的著作,将这次发现视为植物学界近一世纪中最大发现之一。

解放以后,胡先骕继续勤奋工作在科研岗位,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著述甚丰。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篇6】

胡先骕,字步曾,号忏庵,1894年5月24日生于江西南昌市六眼井附近胡家旧居。

1913年,年仅19岁的胡先骕作为江西省首批赴美留学生,告别故土,远渡重洋,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攻读森林植物学。三年后已获农学士、植物学硕士学位的胡先骕回到了祖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林专修科教授。

胡先骕是继北京大学钟观光教授之后,第二个大规模采集植物标本、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学者。1919年秋,胡先骕首先从浙江开始,辗转华东大片地区,采集植物标本。1922年,中国科学社成立生物科学研究所,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随即,他又派员至东南各省及四川采集标本。广泛的考察和采集,使胡先骕积累了大量植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胡先骊先后发表《浙江植物名录》、《浙江菌类采集杂记》、《江西菌类采集杂记》、《东南诸省森林植物之特点》等一系列论文。1923-1925年,年届而立的胡先骕再度赴美深造,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中国植物志属》。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事迹材料【篇7】

胡先骕,以及他所代表的一批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传奇。他们是最后一代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是第一代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教育的群体。在知识训练上,他们“博通中西,文理兼擅”;在道德情操上,他们矢志报国,坚守真理。在古老中国向现代世界转型的探索之路上,他们不仅担负了为中国现代科学奠基的历史责任,而且以自身耀眼的才华与人格魅力,为世界文明谱写了一曲华章。这一辈人本应被叹羡、被称颂、被效仿,但却遭到了长期的被遮蔽、被篡改、被遗忘,以致后人在面对他们的名字时,会感到断崖式的陌生。他们是今天的老年人的父辈、中年人的祖父和年轻人的曾祖父,年代并不久远,本应触手可及,但今天的年轻人对他们的了解却远不及对千年前的古人。

幸有众多历史学人,钩沉索隐,把他们拉回到后人面前。胡先骕就是被“重新找到”的人之一。最早是《胡先骕文存》(1995)的问世,给研究者提供了基础性材料;在随后陆续问世的多部著作中,胡宗刚的《不该遗忘的胡 先骕》(2005)和《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2008)提供了最为全面和详细的资料。此外,学术界和教育界涌现了大批学术文章和学位论文,更有相关文章不断见诸报端和网络。这些研究勾勒出了一个轮廓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年轻一代不由惊叹“世间曾有胡先骕”!

208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