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

| 吴泽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篇1】

热爱党 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

雷锋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毒打成残疾至死,哥哥和弟弟在苦难中夭折,母亲遭地主凌辱后含恨自尽,他自幼受尽旧社会的压迫,是党和人民把他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雷锋对党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时刻听党的话,坚决按党的指示办事,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他把毛泽东著作看成“粮食”、“武器”、“方向盘”,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改造世界观,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把党比作母亲,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属于党和人民的。

“为了党,愿洒尽鲜血,永不变心”“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是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名言。

服务人民 助人为乐

雷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甘当革命的“傻子”。

从帮助战友学文化、学技术到给不认识的群众买车票,从冒雨送老人回家到带病坚持抗洪抢险,从雨夜用棉被抢盖工地水泥到春节主动去候车室为旅客服务,他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群众赞誉“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的更美好。”“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这种服务人民、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是雷锋一生中最突出、最动人、最完美的主旋律。

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精一行

雷锋总是把实现崇高的理想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到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他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在团山湖农场他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在鞍钢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8次被评为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光荣称号;参军后,他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参加了原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当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雷锋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的人生,就在于他有一种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爱岗敬业、爱军精武的崇高精神。

锐意进取 自强不息

雷锋既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实干家,又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都能很快适应,成为行家里手,得益于他有一种刻苦学习、勤于钻研的劲头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雷锋驾驶抗美援朝时期苏联生产的嘎斯51型汽车,是全连有名的“耗油大王”,节油运动中谁也不愿意开。雷锋主动要求开这辆车,他翻阅许多专业书籍,请教许多行家里手,不仅安全行车2.6万公里,还把“耗油大王”改造成“节油标兵车”。

他还针对连队缺少教练车的现状,带领战友们做了一个模拟汽车驾驶台,被推举为技术学习小组长。正是凭着这种善于挤、善于钻的“钉子”精神,雷锋很快成长为岗位上的标兵。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雷锋在工作上向积极性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一双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穿了多年不舍得丢掉;当兵几年连香皂都没用过;每月6元津贴费,除了留下交团费、党费、买书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其余的全部存到储蓄所。

雷锋有一个用破木板钉成的“节约箱”,把捡来的破铜烂铁、废螺丝钉等放在里面,需要时取出,不用的废物就拿去卖了,卖回的钱全部交公。他在工地运水泥时,利用业余时间把撒在车上的水泥扫起来,不到两个月就积攒了2千多斤。他不仅自己生活十分节俭,还经常把别人扔掉的废牙膏皮捡回来,集中到一起卖掉,用这些钱买来文具送给小学生。

雷锋是在人民军队这个“大学校”“大熔炉”培养锻造出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篇2】

“铁人”王进喜,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大庆会战时期的“五面红旗”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

王进喜干工作一贯积极努力,有一种争上游的精神。1958年7月,王进喜首先提出“(钻井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奋斗目标,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一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同年,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参加了建国10周年大庆的国庆观礼。

在参加群英会期间,他看见北京街头因缺油而背上煤气包行驶的汽车,从内心里感到歉疚。听说我国东北发现了大庆油田,他 “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提出申请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赶奔大庆。到萨尔图以后,王进喜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首先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

1960年4月2日,从玉门发出的钻机运抵萨尔图。可当时吊车、汽车、拖拉机非常少,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无法卸车、搬运和安装。面对重重困难,王进喜对大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能上,不能等;只准干,不准拖!”他带领全队把钻机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安装起来。连续苦干三天三夜,王进喜没离开车站和井场。行李放在老乡家,一次都没去睡过。房东赵大娘看见王进喜这样拼命地干,对工人们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会战领导小组做出决定号召全油田职工“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

王进喜文化不高,但爱读毛泽东的书。他说:“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泽东。”通过认真学“两论”,他认识到:“这困难,那困那,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主要矛盾。”要开钻了,但因当时水管线没接通,罐车又少,供水不足。王进喜就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破冰取水,用脸盆端了50多吨水,保证萨55井开钻。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说过不止一次的话。他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第一口井完钻后,王进喜指挥放架时,被滚堆的钻杆砸伤了脚,当时昏了过去。醒来时一看几个工人围着他抢救,井架还没放下来,就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站起来继续指挥放下架子、搬家。队友把他送进医院,他又从医院跑出来,回到第二口井场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他们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比重压井喷。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就扔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1960年7月28日,会战工委做出《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王进喜被树为大庆会战的“五面红旗”之一。

1965年王进喜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说:“我当了干部,仍然是个钻工”。坚持深入基层,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他依然保持着“跑井”的老习惯,到现场去解决生产、技术和后勤服务等问题。他自己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而对职工家的生活格外关心。凡是职工的住房、用水、交通、孩子入学、伤病医疗大事小情都亲自过问,帮助解决困难,为人民群众操尽了心。为解决孩子们就近入学,还亲自当校长办起一个“苇棚小学”。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铁人小学”“铁人中学”。他说:“我从小放牛。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我愿意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在荣誉面前,王进喜一直谦虚谨慎。他说:“成绩完全属于党,我们小本上只能记差距。”

“_”期间,油田事故不断,出现“两降一升”的严重局面时,王进喜同几个老工人商量,给周总理写信,反映油田情况,为周总理批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的基本功”提供了依据。

王进喜经常说:“我这一辈子就是要干好一件事情:快快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为了实现这一终生理想,为了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王进喜在长达30多年的与艰难困苦斗争中,积劳成疾,患上晚期胃癌。为了解决王进喜的困难,组织上给他一些补助。他都一笔笔地记上账,保存在枕头下,临终前好交给组织,为人民鞠躬尽瘁,为自己不取分毫。

1970年11月15日,终因医治无效,王进喜与世长辞,终年仅47岁。

王进喜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石油工业,他身上所体现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篇3】

人民战士,在关键的时刻,在人民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能否临危不惧,舍身为人,是人民战士生存价值的试金石。王杰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王杰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处处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勇于吃苦,乐于奉献。曾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王杰1965年5月1日的日记吧——“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这是他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

1965年7月,王杰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埋、排雷和爆破训练。每天他都要反复对民兵进行安全要领教育与投掷技巧教育,和民兵一起摸爬滚打,开展训练。

7月14日上午,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训练时,现场突然出现了意外。当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关头,为了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临危不惧,毅然扑向炸药包,英勇牺牲,献出年仅23岁的生命。

青山为之默哀,河流为之呜咽。年轻的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根据王杰生前的愿望和表现,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杰的事迹,很快流传开来。王杰的名字像春风一样吹遍中华大地!王杰牺牲的地方更是掀起了一股王杰热。以王杰名字命名的“王杰中学”、“王杰小学”、“王杰医院”、“王杰储蓄所”等在徐州纷纷出现。王杰生活的山东省金乡县华固村改名为“王杰村”。

1965年11月,原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分别发出通知,要求广泛开展学习王杰互动。人民的厚爱,历史的厚托,使“王杰班”的战士们感到无上的光荣。40多年来,王杰生前所在连始终高举王杰这面旗帜,把“两不怕”精神作为连魂,不断取得辉煌成绩。连队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3次、三等功10次、连续7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连续13年被军区、集团军表彰为基础建设标兵连队。“王杰班”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5次、三等功23次。

王杰用生命谱写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在一代代华夏儿女中传承。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篇4】

焦裕禄,男,汉族,中共党员,1922年8月出生,山东淄博人。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家庭,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日伪统治时期,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焦裕禄于1943年秋天逃出虎口。因生活所迫,又逃到江苏省宿迁县,给胡姓地主家扛了两年工。

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家乡。当时那里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我们党已经在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焦裕禄于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正式参加了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后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担任组长。

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分配到尉氏县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而后又先后调到青年团陈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团郑州地委工作,担任过团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副书记等职。

1953年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在这个厂担任过车间主任、科长。在此期间,焦裕禄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一年多。1962年6 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1962年兰考“三害”肆虐,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亩产只有43斤。当时的情况是灾荒压头,人口外流,干部发愁。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封地委想到了不怕苦,能打硬仗的焦裕禄,他临危受命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组织上明确告诉他:兰考是全区最苦、最穷、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做好接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面对兰考的三个“最”,焦裕禄没有半点犹豫,他坚定地表示: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

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他从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 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1966年2月1日,河南省委追认焦裕禄同志为革命烈士。1966年2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2月7日,长篇通讯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发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第一次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高潮。

196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焦裕禄同志的二女儿焦守云。1990年6月15日,_为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焦裕禄》题写书名。1990年,穆青、冯健、周原三位记者重访兰考。于7月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第二次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热潮。1991年2月9日,_同志亲自来到焦裕禄纪念馆并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4年5月14日,在焦裕禄逝世30周年之际,_同志专程来到兰考,参加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新馆落成暨焦裕禄铜像揭幕仪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2009年4月1日,_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并会见了焦裕禄亲属。2014年3月17日,_对焦裕禄精神进行了精确概括:“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篇5】

“站岗打手势是交警的基本功,练好了是一辈子的事,练不好也是一辈子的事。”

这句话,是孟昆玉刚参加工作时候师傅的叮嘱,如今,已经成了孟昆玉的口头禅。

2009年的夏天,中国政法大学几名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把孟昆玉在路口指挥疏导交通、处理违法案件、服务群众的执勤执法视频传到了互联网上,有的网友还把孟昆玉与影视明星黄晓明饰演的一个交警角色进行了视频混剪、比对,并冠以北京“最帅交警”的名号,一时间,孟昆玉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交警”。

但别看孟昆玉那时指挥交通已经游刃有余,其实上岗第一天的遭遇让他十分尴尬,和平门路口,地处繁华路段,单位多、学校多、商业网点多、公交线路多,疏导任务非常艰巨。站在车水马龙的路口中间,耳边全是嗡嗡的汽车噪音,孟昆玉指挥车辆时手忙脚乱,路口很快就乱了。汽车鸣笛声、司机行人的埋怨声此起彼伏,孟昆玉不记得当天自己是怎么走下岗台的。

可作为一名“80后”,孟昆玉有韧劲儿、用巧劲儿。那会儿,孟昆玉站的是固定岗,一班岗仨小时,在早晚高峰的路口中间满负荷地打手势,不停地指挥疏导,但下岗后,他还给自己“加码”,在师傅的指导下,苦练交警手势。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动作也愈加娴熟标准。

光有标准的手势还不够。随着北京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和平门的公交车线路越来越多,很多乘客找不到车站,便向正在路口中间执勤的孟昆玉问路。“一天下来问路的人能有上百人。行人横穿马路不仅降低了路口的通行率,而且非常危险。”孟昆玉说,他有时抬手给行人指路,引起了司机的误解,差点停车或是转弯,造成事故。

为此,孟昆玉想出了办法,和同事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分别立在路口的四个方向,大大方便了群众。他还设计制作了名片大小的停靠站示意图卡片,方便了出租车司机停靠;开设微博,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通过各种巧法子,孟昆玉让和平门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

2014年,孟昆玉调到了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任中队长,管界是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一年365天,每天两次,孟昆玉和战友们守护着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作为警队的带头人,为确保五星红旗每日都能准时和太阳一起升起,起三更、睡半夜是孟昆玉工作的真实写照。

为保证升旗勤务按时到岗到位,孟昆玉经常准备三个闹铃作为保障,硬是把别人看来“非常态”的工作节奏,变为他的“常态”。他说自己是幕后英雄,当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帅气的国旗护卫队时,孟昆玉和他的战友们永远都是镜头外的风景,但他很“骄傲”,他说:“将平凡的工作,重复一千、一万遍,并且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平凡也会变得伟大”。

孟昆玉所在的五中队管辖范围地处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长安街核心区域,重大国事外事活动特别多。精准疏导交通,在保证活动车辆安全、快速通过的同时,又要兼顾社会交通和谐运转,是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孟昆玉带领中队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绘制“岗位说明书”,明确10种常规车速下的不同规模车队通过路口的时间以及不同的疏导措施,科学控制活动车辆和社会车辆通行时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各项重大活动的交通疏导更是实现了“零失误、零差错”。

2016年,孟昆玉被任命为西城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从“国旗卫士”转变成为“红墙卫士”,岗位变了,但守卫政治核心区安全稳定的职责使命没有变。为了兑现“为党中央站好岗”的庄严承诺,切实筑牢中南海周边交通安全防线,他组织专门力量开展24小时交叉式视频巡检;每天安排警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净化路面秩序;针对夜间等防控难点,建立了巡逻警力“巡更打点”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地区防控能力。

孟昆玉还坚持“以打促防”的管理思路,瞄准辖区交通堵点和停车秩序严管街开展常态化攻坚行动,特别是针对重点地区车辆,通过视频巡检、岗位联动,有效提升管理效能。他所管辖的府右街地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停车难始终是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以管界秩序乱、停车难问题最为突出的佟麟阁路为试点,从“供需”两端排查,创新性地提出了该地区“增设施、调单行”“解刚需、求共治”的停车管理方式,使该路段通行秩序进一步得到改观,交通拥堵报警大幅下降,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孟昆玉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各类宣讲活动。他参与录制的“我是演说家——讲述北京警察故事”专场节目,网络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持续向社会传递首都公安正能量,充分展现了北京警察良好形象。

一路走来,“最帅交警”孟昆玉的岗位在变、职务在变,始终不变的是从警的初心,坚守的永远是警察的使命,拼搏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息,这样的孟昆玉,最帅!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篇6】

林巧稚,福建厦门人,1901年12月23日生于厦门鼓浪屿。她终身没有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被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而这位“值班医生”,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寓意她一生灵巧而天真。5岁的时候,母亲因患妇科肿瘤病故,母亲去世时痛苦让她树立了一个终生理想: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林巧稚立志成为一名医生,1929年,她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开始了54年的从医生涯。

为了挑战女性不能拿手术刀的偏见,为了那些对妇产科疾病一无所知的中国妇女,她毅然选择了那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在孕妇临产的时候,林巧稚总是握着她们的手,帮她们擦去脸上豆大的汗珠。当时协和妇产科主任美国人惠特克不屑地说:“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而就是这一握手、一擦汗,让病人无条件地信任、信赖她。数十年后,她成为了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仍会握着产妇的手,给她们擦擦汗。

2016年9月22日,82岁的刘燕给林巧稚写了一封迟到52年的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人还没进病房,笑声先来了:‘胖姑娘在哪里?快抱给我看看!’一位女护士将我刚刚出生的女儿从婴儿室抱出,交到林大夫手中,林巧稚抱起胖丫头、满心喜悦,不由得亲了一下她肉嘟嘟的小脸蛋。”当时,刘燕刚刚痛失了丈夫,看到协和医护人员对女儿的爱和关心,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52年后,刘燕在电视上偶然看到关于林巧稚的报道,当年情境再次浮现在眼前,感恩之情油然而发,于是,就有了这封迟到52年的感谢信。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七天七夜,成功抢救“新生儿溶血症”患儿

1962年,林巧稚收到一名孕妇的求助信:“我是怀了第五胎的人了,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的后三胎,都是出生后发黄夭折的。求你伸出热情的手,千方百计地救救我这腹中的婴儿……”

新生儿溶血症作出诊断并不难,但这种病当时全国没有治愈的先例。林巧稚本可以拒绝,但她遍查资料,彻夜难眠,最后决定试一试。

孩子出生很顺利,可是不到三个小时,就出现了全身黄疸,生理指标越来越糟。林巧稚冒着风险决定,给新生儿全身换血。换血开始,林巧稚先把听诊器在自己手心捂热,再轻轻贴到婴儿胸前,同时用手示意,控制抽血、输血速度。终于,婴儿的肤色由黄转红。她决定做第二次换血。三天后,第三次换血。

孩子全身黄疸明显消退——成功啦!整整七天林巧稚没有离开孩子身旁,大胆的判断和精良的医术让这个婴儿成为有记录已来中国首例成功的新生儿溶血症手术患者。

坚持“预防为主”,做中国妇女普查的先驱

林巧稚总是说:“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在对广大正常生活中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妇女的生活卫生习惯及疾病的调查,让很多人不理解。林巧稚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负责组织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她带领自己的团队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同一时期,林巧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妇女宫颈涂片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直到今天仍具价值。

“做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林巧稚家里的电话一直放在床头,医院有危重的病人,她就整夜地守着电话等消息。她曾说过,“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

年逾古稀,她开始忘事,经常忘记说过的话、安排过的事情,但只要涉及病人,却又记得比谁都清楚。一次,一位病人家属推开了妇产科办公室的门,说道:“我想找个人,前天住进来的,不知在哪个病房。”有人回答说:“这里不是病房,你去护士站打听。”那人刚要走,林巧稚叫住他:“请你等一等。”她打听了一下病人的年龄和病症,立刻告诉他要找的人在某某病房的某某床,一点都不含糊。

1980年,林巧稚因患脑血栓入院治疗。缠绵病榻的三年中,林巧稚仍坚持参与《妇科肿瘤》的编写。50余万字的著作,浓缩了林巧稚毕生对妇科肿瘤的探索和研究,记载了她为医学事业所尽的最后一份力。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去世。弥留之际,她仿佛又回到了紧张的手术台前,喊道:“快拿来!产钳,产钳……”护士拿来一个东西塞在她手里,几分钟后,她的脸上露出了平静安详的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这便是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冰心老人在《悼念林巧稚大夫》一文中这样写道:“她是一团火焰、一块磁石。她的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极其丰满充实地度过的。”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篇7】

新中国成立以来,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华热血青年。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为年轻一代的偶像。盲人青年英雄史光柱,身残志坚,顽强拼搏,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1984年4月28日凌晨,在边境作战中,史光柱同志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了两个高地,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但他并没有以功臣自居,没有以英雄的称号作为资本向人民伸手要些什么,而是用他那伤残而又壮实的身躯,在生命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超越着自己。

20多年来,他身残志坚,依靠顽强的毅力,不断超越自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在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史光柱唱着自己作词的歌曲《小草》走进千家万户,并多次在全国作事迹报告,成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心目中的杰出青年。他说:“中央军委授予我战斗英雄称号,这个荣誉应归功于党和人民,归功于集体,归功于牺牲了的战友。我只不过是高山上的一颗小草,大海中的一滴水,微不足道。我和其他军人一样像一棵小草,为祖国母亲增加一点翠绿。”

1986年,史光柱被特招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本科学业,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

他坚持文学创作,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出版了6部诗文集,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诗歌散文数百篇,多次获国家级文学奖,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并广为传播。诗集《我恋》获得广东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背对你投下黑色的河流》获深圳大鹏文学奖,《眼睛》获得国际新闻出版总署奋发文学进步图书奖、云南第二届文艺文学类一等奖。

多年来,他还拖着残疾的身躯,坚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帮助千余名残疾人重新燃气生活的希望,获得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4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