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

| 吴泽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篇1

2016年7月,黄文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同年被录用为广西定向选调生,自愿回广西百色工作。黄文秀生前系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晚,在看望肝癌晚期且刚做完第二次手术的父亲后,黄文秀冒着暴雨连夜赶回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__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广西“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八桂楷模”、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黄文秀出生于百色革命老区的偏远乡村——田阳县巴别乡,从小目睹了乡亲们与贫困作斗争的情形,深切感受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的不易,深深懂得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艰巨性,也点燃了她对扶贫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工作三年来,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同事、群众的肯定。2018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一、不忘初心,誓为革命老区献青春

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是黄文秀长期以来的初心和追求。本科期间,她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1年通过组织考验后,黄文秀在22岁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毕业后,她作为优秀定向选调生原本可以留在南宁市工作,因为想学成之后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她毅然选择回到百色为老区建设作贡献。她一参加工作很快上手,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因此她被作为业务骨干安排到单位办公室从事上传下达的重要工作。办公室工作期间,工作细致认真,严谨求实,圆满完成了学生到国家行政人员角色的转换。因工作出色,她被组织安排于2017年9月到田阳县那满镇挂任镇党委副书记。这期间她开始融入基层,虚心向老同志求教,负责的2018年露美村“乡风兴 农村美”迎新春文艺活动,选入广西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特写镜头之一。

二、满腔热血,带领百坭村脱贫出列

2018年3月,黄文秀主动请缨到百坭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作为第一书记,她始终心系群众,关爱帮助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担任第一书记后,她放弃双休日,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基本掌握全村概况和致贫原因。黄文秀组织村“两委”干部,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请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党员带头示范种植等方式,带领群众摸索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推动整村脱贫出列。她到任之时,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为22.88%,经过一年努力,2018年百坭村顺利脱贫88户41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71%。此外,黄文秀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文艺活动内容,完善“一约四会”规章制度。通过开展全村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重点树立“尊老爱幼”道德典范,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活动的积极性,百坭村获得了全市“乡风文明”红旗村的荣誉称号。

三、勤俭节约,把群众的家当做自己的家

黄文秀生活上十分简朴,不讲究吃穿,在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大家对她的印象大都是勤俭节约,平易近人。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节约,但每当村里的群众有困难需要她在经济上援助时,她又非常大方。她经常自掏腰包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对她们嘘寒问暖。她还帮助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争取各项补助,让村里多年苦读的寒门学子得到完成学业的机会。在听到她遇难的消息时,很多曾受她照顾的老人和孩子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难过的痛哭流涕,泣不成声,说永远失去了一位好女儿,一位好姐妹,一位真正把她们当亲人的外乡人。

四、舍身忘我,把一切奉献给党的事业

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都把党的事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时,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5+2、白加黑”,从不因为节假日或周末而放松工作要求,把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好。在村里担任第一书记时,她时刻惦记着贫困群众的前途发展,舍小家为大家,真正做到了忘我工作,家人患病住院她没能时时在身边照顾,村里大小事务却总能找到她坚毅的身影。她没能把自己的家人照顾好,却把村里的贫困群众照顾的非常周到。她没能和自己的父亲过好父亲节,连夜赶回百坭村组织干部群众开展防汛救灾,顾不得风雨交加,在返回百坭村的路上不幸牺牲。

黄文秀同志用生命践行了要帮助贫苦群众脱贫的理想抱负。她为家乡的扶贫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正如黄文秀同志的父亲所说:“我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欣慰,她为党的工作而牺牲,是党培养了她,她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我为她骄傲。”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篇2

王继才(1960-2018),男,江苏灌云人,生前系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开山岛村党支部书记。王仕花,女,汉族,1961年11月出生,江苏灌云人,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自1986年以来,他们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无怨无悔,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18年7月,王继才同志在开山岛执勤时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__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一、一座岛、两个人,捍卫着祖国的神圣尊严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距离最近的陆地燕尾港12海里,面积只有0.013平方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85年部队撤防后,县人武部曾先后派过4批10多位民兵守岛,都因条件艰苦不愿长期值守。1986年7月,时任人武部政委找到王继才,作为民兵营长,面对组织挑选,他毫不犹豫接受了守岛任务。48天后,妻子王仕花来到岛上,看到“野人”般的丈夫,眼泪夺眶而出,拉着王继才要回去,他平静却坚定地说:“你回去吧,我决定留下!你不守我不守,谁守?”20多天后,妻子辞去了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将两岁大的女儿托付给了婆婆,毅然上岛与丈夫并肩值守。从那以后,王继才夫妻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守岛32年,他们自己掏钱更换国旗近200面。有一次,海上刮起12级台风,王继才为了把山顶国旗降下来,一脚踩空,摔断了两根肋骨。王继才经常讲,“人与外界隔离了,心要时刻与祖国连在一起。”32年来,他们听坏的收音机就有20多台。每次听到海防形势有微妙变化,他们都会提高警惕,自觉加强巡逻。

二、一座塔、几排房,肩负着卫国戍海的崇高使命

开山岛环境恶劣,生活异常艰苦。32年来,他俩以孤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做伴,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雨和艰险。王继才第一次上岛时,岛上无电无淡水无居民,只有肆虐的海风,以及到处窜来窜去的蛇、老鼠和蛤蟆,让人毛骨悚然。岛上夏天特别湿热,冬天异常阴冷。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夫妻俩都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严重的湿疹。医生告诉他们,只有离岛才能根治。但为了守岛,他们放弃了治疗。有时台风来袭,小岛与世隔绝,断粮断水的日子经常遇到,有时柴火没了,他们只能啃生米。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从没磨灭过王继才夫妻坚守孤岛的决心。每天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32年来,夫妻俩从没中断过。守岛不仅要面临单调枯燥的工作,有时还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甚至用生命守护着海岛安全。32年来,在与违法犯罪的斗争中,王继才夫妻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先后发现并协助公安边防部门破获了6起走私、偷渡案件。在渔民们眼里,他们却是“亲人”和“恩人”。渔民们晚上出海时,他们会亮起信号灯;过往渔民缺粮少药,他们就拿出自己备用的粮食、药品赠送;如果有船只遇险,他们必定想方设法施救。32年来,王继才夫妻俩上报了许多重要海防信息,出色完成了战备值勤任务。

三、一家人、32年,诠释着爱国奉献的深刻内涵

32年来,王继才夫妻都始终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对国家的挚爱和忠诚。从上岛开始,王继才夫妻离岛过春节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多的时候,两个人在岛上守着收音机和看不清画面的电视机,听着“春晚”迎新年,守着国旗过春节。2003年10月,80岁的老父亲病重住院直至离世,王继才夫妇仍在一线战备执勤。女儿出嫁时,王继才隔着海,只能在心里为女儿祝福,照样升旗巡逻。上世纪90年代初,同村许多人做生意,跑运输,陆续富了起来。王继才上要赡养父母、下要供养孩子,经济更加拮据。家人、朋友都纷纷劝说他们离开小岛,发家致富,最后他还是决定留在了岛上。

四、一辈子、一面旗,高擎起矢志报国的坚定信仰

一朝上岛,一生报国。王继才用32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让守岛报国的坚定信仰始终在心中闪光,让五星红旗在岛上高高飘扬。王继才始终记得,他上岛之前县人武部政委找他的那次谈话:“四批民兵都从开山岛走了,这座岛,看来只有你能守得住!”面对组织的重托,他常对妻子讲:“父亲、舅舅都是老革命,我要向他们学习。打江山没有我,但守江山我必须上。” 2015年2月11日,_在全国军民迎新春茶话会上亲切会见了王继才,王继才当场向_承诺:“请主席放心,我一定把开山岛守好!”32年来,王继才初心不改,誓守国土,始终坚定“守岛是我们的本职,我们一定守好开山岛的每一天,直到守不动为止”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王继才夫妇先后获得全国“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8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十大海洋人物”、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十大正义人物”“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篇3

雪线邮路上的幸福信使

其美多吉现担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邮运驾驶组组长,从事川藏邮路甘孜—德格段的长途邮运驾驶工作,坚守雪线邮路30年。

一、不忘初心 30年坚守雪线邮路。川藏邮路是沟通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邮政通信主动脉,从1954年12月川藏公路开通至今,成都至拉萨的川藏邮路已经整整延续了65年,这是全国平均海拔最高的一级干线汽车邮路。康定—德格邮路,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康定为起点,全程往返1208公里,沿途要翻越17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是川藏邮路最危险的一段,因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平均海拔在3500米雪线以上,被人们称之为“雪线邮路”。

30年来,其美多吉坚持每月不少于20次往返于雪线邮路海拔最高、路况最复杂的甘孜县至德格县之间。甘孜与德格之间,高耸着海拔6168米、有着“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垭口海拔5050米,是四川最高的公路垭口,川藏线317国道由此穿行而过。雀儿山上路面最窄处不足4米,仅容一辆大车慢行。车辆行走在狭窄的山路上,一面是碎石悬挂,一面是万丈深渊。“这儿俗称‘鬼门关’,相当危险,容易出事故!”其美多吉驾驶着重达12吨的邮车,每一次加速、换挡、转向,都是在与死神进行博弈。其美多吉和同事都曾被大雪围困过,都当过“山大王”,都患有雪盲症。2000年2月,其美多吉和同事在雀儿山上遭遇雪崩。虽然道班就在距离一公里远的地方,但为了保护邮车和邮件的安全,他们死守邮车,用水桶和铁铲一点一点铲雪。这一公里,他们走了两天两夜。30年来,其美多吉平均每年行驶5万公里,行驶总里程达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5圈。

二、热心为民 让邮车成为一面旗帜。在川藏公路上,经常出现社会车辆抛锚、驾乘人员发生高原反应的情况,其美多吉和他的同事们总是热心帮忙。他们会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主动帮助社会车辆加挂防滑链条、帮他们把车开过最危险的路段,有时一开就是20多辆车。多年来,邮车已经成为了川藏线的一面旗帜。其美多吉和他的同事,遇到堵车时,还会承担起“临时交警”的责任,对过往车辆进行疏导。也因为助人为乐,他和雀儿山道班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雀儿山路段道班的养路工人常年守在山上,以前没有网络支付,其美多吉就帮这些工人带工资回家。现在,他每次路过道班,还是会主动帮工人们从山下带生活用品。

三、使命担当 用生命守护邮件安全。2011年,其美多吉在甘孜县邮政局工作的大儿子白玛翁加因一场意外导致心肌梗死,失去了年仅26岁的生命。而那个时候,其美多吉还在邮路上奔波着,这场打击让其美多吉变得沉默寡言。2012年7月,其美多吉驾驶邮车途经国道318线雅安市天全县境内,路边12个歹徒突然窜出,手里挥舞着砍刀,铁棒、电警棍,将邮车团团围住,来不及反应,刀、棍棒已落在他身上。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四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昏迷了三天三夜,在重症监护室被抢救一个星期后,才保住了性命。随后,他坐了3个月的轮椅,又做了大大小小6次康复治疗手术。出院后,左手因为肌腱断裂一直无法合拢,他不得不暂别岗位。接连遭遇精神和身体的重创,其美多吉并没有向磨难低头。为了重返魂牵梦萦的雪线邮路,咬牙坚持康复训练,一年后,他再次开上了心爱的邮车,重返雪线邮路。

四、重获新生 回馈一腔侠骨柔情。 跑邮车30年了,其美多吉只在家里过了5个除夕。阖家团圆的日子,他却离家越来越远。 “今年一定回家陪父母好好过个年。”这个曾经总被其美多吉挂在嘴边的承诺,如今却再也没有了兑现的机会——今年春节,因为工作原因,其美多吉依然没能回到父母身边。随后没多久,他就接到了父亲离世的消息。再也不能和父母一起过个团圆年,成了他今生永久的遗憾。 这么多年,践行着运邮、送达使命的其美多吉亏欠家人太多太多。曾经,两个儿子出生时,他都在运邮途中;小儿子扎西泽翁婚礼前一天,他还在雀儿山上跑。更让他心痛不已的是,心爱的大儿子和90岁的老父亲离开时,他都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在我生命垂危时,是企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我情绪最低谷时,是家人、朋友给我温暖,我也要给身边人更多的关爱。”其美多吉把“对得起”三字看得很重。

五、忠诚奉献 守护藏区安定团结。其美多吉说:“我是一个地道的康巴人,懂得感恩。每当老百姓看到邮车和我,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这里。我们每一颗螺丝钉都是在为藏区安定团结作贡献,我热爱我的工作。”随着电商的发展,藏族同胞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购,邮政快递包裹成为网购寄递的重要渠道。在党和国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其美多吉和他的同事们默默耕耘在藏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默默守护着藏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篇4

家庭熏陶,军旅锤炼

满怀对党的恩情,入伍就递交入党申请

1990年3月,汪勇光荣入伍。到部队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17年的军旅生活,汪勇喂过猪,做过饭,当过通信员、炊事员,部队优良的传统和过硬的作风浸染锤炼着他, “纪律重于生命”的军魂,忠诚履行职责的信念,始终引领着汪勇勇往直前。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到营职干部岗位。

勤学善思,夯实基础

记录60万字笔记感悟,记录了他孜孜探索的不懈追求

多年的社区警务工作,汪勇坚持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防范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归纳总结工作实践,撰写了40余本60余万字的工作笔记,发表了20余篇理论研讨文章,探索出了一套汪勇工作法。坚持专群结合,前移警务职能,建成了家门口派出所。

汪勇初到社区时,辖区治安环境混乱。汪勇先后走访居民群众2400余户7800余人,建立了14类台账,掌握了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练就了对辖区社情民意“一口清”的硬功夫。

2013年12月8日,新城区发生了一起抢劫学生手机的案子。当时唯一线索是嫌疑人被称作“小涛”。当民警摸排到汪勇社区时,汪勇了如指掌,提供了详实信息,专案民警很快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汪勇在辖区内坚持每周通报一次警情、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宣传、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进行一次治安形势的“四个一”安全防范宣传。从组建队伍、密织防控网入手,建立了治安防范联席会、治安巡逻队、专职安防队、信息反馈队的安全防范“一会三队”。在他的努力下,咸东社区被评为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

勇于担当,依法履职

本是事故第一责任人,倒查责任却受到表彰

汪勇总结出“规范执法、严格公正、平等对待、温情帮教”的“十六字”执法口诀。

2010年4月,汪勇辖区一家汽车维修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公安部有关部门调查原因,追究责任。几经核实,调查组发现汪勇和辖区单位、商户家家都签有安全责任书,月月都有检查记录,人人都有安全警示谈话备忘。最终,原本被列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汪勇,却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汪勇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对帮教对象温情感化。在重点人员管控帮教中,汪勇坚持思想上拉一把、生活上帮一把、工作上扶一把的帮教措施。“惩处不是执法的最终目的,让人心生感念,重谋新生,才是一名警察真正的崇高使命!”

满怀深情,心系百姓

一年穿破八双鞋,永远走在为民服务的路上

汪勇的床下曾放着八双破损严重的鞋子,这些鞋是他一年中穿破的,“一万里不是终点,我将永远走在为民服务的路上。”

从军营到警营,汪勇总是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设身处地为他们排忧解难。2008年,汪勇到省建八公司居民老黄家走访,发现老黄半身不遂,生活困难。从那时起,汪勇就把老黄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经常上门给予各种帮助。老黄感动地说:“我孤苦伶仃,却遇到了你这么个好兄弟,真是我的福气!”

群众有难事,第一个想到的是汪勇,而群众遭遇危难时,汪勇也总是冲在最前方。2012年6月的一个傍晚,与咸东社区综合市场相邻的一家工厂活动板房忽然失火。接到群众电话,汪勇不顾安危抢出了6个燃气瓶,又爬上屋顶,在浓烟中奋力灭火。

汪勇先后帮扶特困学生、孤寡老人和失足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150余人,解决群众各种困难600余件,点滴小事都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甘守清贫,坦荡无私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汪勇和母亲、妻儿长期租住在一间35平方米的房内。母亲当保洁员,妻子至今还在打零工。汪勇年逾70的父亲患有尿毒症。2009年,汪勇把父亲接到西安治疗。当老人得知医疗费昂贵,坚决出院回了湖南老家。对此,汪勇一直满怀愧疚。

汪勇做人坦荡无私,做事也是公私分明。看到他家实在困难,妻子的姨父平日里对汪勇家照顾帮衬很多。汪勇当了副所长后,姨父想在汪勇的辖区做生意,却被他回绝了。事后,汪勇亲自登门“道歉”,汪勇的真诚劝说,姨父最终打消了念头。虽然生活清苦,汪勇对需要帮助的人却总是慷慨解囊。2014年,分局战友的女儿患了白血病,他先后捐了5400元钱。

汪勇,忠于职守,甘于平凡,坚于执着,乐于奉献,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公安事业的热爱,用良知坚守了人民警察应有的职业道德。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篇5

“我已退休心坦诚,学习奉献要抓紧,党性党纪经常照,要永葆共产党人的青春和灵魂。”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吴天祥同志在2008年3月退休当天写下的自律诗。

一、心系群众,决不让群众失去希望

“人无难处不上访,我们的责任就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多年来,不论是从事信访工作还是分管信访工作,吴天祥始终把信访接待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坚持写民情日记,他认为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

从1996年担任武昌区副区长,分管信访、民政、劳动就业等工作以来,为了与群众联系更加密切,更多地接待上访,他给自己订下“规矩”:每天早晨6时30分至8时接待上访,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武昌区的百万市民都知道,要找吴天祥,上班前区政府门前见。每天他少则接待五六人,多则十多人。面对群众的上访,能解决的,立刻就办;有些事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他就帮着求人,甚至是“叩求”;有些事实在解决不了,他也要尽己所能,甚至是自己掏钱,以尽心意。

他始终坚持写“民情日记”,及时总结、归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信访中的问题,他深入街道、社区,调查研究,先后写出了《下岗工人就业难,难在哪里?》、《对我区80名下岗工人就业现状的调查》等20多篇调研报告,成为区委、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1998年,他提出在集贸市场安置下岗职工就业的建议,区政府及时采纳,市政府在武昌召开了现场会,全市数万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再就业新渠道。2003年,武汉市整治“三车”,涉及武昌区5800户群众的生计。尽管区政府制订了周密的解困方案,仍有80多位残疾人无法安置,吴天祥走街串巷寻找安置途径,他发现街头设置修鞋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让残疾人安心修鞋,除了免费培训,他还给每人发了一台修鞋机和一张“残疾人修鞋关照证”,解决了这80多位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有人说,吴天祥的民情日记中记录着民间疾苦、民情民意,也跃动着时代脉搏。

二、退而不休,甘当群众工作的志愿者

吴天祥同志退休的消息传开后,许多群众到区信访局,找到吴天祥,表达了不舍的心情。先后有六家企业找到吴天祥,提高要高薪聘请吴天祥同志。吴天祥同志都婉言谢绝了。并对他们就:“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做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我永远不会把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拿去卖钱。”

退休11年来,吴天祥同志和往常一样,清晨七点钟就开始接待上访群众,累计接待上访群众上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有九千多件。2008 年11月,一群来自浠水、孝感的农民工走投无路,晚上9 点多找到吴天祥家里上访,要老区长要为他们作主讨要欠薪。当晚,吴天祥将他们留宿家中,妇女睡床上,他和男同志一起打地铺。几天后,吴天祥找到其中的一个股东,几经协商,终于将所欠农民工的工资如数补发。2009年,陈小红等10多名劳改回归人员请求吴天祥帮他们找工作。吴天祥组织他们创业办餐饮,请人教他们学餐饮手艺,还送给他们3万元作本钱。2010年,八铺街居民易先富上访,说他房子都裂了,很危险。吴天祥当即就和大家冒着倾盆大雨赶到现场,拿出两千元送给他们租房搬迁。搬家的当天深夜,这家人的危房在大雨中倒塌。

三、大爱无疆,彰显人间真情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吴天祥留下遗书,赶往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花甲之年的吴天祥与其他志愿者一样,到医院抬伤员,到受灾乡村替病人包扎,到废墟里消毒防疫。此后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云南和河南大旱、云南彝良地震以及云南鲁甸地震等各个抗震救灾的前线上都有吴天祥的身影。

2016年7月,我省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吴天祥从自己的积蓄中捐出10万元,为新洲区三店街徐贵村、曹岗村、施阳村和新洲区徐古街万岗村、乌钵窑村等5个村,分别购买了精养鱼苗、蔬菜种子、新西兰桃树苗、油茶苗和农作物种子。他说“大水冲毁了灾区群众的家业,我很心痛,只能尽绵薄之力帮他们恢复生产、增强信心”。8月,吴天祥又从工资积蓄中拿3万元,送到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万岗村贫困户万仲平等3户受灾贫困户家中,助其灾后脱贫。

2016年初,吴天祥自掏20余万元在民政设立慈善基金,用于城区困难职工、贫困学子、精准扶贫等扶贫帮困,为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他每年拿出工资的80%捐助困难群众,每逢节假日,都深入福利院、孤残和困难群众家中慰问孤老残弱、看望有关监区帮教服刑人员、帮扶下岗务工人员等,先后照顾过26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下了300多个“穷亲戚”。吴天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帮助的群众也是有限的。我最大的愿望是不仅要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还要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献爱心、做好事、助人为乐的队伍中来。”在他的感召下,我省成立了1万多个“吴天祥小组”,约10万多名小组成员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篇6

龚全珍同志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被__亲切地称为“老阿姨”。她经历过战争年代的烽火洗礼,唱响过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赞歌。她始终坚信,跟着党走,是自己一生最好的选择。从辗转千里求学到积极投身革命,从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到跟随甘将军回乡,从本可颐养天年到退而不休、发挥余热……龚全珍无悔选择了物质生活的简陋,而精神生活充实的道路。她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立德树人。离休后,她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她信仰弥坚,不辞辛劳到处宣讲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青葱岁月到耄耋之年,她始终如一,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矢志教育,坚持立德树人

龚全珍始终扎根基层,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从西北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她就响应党的号召,参军进疆,在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教书。由于当时革命工作紧张,大多数学生父母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龚全珍勇挑重担,课堂上她是学生的老师,课堂下又当学生的保姆,无微不至地照看那些远离父母亲的少年儿童,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教导主任”。1957年,初到莲花县,分配到条件很差的坊楼乡九都中学任教,但她二话不说,第二天就去上了课堂。后来,县文教局想调她到南陂小学当校长,担心她不愿意。没想到龚全珍哈哈大笑:“我只要有书教,中学小学都一样。”在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她辛勤耕耘、爱生如子,感染了许多家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她经常顾不上自己的女儿,以至于女儿们经常抱怨:“妈妈是学校学生的妈妈!”

永葆本色,传承红色基因

龚全珍总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活一天就要当好一天的党员,发出一天的光和热”。生活中,她也是这样做的。离休后,龚全珍同志看到改革开放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一度沉渣泛起,就挺身而出,深入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军营,为党员群众、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和广大学生作报告1000多场,激情满怀地弘扬甘祖昌将军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她不要一分钱报酬,不要单位车子接送,也不在单位吃一顿饭。耄耋之年,又建立“龚全珍工作室”,义务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在她的引领下,志愿服务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龚全珍工作室”500多个,上千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广大群众,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无私奉献社会

扎根莲花后,龚全珍和甘祖昌一起,领着乡亲们架桥梁、兴水利,解民困、分民忧,带领乡亲们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里、12座桥梁。1957年至1984年间,用在扶贫济困和支持生产建设方面的钱有79032元,约占甘将军工资总额的80%。这背后同样有龚全珍的全力支持,她的大部分工资都交给将军支配,甚至多年都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她自己掏钱为贫困学生彭艳峰的父亲治病,并四处奔走,帮其母亲在县针织厂找到一份工作,同时负担了彭艳峰的全部学费和部分生活费,资助她念完了大学。当她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夜不能寐,把自己一个月的退休金2000多元,全部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组织。在她身体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13年在她的倡议下成立了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尽管自己生活不宽裕,仍每年拿出7、8千元用于爱心捐赠。自基金会建立以来,募集资金90多万元,帮助贫困群众上千名。

从严治家,涵养优良家风

龚全珍不仅自己带头传承弘扬甘祖昌将军精神,还从严要求子女。一家人坚守甘将军的理想和信念,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心系群众、勤恳踏实”的好家风当作“传家宝”,代代相传。甘祖昌将军逝世后,龚全珍继承将军遗志,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患病时不住特殊的病房,不用价格贵的进口药。为了这份特殊的责任,她从不向组织上提要求,7个孩子谁也没有沾过“将军后代”的光。在她的影响下,儿孙们尽管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却个个品行端正、爱岗敬业。龚全珍曾动员二女儿甘仁荣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贫困的退伍兵。三女儿甘公荣是井冈山干部学院红军后代宣讲团成员,热心公益事业,捐款5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还担任了社区“龚全珍工作室”志愿服务队队长,开展志愿活动100余次。90后的曾孙女甘迪,放弃了月薪八千的城市工作,与当年跟随将军回乡的龚老一样,选择回到家乡沿背村,当起了月薪只有两、三千的甘祖昌干部学院红色讲解员,给来这里学习的党员干部讲述祖辈艰苦奋斗的故事。

龚老是将军的妻子,但她更是忠诚的党员、优秀的教师、严格的母亲,是理想信念的传播者、和谐新风的倡导者、扶危济困的好心人……把这些身份叠加起来,人们看到的是一名坚守信仰、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篇7

扎根大山深处近四十年的支月英,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到两鬓斑白的“支奶奶”,教育了整整两代人,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毕业后只身来到偏远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一块旧黑板、拼凑的课桌椅、破旧的教室就是学校的全部,这里离所在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很多孩子上学要步行10多里的山路……简陋的教学条件和恶劣的生活环境,让来到这里的老师走了一拨又一拨。已经习惯了学校老师频繁更换的当地村民,对刚到这里的支月英能否留下来,没抱任何希望。可谁也没想到,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年轻姑娘非但没走,还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山旮旯里,并靠自己的倾力付出和倾心守望,赢得了大山里乡亲们的敬重和孩子们的爱戴。

在泥洋山村,与支月英相伴最多的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画画,给孩子们讲述大山外面的世界,这是她平日里最重要也是最享受的事情。面对学校设施简陋、破烂不堪,刚来不久的她就想办法弄来材料,自己动手把教室门窗整修好,让孩子们冬天里上课再也不用担心刺骨的寒风。村里不通汽车,平时上下一趟山都十分不容易。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具等都要靠支月英和其他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来,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山村里不少人家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月英总是一趟趟地翻山越岭,走门串户,反复找家长谈心做工作,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上学,不让村里一个孩子辍学在家。刚参加工作时,支月英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家里交不起学费,她就经常帮着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连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了,只得去借钱应急。有人对此不理解,劝她想办法早点离开这里,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有次,母亲特地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何尝不想呆在家人身边,享受父母关爱,尽到儿女孝心,但她更愿意扎根在需要的地方,把爱播撒给最需要的人。

由于工作敬业负责、教学成绩突出,支月英后来又被组织上任命为泥洋小学校长,兼管两个村小的教学。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工作。由于工作繁重,长期操劳,支月英血压常年偏高,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正常工作。2003年10月的一个上午,正在讲课的她突然感到身体内剧烈疼痛,被几位家长帮助送到医院,经检查诊断是胆囊总管结石加重并发作,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在住院的几天里,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一出院,就立马赶回了学校。

长期在偏远、闭塞、艰苦的环境下超负荷工作,支月英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压力。组织上为了关心照顾支月英,几次给她安排调动工作,但每次都被支月英婉拒了。大山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她的依恋,乡亲们对她那份沉甸甸的信托和期盼,让支月英难以割舍,这也是她一直留在大山里的最大精神动力。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再次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的群众联名请求支月英到白洋村任教。支月英知道后,没有犹豫,主动向组织上请缨,并苦口婆心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白洋村的家长要我去他们那里当老师,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让白洋村的孩子读不了书!”最终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又来到了大山里更偏远的白洋教学点任教。

一到白洋,支月英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每逢下雨,在泥泞的山路上总能看见她接送学生的身影;对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她总要挤出时间给他们进行辅导。一个学期还没过去,孩子们学习上的进步和身上的变化,让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2012年暑假,在支月英的积极争取下,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拨款新建校舍,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还要帮工人做饭,忙不开时,将丈夫也拉来了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看到崭新的校舍很快就投入了使用,乡亲们都纷纷感叹这宽敞明亮的教室背后凝聚了支老师太多的心血。

就这样,在这大山深处,在这三尺讲台上,支月英默默坚守、默默付出,教了一年又一年,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每当听到自己学生在外的消息,每当有孩子从外面回来看她,是支月英感到最欣慰满足的时候,她觉得这是对自己多年坚守和付出的最好回报。39年的坚守,让支月英这个从外地来到大山里的青涩姑娘,成为了一名心系教育、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光荣人民教师,成为了一个心系群众、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成为了大山里成百上千孩子心中的支妈妈、支奶奶。

46232